殯儀館火化車間主任:不怕見遺體 最怕冷漠眼神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36歲的宋興剛是章丘市殯儀館火化車間主任,當別人問起他的工作時,他總說自己屬於民政局下屬單位。在工作中,出於職業的顧忌,他從不與人說再見,也從不主動與人握手。宋興剛說,從事殯葬行業工作的人,並不害怕天天見到遺體,最怕的是看到鄙視冷漠的眼神。在人生的最後一站,他們需要做的是把遺體處理好,送逝者最後一程,這是對逝者的敬畏。自然這項工作也會受到人們的尊重。

  原本想從事家電維修 後「子承父業」幹起火化工

  「當時的殯葬行業認同度不像現在,尤其在鄉鎮上,受歧視更嚴重,當時我都害怕找不到對象。」

  記者見到宋興剛時,他正在維修單位的製冷儀器,身穿制服的他顯得十分樸實。「忠厚、老實,話不多」,這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宋興剛畢業於濟南民政學校的殯葬專業,談起為何選擇這個專業時,宋興剛說這與家庭影響有關,「我父親退休前就是從事這個行業的,可能有意培養我吧。但說實話,一開始我有點牴觸情緒。」原來,宋興剛和朋友做過一段時間的家電維修,學了點維修技術,打算開個維修店,後來由於一些原因沒有開成,於是,就聽從了父親的建議學習了殯葬專業。

  「當時的殯葬行業認同度不像現在,尤其在鄉鎮上,受歧視更嚴重,當時我都害怕找不到對象。」後來在父母的建議下,再加上之前有維修家電的經驗,宋興剛進入殯儀館後就從事電工維修類的工作。殯儀館沒有專門的電工職位,看到每位前輩和身邊的工友都很踏實地工作,宋興剛逐漸對火化工這份工作消除了牴觸情緒,於是,擔任單位電路維修工作的宋興剛開始做起了火化工。

  工作需要的不僅是膽量 還要有堅持

  「像這種事情太多了,夏天腐爛的遺體、肢體分離的遺體我們都會接觸。我們是幹這行的,需要的不僅有膽量,還有堅持。」

  雖然是殯葬專業出身,但在實際操作中,宋興剛依然心有餘悸。「我第一次感到真正害怕是在值夜班的時候,當時一位老人的遺體推進來要去做冷藏,可能是沒放好的緣故,再者就是心理作用吧,老人的頭向右側歪了一下,再看到遺體臉頰的顏色,我當時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宋興剛說,這種恐怖的感覺持續了好長一段時間,他才慢慢適應。「剛開始的時候,我認為火化工的工作很簡單,就是將屍體送到焚化爐前,按一下開關,傳送板開動,屍體被送進火化爐,等待肉體變成骨灰,再裝進骨灰袋就完事了。」宋興剛說,可真正從事這份工作以後,才體會到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這麼簡單。

  由於宋興剛的單位人員較少,在從事本職工作之外,還要做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協助驗屍官為非正常死亡的死者檢查遺體,幫助入殮師為遺體理髮等,有時他會接到一些特殊任務。

  「去年冬天的時候,我們接到警方通報,一個行人被大貨車碰撞後多次被碾軋,要求我們運回遺體,等待法醫的進一步調查。」據宋興剛回憶,當時的天氣有零下五六攝氏度,由於遭到多次碾軋,遺體已經血肉模糊,而且有些地方已經結冰。「我看到現場,站在那兒足足有半分鐘腦子是空白的,這種現場讓誰看了心裡都不會平靜。」後來,宋興剛和同事用螺絲刀將遺體一塊一塊地慢慢撬起來,一邊撬一邊嘔吐,最後將遺體帶回殯儀館讓法醫檢查。「像這種事情太多了,夏天腐爛的遺體、肢體分離的遺體我們都會接觸。我們是幹這行的,需要的不僅有膽量,還有堅持。」宋興剛說。

  工作在「火爐」裡 聽到「謝謝」很欣慰

  「這裡的溫度至少要在45℃以上,一天最起碼要呆上幾個小時。夏天這裡就是一個大『蒸籠』,就是什麼也不幹,往爐邊一站,衣服溼得就像從水裡撈上來一樣。」

  一間很寬敞的屋子,屋頂有兩層樓那麼高,整個屋子裡擺放著5個火化爐。這就是宋興剛每天工作的地方。「這裡的溫度至少要在45℃以上,一天最起碼要呆上幾個小時。夏天這裡就是一個大『蒸籠』,就是什麼也不幹,往爐邊一站,衣服溼得就像從水裡撈上來一樣。」

