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王國解密:你以為是蜂王閨密私語 真相很殘酷

2020-12-20 素顏譯世界

自以為了解蜜蜂王國奧秘的人,會讓你聆聽蜂巢裡的嘎嘎嘎,有時是嘟嘟嘟的聲音,然後告訴你,那是準備破繭而出的蜂王,蜜蜂王國至尊女王,在開會交談,八卦,聯絡感情。

不對。科學家藉助高科技手段「竊聽」蜂巢,解開了蜂王的聲音密碼,發現以前誤會了。

其實,蜜蜂王國宮廷內的真相很殘酷。

組織嚴密

蜜蜂之神奇不在於它們會釀蜂蜜,而在於蜂群內部分工嚴格明確,其高度社會化令人嘆為觀止,甚至有學者認為一個蜂群應該被視為一個超級生物個體。

蜂王:一個蜂群的首領,永遠是雌蜂,生育力極強。畢生使命:產卵繁殖;一生的主食:蜂王漿;一生可以跟許多雄蜂交尾,但交配一次殺死一個。她的壽命一般是3到5年,最長8到9年。她分泌的「蜂王物質」是維持蜂群秩序的法寶。工蜂簇擁在她的周圍,時刻伺候著。工蜂:蜂群的主體,骨幹,都是青壯年雄蜂,負責一片蜂巢的所有日常勞務,包括但不限於維護和打掃蜂巢,伺候蜂王吃喝,採集和釀蜜。他們的壽命在30-60天。雄蜂:除了吃喝,畢生使命:跟峰王交尾,完事後自行離群,悄悄離世。平時他們不採蜜,不打掃,不做雜活,像是好吃懶做的浪蕩公子。

時在花叢中飛來飛去的是壯年工蜂

你死我活

按照蜜蜂界的自然法則,工蜂要用蜂蠟把未來的蜂王封在特殊的巢穴裡,給這些未來蜂群的至尊女王餵蜂王漿。

蜂王成熟羽化前,會發出「嘟嘟」聲,那意思是通知工蜂,她準備登場,它們需要確保其他還沒有成熟的候選蜂王繼續被困在各自的巢穴裡。

因為兩個蜂王同時出世的話,結果就是一場血腥廝殺,你死我活,或者同歸於盡。

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 Trent University )的班希克博士(Martin Bencsik)帶領研究小組的同事「竊聽」蜂巢,還動用了高度靈敏的振動探測儀。

