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online 評測】玩前幾天說過華碩在玩燈的路上漸行漸遠了,已經獨立出一個「AURA」的系列,主打RGB燈效。而今天送來了AURA系列的第四塊主板,B150I PRO GAMING/AURA,這個系列也很好認,名字帶「AURA」後綴,加上辨識度很高的盒子,定位是MOD愛好者。那這塊小板有什麼亮點呢?獸王帶大家看看。
●AURA招牌RGB燈效、M.2 SSD定位精準
華碩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華碩B150I PRO GAMING/WIFI/AURA(啊名字好長...)從這倆後綴就能看出來,帶WIFI功能以及AURA燈效,主板為ITX尺寸,集成度相當高,配色沿襲PRO GAMING的黑底紅甲,一眼就能認出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塊孿生小板名字只缺了「WIFI」後綴,顧名思義,就少了無線模塊,其他是一模一樣的。
擴展插槽
擴展插槽部分,受限於ITX板型,B150I AURA只配備了一條PCIe 3.0×16插槽,由於會選擇這種小板的肯定是組小機箱的,所以一條插槽夠用,而且設計也很合理。(你肯定想打我臉說有人會小板配大箱,你非得這樣做當然也不是不行,但這種搭配不合理咯,首先ITX板型一般比較貴,而且擴展性能又不好,既然大機箱為什麼不選正常板型呢?)
M.2 SSD接口
ITX主板的精髓就在於充分利用僅有的小面積了,因此這個M.2 SSD接口簡直是妙,獸王認為對於ITX主板來說,M.2接口的意義是遠大於U.2接口的,因此在這方面來說,這塊B150I的設計比M8I的設計要更加合理。
SATA接口&雙內存插槽
B150I AURA的插槽也相當緊湊,充分體現出華碩的設計能力。主板提供4個SATA 3.0接口,分布在雙DDR4內存插槽的兩側,可以組雙通道。而旁邊則是USB 3.0前面板接口。
I/O背板接口
I/O背板方面,提供了HDMI和DVI顯示輸出接口,1個PS/2鍵鼠通用接口,雙USB 2.0、雙USB3.0以及一個USB type-C接口、光纖音頻接口、RJ-45網絡接口、音頻輸入輸出接口,此外最重要的接口之一就是這個雙頻WIFI接口了,可以連接盒子附帶的華碩無線天線,實現無線功能,這對於ITX小機箱來說是很重要的功能。
AURA燈效
作為AURA系列的一員,當然少不了閃閃閃的RGB燈是不是?接上24PIN電源藉口之後,RGB燈馬上隨之亮起~而且可以搭配光碟中的AURA燈效軟體實現燈光控制。
這塊帶WIFI功能的B150I AURA京東報價1049元,是ITX板型B150中價格最高的存在。ITX板型本來價格就比普通主板稍貴,加上華碩AURA以及各種優秀的設計,雖然小貴,但還是值得的。
●拆解:Intel千兆網卡+獨立WIFI模塊
CPU供電模塊
華碩B150I PRO GAMING/WIFI/AURA的CPU供電部分採用敗家之眼同級別的DIGI+EPU供電晶片,七相數字供電輔以黑金陶瓷電容,保證電流的穩定性,當然B150主板是不需要超頻的,因此7相供電是綽綽有餘的。
Intel千兆網卡晶片
華碩B150I AURA的板載網卡晶片為熟悉的Intel I-219V,能有效減少CPU使用率,支持GameFirst遊戲無延遲和LANGuard極致網絡保護技術,助你無延遲暢玩遊戲。
無線網卡模塊
此外還有無線網卡模塊,2×2雙頻802.11AC WiFi,支持MU-MIMO技術,配合盒子自帶華碩的2×2雙頻(2.4/5GHz)天線,傳輸速度最高可達867MB/s。
音頻模塊
音頻模塊部分使用了夢幻紅色音頻分割線以及EMI防磁罩,可有效維持聲音信號的完整性。ALC1150音頻晶片結合尼吉康專業音頻電容,能有效放大聲音,最高支持300Ω大功率耳放,足以推動市面上大多數耳機。隨光碟還附送Sonic Rader II,能通過軟體輕鬆調節聲音,以及在FPS遊戲中能準確地定位敵人,助你先發制人。
IO控制晶片
nuvoTon NCT5539D晶片,主板I/O控制晶片,可實時監控主板各部分溫度、電壓等數據,實現實時反饋和精準的風扇轉速控制。
主板背部AURA燈效
黑暗中的AURA燈效
主板側面底部的AURA燈效默認是自動循環變色的,在剛接上電源的時候獸王和在評測室裡的其他小編都笑了(真會玩),適合MOD愛好者。
外觀看了、拆解也拆得差不多了,燈也閃夠了,那我們來測測看主板能不能穩定發揮其他硬體的性能吧。
●評測平臺與評測方法介紹:
硬體平臺 | |
CPU | Intel i7-6700K |
主板 | 華碩 B150I PRO GAMING/WIFI AURA |
內存 | 威剛 XPG 8Gx2 DDR4-2133內存(15-15-15-36) |
硬碟 | 威剛 480GB SSD |
顯卡 | 映眾GTX 980ti |
軟體平臺 | |
作業系統 | Windows 10正式版 |
顯卡驅動 | NVIDIA GeForce 364.72 WHQL |
BIOS版本 | 0206 |
評測軟體 | CPU/內存性能測試: Fritz Chess Benchmark CineBench R15 x64 X264 FHD BenchMark 1.0.1 X64 WinRAR 5.21 3D/遊戲性能測試: 新3DMark(Fire Strike Extreme) 新3DMark Ultra(Extreme 4K) 古墓麗影9(1920*1080,最高畫質) 磁碟讀寫測試: AS SSD Benchmark 1.6 發熱量測試: Prime95 |
