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熟悉「齊梁體」詩歌嗎?

2020-12-22 百味寫春秋

對齊梁體詩歌大家也許不太熟悉,所謂「齊梁體」,顧名思義,指的是歷史上東晉滅亡之後,隋朝建立之前的這段時期。當時在我國南方相繼出現了宋、齊、梁、陳四個政權,總稱為「南朝」。其中在齊、梁時出現並延續至整個陳朝(歷時110年)這一時代的詩風,就是齊梁詩體。

一、齊梁體的形成

在南齊齊武帝永明年間,南朝文壇領袖沈約受到印度拼音文字的影響,與當時的音韻學家周顒等人創立了詩詞中的「四聲說」,還提出了「八病說」。

「四聲說」:是指古代漢語聲調的高低變化,即平聲、上聲、去聲和入聲四類;「八病說」:就是一項有關創作五言詩時應該避免的聲律上的「聲病」,有平頭、上尾、蜂腰、鶴膝、大韻、小韻、旁紐、正紐,稱為八病。

自此,詩壇把這種嚴格遵守四聲八病的五言詩稱為「永明體」,也稱「新體詩」。

「永明體」實是齊梁詩體的一大發明創造。在此之前的「古體詩」是沒有聲律限制規律的,詩人在創作詩詞時講求的是自然的聲律,成詩效果依靠的是「樂律」。

「永明體」的出現則衝破了詩本身對音樂的依附,為文學詩詞作為獨立的一種文化繁榮傳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同時,也為唐朝的「近體格律詩」的產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然而,「永明體」因其四聲八病的聲律規則非常繁瑣嚴格,以至於到苛刻的地步,即便如主要創始人沈約也無法完全達到要求,所以,詩人們在作詩時,因為精細而過分追求形式辭藻,也因其應酬頌揚題材過多,表現的精神氣象狹窄,又工於塗飾。不免影響了詩的氣象美和意境美,因而歷來多受後世詬病。

「永明體」作為齊梁詩體最具有開創性的部分,它的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都是齊梁體影響中國文學歷史的一部分,這兩種對立作用都應當被理性地承認與對待,在去其糟粕之後,齊梁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的貢獻及地位應該給予肯定。

二、齊梁詩人

「永明體」的出現雖然其聲律規則是極其嚴苛精細的,但是反而擴展了詩人隊伍,原因在於在古體詩中,詩人作詩依附的是自然聲律和樂感,可是一旦作詩的人本身缺乏這種樂感的把握度,那成詩就比較困難了。「永明體」將這種依附改變為規則公式,這樣通過後天學習積累所達到的效果,反而降低了寫詩的門檻,詩人隊伍因此得到了擴張發展。

南齊齊武帝永明年間,南方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又因為「永明體」的適時出現,詩壇出現了齊梁時期的高峰。其中代表人物是以「竟陵八友」為首的文人集團,這是齊武帝蕭賾的第二子竟陵王蕭子良召集而成,有範雲、蕭琛、任昉、王融、蕭衍、謝朓、沈約、陸倕八人,世稱「竟陵八友」。

最為出色的詩人便是謝朓,他以寫山水詩為代表,詩風清俊秀麗,搖曳自然。後世唐朝偉大詩人李白一生傾倒敬仰謝朓,在多首詩作中留下了對謝朓大加推崇的詩句,如在《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中寫道:

我吟謝朓詩上語,朔風颯颯吹飛雨。謝朓己沒青山空,後來繼之有殷公。

再如在其名作中寫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由此足見李白對謝朓的佩服尊重之情了。

三、齊梁體詩的特點與文學地位

大約從1500年前起,在歷時100多年的齊梁詩歌的風尚中,「齊梁體」因它對唐朝近體詩形成的卓越貢獻,以及燦如明珠、花團錦簇的詩人們留下的傑出詩篇,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有關齊梁體的拘忌,題材狹窄,工於塗飾,綺靡巧豔等,都是後世詬病所在。在思想精神中去其槽粕是今人應該持有的理性態度。但是,肯定「齊梁體」在中國古典文學史上的地位,看到它的藝術美學經典卓越之處,發揚它的文學理論及實踐中積極的部分,同樣是我們該做的事情。

在遠久的那個四分五裂的戰亂年代,六朝創造了當時世界上最為燦爛的古典文明之一,其都城南京由此和古羅馬城,成為了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這其中的輝煌,齊梁體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然而,這一小部分的存在也是不容忽視的,在中國古典歷史文明中,它永遠有著屬於自己的閃耀的一席之地。

