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公園城市的自然會客廳——成都東安湖溼地公園詳細規劃曝光

2020-12-18 騰訊網

東安湖片區作為成都 「東進」戰略的重要支點

秉承尊重自然、順應自然

保護自然的生態建設要求

注重生態修復、促進城園融合

以滿足未來居住者需求為原則

打造一個以秀美的自然山水為基地

多元的文化元素為內涵、豐富的休閒活動為特色

兼具農業灌溉和生態修復功能的

開放型城市生態公園

東安湖片區規劃效果圖

為成都加快建設新發展理念公園城市

開拓了全新可能

加之即將於2021年8月舉辦的第31屆大運會

更是將區域推上發展的新臺階

日前,約5000畝東安湖溼地公園的整體規劃

設計理念、東安十二景、公園商業四大板塊的

最新詳細規劃曝光啦

一湖映一閣,東安十二景

世界公園城市的自然會客廳

東安湖溼地公園,整體設計以水系串聯,組成湖、河、溪、灣、池、渠、瀑、泉、井、島,形成動靜有序的十大水系形態。地勢最高處為主峰,點綴兩大次峰、四大配峰,聚合為借水造山的山形骨架。

具備景觀化、景區化、可進入、可參與的公園城市新內涵。身在其中,城園融合,四方無界。

東安湖溼地公園水系概覽

東安湖溼地公園,以「一湖映一閣,四園十二景」為設計綱領。一閣為東安閣,四園則是根據四季景致變換打造的槭樹杜鵑園、竹徑茶園、秋色植物園、梅園。

薈萃東閣望川、神鳥迎賓、龍泉澄泓、桃李書房、錦城花重、竹徑茶語、溪峰河晏、轉龍戲沙、湖山晚舟、梅坡溪徑、驛臺荷風、秋林蒲影,極具川蜀文化特色的十二景。

示意圖

第一景——東閣望川「東安閣」

東閣望川由東安閣、東安閣酒店兩大部分組成。東安閣建築風格為造型豐富的唐宋建築,萃取巴蜀文化符號,以磚雕、木雕、脊飾品等進行裝飾,閣樓內部以展覽、會務、休閒觀景等功能為主。

示意圖

東安閣酒店為小體量園林式布局,與東安閣形成東西、南北兩條軸線關係。新中式建築風格,從總圖布局到單體設計都以低調樸素的形態與東安閣呼應。為世界遊客提供旅居、康養、會議等高端度假體驗。東安閣的唐宋建築,融合東安閣酒店的低調形態,未來將是東安湖溼地公園,面向世界展示巴蜀風韻的形象窗口。

示意圖

第二景——桃李龍泉「桃花堤」

桃李龍泉以龍泉驛的桃花文化為底蘊,長堤連接南北兩岸。桃花植於兩側,形成跨湖林帶。島上的桃李書屋,在桃花盛開時,慢享茶藝,閱讀暢談,將成都慢生活發揮的淋漓盡致。

示意圖

小荷尖尖覆土建築,也不失為一大亮點,主園路可直達覆土觀景屋頂,觀覽東安湖溼地公園美境。未來將是文創市集、親子國學講堂等文創活動的精彩目的地。

示意圖

第三景——書房澄泓「書房苑」

該景點位於未來東安湖片區腹地組團,水幕音樂噴泉、湖面、草坪空間等與書房文化、圖書館(大運會媒體中心),文化藝術中心有機融合,展現自然與人文的交融,傳承成都書房文化歷史與發展,代言公園城市會客廳。

示意圖

順應地勢變化,以遊客服務中心和兒童遊戲服務為主,兼具文化展示、餐飲休閒功能。霍比特人的小木屋造型,活潑生動,富有童趣。配以西側順應地形升高的大量屋頂綠化,將建築隱藏在一片生態景觀中。

示意圖

第四景——錦城花重「子規園」

以槭樹、杜鵑為植物特色,結合子規別院建築組團,與東安湖體育公園、木棉花酒店形成聯動,共同打造獨具成都特色的景觀空間。

示意圖

子規別院選址於半山腰臺地,建築以院落式分布於主園路兩側。建築功能結合室外杜鵑精品種植區,設置室內展館及花藝體驗區、茶室、素齋館等。西側為傳統生活體驗區,可舉辦茶會、棋賽、文化對談等生活雅集小聚。

