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雪球
巴菲特常說的一句話是不想持有一隻股票10年,就別持有1分鐘,他的意思不是說買了一隻股票就一定要死板的持有10年(巴菲特自己也有很多股票都沒有持有超過2年,但是巴菲特大部分收益是來自於持有超過10年的股票),這句話主要告訴我們看待企業要用長期的眼光,根本上,還是買股票即是買公司(這裡別和我槓我們散戶怎麼可能持有股票就像經營公司一樣,這裡講的也更多的是一種思維)。
那作為周期行業中的海螺水泥是一家願意持有超過10年的優秀公司嗎?
在16年以前,妥妥的一個周期性行業,產能擴張跌,產能退出漲。但是自從供給側改革至今,海螺漲了2倍,這時候肯定很多人覺得現在的水泥價格那麼高,股價已經漲了2倍了,處於周期頂點了。
一、但水泥行業未來並不是一個周期行業,因為產能在可見的未來幾乎不會提高,且因為我國城市化率離發達國家還有較大距離,固定資產投資不會大幅下滑,水泥行業的供需關係不會回到以前的狀態。
目前供給側改革政策限制水泥行業新增產能,只能按照1:1或1.5比1的比例置換,所以從16年以來,行業熟料產能一直維持18億噸,18年熟料產量為14.2億噸,但是由於水泥有淡旺季以及錯峰生產限制的原因,實際有80%的產能利用率即等於滿產,這也是為什麼水泥一直到19年價格仍在微漲的原因,疊加19年基建建設加速,故水泥一直處於供需緊平衡的狀態;那供給側改革限制新增產能的政策會結束嗎?我覺得未來很可能會,因為完全限制新增確實屬於太計劃性的政策了,但是判斷未來會通過限制新增產能的噸數(比如新建必須在1萬噸/d)以及環保必須達到什麼標準(顆粒物排放小於20mg等),從而成為供給增加的壁壘。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政策呢?
1、水泥和鋼鐵、化工相比屬於汙染相對較低的行業,但畢竟也屬於高能耗高汙染的行業之一,粉塵多,對大氣汙染較高;
2、18年中國城市化率59%,雖然離美國82%、日本91.6%還有很大的距離,但是城市化率提高的速度會減慢;
二、水泥行業不是周期行業,那海螺水泥是優秀公司嗎?
直接給
直接給結論,海螺憑藉著——
1、安徽石灰石儲量豐富帶來的開採成本低;
2、規模優勢、管理能力帶來的能源(煤、電)耗用低;
3、新建和收購生產線的投資成本低帶來的噸折舊低;
4、單噸產能人員配備少帶來的噸人工成本低;
5、管理效率高帶來的噸管理費用低;
這幾個優勢綜合構成了海螺的核心競爭力——成本優勢,這些優勢中有天時、地利和人和,但是從數據來看,三個因素中人和帶來的成本優勢最大(即管理帶來的成本優勢,比如引進國外最先進的設備以及自行開發最先進的設備、首創的T型戰略、該大力投資時敢於定增和借貸建設、對新業務比如混凝土較為謹慎等)。
三、那麼海螺水泥值多少錢呢?
不考慮海螺的骨料業務(18年產能3870萬噸,收入8.1億,毛利5.6億);
不考慮未來海螺繼續併購國內一些經營不善的產能、國家引導支持下的合併、海外新增產能的逐漸釋放業績;
不考慮未來海螺提高分紅率帶來的估值中樞提高。
海螺18年298億歸母淨利潤,19年預計330億歸母淨利潤。
國外成熟市場給水泥企業在12-15倍估值,即海螺的估值大概為300*12-15=3600-4500億
而海螺現在市值2240億,其中510億的淨現金(根據最新三季報,扣除了有息負債和應付帳款),即EV為1730億。
十年如一,哪些是不變的?水泥從羅馬人發明後幾百年以來幾乎沒變化
作者:keepfoolish連結:https://xueqiu.com/2940605033/134561354來源:雪球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