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探秘上海街頭無人智能便利店 買東西不用結帳、拿了就走!
人民網上海7月10日電 最近上海的天氣一天熱過一天,比天氣更火熱的,是近期的無人零售店,尤其是7月8號亮相杭州淘寶造物節上的阿里無人超市「淘咖啡」更是被各大媒體熱炒。也是7月8日,Take Go無人智能店宣布經過試營業後正式亮相上海。就像其店名一樣,進這家店買東西,可以不用刷手機、不用結帳、拿了就走。這家叫Take Go的無人智能店,就開在上海真華路大華第一坊內。10平方左右的門店,身形雖小背後卻涵蓋了許多人工智慧的高科技技術。那麼,這家無人智能店到底智能在哪?
據介紹,顧客第一次進店,需要將整個手掌放在店門口的顯示屏上,進行註冊並與支付寶等支付方式綁定。完成註冊後,以後每次只要刷一下手、店門就會自動打開。一次註冊,以後可以在所有帶有Take Go標誌的各個品牌店裡自助購物。大華第一坊內這家店是一家澳洲玩具品牌在中國的公測店,目前主要銷售澳洲的毛絨玩具。顧客隨手拿了一個絨毛娃娃,再按一下開門鍵,直接就出門了,不需要任何結帳環節、也完全不需要掏出手機掃碼支付,直接拿—了—就—走!正想著沒有買單、是否能逃單?卻馬上聽見手機滴的一聲,已經自動收到支付寶扣款帳單。
這麼簡單快捷的購物體驗,讓前來嘗新的市民大開眼界。一位市民說,平日在超市購物時,每次買單結帳,總是要排隊,雖然現在付款都是用手機掃碼支付,不用再等待找零錢了,但也是要耽誤幾分鐘的,萬一再遇到前面買單的是個現金支付需要找零的,尤其是在早高峰趕著上班爭分奪秒的時候,也是蠻著急的。如果這樣的店在上海普及,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便利性。
那麼,如此購物安全性如何保證呢?比如手掌綁定支付寶 ,那會被盜刷嗎?現場工作人員介紹,Take Go無人智能店的技術原理之一是:根據每位顧客手掌毛細血管的結構生成一串加密字符,這個字符就是用戶的「終生ID」,這種ID寄存於手掌毛細血管結構,具有終身不變性,無法複製,安全性高,所以不會有被盜刷的風險。
還有人會問,反正無人店裡沒有營業員,那我把東西藏在背包裡、口袋裡拿走也沒有人會察覺的。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Take Go無人智能店的另一個核心技術是整個無人智能店的大腦和眼睛實現的對購買物品的監測、識別與跟蹤。基於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的卷積神經網絡,讓整個智能門店仿佛是一個智慧機器人,用戶走進智能門店,無論他拿了什麼商品、是拿在手裡還是揣在懷裡、塞進口袋裡藏進背包裡,都能監測和識別,顧客出門時都會收到相對應的帳單,並被系統自動扣款。
那麼,Take Go無人店與阿里的無人超市「淘咖啡」相比,有什麼不同呢?據報導,顧客只需打開手機淘寶掃描二維碼便可進入「淘咖啡」內,身份識別完成後,用戶可以隨意在店內選貨,離店前會經過一道「支付門」,用戶就會被自動扣款。這表明阿里淘咖啡項目在技術上使用的是掃碼、物聯網RFID等技術方案。
資料顯示,2016年12月,亞馬遜在美國就推出了Amazon Go,掀起了全球的無人零售店風潮,但目前線下推廣進展並不順利。據《華爾街日報》報導,Amazon Go的面世計劃由於技術問題被迫向後推遲。而目前中國的人工智慧零售店的發展進度很快。這家Take Go無人智能店是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發推出的產品,專門為傳統零售企業提供智能零售技術解決方案。
據了解,今年6月25日在上海舉辦的「人工智慧改變零售」高峰論壇上,深蘭科技就聯合螞蟻金服旗下芝麻信用和Nvidia,發布了三款無人智能店快貓智能零售系統Take Go,應用了包括卷積神經網絡、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生物識別、生物支付等多項AI技術。傳統零售巨頭娃哈哈當場和深蘭科技籤訂了「3年10萬臺,10年百萬臺」Take Go無人商店協議。
仿佛一夜之間,無人零售店成了資本的風口。上海街頭會遍布無人智能店嗎?有意思的是,就在7月8日阿里無人超市「淘咖啡」、Take Go無人店同時閃亮登場時,6月14日亮相上海街頭的大潤發、歐尚超市的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便宣布因為高溫天氣導致店內酷熱、食品變質等多重原因,不得不選擇暫時停止營業。那麼,人工智慧無人門店,真的能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嗎?如果居民樓、辦公樓樓下,有一家「掃手進店、拿了就走」的無人值守便利店,你會進去試試嗎?(孔苗 屠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