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封城第六天,大年初五。湖南省長沙市湘一立信實驗學校的英語老師劉娜就在家裡坐不住了。
看著電視臺裡不斷上漲的數字,直覺告訴劉娜:春季開學,肯定要受影響了。而她班裡的幾十個孩子,即將在夏天迎來中考。這幾天裡她也陸續接到了不少學生家長略顯慌張的電話:疫情這麼嚴重,這幫初三的孩子們學業會不會受到影響?
「請家長放心,初三是孩子重要人生節點之一,不容許任何閃失。」這是劉娜給所有家長的回覆。
隨後幾天時間裡,在所有學生在家自我隔離的情況下,劉娜和幾十名初三衝刺生一起,用直播教學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假期。
一、一場「抗疫」的直播課
眼下這個畢業班,是劉娜帶的第三屆初三畢業班。班裡的孩子聰明伶俐,衝勁十足,被寄予厚望。但當初三衝刺遇到疫情停課,從事英語教學14年的劉娜倍感壓力,她和很多老師想到用網絡直播課替代傳統教學。
「春節期間公司都放假了,最開始找了好幾個都聯繫不上,但學校開課不等人。」最後學校找到了一起學網校,服務人員二話不說,直接開始對接。
兵貴神速,僅用了一天時間,資料錄入、設備調試、老師培訓全部完成。
後面的舞臺還給了劉娜老師,多年教學經驗,梳理成績、制定進度、分析重難點、做課件、寫教案,這樣一套流程嚴密的過程,劉娜並不陌生。
唯一的挑戰,未來一段時間課不是在教室裡,而是在網絡上。
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講時間就是生命。確認了方法後劉娜開始準備各種資料,課件、筆記、備課一樣不拉下。還給每一個學生家長溝通,講清楚網課的方式和時間,請家長提前做好工作,了解學習進度。
自己這邊為了讓直播效果好,劉娜把桌子挪到了路由器的邊上,並在桌子後面準備了白板。
「那信號好,最穩定。」
一切準備就緒!
【圖說:劉娜為直播教學提前做好了準備】
二、家長懸著的心終於「踏實」了
「Hi,everybody,happy new year」。
2月7日,經過幾天的準備,晚上19點,劉娜和全班幾十個孩子準時出現在了直播課堂裡,不少好奇的家長也成了直播課的背景。很多家長聽完老師的介紹有點將信將疑,希望來聽聽課,親身感受一下。
正式開課之前,劉娜特意留了一點時間來活躍氣氛,
「能聽到我說話的,請點擊發送1」
「覺得劉老師過了一個春節依然那麼美的,請點擊發送2」
「覺得劉老師在春節關閉期間發了點福、長胖了的,請點擊發送0」
「覺得你們自己長胖了的,請點擊發送3」。
【圖說:正式開課前,師生歡樂互動】
對於初三的學生來說,這是嚴肅緊張的學習生活的一點「調味劑」,課堂氛圍瞬間破冰。電腦屏幕上數字亂飛,師生一起同樂。
劉娜說,上課前玩兒的這個小互動,一來是活躍上課氣氛,二來也希望消解孩子們對疫情的恐懼,「希望讓他們感覺到我跟他們是在一起的,有任何困難,劉老師都願意跟大家一起面對」。
這堂試課,劉娜沒有講新內容,而是帶著孩子們做了一個舊知識的複習。「寒假又過去了那麼多天,我希望通過溫故讓孩子們先恢復到學習的狀態中來。」
【圖說:學生在家通過手機,可以很方便地連線課堂】
短短30分鐘試課,英語老師劉娜妙語連連,「為你點讚,給你比心」、「四字妹妹」、「別讓這種題成為翻車現場」、「寶寶們看過來」,直播間裡充滿日常課堂裡的歡樂。事後劉娜老師才知道,隨著直播課的順利進行,不少家長踏實了很多,半途就忙自己的事情了。
【上課過程中,學生隨時可以與同學以及老師互動】
在隨後的溝通中,大部分家長和學生都給予了積極的評價。有家長給劉娜留言說「以前孩子在課堂上啥表現,咱沒法知道,現在通過直播或者回放,我們對老師的教學更了解,心裡更踏實」,除了感動,還有的家長說,雖然孩子是在家學習,但學習效率並沒受影響,「娃娃特別積極,也很專注」。
這個直播課,上對了!
三、教育也要擁抱新技術
劉娜告訴記者,在籌備期間,看到同事們毫無抱怨、積極籌備,自己還是挺感動的。有的老師家裡本沒有電腦,專門為了直播教學,添置了新電腦;還有些上了歲數的老教師,不斷跟年輕老師請教麥克風、攝像頭、直播軟體的使用方法。
最讓劉娜覺得又好笑又感動的,是有老師為了學習直播互動,專門去看網紅直播賣貨,學習網紅們是如何跟粉絲互動的。
劉娜覺得,這說明老師們對於直播教學這種方式從內心裡是接受且歡迎的,「大家一心想的就是如何利用好一起學網校平臺」。
對於這次直播課,劉娜感受很深。「優點很多,足不出戶就能學習,設備要求也很簡單,手機、平板、電腦都能行。當然,對老師互動性挑戰很大」。劉娜最喜歡的是在線直播教學平臺的批改作業功能,直接在平臺上留作業,學生在線作答,哪些題錯誤率高,平臺自動統計,這讓她在教學時,目標更準,效率也更高。
「以前只能人工統計,時間全耗在這了」。
【圖說:無論是手機、平板還是筆記本電腦,都能在家很方便地直播上課】
如果把實體課堂的教學打成100分,這次用直播教學,能得到多少分呢?
劉娜給出了一個很慷慨的分數,「80到90分吧,科技改變生活,也在改變教育,我們在一線,感受確實很深,所以,儘管一個新事物還無法替代課堂,但完全可以成為我們日常教學的一種輔助。」
最後,劉娜老師希望這些孩子未來以一種更開放的心態去迎接和擁抱新技術,這不只是為了眼下抗擊疫情,也是為了更好地適應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