他說,以前人們以為尚未孵出的蜂王在相互交談,有可能是相互試探虛實,比高低強弱。

但最新「竊聽」結果證明這種解讀是錯誤的。

蜂王指令

「嘟嘟嘟」,他們發現,是蜂王在蜂巢裡徘徊時發出的聲音,是在向工蜂宣告自己的降臨和存在。

「嘎嘎嘎」是那些已經成熟但仍被困在繭蛹裡的蜂王發出的聲音。

這不是未來的蜜蜂女王之間在交談,而是新蜂王跟即將臣服於她的工蜂之間的對話,班希克說。

工蜂數量龐大,成千上萬,但它們每次只從巢穴中釋放一個蜂王。

他解釋說,工蜂們聽到「嘟嘟嘟」的聲音後,會把那些「嘎嘎嘎」的雌蜂繼續禁錮在巢穴裡。

當嘟嘟嘟的聲音停止後,它們就知道新蜂王已經率眾離去,飛往別處去建新巢了。這就是分群了。

此時此刻,這個蜂群的工蜂才會放出另一個蜂王。

「一切都是集體決定;工蜂們集體決定自己要不要新的蜂王,」班希克博士說。

他希望養蜂人知道這個密碼後,能避免幹預蜂群的自然運行機制,對工蜂的群體決議不橫加幹涉。另外,這個密碼也有助於養蜂人事先知道蜂場什麼時候將分群,早做準備。

相關焦點

  • 養殖蜜蜂,蜜蜂沒有蜂王了,如何安全的介入蜂王?
    養殖蜜蜂常常會遇到各種情況,養殖蜜蜂,蜜蜂蜂王莫名其妙就不見了,這是很常見的。蜜蜂如果失去蜂王,蜂群就會慢慢衰敗,最後滅亡。造成蜜蜂的蜂王不見,原因很多,有的是人為造成的,大多數是蜜蜂造成的。例如胡蜂危害,衝群,合併蜂群割蜂蜜等,都有可能會引起蜜蜂圍王,蜜蜂為了保護蜂王而圍死蜂王。蜂王不見,就要介入蜂王,介入蜂王不是直接放進去那麼簡單,做的不對,蜜蜂還是會圍王。現在小編分享一個介蜂王的辦法。如果是蜂王不見沒有多久,工蜂還沒有產卵的,我會將蜂王用囚王籠關住,囚王籠需要調到工蜂不能進去的形狀。然後再把囚王籠連同蜂王摁到蜜蜂的巢脾,儲存蜂蜜的地方。
  • 養殖蜜蜂,如何判斷蜜蜂沒有蜂王了?
    蜂王是蜂群的核心,一群蜜蜂裡只有一隻蜂王。上萬隻蜜蜂的蜂群裡只有一隻蜂王在產卵繁殖,沒有蜂王產卵,蜂群就會越來越弱,直到工蜂都老死,蜂群就會滅亡,所以蜂王特別重要。但是蜂王偶爾會出現意外情況,蜂王莫名其妙就不見了,那麼該如何看蜜蜂還有沒有蜂王?沒有蜂王之後又該怎麼樣處理?
  • 養殖蜜蜂,蜂王最怕什麼?了解蜂王生活習性是關鍵
    蜂王雖然貴為一群之主,自保能力非常差,與蜜蜂的關係是相互扶持,誰也離不開誰,一旦分離,都不能繼續存活,所以蜂王是很脆弱的,怕的東西也很多。①蜂王怕胡蜂,胡蜂是蜜蜂的主要天敵,當蜂群遭遇天敵入侵,群勢較弱的蜂群,就越受天敵光顧,兇殘的胡蜂甚至會進入蜂箱,殺死蜂王,蜂王面對胡蜂的攻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抵抗力。
  • 1群蜜蜂不容2隻蜂王,原來蜜蜂是這樣認識蜂王的,難怪介王常失敗
    其實在小小的昆蟲世界裡,有這樣一種昆蟲,也可以用一山不容二虎來形容,這就是蜜蜂社會裡的蜂王。自然界中的蜜蜂,每一群只能有一隻蜂王的存在,新蜂王出現後,老蜂王就會被無情地殺滅或者被逼分家。蜜蜂的這一特性,給養蜂人帶來了許多不便之處,如:蜜蜂繁殖期間,想要使雙蜂王繁殖蜂群,就不得不採用特殊的處理,才能雙王養殖。
  • 養殖蜜蜂,怎樣防止蜂王逃跑?
    其實對於蜂王來說,一般是不容易逃跑的,甚至在很多情況下蜂王離開蜂巢都不是蜂王自願的,而是工蜂的逼迫。那麼我們看看在哪些情況下蜂王會離開蜂箱,離開的原因是什麼,對我們的養蜂是不是有影響。蜂王離開蜂箱的情況雖然蜂王是不輕易離開蜂箱的,但是實際上蜂王還是有很多時候會離開蜂箱的,在實際養殖中主要有下面幾種情況下蜂王會離開蜂箱。
  • 蜜蜂養殖知識:你知道蜂王是從哪裡來的嗎?