示意圖

第五景——梅坡溪橋「東安橋」

取意於山水畫師高克明的《溪山雪意圖》意境,以東安橋、湖面、梅花、覆土畫廊等為特色, 層次分明、景物交融,宛如一幅山水畫卷。

示意圖

東安橋兩側為人行道與觀景平臺的結合,為遊人的觀景遠眺,提供廣闊的視點與高度。

示意圖

第六景——神鳥迎賓「迎賓臺」

迎賓臺毗鄰大運會主場館,打造城市觀景臺,與東安閣和城市會客廳隔湖相望,為廣場的觀景平臺,提供觀賞東安湖和水秀的絕佳視野。西側的遊客中心為覆土建築,屋頂可提供不同觀湖視角。

示意圖

第七景——帆影競渡「競舟渡」

競舟渡臨近大運場館,設置水上運動中心,提供器械租賃、咖啡廳等功能。運動中心為水上遊線的起始點,同時也作為皮划艇、小帆船等趣味水上運動的舉辦場地。未來,同步華潤文體平臺賽事、演繹資源,打造東安新城的賽事、藝術、演藝活力場。

示意圖

第八景——驛臺荷風「荷花灣」

以荷花為植物特色鋪陳,輔以展現古驛文化的平臺、驛站等休憩停留設施,城湖交融,打造無邊界公園城市休憩聖地。夏季沿著曲橋漫步,欣賞荷花盛景,悠然自得,樂在其中。

示意圖

第九景——活力西江「西江灣」

在西江灣,極力保留彎曲自然的西江河形態和兩旁的生態自然林帶。通過地形與園路的有機結合,串聯東西兩側場地。以西江河生態修復為基底,滿足全齡段運動休閒需求。

示意圖

第十景——東安竹語「竹裡館」

林盤是成都地區獨具特色的鄉村聚落形式,由宅、林、水、田四大要素構成,是巴蜀人嚮往的詩意棲居。

竹裡館為展現成都林盤文化特色,將竹林、茶田、建築,凝練為竹境特色的林盤文化之地。半島中竹林茂盛,茶田依勢而生,建築散落其中,為未來居住者提供茶文化體驗、餐飲休閒的仙境場所。

示意圖

第十一景——溪峰河宴「溪峰島」

觀景環廊位於東安湖溼地公園制高點,環廊打造秋色彩葉島,具有鳥類科普、賞景等功能。東側的林泉幽居為典型的林盤風貌,可滿足學術會議、文化休閒所需。高架棧橋連接數個島嶼直至南岸商業街,能同時滿足通行與觀景需求。

示意圖

建築以客家圍屋為設計原型,採用環形布局。平臺、屋頂360°觀景,擁攬約5000畝東安湖溼地公園景觀資源。作為未來集鳥類科普展覽、觀景平臺,將吸引八方遊客,近賞天然野趣。

示意圖

第十二景——麗日戲沙「銀沙灘」

該景點以沙灘、兒童遊樂場地為核心亮點,為小朋友提供親水戲沙、親子遊樂等活動。西南側為市民中心,東側的柳蔭市集以精品商業街模式,打造特色互動街區。

示意圖

以環境保護為考量

創造可持續公園大城之仰

東安湖溼地公園,除了東安十二景的精緻巧妙,對於生態保護及基礎建設方面的考量更值得一提。東安湖溼地公園在蓄水、排汙、水生態淨化等方面下足功夫,推動生態價值的創造性轉化,促進園內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示意圖

對交通、橋梁、夜景、停車等基礎設施的全面規劃,大大提升了居住的便利性。百餘種植物的科學種植、環湖特色綠道的打造,使得東安湖公園成為成都難得一見的生態窪地,詮釋生態大城之美。

示意圖

在東安湖公園,精納環湖特色綠道、6大特色植物林、12個遊賞景點。長堤景行「環湖特色綠道」,集萃約750米桃花長堤、約2.8公裡紅葉景觀道、約1.2公裡芙蓉水道、約1.7公裡銀杏景觀道、約1.2公裡藍花楹景觀道、約1.6公裡欒樹紫薇景觀道、約2.0公裡香樟景觀道。讓充沛的陽光充盈未來生活的美好。

示意圖

百花千樹「六個特色植物林」,精心種植約60畝梅林、約57畝槭樹杜鵑林、約270畝秋色葉植物林、約230畝竹林、約80畝疏林花海,約110 畝西江河原生林。在東安湖溼地公園,晨光熹微之際暢意呼吸,富氧濃蔭處盡享悠閒湖居生活,已然是眾多人對生活的嚮往之所。

示意圖

首店經濟公園商業

慢遊未來消費新模式

東安湖溼地公園商業定位為成都向東發展的城市範層面,成都走向世界的公園典範。未來將形成運動趣味、多元包容、慢享智活的巴蜀新生活方式慢行街區,代言成都未來的公園商業漫遊街區。以首店經濟、場景經濟、流量經濟,三大經濟模式為商業賦能。

示意圖

引入品牌區域首店、品牌概念店等首店形式的業態,讓品牌價值與公園資源相互整合。通過環境、氛圍的營造,當人們身在其中,體驗精神與情感共振的全新消費模式。以線上線下的平臺造勢吸引流量,以公園城市驅動商業聚合,成為享譽世界的商業模式新風向。

示意圖

未來,東安湖溼地公園將集山水之湖、無界之湖

休閒之湖、運動之湖、人文之湖為一體

代言2021大運會接待世界遊客的公園城市範本

加速成都公園城市建設

如此美麗的東安湖溼地公園

你期待嗎?