記著關注「百味寫春秋」喲

相關焦點

  • 現代詩歌到底有沒有出路,如何看待當代詩壇亂象?
    現代詩歌當下狀況個人感覺現代詩的地位是比任何時候都要低。我們說某某是詩人,都帶了些調笑的味道,但要說某某某是現代詩人,那就是調笑中還有一絲不屑了。為什麼會這樣?是時代變了,社會墮落了,還是人心不古?人們都不再熱愛詩歌了嗎?
  • 詩路天台┃《寄題天台國清寺齊梁體》唐陸龜蒙
    釋義:齊梁體:六朝齊、梁時盛行的詩體。以崇尚綺麗、注重排偶、講究聲律為特色。明河:天河、銀河。唐宋之問《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願得乘槎一問津。」
  • 詩歌能翻譯嗎?詩歌翻譯後還是詩嗎?
    寫詩的朋友都知道,閱讀詩歌,肯定不能也不會僅僅只讀漢語詩歌。現代白話詩歌從某種意識上來說,是泊來產品,是西方詩歌向東方傳播後,國內才從嘗試到興起到發展的。西方詩歌呈現出更多的理性和人性,漢語詩歌注重意境與情韻。這是東、西文化不同的緣故,也是漢語詩人和西方詩人思維的不同。
  • 古人寫詩詞考慮平仄嗎?
    這個要看什麼時候的古人。 曹魏時期,才高八鬥的曹植開創了文字修飾的先河,文辭優美雕琢,在詩歌創作上氣骨高舉,詞彩華茂,情深雅正,卓爾不群。他在散文、詩歌方面成就巨大,「仙才」與李白、蘇軾並稱於世。 其實,在聲韻學方面曹植也是鼻祖。東漢時期「永平求法」,白馬寺落成,佛教流入中原。但是佛教給大家唱誦佛經,用的是印度的腔調、曲調。
  • 有你熟悉的嗎?
    有你熟悉的嗎?據了解,近年來,我市中小學、幼兒園結合學生素質提升,積極開展「書香校園」創建活動,以薦書導讀、主題詩歌朗誦、讀書報告會、分享閱讀心得交流等形式,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使書香融入學生日常生活當中,形成喜愛閱讀的良好風尚,培養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目前,全市共有6間學校獲得「書香校園」殊榮。
  • 為什麼老師只要求我們背古詩,卻不教我們怎麼寫,是傳承斷了嗎?
    我們給小孩子做一桌好吃的,告訴他這個是紅燒肉,是主席愛吃的,那個是武昌魚,也是主席愛吃的,有什麼問題嗎?沒有。用不用把紅燒肉的配方,武昌魚的做法傳授給小孩呢?並不需要。為什麼不需要?——不吃紅燒肉並不會餓死。但是你要不要教他怎麼吃?——學習語文知識、背誦就是吃——就是必須的了,不吃會餓死。
  • 既不是平仄押韻,也非意境靈感,你知道寫古詩詞的最重要條件嗎?
    我可以告訴你,這些都不算寫古詩的最重要條件。 最重要的條件是對古詩的鑑賞能力,也就是對已經存在的古代經典詩詞的賞析。你的鑑賞能力的高低決定了你的作品的層次。 古詩最重要的不是平仄格律嗎?當然不是。
  • 詩歌、浪漫、愛,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原因|三明治英文詩歌工作坊
    我在愛荷華學到如何去閱讀——讀大量不同的作家、不同的詩歌。我學習到了詩歌世界的廣袤。沒有兩個作家是一樣的。現在,我和很多同學成為了朋友,一起上課,所以我也能夠討論任何類型的詩歌——這也是愛荷華所給予我的禮物。三明治:在愛荷華的學習經歷中,你認為自己的表達語言發生了轉變嗎?
  • ·你還記得那些熟悉的童謠嗎?
    讓我親親你吧,讓我親親你吧,我的好媽媽。」曾幾何時,這首熟悉的童謠伴隨著80後一代人成長,也成了讓眾多爸爸「吃醋」最多的兒歌之一。有人說,80後記憶中的童謠正逐步被磨滅,而90後的童謠太張揚,00後的童謠已經讓人聽不懂。翻開兒時的記憶,  A現狀:  記得上學的時候,很多膾炙人口的童謠、古詩都被同學改編成了惡搞版、現實版,比如「日照香爐生紫煙,XX來到烤鴨店。
  • 弗羅斯特:詩歌究竟是什麼
    過去,尤其是在古典主義時代,你會發現西塞羅儘管沒有寫過韻文,卻被人們認定為羅馬詩人。而我一旦談到詩歌,總是指散文和韻文。這就是我所要講的第一件事情。然後,我再談談有關詩歌的兩三件事。我想到的一件事,應該是這個。在我到過的地方,都要談論大學裡與詩歌最親近的是什麼,是哪個系。莫非是英語系?不是,我認為不是。會是哲學系?是這個系嗎?然後我一路數下來,我最後認定,這個最近的親屬應該是體育系。
  • 城市詩歌 | 萱草海上詩歌2012
    剛剛落雨之後睏倦再次襲擊,遠在遙遠的地方思念已經停止。,珍珠米飯,還有古老的英國名歌姆媽,你裙裾整潔,手指輕盈謙恭地捧來你的心意那是你年輕時嫁衣的顏色嗎我已魂魄無返,我愛你店裡的一切陳設她們給我安寧。果真是我的夢境嗎?因我你又開始做夢了嗎?還是我們正擁著關於櫻花島國的同一個夢?  《別了,繁星》 天上的星星掉下來碎,裝飾成了你繁星,熾熱的火,火中的娃娃,誕生了我繁星,怎麼你有猙獰的面目,血流成河 時隔那麼久,我難以忘懷。
  • 你絕對想不到,我們高中時代開心對罵時居然是一首古代詩歌
    詩歌很美,古代詩歌更美。詩歌需要作者用精簡的語言,生動表達出他內心豐富的情感,並形成一種押韻的文學體裁。讓人感覺朗朗上口,易於傳頌。現代詩歌,包括一些歌詞,也非常經典,也很有意境。但古代詩歌給人的感覺更風雅、更易於吟誦,留傳下來的很多為智慧佳作。古代詩歌作為我們大中華的優秀文化遺產,具有豐富的思想內容和迷人的藝術魅力,為後代文人墨客所學習、借鑑、所敬仰。
  • 詩歌寫作怎樣學?
    這就好比有時你想出了一段音樂,你仿佛在意念中「聽見」了它,但你知道自己不可能寫出它,因為你和大多人一樣,缺乏專門的音樂符號知識。我們寫詩的經驗與此有什麼不同呢?它也需要專門的知識。詩歌必須在自由的情感狀態中創作出來。此外,詩歌不是語言,而是語言的內涵。但是,內涵不可能從詩歌流動起伏的身體中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