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七情六慾 七情過度傷健康

2020-12-27 尋醫問藥

中醫有七情六慾的說法,那麼七情都指什麼呢?七情簡單而言就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七種情緒。想要身體健康,我們就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如果七情過度,那麼就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哦。

世界上任何食事物都是相互轉化的,「喜極生悲」、「否極泰來」。情緒也是同一個道理,不管什麼情緒,過度都不好。

中醫強調情緒不好可以導致疾病,「百病皆生於鬱」,就是說情緒調節不好,長期鬱悶可以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情緒不好,不僅可以造成心理疾患,時間長了,還可引起上火(俗稱心火肝火)、脾胃疾患、瘀血、痰溼、氣機不利,還可以變證百出,什麼奇怪的雜病都可以發生,如陽痿、婦女不孕、某一局部怕冷、局部出汗等等。

現代醫學也認識到情緒對健康有很大的影響:調查表明,長期憂鬱,精神不振,可以使血管外周阻力明顯增加,從而使舒張壓增高,導致高血壓。

情緒調節不好對消化系統影響也非常明顯,胃酸的分泌可以升高,時間長了可以使胃黏膜發生糜爛,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胃和十二指腸發生潰瘍或者萎縮。

對內分泌系統而言,情緒不好可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女子月經不調等等。

臨床研究資料還表明:嚴重的精神創傷、心理疾患、憂鬱症、長期的精神壓抑還容易誘發腫瘤。

當然,這裡所說的情緒不好,不僅僅是指生氣、憂鬱等,而是不管什麼情緒,過度都不好,中醫說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每一情過度都會對健康不利,甚至引發疾病。

七情是*對客觀事物不同的情感反應,在一般情況下,人的情感能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但是,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精神刺激,並超過*本身的心理承受力,使氣機逆亂,功能失調,就會導致疾病的發生,甚至危及生命。

例如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常可見到大發脾氣之人,往往面紅耳赤,甚至昏厥,這在中醫叫做「怒傷肝」。另外像人逢喜事、激動不已而誘發心臟疾患的,稱「喜傷心」;鬱悶思慮過度而無食慾的,為「思傷脾」;悲傷哀號導致胸悶氣憋的,是「憂傷肺」;突然遭受驚嚇以致大小便失禁的,稱之為「恐傷腎」。

眼下心理疾患越來越多,特別是憂鬱症,患者往往情緒不振,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來,時間長了,對身體各系統都不會有好處的,《黃帝內經》的《靈樞·口問篇》指出:「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氣血衝和,百病不生,一有氟鬱,百病生焉」,所以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影響健康的因素有很多,情緒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點,如果情緒不好,不僅會引發心理疾病,同時也會影響到身體的健康!