  宋興剛指著一個火化爐對記者說,一般情況下,每具遺體火化時間需要40分鐘左右,多者達到一個小時,在這期間火化工需要不停地關注火爐的情況,控制油量和溫度。操作間分為兩部分,外面是普通爐,裡面是高檔爐,如果用普通爐的話,還必須揭開爐蓋,湊近看火候是否合適,並用長達兩米的鐵鉤在火爐裡翻動。」火爐裡的溫度高達700℃到800℃之間,人每靠近火爐一步,就能感覺到一陣灼熱。「有時候工作稍微走神就會被燙傷灼傷,我被燙過很多次了。」宋興剛說著把身上的灼傷痕跡給記者看。

  「操作完上面的步驟,接下來就是冷卻揀骨灰。」宋興剛說,由於骨灰當中摻雜著一些硬的物質,需要挑出來,然後再把骨灰搗碎。「一開始殯儀館搗碎骨灰的方式是用硬的物質甚至磚頭去砸,後來我覺得這樣做對逝者是不尊重的,便自己做了一個專門搗碎的工具來使用。」宋興剛說,自己在工作中最欣慰的一點就是當逝者家屬對自己說句「謝謝」的時候,那時才感到稍微有點成就感。

  用業餘愛好緩解情緒 希望得到社會認同

  「我們需要的不單單是社會的認同,更需要明白一些道理。人生在世,不管生前多風光,死後都是一把灰,來到這裡,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我覺得,人活著,就應該懂得珍惜生活、熱愛生命。」

  宋興剛雖然從事這種終日與冷漠相關的行業,但他說不會將工作中的冷漠帶到生活中來,平時還是有很多方式來緩解心情的。「我平時喜歡打籃球來鍛鍊身體,有時還利用自己之前學習的知識,做一點小發明小創造什麼的,比如電力小風車,偶爾也會做一些手工模型。」宋興剛一邊說著,一邊把他製作的作品拿出來給記者看。在工作之餘,宋興剛並沒有放棄以前所學的家電維修知識,他更加努力學習,順利地考出了電工機械證,負責整個殯儀館的電路維護工作,並且獲得了「章丘市十大優秀青年」的稱號。

  談起未來的理想,宋興剛顯得十分靦腆。「以後的工作中要更加努力鑽研需要掌握的東西,全心全意地為逝者服務。」

  「殯葬行業在村鎮這個層面來說,還是受歧視的,待遇也不像別人想像的這麼高。」宋興剛說,由於自己工作的特殊性,遇到很多應酬、婚禮,甚至到了過年時他都很少出門,怕由於偏見給別人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說到下一代,宋興剛說,隨著世俗偏見的越來越少,社會越來越包容,如果自己的孩子喜歡這行的話,他會無條件地支持孩子。「我們需要的不單單是社會的認同,更需要明白一些道理。人生在世,不管生前多風光,死後都是一把灰,來到這裡,人人都是平等的。所以我覺得,人活著,就應該懂得珍惜生活、熱愛生命。」(見習記者 趙克 通訊員 王榮順)

