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裡讀書?與城市人文書店「傷離別」

2020-12-22 手機鳳凰網

書的羅曼史——上海季風書園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上海思考樂書店是因此得名嗎?

位於上海地鐵陝西南路站地下過道的季風書園,在與物業的合同到期後,因現在的租金價格與十年前不能同日而語,所以這個深受滬上讀書人喜愛的人文書店,面臨關門的危險。最新的消息是,物業已表示會給季風書園續約「優先權」,季風書園董事長嚴博非為了保住這個上海文化地標,也願意利潤最小化,只要能夠保本經營就可。

一家書店的生存問題引起媒體關注,並有超過1500人在網上自發發起「捍衛季風書店」的行動,不可謂不讓人感動。但在這個高度物化的時代,所有需要「捍衛」的事物,都遮掩不住其缺乏生存根基的本質。我們能想到季風書園最樂觀的結果是,物業抵抗住了其他商家高額租金的誘惑,毅然以最低的價格將經營場地租給季風書園,但這就意味著小眾書店的前景一片光明嗎?

杭州的江郎書店和三聯書店倒閉,「楓林晚」在去年撤出鬧市區;成都的「卡夫卡」書店倒閉後,曾有多個試圖延續「卡夫卡」血統的人文書店湧現出來,但最後都紛紛「凋謝」,用「承受不住租金價格上漲」一言而蔽之,顯然是令人難以信服的。小眾書店關閉的背後,還有著人文類圖書讀者群萎縮、公眾閱讀趣味轉向網絡、紙質圖書閱讀率持續下降、人文圖書定價偏高、網絡書店打折銷售衝擊等諸多促因。

你可以說人文書店的生存艱難是一種悲哀,但卻不能忽略人文書店的被冷落乃是大環境使然。傳統圖書出版種類更多地集中在那些沒有多少營養價值但卻暢銷的圖書身上,作為本來就邊緣的小眾書店,受到衝擊在所難免。

人文書店有必要非得開在鬧市區麼?真正的愛書人,他們在意書店的環境會比書店的位置要重要得多。比如,單向街書店萬達店,開在了臨街的地下室,而地上,則是很有味道的咖啡館,環境寬敞、明亮、安靜,舒適度很高,很適宜在這裡選書、看書、聚會和休息。這個書店,讓我看到未來有生命力的人文書店的希望。

多元經營或許是人文書店的唯一出路。首當其衝的,這些小眾書店要搬離鬧市區,節省下來的資金,可以擴大這些書店一直比較侷促的營業面積。然後在如何提供更多服務上下工夫,比如書店和咖啡店混開,比如用良好的環境吸引一些文化活動和藝術沙龍在此舉行,比如拓展一下經營範圍讓書店兼具畫廊功能……不要擔心多元經營會影響到書店的純粹性,事實上只要在細節多下點工夫,顧客自然能從中清楚地感受到人文氣息,繼而喜歡和依賴上人文書店。

更多文化內容請點擊>>

下一頁:北京單向街書店

特別策劃:

《金瓶梅》系列一:西門慶發家的兩大秘訣

《金瓶梅》系列二:暴發戶西門慶的「吸金術

重點推薦:

紐約愛樂樂團在平壤看到了什麼?[組圖]

日本怪食談:尿和糞便也可成飲食?

湘西趕屍真相 臺媒圖解探秘[組圖]

香豔雙乳峰:世界上最大最美的「乳房」

《畫皮》的鬼怪文化:中國為何盛產女鬼?

西方性生活諷刺漫畫欣賞[組圖]

 