綜合:成都規劃、成都東安等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微成都

相關焦點

  • 東安湖溼地公園「一湖映一閣,四園十二景」規劃詳解
    本期特邀龍泉驛水務局副局長——鍾非亞為主講人,為大家分享約5000畝東安湖溼地公園的整體規劃、設計理念、東安十二景、公園商業,四大板塊的內容。同時,就東安湖溼地公園對公園城市做出的貢獻,進行深度解析。
  • 我的鄰居之:東安湖體育公園――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主場館
    2021年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2022年第56屆世界桌球團體錦標賽2025年第12屆世界運動會 在成都最新的規劃裡:「東進、南拓、西控、中優、北改」中,「東進」已經進行的如火如荼。「東進」的項目'之一便是東安湖體育公園。
  • 這座城市關於公園的想像,都在這片萬畝溼地裡了
    成都-錦江因此成都的公園城市建設,往往也意味著建湖,青龍湖、興隆湖、怡心湖、東安湖……應運而生,尤其是環城生態區,集中了眾多湖泊與溼地,成為城市的一條環狀綠鏈,承擔起更多的城市功能。為了實現從新一線城市向世界城市的越階,成都在兩年多前首提「公園城市建設」,展開了新千年的宏偉藍圖。公園城市的核心理念,是從「產、城、人」到「人、城、產」,是從「城市中建公園」到「公園中建城市」,從「空間建造」到「場景營造」,以人為本,構建城市新的肌理,以詩意棲居,構建美好生活。
  • 綜合示範區已呈現 成都大運會東安湖生態公園3月將建成
    1月5日,從中國五冶大運會東安湖片區基礎設施項目指揮部傳出消息,成都大運會東安湖生態公園將於3月份建成。「目前,綜合示範區已基本呈現。」中國五冶東安湖片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一項目部經理仲奎旭介紹,經過數月精心打造,東安湖生態公園綜合示範區已經基本呈現,標誌著項目迎來了又一個重大工程節點,為整個園區最終如期呈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 大運成都 公園城市新畫卷
    2021,成都大運會正在向我們闊步走來,這是建設大美公園城市、創造美好生活新場景的又一次契機。未來,這裡將成為成都年輕活力的聚集地,成為創新型運動商業新空間、體驗式文體產業新空間、一站式家庭消費新空間、服務式配套產業新空間,作為西部首創的體育綜合體新名片,它將持續地向世界展示成都力量。
  • 成都首個!白鷺灣溼地公園 獲批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成都首個!白鷺灣溼地公園 獲批國家城市溼地公園 2017年01月16日 08:19:42 來源:成都日報
  • 大運場館探營丨東安湖體育公園:化身「飛碟」的太陽神鳥將飛向哪裡?
    「科幻之都」的發展 與龍泉山自然風光融合,達到望山見水的效果 明年8月18日,成都大運會開幕式將在此進行,據成都大運會執委會場館部負責人何平介紹,體育場「飛碟」設計靈感,一方面是貼合成都「科幻之都」的發展,另一方面則是來源於成都城市的標誌性元素太陽神鳥,兩個層面的設計考量代表著成都文明和現代科技的結合,「在開幕式上,東安湖體育公園體育場將以
  • 美美美 大運會東安湖生態公園綜合示範區基本呈現
    2021年1月5日,記者從中國五冶大運會東安湖片區基礎設施項目指揮部獲悉,經過數月精心打造,成都東安湖生態公園綜合示範區已經基本呈現,這標誌著項目迎來了又一個重大工程節點,為整個園區最終如期呈現打下了堅實基礎。
  • 東安湖建設再提速,下一個城市中心到來!
    ,集聚商務商業、總部經濟等功能,打造城市會客廳。 其中,包括1條成都城市東西軸線,成為場館最主要的進出通道; 1個環湖公園,湖面面積為108公頃,最大寬度達到700米; 1座體育中心,包括體育場、多功能體育館、遊泳跳水館、小球館; 4組建築群,主要為主媒體中心、劇院、圖書館、賽事配套酒店;
  • 城市溼地公園的規劃理念是什麼?
    關鍵詞溼地公園規劃理念城市溼地公園,是指利用納入城市綠地系統規劃的適宜作為公園的天然溼地類型,通過合理的保護利用,形成保護、2005年2月2日國家建設部制定了《國家城市溼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對城市溼地公園進行管理。
  • 江蘇:虎丘溼地公園徵集修建性詳細規劃
