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05日 14:55 來源: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 作者:呂海鋒 編輯:陸權香
被恙蟲咬一口 三歲男童險喪命
經多天搶救,目前已脫離生命危險;醫生提醒,夏季毒蟲多,外出需防護
恙蟲。 資料圖片
被恙蟲咬後留下的焦痂。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呂海鋒
看似毫不起眼的蟲子,被咬卻有可能喪命。近日,博白縣一名3歲男孩被恙(yàng)蟲咬,出現了發熱、咳嗽等症狀,家長起初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誰知病情越來越嚴重,最後甚至住進了重症室。6月4日,經過多天的搶救,記者從孩子母親處獲悉,孩子終於脫離了生命危險。
事件
高燒不退 一度病危
小祺(化名),今年3歲,家住博白縣雙鳳鎮平山村。5月下旬的一天,小祺出現了持續發熱、咳嗽等症狀,當時家長並不知道孩子是被恙蟲叮咬,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就在當地診所吊針。
治療4天後,5月28日,小祺的病情變得更加嚴重。「臉、腳等部位出現血腫,精神狀態差,犯困,吃不進東西。」家長見狀,便帶著小孩來到博白縣一家醫院就診。經醫院檢查發現,小祺血液中的血小板已經遠遠低於正常值。
在醫生的建議下,小祺的家長立即將他轉到玉林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經過仔細檢查,最終確診小祺是被恙蟲叮咬。由於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小祺被送進了重症室,甚至被醫生下了病危通知。
據小祺的媽媽介紹,恙蟲的毒性很強,當時毒性已蔓延到小祺的器官,出現了器官衰竭現象。「最嚴重的時候小祺出現了肺出血的情況,醫生直接給他上了呼吸機。」
醫生
及早發現 治療不難
6月4日中午,記者聯繫上小祺的媽媽。她告訴記者,事情發生後,得到許多好心人的關注和幫助。「現在小祺病情有所好轉,雖然還不能吃東西,但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過不久就會轉到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其實,被恙蟲咬傷的患者並不多見。從業30多年的廣西民族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吳玉清介紹,在她多年的工作經歷中,也只在前幾年接收過這樣一個病例。
據了解,並非每個被恙蟲叮咬者都會得恙蟲病,患病者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叮咬人體的恙蟎體內有恙蟲立克次體(一種微生物);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較弱。如果這兩個條件都具備,經過4~21天的潛伏期後,被叮咬者就會出現發燒的症狀,體溫持續在39~40攝氏度左右。
由於恙蟲病的首發症狀是高熱,因此易被誤認為是感冒而延誤治療。對此,吳玉清提醒,如果高熱症狀對症治療卻一直不能緩解,又找不到原因,那恙蟲病就要納入考慮範疇了。
「如果能及時查明原因,確認是恙蟲病,治療並不難,有一些特效藥,比如四環素等,使用後症狀會明顯好轉。」吳玉清說,被恙蟲咬過之後,患者身上會有焦痂的情況出現。其間,恙蟲病可引起一些併發症,比如腎臟、肝臟、心臟等多器官損傷。
提醒
夏季蟲多 注意防護
據了解,恙蟲體型非常小,大小不到1毫米,不細看容易被人忽視。恙蟲叮咬一般挑選會陰、腋窩、腹股溝等人體隱蔽部位。當人們皮膚接觸到恙蟲時,恙蟲會咬破接觸者的皮膚,並在傷口內繁殖,從而導致患者發高燒。
吳玉清提醒,通常情況下,恙蟲高發季節是在春夏季,特別是在雨後潮溼的地方,恙蟲會頻繁出沒。所以雨後初晴的幾天,最好不要到草地上坐,如果到草地上活動,最好穿上長褲,特別是小孩,家長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在暴露的皮膚、褲腳、領口或袖口上,噴塗一些驅避劑」。
吳玉清表示,現在正處於夏季,各種昆蟲十分活躍,除了恙蟲之外,市民還需要提防蜱蟲、隱刺蟲、蟎蟲、毛蟲等蟲子。「這些蟲子體型雖小,但卻不能輕視它們的毒性。如果被咬後出現不適,建議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