中新網2月1日電 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1日刊文《民進黨敗於對抗大環境》說,蔡英文對於「總統」敗選,表示不怪大環境,而是民進黨應檢討黨的結構與大環境有差落。民進黨應如何改變自己的「結構」?做法很簡單,就是融入這個大環境,要邁出這一步,民進黨先要革自己的命,即是從此放棄「臺獨」迷思,並由自己轉型帶動支持者轉型。
文章摘編如下:
蔡英文對於「總統」敗選,表示不怪大環境,而是民進黨應檢討黨的結構與大環境有差落。
什麼是「大環境」?有三個狀況很清楚,其一,多數人民厭煩了民進黨挑撥族群和炒作「統獨」的招數;其次,兩岸關係需和平發展,「九二共識」是維繫和平的理想狀態。
而民進黨的「結構」,卻是和這個大環境背道而馳,如蔡英文說「中華民國是流亡政府」、「沒有九二共識」等等。她欲以空洞的「臺灣共識」來和大環境對抗,就註定了失敗的命運。
蔡英文有此反省,應與她在競選過程中對民意的體認有直接關係,那便是,臺灣的主流民意認同馬英九「政府」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大環境,不願意隨蔡英文起舞。
民進黨應如何改變自己的「結構」?做法很簡單,就是融入這個大環境,要邁出這一步,民進黨先要革自己的命,即是從此放棄「臺獨」迷思,並由自己轉型帶動支持者轉型。孫中山先生曾說:「革命必先革心。」心不正則事不成,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如果民進黨還陶醉在自己的「結構」裡,那麼,她和「大環境」之間的落差必然越來越大、越遠。她或許還可以在「基本教義派」圍繞下自成某些小山頭,但翻過山頭,將會發現眼前是一片荒原,前途茫茫。
蔡英文說得很好聽:「民進黨可大刀闊斧改革。」但刀斧怎麼砍下去?答案留給民進黨。
【編輯:丁文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