    大家都知道,一群蜜蜂裡必有蜂王。但是,你知道蜂王是從哪裡來的嗎?蜂王是雌性還是雄性呢?也是由小蜜蜂們推選出來的雄性蜜蜂嗎?蜂王確實具有王者之權威,是蜂群的最高統領者,也受制於工蜂蜂王在一群蜜蜂中確實具有王者之權威,是蜂群的最高統領者。蜂王分泌著蜂王信息素,控制統領著蜂群。俗話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但蜂王也受制於蜂群中的工蜂,並非絕對的統領者!
  • 蜂王、工蜂、雄蜂三種類型蜜蜂的科普介紹
    很多不是養殖蜜蜂的朋友對於蜜蜂認識很簡單,就是單純的蜜蜂。其實對於這個群體一直是分工明確的也是有不同的職業蜜蜂,今天這篇文章就為大家做下蜜蜂相關的科普工作。蜜蜂是屬於膜翅目的昆蟲,身軀分為3部分:頭部、胸部和腹部。胸部上面有3對足和2對翅,頭部上面有2隻複眼和3隻單眼,還有2個觸角。
  • 養殖蜜蜂,蜂王養多久,蜜蜂開始採粉採蜜
    導語:哈嘍,大家好,我是小編 朝朝競氣財,關於蜜蜂在蜂王產卵後什麼時候開始授粉的問題,我個人認為在蜜蜂產卵之前已經開始授粉。我們許多朋友可能都不了解蜜蜂,蜜蜂的蜂蜜採集過程和收集過程太過明確。蜜蜂採集和收集蜂蜜第一:蜜蜂採蜜。收集蜂蜜的蜜蜂是通過吸取植物的花蜜,然後搬運到蜂群中進行的。當蜜蜂將花蜜吸入蜂蜜胃中的時候,就是這個過程的開始。它開始將活性酶分泌到花蜜中,所以說,蜜蜂釀蜜是從蜜蜂採了花蜜後開始的。在進入蜂箱之後,蜜蜂的內勤蜂才會進行再次的釀造。
  • 蜜蜂為什麼不進花粉,是蜂王有問題嗎?如何處理
    很多人以為,蜂王是蜂群的主宰者,其實是錯誤的,蜂群的主宰者,是工蜂。了解了這一點,我們就能解答蜜蜂不進花粉與蜂王老了有沒有關係。從問題的後半句,我們可以肯定的給有答案,就是蜜蜂不進花粉,並不能說明蜂王老了。
  • 蜜蜂的蜂王不見了,養蜂人還能這樣補救,很實用的3種辦法
    養殖蜜蜂的過程中,蜂王不見是常事。蜂王不見了,蜜蜂就會亂套,蜂群就沒法正常繁殖發展下去。蜂王不見太久,工蜂就會產卵,如果再不管不顧,蜂群就會滅亡。那養蜂過程中,蜂王不見了,養蜂人還能怎麼補救?1.等急造王臺,蜂王不見先不要著急,先檢查蜜蜂,是不是有起急造王臺。
  • 工蜂會為蜂王「養老送終」,為何卻對雄蜂趕盡殺絕?蜜蜂也認親戚
    提到蜜蜂,我們很多朋友都見過蜂群,在一個蜂群中我們可以看到蜂王、雄蜂、工蜂三種蜜蜂,但是這三者之前的關係又極為複雜,其中以工蜂作為一個蜂群的主體,蜜蜂的生殖方式很特別,是以一隻母蜂對應多隻雄蜂的生殖方式,工蜂則是放棄了生殖權利的雌性蜜蜂,所以整個蜂群裡面的事情,幾乎都是工蜂在做,雄蜂和蜂王的任務,就是繁衍,這也註定了工蜂需要成為一個發蜂群中的主體,同時掌握了整個蜂群中的每個個體的生死大權
  • 什麼是蜜蜂?蜜蜂族群中的「蜂王」、「雄蜂」和「工蜂」的區別!
    蜜蜂:蜜蜂是我們最為熟悉的人工馴養資源昆蟲,市面上常見的蜂蜜,都是由人工飼養的蜂蜜釀造加工製成的,而在蜂農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幫助蜜蜂族群的擴大和發展。當然,餵養蜜蜂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要學會區分蜜蜂族群中的「蜂王」、「雄蜂」和「工蜂」!下面,就和編編一起來看看吧!
  • 蜜蜂失王了別著急,教你一招「造出蜂王」
