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間行車,在大導演手下都展現出一幅車水馬龍的城市現代感,生動地刻畫了那些白領的豐富夜生活。但是對於普通人來說,夜間行車大多都是行色匆匆,沒有五光十色的霓虹燈,有的大概都是那些潛伏在各個角落的危險。的確,夜間行車有許多禁忌,今天老司機就分享一些行車技巧,掌握了這些夜間行車要點,兇必化吉!
大數據證明,白車身(淺色)比黑車身(深色)安全得多
對於駕駛員和路上的行人來說,夜色降臨意味著危險等級的提升,殊不知其實危險來自於我們當初自己的選擇。根據世界主要的幾大保險公司的分析,夜晚發生交通事故的車大多都是黑色灰色綠色,即使這些顏色的車保有量非常大,但是每百萬輛的事故率仍舊是其它車色的Double,這也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很少有黑色的老爺車能留存下來。尤其是黑灰綠汽車遇到失去光澤的車漆或被塵土覆蓋時,夜晚行車的事故率還要更高,所以勤保養還是很有必要的!
時代大數據賦予了這個結論更強的信服性,但是從生物和物理角度完全可以解釋這個現象。首先是因為黑灰綠等車色與夜晚環境非常接近,這對我們視網膜的顏色辨別能力構成了威脅,危險性自然要高。其次,一輛黑色911與白色911同時出現在我們面前時,由於光線反射等物理原理白色會呈現很強的顏色膨脹率和顯眼度,這會讓我們正確感知到白色911的距離、車速、方向,相同情況下追尾和被追尾的概率要小。所以最後結論是,如果對汽車顏色沒有特殊要求,選擇銀白色、紅色、黃色等淺亮車身顏色可以降低行車的危險性。如果愛車不幸是黑色,那你平時可得注意尾燈是否正常了,這可是關乎性命的大事!
亮車燈有講究,靈活運用方顯老司機本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在燈火通明的城市道路夜間行車,開了大半天發現自己沒有開車燈!的確,城市交通發達,路燈亮度足夠可以不開車燈也能看清前方短距離的視線,但這樣往往會給後車造成「識別難」的困境,容易造成追尾。所以,夜晚開車,記得開車燈。
但是,夜晚開車燈光的運用是個技術活,並不是打開大燈就萬事大吉了,一般新手還真不懂得正確運用燈光。所謂物盡其用,在不同的使用環境,燈光的應用千差萬別,尤其是遠光燈,這裡不妨給大家舉幾個例子。
比如在燈火通明的城市道路,禁止開遠光燈。原因很簡單,城市道路車流量大、車速慢、對向車道相連,開啟遠光燈勢必會對對頭車造成「視線盲區」,同時,遠光燈照射到前車後視鏡,會讓前車駕駛員無法利用後視鏡觀察左右的情況,危險係數就會直線上升。所以,只要你前方(近距離)和對向車道有來車,就必須關閉遠光燈,這一條適用所有路況。
【任何情況下都需要將車速控制在可控範圍】
那麼,遠光燈到底什麼時候才能用?其實,夜間行駛在國道、省道、縣道、鄉道等沒有路燈照明的道路上,只要前方或者對向沒有來車,尤其是車速比較快的時候,就應該開啟遠光燈,這樣才能看到更遠的地方,延長了駕駛員的視線就會增加安全性。但是,一旦追上前車或者對向有來車,請及時關閉遠光燈,並適當降低車速,做好會車的準備。總得來說,在照明不佳的道路上行駛時務必要勤切換遠近燈光,不超速,時刻將車速控制在可控範圍。
高速路行車同樣如此,高速路車速一般比較快,只要前方200米內沒有車,盡情開啟遠光燈吧,這樣你才能看清楚前面的路況,出現障礙物也能及時迴避。當然,高速路一般都有隔離帶,不需要考慮對向車流的視線。
【看不清前方的情況下,切記千萬不能超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懂得妙用遠光燈「秒閃」才是老司機的標誌性動作。比如對向車輛一直亮起遠光燈,射得你幾乎都看不見路了,不妨閃一兩下遠光燈(轉向燈撥杆迅速往上提放),這時對向車輛一般都會關閉遠光燈,這點比你罵娘管用一百倍。超車之前閃幾下遠光燈也是常用的技巧,用意是引起前車的注意,我要超車了,請讓一讓。但是,看不清前方的情況下,切記千萬不能超車。
此外,遠光燈的應用場景還很多,比方說前車出現故障、綠燈不走、或者提醒站在路邊的行人,都可以閃燈或者喇叭提醒。另外,遇到熟人閃一下遠光燈,還有「打招呼」的意思,不過這種情況使用遠光燈一般都是在白天。
【戴防炫目眼鏡前後視線對比】
然而,事實上許多人並非故意亂用遠光燈,他們只是遠近光標識傻傻分不清或者對於燈光開光使用不熟練,或者開啟了遠光燈全然不知,這部分人就需要進行強化練習或者直接回爐重鑄。亂用遠光燈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它會讓駕駛員產生短暫性失明,效果比槍戰遊戲中的閃光彈差不了多少,在此期間發生撞車撞人都是非常常見的。所以老司機強烈推薦防眩目後視鏡,將卑鄙的遠光狗拒之車後,對於我們常見的迎面而來的遠光燈,極力推薦防眩目眼鏡。但有一點要切記,就算對面開遠光閃你眼,要注意萬不可賭氣回敬遠光燈,因為這樣搞不好就會落個兩敗俱傷的境地。
拐彎掉頭有技巧,寧等三分莫爭一秒
夜間行車有太多的注意事項了,而與白天相比,夜間行車最大的問題就是「視線」降低,即便再亮的燈光,再合理的運用,也不如白天看得清、看得透。不管是車與車,還是車與人之間的避讓,都更加的費神。因此,夜間行車的節奏要比白天「慢」,才是最安全的做法,這一點在拐彎、變道、掉頭、靠邊停車等操作時更值得注意。
【轉彎之前一定要打轉向燈】
拐彎、變道是夜間行車事故率居高不下的「重災區」,最大的原因就是視線受阻、視線不佳,尤其是下雨天,拐彎、變道造成的兩車擦掛事故隨處可見。那麼問題來了,該如何避免這些無畏的失誤呢?
