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科學」流言榜出爐:汽車只加半箱油更省油?只會更傷車

2020-12-17 澎湃新聞

5月「科學」流言榜來啦!汽車只加半箱油更省油?日本將全面禁用微波爐?5G網絡會干擾天氣預報?用不粘鍋炒菜致癌?來看真相。

1、汽車只加半箱油更省油

流言:

給汽車加油時,故意只加半箱油,臨近耗盡再去加油,這樣能減輕車輛負重,可以省油。

真相:

我們用科學方法來計算一下,一般的家用轎車油箱容積在50升左右,一箱油的重量約為35公斤(50升x 0.7克/毫升=35公斤)。

少加半箱油也就減輕十幾公斤,這個重量相對於汽車1000多公斤的自重來說,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實際生活中車裡少拉點東西更好一些,因為加不滿油還需要多跑幾次加油站,費的油和省下來的油相差無幾。

實際上,油箱長期不加滿油,不但起不到省油的作用,還會傷車。這是因為汽車的油泵在工作時溫度較高,浸在汽油中可以有效降溫,如果油箱中的液面總是過低,就會影響油泵散熱,縮短使用壽命。另一方面,如果油麵過低,遇到路面不平,汽車顛簸時油泵會經常抽空,加重發動機負擔,導致車輛損壞。

2、日本今年年底前將全面禁用微波爐

流言:

微波爐有輻射,用其加熱後的食物非常不健康,因此日本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面禁止使用微波爐,韓國和中國也將跟進發布相關禁令。

真相:

在近期日本媒體的公開報導中,沒有任何跟「微波爐禁令」有關的權威報導。而韓國2021年停止生產微波爐、中國2023年禁用微波爐技術的傳言,更是子虛烏有。

這條消息其實來自於俄羅斯諷刺新聞網站Panorama.pub的一篇惡搞文章《到2020年,日本最終放棄微波爐》。Panorama.pub只是一個諷刺新聞網站而已,它發布的所謂新聞都是虛構的。

雖然微波爐確實存在輻射,但是這些輻射屬於「非電離輻射」,並不會直接對人體造成傷害。微波爐中的電磁場只對食物中的水起作用,它在封閉環境下對外界的影響很小。正規廠家生產的、帶有3C標誌的微波爐是安全的,不會對人體產生有害影響。

3、5G網絡會干擾天氣預報造成重大損失

流言:

5G網絡會干擾天氣預報,導致災害性寒潮等極端天氣現象難以預測,給人類造成巨大損失。

真相:

5G是第5代移動通信技術的簡稱。無線通信依賴的介質是電磁波,它包括電波和光波。電波雖然無形,但並不意味著它可以「到處亂走」,相反,其頻率是有限定的。

5G頻段可分為低、中、高頻段。頻段大致分布在450MHz到6GHz,以及24.25GHz到52.6GHz之間。2018年年底,工信部向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發放了5G系統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其中,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獲得3.5GHz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中國移動獲得的則是2.6GHz和4.9GHz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

對於我國而言,目前風雲氣象衛星使用的頻段是137GHz和1700GHz,與5G信號暫時不會產生幹擾。但這並不意味著5G不會與其他衛星通訊信號衝突,例如中國移動的頻段就可能與北鬥衛星的通訊頻段產生衝突,需要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

即使如此,實際情況也並沒有外媒報導的那樣嚴重,因為每個國家使用的5G頻率都不一樣。況且杜絕頻率幹擾並不是什麼難事,這與我們平常聽的收音機頻道是一個道理,控制一下合理分配就可以了。

退一萬步講,即便頻率真的「撞車」了,也有補救的辦法,「濾波器」和「隔離帶」都是很好的手段。「濾波器」安裝在接收終端,可以有效過濾,增加接收端的「定向性」,屏蔽掉「雜音」,獲得想要的信號和其承載的信息。「隔離帶」縮減了帶寬,也就保留了相互之間不重疊幹擾的安全距離。

4、量子計算機能讓「時間倒流

流言:

科學家使用量子計算機逆轉了「時間之箭」,可以讓時間倒流。

真相:

這只是為了吸引大眾眼球進行的標題處理。來自莫斯科物理與技術研究所、美國阿貢實驗室和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科學報告》上發表了題為「時間之箭及其在IBM量子計算機上的逆轉」的論文。他們在論文中稱「用量子計算機逆轉了『時刻之箭』的方向」。

時間之箭是指時間的單一方向,這個概念最早是英國天體物理學家愛丁頓在1927年提出的。人們會覺得時間流逝是最為平常的事,而物理學定律往往是關於時間對稱的,也就是說把時間換一個方向,物理學定律同樣適用。正如兩個撞球碰撞並反彈的視頻,如果倒放,你不會感到有任何區別。研究團隊計算出了一個電子變「模糊」後自發地回到原來位置的概率。結果表明,在整個宇宙的生命周期137億年裡,每秒鐘觀察100億個電子,電子的反向演化只會出現一次,並且倒回去的時間也不足百億分之一秒。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宏觀上不會出現「逆向」操作。

實際上,這一研究跟時間旅行或者時間逆轉沒有任何關係。《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發表評論認為,這類「標題黨」新聞的出現不僅僅給量子計算招來惡評,還會傷害科學本身。公眾很容易被超出他們理解範圍內的東西迷惑。為了解釋難以理解的量子力學而配上譁眾取寵的標題,只會讓科學離公眾越來越遠。

5、口臭是因為腸胃不好

流言:

腸胃不好可能會把消化道深處的氣味帶到口腔裡,造成口臭。

真相:

人類的消化系統分工非常明確,嘴巴負責攪碎,食管充當通道,胃進行磨合,小腸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場所。因為胃主要負責磨合,通過蠕動、擠壓將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所以在胃和食管之間存在著肌肉,像閥門一樣阻止胃內的食物、氣味往上跑。

實際上,絕大多數口臭跟口腔內的細菌有關。口腔可謂是細菌的溫床,氣溫合適、酸鹼度合適、到處都是食物——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上皮等。食物殘渣和口腔上皮細胞都包含有機物質,比如蛋白質等。在細菌的作用下,蛋白質發生分解,會形成硫化氫等臭味物質。這些物質揮發出來、進入空氣,便形成了所謂的口臭。所以絕大多數的口臭是口腔的問題,而不是腸胃。

6、用不粘鍋炒菜會致癌

流言:

不粘鍋的表面塗層中含有會致癌的全氟辛酸銨(PFOA),用不粘鍋炒菜會致癌。

真相:

不粘鍋之所以做飯炒菜不會粘鍋底,是因為鍋底採用了不粘塗層,常見的不粘塗層有特氟龍塗層和陶瓷塗層。全氟辛酸銨的作用是將特氟龍塗層牢牢固定在廚具的表面。實驗室數據表明,高劑量的全氟辛酸銨暴露與動物模型的癌症發生有相關性。全氟辛酸銨還可能導致膽固醇水平升高、甲狀腺疾病及不育。更糟糕的是,全氟辛酸銨在人群血液樣本和環境中也有發現。

但是,目前並沒有任何研究表明,人群血液中檢測到的全氟辛酸銨是源自對特氟龍廚具的使用。因為除特氟龍的製造外,全氟辛酸銨也被廣泛用於製造其他產品,包括防雨外套、織物保護層、防火套管及密封帶。

根據國際癌症機構的劃分,全氟辛酸銨屬於2B類致癌物,即動物實驗中顯示出了一定的致癌性,但是對人類的影響不確定,證據不夠充分。

而且,在不粘鍋製造中的加熱過程,絕大部分全氟辛酸銨已被破壞。因此,在合格的不粘鍋廚具中,全氟辛酸銨的含量是極微量的,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7、防曬霜會被身體吸收從而對健康有害

流言:

在人體的母乳、羊水、尿液中都發現有防曬霜的成分存在,這證明防曬霜中某些成分被人體吸收的水平過高,塗抹防曬霜對人體有害無益。

真相:

這條流言出自《美國醫學會雜誌》5月6日發表的一篇文章,參與該研究的受試者連續4天、每天4次在全身75%的面積塗抹防曬霜。實際上,一般人很難塗抹到這個劑量。同時,受試者處於室溫下,而在實際生活中,塗抹防曬霜都是在室外,流汗等也會讓部分防曬霜流失。

該研究雖然說防曬霜被吸收,但並沒有說明吸收的成分對身體有害,也沒有否定防曬霜的效果,並且在結論中明確提到「這項實驗結果並不能表明,個人應該避免使用防曬霜」。只是部分媒體斷章取義、過分解讀,才產生了「防曬霜有毒」的謠言。

事實上,如果不塗抹防曬霜的話,會大大增加患皮膚癌的風險,還會導致皮膚老化,所以塗抹防曬霜是利大於弊的。

當然,如果想要更加安全,可以選用物理防曬方法,比如外出時穿長衣長褲、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墨鏡等。

拓展閱讀

中科協闢謠2019十大科學流言!

1、電子菸無毒無害,是戒菸的利器

流言簡介:

相關流言稱電子菸可以替代傳統捲菸,其產品「健康無公害」,具有「無二手菸」「杜絕焦油等致癌物」「幫助戒菸」等效果,值得推廣。

真相解讀:

抽電子菸並不能幫助吸菸者有效戒菸。導致菸癮的主要成分是尼古丁,尼古丁在電子菸中一樣有,有些含量甚至超過傳統捲菸。

破解專家:

2、喝「千滾水」會造成亞硝酸鹽中毒

流言簡介:

相關流言稱開水房電開水器裡的水由於反覆煮沸,會產生亞硝酸鹽等致癌物質。喝這樣的「千滾水」,會導致亞硝酸鹽中毒。

真相解讀:

符合相關標準的自來水、飲用水,在加熱的過程中,不存在進一步汙染的情況下,是不會產生有關危害積累(如亞硝酸鹽),引起急性中毒性危害;對於存在本底(如微量硝酸鹽、其他無機鹽、微生物)的水,在加熱過程中,相關物質也會得到一定的減除。

破解專家:

3、孕婦不可接種所有流感疫苗

流言簡介:

冬春季節流感高發,接種流感疫苗是抵抗、預防流感的有效途徑。相對於普通人群來說,孕期女性的抵抗力稍弱,感染流感病毒的風險增加。但有流言稱孕婦不可接種所有流感疫苗,會傷及寶寶。

真相解讀:

流感疫苗對孕婦是安全的,孕婦在孕期的任一階段均可接種流感疫苗。目前我國使用的流感疫苗都是滅活疫苗,建議在本年度的流感疫苗開始供應後儘早接種。

破解專家:

4、服用維生素C能預防流感

流言簡介:

相關流言稱在日常生活中,服用維生素C可預防流感。尤其當冬春季流感高發時,該流言廣為傳播。

真相解讀:

服用維生素C 預防流感沒有科學依據。維生素C又稱抗壞血酸,廣泛存在於新鮮蔬菜和水果中。有實驗證明服用維生素C有緩解感冒症狀的作用,但臨床療效尚未能肯定。

破解專家:

5、「洗血」可美容養顏

流言簡介:

相關流言稱「洗血」作為一種醫美項目可美容養顏,是駐顏逆齡的神奇之術。從身體中抽取一定量的血液,通過向血液中注入臭氧,使血液的顏色由暗紅色變成鮮紅色,就是血液得到淨化的明證。之後再將「淨化」過的血液輸回體內。

真相解讀:

「洗血」美容養顏毫無科學依據,且存在嚴重安全隱患。美容院通過向血液中注入臭氧,使血液的顏色由暗紅變鮮紅,並稱此為血液得到淨化。但平時人們正常呼吸就會讓血液由暗紅變成鮮紅,根本無需注入臭氧。美容院「洗血」使用類似血液透析的方法,其安全操作要求非常高,容易導致愛滋、梅毒等疾病感染。

破解專家:

6、飢餓能夠「餓死」腫瘤,延緩衰老

流言簡介:

相關流言稱飢餓能「餓死」腫瘤,人體細胞在飢餓的時候,能把自己體內的無用或有害物質自行吃掉,以提供自己生存需要的能量,所以吃素或少吃飯可以激活「細胞自噬」起到延緩衰老、延年益壽等作用。

真相解讀:

通過少吃、吃素降低得癌的機率,這種方法是不可取的。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人腫瘤的發生率更高,反過來,腫瘤患者發生營養不良的機率也明顯高於其他良性疾病,如果腫瘤患者營養不良,會導致免疫力進一步下降,不利於疾病的治療和康復。

破解專家:

7、洗牙會造成牙縫變大

流言簡介:

相關流言稱洗牙會讓牙縫變大,牙齒會變成「梳子」一樣,這讓許多已將洗牙列入健康計劃的人又開始猶豫不決。

真相解讀:

洗牙不會造成牙縫變大。牙石被清理掉,炎症也逐漸消退,牙齒的輪廓就會顯得更加清晰,看起來就像牙齒變長了一樣,會給人造成一種牙縫變大的錯覺。

破解專家:

8、科學家已確認發現外星人信號

流言簡介:

相關流言稱科學家探測到了一種宇宙神秘信號,經過「專業」分析,發現這是外星人發出的信號。熱心網友疾呼「不要回答」!

真相解讀:

這一流言的起源是加拿大科學家探測到了重複爆發的快速射電暴,第一次探測在2015年,第二次在2019年1月9號。一些流言認為這可能是外星生命的證據,甚至猜測外星文明可以幾年時間飛躍幾十億光年。但是,在該團隊科學家發表的論文中,他們僅表示,快速射電暴是一種自然現象,可能並不像之前想像得那樣罕見,和外星人並沒有什麼關係。

破解專家:

9、食物清洗變色是添加了人工色素

流言簡介:

相關流言稱食物在清洗時會變色,那就意味著它們都被添加了人工色素。

真相解讀: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食物變色、褪色的現象基本都是天然色素造成的。有些食物中的色素屬於水溶性色素,它們遇水溶解,就會發生「掉色」現象,如桑葚、草莓、櫻桃等,一洗掉色是很正常的。人工色素在開發篩選的時候,就以著色力強、穩定性好為篩選標準,相比天然色素更加不容易褪色。

破解專家:

10、癌胚抗原(CEA)指標異常即患癌

流言簡介:

癌胚抗原(CEA)指標是體檢中常見的檢查指標,相關流言稱癌胚抗原(CEA)指標高於正常值即代表患上了癌症。

真相解讀:

癌胚抗原(CEA)是一種廣譜腫瘤標誌物,該指標除了在惡性腫瘤患者中會顯示升高外,在吸菸、妊娠期等人群中,血清CEA值也會升高,所以CEA不是惡性腫瘤的特異性標誌物,不能作為診斷某種惡性腫瘤的特異性指標,但對惡性腫瘤的鑑別診斷、病情監測等具有輔助價值。

破解專家:

轉自:邯鄲發布   來源:工人日報 

(原標題《這是5月最大的謠言!第一條已經騙了我們好多年!》)