相關焦點

  • [有麼說麼新聞大社區]傷離別 那片銀杏林去哪裡了
    [有麼說麼新聞大社區]傷離別 那片銀杏林去哪裡了 傷離別,那片銀杏林去哪裡了。
  •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
    才子佳人傷離別——柳永《雨霖鈴》明刊本《詩餘畫譜》繪《雨霖鈴》詞意
  • 最值得一去的最美書店,你去了幾個?
    「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博爾赫斯讀書從來都是最好的提升自己的方式,在書裡你可以找到自己,享受心中的寧靜,感受書中每一字一句,讓心靈得到享受,既然喜歡看書,那一定會有期待的書店和書坊,一起看看有沒有你喜歡的。
  • 廣州1200書店能睡覺嗎?廣州1200書店怎麼收費?
    一家上線小豬短租平臺的實體書店。信息時報記者 李杉 攝廣州1200書店能睡覺嗎?廣州1200書店怎麼收費?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小豬短租宣布推出「城市之光」住宿計劃2.0,全國16城17家書店將全新上線。
  • 重慶城市書店總數名列亞洲第三 山城處處有書香
    十二屆重慶讀書月活動的背後折射出重慶愈發濃厚的書香氛圍——年均開展讀書活動8000場次,惠及市民1300萬人次;鍾書閣、大眾書局等特色書店搶灘重慶,城市書店總數名列亞洲第三。過去的一年,重慶市民的閱讀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都愛讀什麼書?閱讀方式又有怎樣的改變?連日來,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暑假去書店 讀書又消暑
    秀山網訊 炎炎夏日,許多學生把去書店看書、購書當作暑期生活的一項主要內容,在涼爽的書店裡,享受著清涼,更感受著讀書「充電」的樂趣。 大家席地而坐。8月4日上午,記者在新華書店看到,雖然書店才剛開門不久,就已經有不少學生前來挑選書籍。選了一本感興趣的書籍後,大家或席地而坐,或倚靠在書架上認真翻閱起來,避暑納涼之餘盡享閱讀的樂趣。
  • 武漢打造讀書之城 漢陽物外書店打造誠品書店印記
    近日,「書香江城—全民讀書月」在武漢物外書店(需求面積:500-800平方米)啟動。此前,新頒布的《湖北省全民閱讀促進辦法》,將看書定為市民義務。然而,在網絡書店的衝擊和城市建設影響下,許多老武漢人熟悉的書店或銷聲匿跡,或仄逼城市一角,到哪裡買書困擾不少愛書人。
  • 山城讀書好去處:重慶特色書店盤點
    精典書店將人文類圖書作為其主營方向,還大量舉辦各種讀書活動,先後與重慶多家報紙聯辦讀書版,並自費在經濟廣播電臺辦讀書節目向讀者推薦好書。書店內環形小劇場可供大家閱讀,同時也能夠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在室內採用吊腳樓設計,位於二樓的正是南岸區圖書館分館,可以提供圖書借閱。
  • 1483家書店 長沙排名全國書店最多城市第9名
    但一處地方,卻呈現出與別處不一樣的景致,在德思勤城市廣場的24小時書店裡,亮堂的燈光仍然溫馨,不少人端著一杯充滿餘溫的咖啡看著書,偶爾站起來去書架上換書。在附近寫字樓上班的石女士表示:「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來這裡看書,有時下班也來坐坐。打開書就覺得繁忙的工作、麻煩的生活都消失了,進入了一片寧靜的世界。這裡的咖啡也不貴,點上一杯我能坐一天。」
  • 王桂玲 | 讀書與書店——我的情結
    有時候也撿了老六的書和報紙看一眼,總之,那時候還是比較喜歡讀書的。雜誌也是書啊,當然,也有看學習用書的。或者三三兩兩的去省圖借書,那時確實愛讀書,當然,也沒有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可以玩,興趣都在書上了,讀書的樂趣自在其中。
  •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此生不相見
    01離別的時候總帶著些許的傷感,生命的時光太短,一不小心就到站,人來人往,又有幾人懂你內心之悲喜。那些命中注定的人,像是停留在生活的逗號,放緩了你的節奏,溫暖了一段歲月,殘缺的人生變得圓滿,卻又不想看到句號。
  • 大陸首家誠品書店:「後浪」們,今天你讀書了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國民讀書的風氣漸盛了起來。國家投入不少資金興建各種圖書館,還有很多追求夢想和生活的人,也會自己在街角巷尾開一個小小書館,當然也都是一些吃穿不愁的成功人士所開,有的只是為了尋求心中的一絲平靜和忙碌生活中的一點閒暇。
  • 廣州24小時書店有哪些?廣州不打烊書店地址信息一覽
    獨立書店的定義,一般指的是在傳統書店中獨樹一格,特點有三:無所依附,人文關照,持之以恆。當今對於這類「獨立書店」的範疇,更準確的應該是:除購書中心之外的小眾的有特色的書店。  在廣州有這樣一家用溫度堆砌而成的情懷書店,可以讓腳步匆忙的你帶著一份從容不迫,坐在窗明几淨的沿街座位,俯瞰車水馬龍華燈初上,感受塵囂中的一抹溫情。
  • 山東首家作家書店「想書坊」概念書店 打造城市文化地標
    「想書坊」概念書店為山東首家作家書店,作為「濟南首個由作家牽頭、文化精英共同參與」的書店項目,旨在為泉城打造一處綜合型閱讀場所,在提供基本閱讀服務的基礎上,以更豐富的文化交流
  • 多情自古傷離別,是和誰離別?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柳永抒發離情別緒,情人離別,很是傷感。那詞人是和誰離別呢?
  • 上海微旅行去哪裡?都在這位小紅書博主的「人文上海」日記裡
    ——by Kyle 從馬蜂窩達人轉身為小紅書博主,來自天津的大男孩Kyle,在小紅書上開創了「人文上海」城市打卡系列。 他以自己沉浸式的社會學視角,遍尋上海街道巷弄裡的城市味道。在Kyle眼中,上海這座城市充滿積澱、充滿溫情。
  • 家長陪孩子去書店讀書的「三大好處」!
    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進書店看看書,最起碼是一種進步的表現。至於孩子到書店看的什麼書?看了多少頁?有什麼收穫?家長就很少過問了。為什麼同樣都讀書,效果卻不一樣呢?就我個人觀察和經驗談談看法。在孩子還沒有培養出自我閱讀能力的時候,家長一定做孩子最好的讀書夥伴!
  • 網際網路時代新書店,十點讀書在廈門中山路開了家線下書店
    十點書店開業剪彩。百年歷史的中山路,是很多人來到廈門旅行的第一站。在這片騎樓相連,美食林立的老城中心,如今有了一座全新的「城市文化公園」,一家2000平米的智慧新零售書店。12月28日,十點書店正式落地廈門商業地標中華城。
  • 上海人文新地標 大夏書店 麗寶正式開業 傳統書店轉型升級出新招!
    2020年6月19日,大夏書店麗寶正式落地閔行,成為上海人文新地標。開業儀式在蘇虹路316號麗寶樂園B1層留忙塢主題區舉辦,本次活動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麗寶樂園、上海城市動漫出版傳媒有限公司和上海海派連環畫中心聯合主辦。
  • 探訪西安24小時書店閱西安城市書房(下)
    23日午夜時分,記者坐在書店一角整理筆記,抬頭往窗外看去,繁華的主幹道已經車輛稀少,路旁門店卷閘門緊閉,滿街霓虹業已熄滅,眼前的這家書店倒成了城市夜空下唯一的「亮點」,猶如為城市點亮了一盞精神之燈。作為西安目前唯一一家24小時書店,閱西安城市書房給城市帶來了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這裡如繁華中的一方淨土,標識著城市文明的精神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