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體育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和2021年及「十四五...

2020-12-15 中國蚌埠網

一、2020年工作總結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體育強國建設綱要》要求,圍繞創建體育強市目標,結合防疫復產、強化基層、訓練備戰、產業發展為重點,以人民為中心、推動我市體育高質量發展,提升體育惠民服務水平,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重點考核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1.全面完成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省政府考核目標任務

一是已建成市級公共體育場、體育館、全民健身中心、遊泳館、體育公園,市級「五個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全面完成。二是市轄七縣(區),其中五河縣、固鎮縣、龍子湖區、蚌山區、淮上區已完成「五個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建成率達71%,超額完成目標指標50%任務。三是39個鄉鎮(街道)建成「三個一」,覆蓋率達到50%以上,行政村(社區)公共體育設施改造提升率達10%,已完成目標任務。四是社會足球場地建成58片,全面超額完成「十三五」期間社會足球場地建設指導目標任務50片。

2.完成市委常委會重點工作任務

持續推進全民健身普及和市民健身活動。公共體育場館社會化管理,引進第三方蚌埠中奧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進行專業化運營、管理和服務,提高體育場館利用率。

3.完成《市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任務

一是按時序推進新建街頭體育生態公園3個。二是新建社區足球場地24片,全面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三是承辦5項高端體育賽事,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先後承辦2020年全國春季遊泳錦標賽、功夫傳奇世界拳王爭霸賽、第二屆菁英未來之星全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中國陸上賽艇「百日創紀錄賽」、2020年全國體校U系列線上錦標賽、2020年首屆中國.蚌埠城市定向公開賽等高端體育賽事,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二)疫情防控與復工有序換擋、穩就業保民生持續發展

1.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發生後,局黨組快速反應,緊急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第一時間制定方案,及時召開會議進行研究部署,建立局領導班子成員包保機制,對全市公共體育場所進行疫期全封閉管理,加強對市區健身場所防疫工作的指導和室內外健身場所巡檢。在市疫情指揮部領導下,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妥善處理元素健身房以及全國體校足球菁英邀請賽人員疫情情況處置。

2.有序有力推進復工復產

隨著疫情形勢向好,按照指揮部要求,及時制定和發布公共體育場館管控和開放指導意見和手冊,向全市體育企業和經營戶發放一封信,促進復工復產15條措施,對全市體育場館以區為單位,分區分級,確定運動場館恢復開放時間和具體要求,指導復工復產工作。從人員健康管理、日常消毒通風、防疫物資準備、健身人員限流管控以及應急處置要求等明確具體工作指引。發放體育消費券激發市場活力,於71日起,每月1日、15日發放體育健身消費券,分6期每期共發放75萬元,30個場館參加,拉動體育消費超過2000萬元。蚌埠中奧每月8日為場館免費開放。落實場館低免開放補助60萬元,幫助體育企業恢復元氣,實行小微體育企業收費減免政策,支持體育企業渡過難關。

3.助推體育產業穩步發展

一是完成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暨體育場地統計調查任務。155名調查人員參與,統計調查8362個體育場地,場地面積689.43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03平方米。二是開展體育產業調查工作。錄入體育產業名錄1258條,其中法人單位673條,個體戶585條。三是推動體育產業基地建設,2020年蚌埠中奧文化產業有限公司、蚌埠大美體育場館服務有限公司、蚌埠伊諾華輪胎有限公司被省體育局評為省級體育產業示範單位。四是加強高危險體育運動項目監督管理。對市縣(區)級進行高危項目檢查24次,並將高危險性體育項目登記報送。

(三)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群眾體育蓬勃開展

1.線上線下互動健身

疫情期間著重圍繞居家健身、全家健身,推介健身視頻20多個,通過線上健身示範,進一步喚醒市民健身意識,推動科學居家健身。疫情向好後,及時按下全民健身啟動鍵,有序開展戶外健身、場館健身。全市老年體協、登山體協、戶外運動體協以及體育俱樂部等已開展各類小規模戶外活動近100場次。

2.群眾活動蓬勃發展

組織舉辦2020市迎新年全民健身長跑活動、2020年全國新年登高健身大會暨第二屆蚌埠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體驗、「全民健身活力中國」2020年全國桌球業餘系列賽(安徽站)等。城市活力.運動點亮2020年安徽省全民健身第二階段線上徒步賽我市以參賽7851人次,總裡程62179公裡,列全部十六支隊伍第二名優異成績。組隊參加安徽省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取得優異成績並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和優秀組織獎。