相關焦點

  • 都說人有「七情六慾」,那麼什麼是「七情」什麼是「六欲」呢?
    人類是一種有感情的高級生物,感情不僅豐富且多採。擁有各種感情的同時,人類還擁有了各種欲。當你看到別人擁有一個,你曾經一直想擁有的東西的時候,你的心裡活動,太概是這樣的,「我一直都想擁有這個東西,如果我也能擁有這個東西該有多好」。這個時候,你的思想讓你產生了欲望。
  • 常說人有七情六慾,可你知道是哪「七情」哪「六欲」嗎
    常說人有七情六慾,可你知道是哪「七情」哪「六欲」嗎?七情六慾的說法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你我皆凡人,七情六慾決定了我們的一言一行,甚至決定了我們的一生。可雖然七情六慾如此至關重要,又有幾個人了解它的具體含義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挖一挖,究竟是哪七情,哪六欲主導了我們的身軀。
  • 「七情六慾」是指哪「七情」和哪六欲呢?
    中國有一句俗語:人皆有七情六慾。何為七情?什麼是六欲?七情六慾是指人們與生俱來的一些心理反應。所謂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種感情。最初,古人只說人有四種感情,就是在《中庸》裡出現過的「喜、怒、哀、樂」。後人解釋說,人遇到所喜好的就會「喜」,遇到所厭惡的就「怒」,得到所愛的就「樂」,失去所愛的就「哀」。《禮記·禮運》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可見,情是喜怒哀樂的情感表現或心理活動,而欲是七情之一。因此一般地說,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懼、愛、惡、欲。
  • 「七情六慾」和「痛」有什麼關係?
    紅網時刻10月21日訊(通訊員 姜旭彬)常聽到人們口中說著「喜怒哀樂」,那「七情六慾」呢?七情六慾其實就是人與生俱來的心理反應。《禮記》中關於七情: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感情的表現或心理活動;《呂氏春秋》首先提出六欲: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和欲望。
  • 中醫:七情六慾到底怎樣傷身?
    *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有機體,七情六慾,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但異常的情志活動,可使情緒失控而導致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引起*內陰陽紊亂,從而出現百病叢生、早衰甚至短壽的後果。   祖國醫學認為:人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的情志變化,亦稱「七情」。其中怒、喜、思、憂、恐為五志,五志與五臟有著密切的聯繫。
  • 七情六慾是哪「七情」、哪「六欲」?
    若有詩詞藏於心,歲月從不敗美人後臺回復「日曆」可獲取詩詞日曆和免費圖書聽優質好課
  • 什麼是「七情六慾」?
    人都有七情六慾,估計會說話的人百分之九十九點九都說過這句話,那麼,通常我們說的七情六慾是指哪七情和哪六欲呢?七情一般泛指感情表現和心理活動,而六欲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欲望。所謂七情,就是指人的七種感情。有儒家和醫家兩種說法。儒家的說法是:喜、怒、哀、懼、愛、惡、欲;醫家的七情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顯然儒家的七情是看人品性的,而醫家的七情是用來看病理的。那麼,六欲又是指什麼?《呂氏春秋》中說:「所謂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意思就是「全生」的人,「六欲」都是得到了適當的滿足的。
  • 解讀什麼為七情六慾
    可凡人存活於世間的的意義少不了七情六慾,可我們常說的「七情六慾」是哪七情、哪六欲?有情有欲是每一個人都有的心理和生理反應,但為什麼是七情六慾?先看看什麼是七情?「七情」最早見於《禮記·禮運》中,原文記載為:「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在《三字經》中也有記載:「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
  • 《黃帝內經》中的大智慧:七情與健康
    由於悲哀過度,還能傷及胞絡。「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為心下崩數溲血也」,甚至「大經空虛,發為肌痺,傳為脈痿。」此皆由於悲哀太過傷及內臟所引起的病證。同時,人體本身發生病變時,也會產生悲哀症狀。《內經》曰:「心氣虛則悲」。 6 恐為腎之志。長期恐懼,則能傷腎。
  • 黑白無常——黃泉路上的可怕引路人,有沒有七情六慾