相關焦點

  • 遺體火化前親友見最後一面 殯儀館稱「有煞氣」不給看
    24日上午,成都市金堂縣殯儀館一死者遺體離奇「失蹤」。當時道而來欲與死者遺體做最後告別卻未能如願的上百名親友悲痛欲絕……25日下午,記者來到成都市金堂縣殯儀館,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天,但在殯儀館的廣場上,死者的幾十名親友依然沒有離去,還在等待殯儀館的說法。
  • 想不到殯儀館居然這樣火化遺體
    到殯儀館送親屬遺體火化,整個火化過程含送屍、進爐、點火焚燒、出骨灰、骨灰冷卻、骨灰裝盒等。具體是在爐外爐炕面上先放一張燃燒毯(避免燃燒後骨灰與爐面接觸),將遺體放上,由親屬整理遺體告別,進屍車將遺體和炕面同時送入火化爐內焚化,焚化結束後出灰車連同炕面和完整的骨灰一同移出火化機,冷卻後親屬按照各自的需要檢取骨灰,裝入骨灰盒。
  • 鄭州女孩酒店死亡,警方:酒店未私自火化,遺體仍在殯儀館
    鄭州女孩酒店死亡,警方:酒店未私自火化,遺體仍在殯儀館 周丹/@北京青年報、@鄭州嵩山路派出所 2016-04-23 20:15
  • 探訪"生命最後一站":揭秘殯儀館火化流程
    簡介:  【解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會到達終點,作為人生命的終點站,殯儀館的遺體火化工作承擔了很大的責任。4月4日,記者來到重慶市江南殯儀館,揭秘火化師送走生命的最後一段旅程。  【解說】早上6點30分,記者進入殯儀館火化間,與影視劇中的「火葬場」或燈光閃爍的神秘屋不同,沒有特別刺鼻的焚燒味,也沒有陰森恐怖的氣氛。
  • 殯儀館內死者遺體莫名失蹤 最驚奇恐怖靈異事件
    殯儀館內死者遺體莫名失蹤 最驚奇恐怖靈異事件   湖北網臺綜合報導:殯儀館內死者遺體失蹤,館內竟回應稱工作失誤"火化錯了可是,如果殯儀館連死人都能"火化錯了",這樣的服務,你怎麼看?  10月9日,59歲的阿克蘇地區果農婁方桃去世,家人將她的遺體送到殯儀館。"遺體在殯儀館放了兩三個小時,莫名失蹤了。"這事讓死者家屬百思不得其解。殯儀館的解釋是:"當天工作人員失誤,把遺體火化錯了。"雙方協調殯儀館向死者家屬賠償7萬元。
  • 殯儀館擅自火化「無名屍」 家屬訴求悼念權(圖)
    殯儀館火化「無名屍」 家屬訴求悼念權  昨日下午3時20分,市五中院,原告吳漢志站在第五詢問室門口——殯儀館接到公安機關「無名屍」的手續後,在沒有通知家屬的情況下,火化了她兒子的遺體,她第二次把殯儀館告上法庭。  昨天,雙方接受法官的詢問。
  • 廣西「百香果」女童遺體被火化,火化及遺體存放費用全免
    新京報訊(記者 薄其雨)1月18日,新京報記者從「百香果女童案」遇害女童楊某燕家屬處獲悉,今日上午,楊某燕遺體已被火化,當地民政局已將殯儀館相關費用全免。家屬稱,目前他們正等待最高人民法院對兇手楊光毅死刑核准的消息。
  • 殯儀館建議!為防疫,喪屬儘量不要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為此,希望今報諮詢柳州市殯儀館,目前是否正常上班,是否允許舉行遺體告別會。 1月31日,記者從柳州殯葬管理處了解到,春節期間,柳州市殯儀館正常上班,各項業務均正常開展。為了加強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防止疫情傳播,柳州市殯儀館也做了充分準備,對業務廳、禮廳、火化車間等工作場所每天都進行消毒,所有上崗員工都戴口罩、測體溫。同時,在大門口安排保安人員值守,要求前來辦理治喪事宜的市民必須戴口罩,並對他們進行體溫監測。只有戴有口罩且體溫正常的,才允許進入。
  • 火化胖女脂肪太多 殯儀館差點被燒掉
    (資料圖片)  信息時報綜合報導 奧地利南部格拉茨市一處火葬場在火化一名體重超過200公斤的女子時,由於死者脂肪過多,造成焚化爐內溫度飆升,釀成火災,險些燒掉整座殯儀館。  火化爐險些被燒掉  據英國《每日郵報》6日報導,奧地利南部城市格拉茨一名體重達200公斤的肥胖女子日前逝世後,遺體被送到當地一座殯儀館進行火化。
  • 浙江溫州殯儀館強買強賣骨灰盒 一負責人被免職