3.體育社團管理有序

召開全市全民健身工作委員會,組織市區開展國民體質監測3千人次,培訓社會二級體育指導員近400人,指導體育協會換屆、年檢和加強體育社團建設工作。

(四)備戰訓練兩手抓,育新機開新局

1.苦練內功、專注備戰

著眼備戰省十五屆運動會,調整優化項目布局,新周期運動員註冊1000多人。完善25個項目隊組織、人員、目標結構,提升充實教練員隊伍,引進招聘15名教練員。明確訓練目標,珍惜備戰時光,強化體能惡補短板,從嚴從難從實戰出發,著力強化基礎體能、專項體能,讓運動員有更充沛的體能儲備完成技戰術要求,為下階段比賽做好充足準備。結合省射擊隊、跆拳道隊在我市轉場訓練,輸送優秀運動員跟訓,提高技戰術水平。強化思想政治學習,開展反興奮劑、賽風賽紀等教育,提高運動員綜合素質。

2.全省率先開啟疫情防控常態化大型體育賽事活動

上報市委、市政府和疫情防控指揮部同意後,第一時間承辦全省青少年田徑錦標賽暨省田徑特許賽及全省青少年柔道、射擊、舉重錦標賽,8月份以來還先後承辦中國陸上賽艇「百日創紀錄賽」、2020年全國體校U系列線上錦標賽、2020年安徽省足球項目傳統學校比賽暨全國校園足球賽等競技體育賽事。

3.夯實基地建設、競技成績顯赫

我市優秀運動員何驪澄榮獲2020年全國體操冠軍賽女子自由體操冠軍、全能和平衡木第三名、高低槓第五名佳績。女子手球小將孫莎莎、何雅莉入選國家隊,備戰2020年亞洲女子手球錦標賽。我市為省隊輸送數十名優秀運動員。2020年全省青少年錦標賽獲金牌80多枚。國家高水平基地建設各項評估指標獲得優秀。省單項基地建設在原有3個單項基地的基礎上,又新增了手球和拳擊兩個單項基地達到5個單項基地,排在全省第二。

二、「十三五」工作總結

(一)圓滿承辦安徽省第十四屆運動會

20141021,蚌埠接過省運會會旗,省運會蚌埠時間開始運轉。1400多個日日夜夜,在省運會組委會及蚌埠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圍繞新時代新省運主題,統籌、協調各方力量,高質量完成各項籌備工作,場館設施配置先進,賽事組織嚴謹高效,服務保障細緻到位,大型活動精彩圓滿,宣傳工作濃墨重彩,城市形象靚麗和諧,拉動全市GDP增長1個百分點,確保省運會組織、辦賽、參賽、開閉幕式等取得圓滿成功,成就了一屆讓蚌埠人民驕傲、全省人民難忘的精彩省運會。兌現了當好東道主、辦好省運會和實現四個一流的莊嚴承諾,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第十四屆省運會組委會授予蚌埠市安徽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承辦工作「傑出貢獻獎」。市體育局被市委市政府榮記集體二等功。省政府政務信息《信息參考》2019年第1期刊發了《做好辦賽事建城市」「促民生結合文章蚌埠市成功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幾點啟示》,介紹我市承辦省運會的經驗做法,王翠鳳副省長作出重要批示。

(二)場館建設重返全省前列

著眼於服務競賽和全民健身需要,市、縣(區)同步、梯次布局,場館場地設施呈現全、新、先進、時尚、親民形象,整體進入全省先進行列,也第一次實現了省運會全部40項比賽由一市舉行的全家福。總投資約22.5億元,新建、改建各類體育場館11個。蚌埠體育中心成為城市形象新地標,射擊館、遊泳跳水館等專業場館配置成為全省競賽新標杆,龍子湖全民健身中心等縣區場館成為蚌埠體育新支撐,18個生態體育公園及塗山登山步道時尚親民成為省運惠民新亮點。

(三)競賽成績創歷史最佳

2018年省十四運會中,蚌埠體育健兒不畏強手、頑強拼搏,以169.5 枚金牌、88.5枚銀牌、103枚銅牌,獎牌總數361枚,總分5732分,9人次破8項全省青少年紀錄,實現金牌、獎牌總數、總分、破記錄全面位居第二,僅次於合肥,創歷史最佳。

2016年以來我市運動員參加全國以上體育賽事150多人次,獲全國前八名運動員近80人次。2016年楊棟棟和程勳滿獲全國賽艇冠軍賽男子8000米雙人單漿、朱琳獲全國網球團體錦標賽團體第一名,2017年程勳滿獲第十三屆全國運動會男子雙人單漿無舵手第一名,2018年徐豔豔(陳桃)獲全國武術散打冠軍賽女子65公斤級第一名、張子賢獲全國遊泳冠軍賽男女4×100混合泳接力和男子4×100混合泳接力雙項第一名,2019年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獲手球體校男子乙組集體第一名、靳傳洋獲武術套路俱樂部女子組二類傳統拳(翻子拳)第一名、林奕爽獲網球社會甲組女子雙打第一名,2020年何驪澄榮獲全國體操冠軍賽女子自由體操冠軍等佳績。