    蜜蜂失王是常有的事,造成蜜蜂失王的原因也有很多。那麼蜜蜂失王了怎麼辦呢?一般的做法都是介入蜂王,或者介入成熟王臺,但是你得有王臺,有蜂王才能介入。那在沒有王臺和蜂王的情況下怎麼辦?蜂群如果沒有蜂王了,沒有蜂王的蜂群內的巢脾上如果有幼蟲,有卵,工蜂都會改造王臺,也就是急造王臺。這是蜂群失王了,蜜蜂採取的一種措施。所以蜂群如果失王了,先別著急,檢查一下蜂群內是否起了急造王臺。如果起了急造王臺我們只需要把幼蟲大的急造王臺清除掉,選一個端正的幼蟲小的,蜂王漿多的王臺留住就好了。等到急造的蜂王出房並且交尾成功蜂群就恢復正常。
  • 蜜蜂分家,蜂王帶走4個日齡段的蜜蜂,巧妙的解了一道數學題
    蜂王入住新址以後的工作其實蜂王分家的時候帶走的蜜蜂,都是為了服務蜂王的,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蜂王到了新的住址以後的工作,與帶來的蜜蜂之間形成了非常巧妙的數學關係,我們先來看看蜂王到了新址以後的工作順序。
  • 蜜蜂如何接受外來蜂王,福建泉州小夥告訴你
    每一隻蜂王都有自己的蜂王信息素,每一群蜜蜂也只認自己蜂群裡的蜂王信息素,除非原蜂王信息素消失,才有可能接受新的外來蜂王信息素。所以不管是老蜂王還是新蜂王,提到別的蜂群,都要先將原蜂王提出來至少6個小時,讓原蜂王信息素消失,才能放入外來的蜂王。
  • 養殖蜜蜂,蜂王是關鍵,養殖技術要知道
    養殖蜜蜂,蜂王是關鍵,蜂王是通過蜂群進行遺傳的,然後由於遺傳的因素,交配了之後把它傳到了子孫上,蜂群的眼力還有其他性能也就跟著遺傳了。養蜂的朋友們,有沒有對蜜蜂的知識進行探討呢?想要蜂王養殖,我們來學習相關的技術吧。
  • 蜜蜂養殖的過程中如何培育蜂王?培育蜂王需要注意這些操作
    蜂王是一個蜜蜂種群的核心,蜂王的產卵能力強不強關係到種群是壯大強還是衰落,當蜂王衰老產卵能力下降或者要對蜜蜂進行分蜂時我們都需要培育新的蜂王。在自然情況下,當需要新蜂王時,工蜂會在蜂巢中鑄造一個臨時性巢房,也就是王臺,裡面的幼蟲吃蜂王漿長大就變成了蜂王。
  • 一群寶寶走進神秘的蜜蜂王國 探索生命與生態的秘密
    蜜蜂王國佔地20多畝,位於224國道距海口市16公裡處,由海南卓津蜂業有限公司創建,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多彩的蜜蜂文化,早已成為周末親子郊遊的好去處。海口前往近郊卓津蜂業「擁抱藍天綠地——一起走進神秘的蜜蜂王國」主題活動卻依然如火如荼。這不, 四季康城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來了,他們走進蜜蜂王國親體會當一回養蜂人,與蜜蜂親密接觸並與蜜蜂近距離合影,品嘗蜜蜂帶來的成果,真的是收穫滿滿。 盤古開天闢地到至今,人類逐步認識了蜜蜂與人的關係,對蜜蜂產生自然崇拜,視蜜蜂為神蟲。
  • 蜂王找不到怎麼辦?讓蜜蜂主動告訴你,這1招讓養蜂人扔掉放大鏡
    不過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找不到蜂王又不知道蜂王是否存在時,就有必要採用這1招,讓蜜蜂主動告訴你。蜂群失王的表現1、無王蜂群出勤差蜂群一旦失去蜂王,蜜蜂外出採集的積極性,就會變得很弱,即使是外界有蜜源植物大流蜜,蜜蜂也不會大出勤。
  • 早春蜜蜂繁殖,蜂王為何總是靠巢門一邊產卵?佩服蜜蜂智慧
    如今正是蜜蜂春季繁殖的關鍵時間,很多地方的蜂群中,蜂王已經開始產卵,而在早春的蜂王產卵的時候,細心的朋友都會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蜂王產卵的位置雖然還是符合蜜蜂的習性,在中間產卵,但是在早春的時候蜂王產卵的位置卻不是平均的分布在中間,而是在靠近巢門的位置產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