相關焦點

  • 汽車小知識:方向盤打死對車有無危害?加半箱油會不會更省油?
    ,汽車的重量就能代表汽車安不安全、代表質量好,現實中這其實是一個錯誤的想法, 首先決定安全性的原因可不光是汽車的重量,像什麼汽車結構是不是合理、主被動安全配置是否齊全等等,和小轎車重量基本上沒有多大關係, 更重的汽車反而會降低動力性、甚至費油。
  • DC商城汽車省油技巧大放送
    其實對於很多司機來說,最關注的就是自己愛車的油量,所以DC商城小編發現油價、省油這些話題一直都是大家很關注的,以前DC商城小編就聽很多老司機說其實加半箱油才是最省油的做法,因為這樣的話車子負重輕,跑起來就省油,現實真的是這樣嗎?跟著DC商城小編一起來看看。
  • 5月科學流言榜發布,看你中招了沒
    汽車只加半箱油更省油流言:給汽車加油時,故意只加半箱油,臨近耗盡再去加油,這樣能減輕車輛負重,可以省油。真相:我們用科學方法來計算一下,一般的家用轎車油箱容積在50升左右,一箱油的重量約為35公斤(50升x 0.7克/毫升=35公斤)。
  • 每次加油只加一半最省油?真相:油箱長期不加滿,傷車風險增大!
    每次加油只加一半最省油?真相:油箱長期不加滿,傷車風險增大!很多車主對加油多少的問題上,都覺得在在給車加油的時候,加半箱油能夠省油並且對發動機也好!但最近卻有權威報導加油必須得加滿,不加滿會傷車,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 心裡明明知道是假的,卻總被騙,3大省油謊言你中槍了幾個
    現在只要開車的,是個車主就想讓自己的汽車省油一些,除非家裡有礦不在乎這點,要不然就是那些買了新能源汽車的車主,不然的話一定會想要省油。因為現在的油價在日益飛升,成了車主們最大的負擔,稍微算一下咱們的愛車如果在市區油耗在7~8個左右,一公裡就是5毛錢,一年車開了1萬公裡,油費就要5000多。這還是往少裡算的,有些車主一個月的油費就要1000多塊錢,每天起早貪黑一年12個月就是為了給加油站打工嗎?
  • 家用車每次加半箱油最經濟
    會開車的朋友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情況,當你開車在高速或者野外行駛時,突然發現儀錶盤上的油表指示燈亮了,你是不是非常緊張呢?那麼,油表燈報警之後,汽車究竟能行駛多少公裡?專家解讀★虧油能跑多遠制約因素很多每輛車的說明書上都標有油表燈亮後,油箱還剩多少升油,有些還標有大約能行駛多少公裡。所以,根據平時開車的油耗,就可以大概推算出汽車還能跑多遠。
  • 汽車加油是加滿好?還是加二百好呢?
    汽車如何更省油是很多車主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正因為大家很關注這個問題,也有很多聰明的車主發明了很多省油妙招,比如每次只加半箱油這種經典的說法,但實際上呢?其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加油還是加滿更好。當然在這裡的加滿是只,油槍自動跳槍即可,而不是跳槍之後還拼命加到加油口快漫出來。
  • 5G會干擾天氣預報?不粘鍋致癌?最新流言榜發布
    5月「科學」流言榜發布,既有「接地氣」的汽車加油、不粘鍋塗層等生活類謠言,也有「高大上」的5G通訊、量子計算機等前沿技術謠言。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汽車停放1個月和每天開5公裡,哪種行為更傷車?真相令人想不到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汽車已經成為一種標配,有的人由於上下班原因,經常需要開車外出,而有些人因為當初買車是為了興趣或者面子,買回來後,開的次數也很少,有時停放著一個月都不開。最近,很多車主朋友都在想這個問題,他們知道我是做汽車銷售的,曾經問過我,將車停放一個月,和每天開5公裡,哪一種行為更傷車。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是多面性的,沒有絕對說哪一種行為更傷車,但是有幾點看法可以和各位車主說一下,可供參考。
  • 騙了國人多年的「省油謊言」,連老司機都深信不疑,看專家怎麼說
    愛汽車,就在王者小貓~騙了國人多年的「省油謊言」,連老司機都深信不疑,看專家怎麼說現在大家對於車子的選擇更多樣化了,所以就在除了價格和顏值方面,也會考慮到性價比方面,比如動力等因素,當然很多人也會擔心到油耗方面,畢竟很多人都說買車子容易,但是後期的保養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 每次加油只加200元的,老師傅:你是嫌自己的汽車壽命長?