【高速出口務必提前打轉向燈】
怎麼打轉向燈是有技巧的。交通法要求我們轉彎、變道的時候需要提前最少3秒打轉向燈,但其實實際操作中需要根據不同的路況而定,例如高速下匝道,提前200米以上就應該亮起轉向燈了,而一般道路也要預留30-50米開啟轉向燈,以便後車有充分的時間預判您的動作。而兩車道之間的併線,不僅需要提前亮起轉向燈,還需要觀察切入的車道有足夠的空間才可以轉動方向盤,不然與後車擦掛,就是您負全責了。
【轉彎掉頭不禮讓直行車輛,被直行車輛「鏟」掉車頭】
跨對向車道掉頭是夜間行車最危險的動作之一,轉彎角度大、要注意轉動方向車輛側面是否有障礙物或者行人,更等待另一側無來車方可掉頭,尤其是車速較快的國道,下雨天,必要的時候甚至需要搖下車窗(不要貼深色車膜),才能看清楚切入方向是否有車輛駛來,寧等三分不搶一秒,只有做到不妨礙直行車輛通行,您才是安全的。
另外,在道路照明條件差,甚至沒有路燈的情況下,比方說縣道鄉道、小區附近等燈光不足的地方急拐彎、或者掉頭,急轉彎等動作,需要留意路邊是否有花基、石塊、溝槽、小孩等,如果您的愛車沒有自動大燈、沒有轉向輔助燈等「高科技」配置,還是多擰一下脖子,從車窗瞄一眼確認無死角再通行比較好。
對於車燈的高科技產品,這裡不妨和大家科普下(如上圖),現在很多高端車型都配備了隨動大燈,它會根據方向盤轉角大小來實現自動旋轉,以此來照明那些彎道死角。在會車時,高度可調車大燈會自動將車燈照射點調至對方駕駛員眼部以下,這看上去是在為對面駕駛員謀福利,反過來也是為自己的安全添了一份保障。
遇事要冷靜,但也別嗨翻天
和白天一樣,車子在路上跑,難免會遇到故障什麼的,必不得已的時候拋錨在路上了,需要冷靜對待,不管什麼道路,儘量在車子停下來之前,把車子「溜」到路邊,並在車子後方安置反光三角標識(高速150米,普通道路50-100米),若沒有反光標識,截取路邊的樹枝提醒過往車輛也是迫不得已。
與倒黴相反,有一種叫樂極生悲。我就見過有些人一到了晚上就立刻化身夜場小王子,坐在車裡開車也要把音響開到最大,生怕馬路兩旁的人聽不到自己愛聽的歌。但是在昏暗的路燈照射下,我們對於環境的觀察總是會有漏洞,如果你的車尾不小心蹭倒了路人,路人的呼喊就會被你的音響完全覆蓋。別人開車追上來的時候,你還以為他要和你的車一試高下,到最後你才會發現原來自己早已落了個「肇事逃逸」的大罪,這樣豈不是血虧嘛?在安靜昏暗的馬路上開車,聽一些放鬆心情的歌,解除一天的疲勞,同時能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只要聲音不會讓你「與世隔絕」,或者讓你嗨到意味舒馬赫附體就好,否則從發生事故後的嚴重性來看,這和「毒駕」沒有什麼區別!
其實,夜間行車除了不搶道、不超速等老生常談的注意事項之外,其實實際開車過程中並非說的那麼簡單,這也是百萬輛車事故率夜晚行車的危險程度是白天的4倍的最好佐證。夜間行車從上車那一刻,到停好車下車的瞬間都需要時刻保持足夠的「安全意識」,其中,學會利用燈光、開車有耐心,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才是保證夜間安全行車的核心,這就是老司機獨家秘訣,你們都學會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