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前些年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全面深入,一對夫妻只生一胎,導致一對夫妻要贍養四位老人,使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造成一對夫妻,上要贍養老人,下要扶養孩子,生活壓力巨大。近幾年來,全國全面開放二胎政策,一對夫妻可以生育兩個孩子,可以解決20年以後的社會再次老齡化現象。從目前各地二胎生育開放以來,發現許許多多地區並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簡單,社會效果並不盡人意。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育齡夫婦社會壓力巨大,經濟壓力增大,思想觀念的改變,寧願只生一胎,不願二胎和三胎去吃苦受窮。~~
首先是社會壓力巨大。現在青年夫妻倆深知,生育一胎,來自社會的方方面面的壓力比較小。若是多生一胎,情況就會發現質的變化,社會壓力成倍的增加。如兩個孩子都要夫妻花去很大的精力扶養,增大了生活壓力,後來需要上學讀書,需要就業,需要買房買車,農村人總想在城市有套房子,那是比登天還難,孩子還要戀愛結婚和生孩子,等等一切來自社會壓力,大多都是父母來承擔,不僅要花費父母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還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財力。現在生育一個孩子的負擔比兩個要輕鬆一半,各種成本要少一半。所以現在農村許許多多的年輕父母,寧願生育一胎,提高家庭幸福指數,不願意生育兩胎,更不用說去生育第三胎了。
其次是經濟壓力增大。據相關社會專家分析,農村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從出生到三線城市買房結婚,最少需要花費200萬元,若是按照當前的農村生育政策生育兩胎,需要孩子的扶養費用高達400萬元,作為農民來說,是個天文數字。若是為了獲得生育二胎獎勵5萬元,也是得不償失,大多數人青年農民也是不會幹的。若是農村夫妻再生育第三胎,各方面的扶養費用可最少達600萬元,作為農民比登天還難,恐怕他們一生很難掙足這麼多孩子的扶養費用,更不可以為了獲得第三胎生育獎勵10萬元,背負著沉重的包袱過完此生。所以,農村現在青年夫妻不會因得到生育二胎或三胎,去獲得那5萬元或10萬元獎勵,因小失大,顧此失彼,得不償失。
所以,寧願生一胎壓力小,不願生二胎去受窮,更不願生育第三胎,犧牲自己的幸福安康的生活為代價,因此生育觀念得到了非常大的轉變,過去「多子多福」的殘餘落後的思想和觀念,而今不復存在,一去不復返了。現在,農村正步入小康社會,青年育齡農民為了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不會下降,已經改變了過去的生育觀念,根本不會為了去獲得5萬元或10萬元的獎勵去生育第二胎或第三胎。所以,在農村根本不可能產生新一輪生育高峰。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