    溫州市民政局通報網上公開的一則殯儀館監控視頻,完整記錄了溫州殯儀館一工作人員,進入一家殯葬用品店,與店員談館內骨灰 盒壟斷的全過程。該工作人員說,「現在殯葬行業是國家壟斷的,一定要我單位買的骨灰盒才會讓你燒,不買也得買,最便宜200元的骨灰盒 ,把它丟掉也行,用起來也行。」
  • 火葬場為何下午或晚上不火化?
    而火葬場一般都是上午火化死者,這時有網友好奇為什麼不能下午或晚上火化呢?而且大家都知道,火葬場是一個禁忌非常多的地方,火葬場都有那些禁忌呢?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探索君為大家解答一下。火葬場為何下午或晚上不火化火葬場為何下午不火化,其實主要還是迷信的原因。
  • 85歲老太殯儀館火化 焚化爐竟爆炸骨灰被炸飛
    視頻截圖撫州的85歲林老太上個月去世,在地方政府部門的勸說下,家人將老人的遺體送到了殯儀館進行火化,誰知,火化過程居然令人心驚肉跳。好端端的火化爐居然爆炸了,而老人的骨灰被炸的到處都是。視頻截圖老人的家屬告訴記者,在老人遺體火化前,家裡人是要求殯儀館方面提供最好的焚化爐。在做完告別儀式後,火化師將老人的遺體送進焚化爐,正當大家在門外等待的時候,爐子裡發生了異常。
  • 大學生求穩定爭搶殯儀館工作 面試看遺體稱不怕
    殯儀館面試看遺體 大學生連稱「不怕」  在2009年南京事業單位大招考中,南京市殯儀館的「殯儀服務員」成了大學生追捧的崗位,5個崗位吸引了近400人報名。有16名大學生經過筆試脫穎而出,這其中有3名碩士研究生。
  • 石家莊殯儀館遇難題 123個冷櫃超期存放遺體佔據98個
    各種方法試遍了的父親告訴殯儀館:「官司打不贏不火化。」就這樣,佳佳的遺體在零下5攝氏度恆溫、兩米長、六十釐米寬的冰抽屜裡,度過了自己的一個又一個生日,至今已經8年。    52歲的王民(化名)是佳佳的「老鄰居」,他們已經相伴6年。
  • 殯葬改革專題:響應殯改號召 五保戶要求死後遺體火化
    殯葬改革專題:響應殯改號召 五保戶要求死後遺體火化2007年12月06日 16:40:19來源:洞頭網核心提示:   昨天上午9時許,洞頭縣北岙鎮五保戶老人王牽娣在平陽縣殯儀館進行了遺體火化,這是洞頭縣民政局為五保戶老人辦理的第二例遺體火化
  • 決戰「秋冬防」 鹽湖在行動丨區殯儀館對火化焚燒爐安裝尾氣淨化設備
    決戰「秋冬防」 鹽湖在行動丨區殯儀館對火化焚燒爐安裝尾氣淨化設備 2020-12-15 21: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寧波市殯儀館冷藏櫃「無主遺體」佔近1/3 何時能入土為安
    冷藏櫃外的滾滾紅塵裡,最牽掛他的人也許是市殯儀館副主任吳鋼。每年清明前,他都會拿出那本已經翻得皺巴巴的筆記本———裡面有和阿華一樣二十多具「無主遺體」的些許信息。吳鋼一遍遍地撥打電話,希望有人來辦理相關手續,好讓遺體得以儘快火化,但電話那一頭,往往不是空號就是忙音。  市殯儀館目前有冷藏櫃70多個,而「無主遺體」就佔用了近三分之一,最多的時候,超過一半。
  • 風水先生提醒:火葬場為何下午或晚上不火化?
    而且要注意以下禁忌:一、看看自己是否犯衝(一般喪葬擇日均會註明,本日日衝何年次何生肖,時衝何年次何生肖),正值流年大運交運日時的朋友、本日對自己八字犯衝的朋友絕對不可以進入火葬場、殯儀館。女同志正值經期、或者身體欠佳、精神不好、睡眠不足的朋友,最好不要去、即使必須要去,也要遠離逝者遺體。二、去之前千萬不要碰貓狗,更不要帶著寵物進入火葬場、殯儀館。
  • 邵逸夫今日出殯 遺體到達火葬場火化[高清大圖]
    邵逸夫今日出殯 遺體到達火葬場火化[高清大圖] (/7) 2014-01-10 12:34 0條評論 2014年1月10日,影視大亨、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榮譽主席邵逸夫爵士日前在家中離世,享年107歲,昨日在北角香港殯儀館設靈
  • 高溫下的殯儀館火化工 50℃烤驗中守候人生最後一站
    7月16日,記者來到樂清市殯儀館,近距離了解火化工的高溫作業。上午10時許,室外烈日當空,火化車間熱浪灼人。「你們真的要進來嗎?裡面現在大約有50℃左右,一不小心就會中暑。」殯儀館火化車間負責人徐新林說,「不過體質好的話,可以進來感受一下。」一進入火化車間,一股熱氣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