    中國園林網12月10日消息:日前,記者獲悉,蘇州市規劃局公開向社會徵集蘇州市虎丘溼地公園修建性詳細規劃方案,報名規劃編制單位需在12月17日16:00前提交報名表。據悉,本次徵集將有5家規劃編制單位入圍方案設計,最後由專家評定投票後進行排名,第一名獎金為100萬元。
  • 溫州三垟溼地城市公園精工細築 為市民打造最美溼地公園
    此外,520溼地城市客廳國慶節能否開放,三垟溼地又將如何增強其獨特韻味吸引四方遊客?  帶著這些疑問,國慶長假後記者回訪發現,三垟溼地城市公園的建設和管理部門正精工細築,力求為市民打造一座最美溼地公園。  建築垃圾如期清運完了嗎?
  • 以國家級溼地公園為「生態核心」建公園城市示範區
    11月13日,記者來到新津縣城鄉規劃管理局時,局長楊敏正和規劃科科長萬江一起探討白鶴灘國家溼地公園的生活場景、創新場景、消費場景如何植入的問題。自10月20日在新津召開現場辦公會後,新津規劃工作的思路更加明確——「公園城市」不僅僅是「公園」和「城市」的簡單疊加,也不僅僅是將一個個公園建好就行。
  • 成都東安湖體育公園景觀工程全面鋪開
    連日來,成都天氣寒冷,但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式主場館——東安湖體育公園項目建設卻如火如荼。昨日,記者來到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加班加點建設,為項目明年完美呈現加足馬力。 進入主體育場,巨大的「太陽神鳥」抬眼可見。場內,上百臺設備齊聲轟鳴,上千名工人同時作業。
  • 成都的溼地公園,享有「城市之肺」的美譽,但鮮為人知
    成都是個悠閒的城市,素有「來了就不想去的城市」之稱,各種好玩的,好吃的,在這個城市的東郊,有一個以明代蜀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歷史文化景點——十陵青龍湖溼地公園。十陵青龍湖溼地公園又稱十陵風景區、青龍湖公園,是成都最大的生態湖泊,水域面積約4000畝,位於成都郊區成洛大道右側,成都大學斜對面,坐汽車、公共汽車和地鐵都很容易到達。
  • 南苑森林溼地公園 全球徵集詳細規劃設計方案
    2018年2月9日訊,北京南中軸地區概念性規劃研究及永外——大紅門——南苑森林溼地公園詳細規劃設計方案昨天啟動全球徵集。此次規劃方案徵集打破行政區劃束縛,將位於南中軸的東城區永外地區、豐臺區大紅門地區、南苑森林溼地公園地區進行整體研究統一規劃,通過重構南中軸地區的空間秩序,整體提升城市空間品質。
  • 攝影師鏡頭下的公園城市,誰是你心目中的No.1?
    驛馬河公園 唐健/攝龍泉驛,坐擁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成都中心城區最大的溼地公園和規劃面積達6萬畝的中央綠芯,近年來累計建成生態綠道160公裡,新增綠地120公頃,多個開放型城市生態公園……龍泉驛區加大規劃區文化館、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等重要公園城市文化地標布局,以「四館」為主實施全域公共設施高標準建設,全力打造成集中展示本土文化特質和文化魅力的城市會客廳,龍泉驛區公共文化建設、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建設情況得到了央視等知名媒體關注並報導。
  • 東安湖生態公園發布機會清單 東安十二景明年3月亮相
    記者從昨日舉行的東安湖生態公園機會清單發布會上獲悉,東安湖生態公園傾力打造的「東安十二景」將於明年3月亮相。與此同時,此次活動面向全球釋放東安湖生態公園的合作機會,發布了20種業態35項機會清單,聚焦公園運維、運動休閒、風尚潮市、文創演繹、互動遊樂五大場景。
  • 成都再增一座「花海」公園!
    成都再增一座「花海」公園! 2024年世園會 將在成都東部新區舉行 世界再次聚焦成都 打造城市新名片的東安
  • 三環·溼地公園·冰雪綜合體,即將入市
    論壇以「公園城市·未來之城——公園城市理論研究與路徑探索」為主題舉行,圍繞公園城市理念下的規劃建設、生態環境、社會經濟以開展一系列主題活動。 「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隨著公園城市百裡長卷依次鋪開,這樣的願景正在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