本次評測主要可以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BIOS試用,第二部分是增強版性能測試,最後是發熱量測試。
測試平臺截圖
為了測試主板能否穩定發揮硬體最大性能,選擇的硬體是旗艦級的Intel i7-6700K、GTX980ti和威剛8Gx2雙通道內存, 我們會加入同為ITX板型的ROG M8I主板在這套硬體上的測試成績作對比。在CPU-Z的截圖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主板使用的晶片組為B150,型號為B150I PRO GAMING/WIFI/AURA。
●敗家之眼同款BIOS:
EZ-MODE
打開一看,竟然是敗家之眼ROG系列同款BIOS!?EZ Mode的功能其實已經夠很多普通用戶玩了,注意右上角「一般」的字眼,點擊可以切換成其他模式,但由於是B150晶片組,就不支持超頻模式了,只有省電模式和一般模式可選。
簡單的常用設置選項
磁碟接口相關設置
智能超頻
由於是B150,所以超頻這一塊的功能就實現不了啦,不過我也試了一下,發現果然不可以。
RGB燈開關
可以在BIOS控制RGB燈效的開關,當然也可以進入系統之後再用軟體實現,多種閃爍模式任君選擇。
傳感器監控
傳感器監控設置,提供了各項的溫度展示以及報警溫度設置。
BIOS工具
預設超頻方案
超頻方案都是灰色的,只有支持超頻的Z170晶片組和帶K的CPU才能使用。
在這AURA系列中也用到了最好用的ROG系列 BIOS,這是極好的,不過對華碩來說也不需要很多額外的設計成本,直接套過來用就好了,對自己對消費者都是雙贏,接下來是基準性能測試。
●基準性能測試:
為了方便用戶了解這款主板的性能表現,我們加入了ROG M8I主板作為參考對比,由於測試準確性關係,我們一般把3%以內的差距視為誤差。
基準性能測試 | |||
測試項目 | 華碩B150I WIFI AURA | 華碩 玩家國度 M8I | 差距 |
CPU/內存性能 | |||
Fritz Chess Benchmark | 16781 | 16811 | -1% |
X264 FHD Benchmark | 31.0 | 30.9 | 0% |
CineBench R15 | 934 | 930 | +1% |
WinRAR 文件壓縮 | 10011 | 10233 | -1% |
3D遊戲性能 | |||
新3DMark | 8413 | 8321 | +1% |
新3DMark 4K 顯示分數 | 4531 | 4400 | +1% |
古墓麗影9 | 149 | 141 | +1% |
磁碟讀寫測試 | |||
SSD平均持續讀取 | 502 | 500 | +1% |
SSD平均持續寫入 | 415 | 419 | -1% |
在基準性能測試中,華碩B150I PAO GAMING/WIFI/AURA與玩家國度ROG M8I成績相仿。可見其對硬體具有良好的支持,CPU,內存和顯卡性能都能得到良好地發揮,成績水平正常。
基本性能評價 | |
CPU常規性能 | 正常 |
內存性能 | 正常 |
3D遊戲性能 | 正常 |
磁碟性能 | 正常 |
主板溫度測試:
溫度測試部分,我們主要考察主板CPU供電部分的問題,這部分溫度是主板發熱量較大的地方,也是影響主板穩定性的關鍵。我們採用福祿克Ti25熱成像儀進行測試,記錄閒置(CPU、顯卡空載)及滿載(CPU滿載、顯卡空載)時兩個數據。
閒置溫度(左)、滿載溫度(右)
經過我們的整理,主板發熱量如下圖:
主板發熱溫度對比圖
室溫22℃,默認BIOS狀態下,在主板發熱量測試中,華碩B150I PRO GAMING/WIFI/AURA的閒置溫度為44℃、滿載溫度為72℃,滿載溫度有點高了,但畢竟B150晶片組不能超頻,而且搭配的CPU也是6700K,因此這個溫度還是能用的,不過要注意機箱內部的風道設計,幫助更快地帶走熱量。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華碩 B150I PRO GAMING/WIFI/AURA參考價:讀取中...圖片 點評 報價參數概覽
MOD愛好者+小機箱愛好者的首選主板!其實主板的設計和定位相當合理,記得上一次評測的M8I的不足點為缺少了M.2接口,因為對於ITX小機箱來說,一快高速M.2 SSD的意義是很大的,既滿足高速的需求、也不需要額外的接線,能減少機箱內部走線以及讓路給風道;其次就是小機箱註定熱量是容易積聚的,因此其實並不適合超頻使用,所以B150晶片組相比Z170晶片組是更適合做成ITX主板的,畢竟B150成本會更低。
價格上,是價格最高的ITX板型B150主板,1049合理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算是稍貴稍貴,但ITX主板更考驗廠商的設計能力,因此可靠的品牌應優先考慮,而主板的用料也很高規,但當然如果能再便宜一點的更好啦。
不足的地方,溫度稍高,由於定位ITX,搭配小型機箱是必然的了,在狹窄的空間中熱量不容易送走。
優缺點總結 | |
優點 | 缺點 |
1、7相數字供電,Extreme Engine Digi供電設計 2、Intel I-219V千兆有線網卡+GameFirst+LANGuard無線模塊 3、SupremeFX + 夢幻音頻切割線 4、ROG同款BIOS 5、AURA RGB 燈效 6、主板背部M.2 接口,合理利用空間 | 1、價格稍高 2、滿載時供電模塊溫度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