    每個人對汽車的看法不一樣,給汽車加油的時候也有不一樣的習慣,遇見過很多人去加油站加油的時候,都會對加油工說直接加滿,還有一些人只加200塊錢的。不過有一位修車的老師傅感到非常詫異,難道有那麼多人每次只加200元的汽油嗎?隨後老師傅就表示:經常這樣做的車主,你是嫌自己的汽車壽命長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究竟為什麼會這樣說。
  • 加滿油的汽車,在夏季暴曬,會有汽油從油箱中溢出嗎?
    而對於加油很多人也積攢了不少的經驗,例如,夏季加油不能加的太慢,不然在陽光下暴曬就會從油箱中溢出,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具體分析一下吧!首先,我們對汽車的油箱進行一下分析。如今大多數汽車油箱都設置有放假滿裝置,這就使得在日常加油中,往往會剩餘很多的安全空間,所以即便是汽油會在高溫下體積膨脹也很難溢出,並且油箱在高溫下也是會膨脹的,所以就可以容納更多的汽油。另外,現在的汽油只有空氣閥沒有以往了蒸汽閥了,所以只要我們將油箱的閥門擰緊,就不會出現汽油外溢的情況。
  • 油耗多少才算省油?加油工:跑到這個數就不錯
    然後按照平時的駕駛習慣和路段駕駛(不用刻意為了低油耗選擇車少人少的路段跑,就走平時上下班的路,這樣測出來的結果才是準確的)跑到100公裡時馬上加滿油,看看加了多少升,就是你的百公裡油耗。 拿普通的自動擋家用車來舉例,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在市內行駛百公裡油耗在7.5L左右算比較省油;換作SUV,在8.5L/100km以內也算省油。
  • 夏天汽車空調怎麼開省油又製冷?只需一分鐘,看完你就懂了!
    通常情況下,汽車空調約佔發動機功率的20%,也就是一般百公裡油耗為10升的車,開空調的狀態下油耗會增加2升左右。夏天汽車空調怎麼開省油又製冷?只需一分鐘,看完你就懂了!暴曬後如何使用空調  車輛在室外暴曬後,內部溫度簡直令人髮指。每當您打開車門,裡面的熱浪便會突然襲來,令人崩潰。怎麼辦呢?直接開空調吧!
  • 汽車加油時,「一次加滿」和「只加200」哪種方式好?答案來了!
    有的車主怕麻煩一次性直接加滿一油箱,也有的車主當時手頭上的錢不是很多所以會選擇一次性只加200元,那麼兩種加油方式哪種更好一些呢?加油方式的不同也影響著一輛汽車的質量,同時也會影響到車主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們一定要把這件事情給重視起來。
  • 7月科學流言榜出爐:體格越棒越容易中暑?正相反
    以上這些「出沒」在朋友圈的健康流言通通不靠譜。7月科學流言榜來啦,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健康流言的「真面目」。「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網信辦、首都網際網路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布。
  • 汽車一次加多少油最省油,還是一次加100?老司機說出了緣由
    汽車一次加多少油最省油,還是一次加100?老司機說出了緣由關於汽車一次性加多少油,對省油有很多的爭議,有的人說一次性加滿比較好,省得來回的往加油站跑,加一次油就會損耗一點油。也有人說一次加100到200之間比較好,因為每次加滿油的話,會增加車的自身重量,油耗會增加。那麼這些說法都成立嗎?那到底一次加多少油最合適?最省油?我們來看一下老司機是怎麼認為的。有的司機說汽車加滿油會導致它的車的重量增加,從而導致油耗上升,這種說法能力對我來說,好像也有那麼點道理,但是你再仔細想想,算一下,他增加的那幾公斤的重量能給你帶來多大的油耗?
  • 《流言終結者》機器人天才格蘭·今原去世:終其一生,只為讓孩子愛...
    喝了可樂再吃曼妥思胃真的會不行嗎?食物掉地上三秒內撿起來還能不能吃? 除開這些荒誕不經的實驗,每一集都驗證三到四個流言的他們,為我們提供了無數「世紀難題」的答案:開著窗開車省油還是開空調省油?
  • 這幾個給汽車加油的說法別亂信
    給汽車加油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當油箱中的汽油不多時,車主就會去加油站去加油。近些年來有各種關於給汽車加油的說法在朋友圈瘋傳,但事實與車主們想的有極大偏差。今天來跟大家講講有關給汽車加油的一些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