    黑白無常——黃泉路上的可怕引路人,有沒有七情六慾人死燈滅。在民間傳說中,人死後靈魂會到另一個世界。這個世界,或是九霄雲天,或是陰曹地府。人在將死之前,也會遇到「無常勾魂,厲鬼索命。」天道有常。現實中,我們卻常會聽到有人在嘆息:人生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一曲《紅樓夢》中著名的《恨無常》告訴世人:榮華富貴,其實敵不過生死有命。那麼,看上去陰森可怕的黑白無常,有沒有七情六慾呢。(二)黑白無常,為何不是紅藍無常,青綠無常?
  • 心、肝、脾、肺、腎,搞懂七情與五臟的關係!
    人在認識周圍事物或與他人接觸的過程中,對任何人、事、物總會產生相應的情緒,在我們中醫稱之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在正常情況七情變化對健康影響不大,也不會引起什麼病變。但是,一旦因內外刺激而引起七情太過就會導致人得多種疾病。
  • 科學生活:情緒為什麼會影響人的健康?
    保持積極樂觀的情緒會使人長壽並且增強身體抵抗力,而近來又有科學家從另一角度證實了情緒與健康兩者之間的關聯性。他們指出,如果情緒常年壓抑、沮喪則會升高膽固醇和放大人的疼痛感。    醫學研究也證明,當人處於沮喪、悲觀和冷漠狀態時,體內的複合胺和多巴胺都會偏低,複合胺能調節人對疼痛的感知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在有沮喪傾向的病人中,45%的人會有種種疼痛不適感的原因。    對此,北京大誠中醫醫院程凱院長解釋說:「七情六慾,人皆有之,一般情況下,屬正常的精神生理現象,各種情志活動都有抒發感情、協調生理活動的作用。
  • 人到中年的七情六慾,你懂嗎?
    人有七情六慾,人到中年這七情六慾更是濃鬱,到底是哪七情哪六欲呢?一、人到中年的七情【1】愛情——中年人的愛情世界豐富而充溢著不確定性,有越軌時的高興,更後高興之後的痛苦。【5】濫情——中年人的濫情裡邊帶著才智的壞,又帶著疾世憤俗的恨,讓人摸不透,看不清,還想不明白,有時候放著好好日子不過,就是為了那一點點的工作哦。【6】奪情——中年人奪起情來比年輕人的那股子狠勁裡多了些手法和繞彎子,讓人在不知不覺傍邊便投降了。
  • 一文讀懂:平常所說的「七情六慾」到底指什麼
    人們一般以「七情六慾」來泛指眾生的各種情慾。對於立志修行的人來說,除了受戒,就是要擺脫這些情慾。欲望「七情」在不同的學派中,有不同的解釋。儒家以「喜、怒、哀、懼、愛、惡、欲」為「七情」;中醫以「喜、怒、憂、思、悲、恐、驚」為「七情」;佛教則以「喜、怒、憂、懼、愛、憎、欲」為「七情」。基本上大同小異,只是在名稱和解釋上有些差別。「七情」的變化,一般屬於心理或生理活動範圍,概括了常人的情緒波動。「七情」的存在,影響了禪定,使人無法修成正覺。「六欲」也有不同的說法。
  • 何為七情六慾?何為紅塵?這裡有你想要的答案
    人們常說一句話,叫「人有七情六慾」。七情六慾,生來就有,只要人活著就會有,除非人的肉體死了!康德對此的理解是:人之所以不得徹底自由,就在於人的肉體與靈魂之矛盾。純粹的靈魂掌握者,估計只有神學家或靈修者那裡能得到。
  • 什麼是「內傷七情」養生的你不可不知呀!
    情志活動與臟腑有密切關係;情志活動是以臟腑精氣作為物質基礎,而外界刺激作用於相應的內臟,才能表現出特定的情志變化。故說"七情分屬於五臟";其基本規律是:心的情志為喜,肝的情志為怒,脾的情志為思,肺的情志為憂,腎的情志為恐。《黃帝內經.素問》概括:"人有五臟生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中醫認為情緒失調直接損害內在臟腑,故稱"內傷七情"。
  • 「七情」與臟腑攸關靠譜嗎?
    在傳統中醫裡面認為人的情緒與臟腑功能有關;比如說:「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對應於五臟;七情太過則傷臟腑之氣;喜傷心,怒傷肝,憂思傷脾,悲傷肺,驚恐傷腎,這種說法靠譜嗎?我們從能量變化的角度來分析,這種說法還是有道理的;「氣」是什麼?
  • 過度思慮為什麼有損健康?
    舉例來講,當人的手碰到火的時候,很快就抽回來,這種本能反應是無意識的,不經過思考的,被稱為覺。有了被火燙的經歷以後,記住了感覺或知識,形成了記憶,就是志。根據記憶,以後就會遠遠躲開火,這就是識。自己沒被火燙過,但是看到類似的場面,或者被人告訴過類似的經驗,這就是知。掌握知的方法,就是學。實踐所學的知識,就是習。
  • 經驗豐富:嘴唇厚薄看七情六慾
    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是人有七情六慾,不同的學術、門派、宗教對七情六慾的定義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說法都承認七情六慾是不可避免的。通常的說法,六欲:色、聲、香、味、觸、法 ;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 如何看一個男人或者女人的情慾呢?方式方法很多,就單說從人的嘴唇厚薄看一個人的情慾如何,僅供朋友們參考吧。
  • 人過度疲勞,為什麼會猝死?
    一則,七情內傷,尤其是暴怒。 有的人心態不好,稍有些壓力就容易煩躁,一煩躁就容易情緒失控,情緒一失控,就暴怒。生活中我們也觀察到,常有人因為吵架、鬥氣、憤怒引起猝死。 從醫學來看,當我們在情緒激動時,心臟承受的風險最大。情緒失控會使血壓升高、交感神經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