(四)群眾體育邁入全國先進行列

相繼開展溫馨蚌埠、健康珠城全民健身、擁抱省運體育惠民、運動珠城全民健身主題系列活動。全民健身活動鋪天蓋地。市縣聯動,社團聯動,每年開展群體活動200餘項(次),直接參加健身群眾百萬人次以上。省級考核連年創優。省政府考核市政府體育工作目標任務中,市級五個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全面完成;市轄7個縣(區),其中龍子湖區、蚌山區、淮上區、固鎮縣、五河縣已完成五個一公共體育設施,建成達71%,超額完成50%目標任務;39個鄉鎮完成 三個一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佔比52%,完成50%目標任務,我市在近7年省政府對省轄市體育工作考核中一直位居前列。體育民生工程成果豐碩。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社區健身路徑實現全覆蓋,維修更新各類健身器材2500餘件。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從20141.16平方米增加到2019年的2.03平方米,經常性鍛鍊人口從33%提高到40%以上。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五)體彩銷售連創新高

體彩工作是體育工作生命線。十三五期間,抓銷量、抓安全,做到了銷量年年增,安全零事故。共銷售體育彩票超14.5億元,募集體彩公益金超1.6億元,創造就業崗位超1000個。

2016年以來,榮獲省轄市體育工作綜合考核暨創建體育強市達標先進單位四連優、省轄市體育創新獎、安徽省第十四屆運動會特別貢獻獎、全省體育系統先進集體,榮獲市委、市政府黨政機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四連優、改革創新獎,榮記集體二等功1次、集體三等功2次,領導班子連續3次被評為好班子

三、2021年工作計劃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以加快體育強國建設為統領,凝心聚力、改革創新,扛起發展責任、貢獻長板補短板,為全面完成「十四五」體育工作目標開好局、起好步。

(一)重點工作目標任務調度推進

高標準、嚴要求,按時序推進我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再上新臺階,在完成省政府考核目標任務方面名列前茅。完成市委、市政府重點工作以及市級職能目標和其他重點工作考核目標任務。

(二)辦好市十五屆運動會

舉辦蚌埠市第十五屆運會。突出以青少年為中心,合併市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分頭承辦的制度性運動會,整合納入蚌埠市運動會,建立全市青少年統一的競賽平臺,開展運動員註冊、組隊、競賽、運動水平認定工作,進一步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

(三)提升群眾體育智慧化發展

1.全面貫徹全民健身國家戰略

認真學習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國辦發〔202036號)文件精神,強力推進和貫徹落實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實施我市群眾體育提升行動。

2.廣泛開展喜聞樂見的全民健身活動

紮實推動市民健身運動,結合市十五屆運動會,廣泛開展健身氣功、舞蹈、輪滑、老年門球等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結合2021年陝西省全國運動會我市群眾體育項目,開展「我要上全運」群眾體育賽事活動,創新打造我市線上與線下比賽相結合、市民共同參與、鄉鎮(社區)多級聯動的「全市社區運動會」。

3.推進「智慧社區+惠民健身+居家健身」

合理布局社區公共健身設施,積極創建智慧體育社區,發揮社會體育指導員職能,普及運動健身知識,提供科學健身指導,激發市民健身熱情,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創新推動社區居民健身賽事活動。

(四)做好競技體育備戰和體教融合工作

1.積極備戰2022年省第十五屆運動會

一是明確省十五運目標。全項次參加省運會,三大球項目比上周期提高10--20%,總金牌數進入全省前五。二是培養輸送一批優秀運動員。為國家隊和省隊輸送10名以上優秀運動員,做好國家小輪車隊備戰奧運會的保障工作。三是強化反興奮劑工作。做好反興奮劑常態化管理、多樣化宣傳,任務落實到項目隊,到教練員運動員,實行「一票否決」,堅決做到拿乾乾淨淨金牌。

2.深入推進體教融合

深入貫徹落實體教融合新政,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同時在教學質量上保障運動員訓練的高考單招過線率80%以上。年計劃新生招生突破150人。加強外聯合作。引進教練員進校園進行專業指導專項訓練,繼續做好市隊校辦工作。

(五)促進體育產業長足發展

1.加大推進公共體育設施建設

鼓勵各縣(區)依法依規利用城市公益性建設用地建設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利用空閒土地建設公共體育健身設施,在不妨礙防洪、供水、應急等安全前提下,依法依規在河道湖泊沿岸、灘地建設休閒健身步道。協調相關部門新建或改擴建體育生態公園,打造全民健身新載體。新建居住小區要按照有關要求和規定配建社區健身設施,營造鼓勵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室外健身設施氛圍。建設市人民體育場智慧健身步道。

2.推進體育產業多元化發展

深入推進公共體育場館「改造功能、改革機制」工程,提高委託運營模式效益和運營效率。繼續完善大型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補助政策,支持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爭取創建1個省級體育產業基地、1個國家級體育旅遊基地。多渠道拓展體彩銷售網絡,發展高質量體育彩票,實現銷售任務超2億元目標。

四、「十四五」工作計劃

「十四五」是體育發展邁進新時代、立足新起點、開啟新徵程的第一個五年規劃,是我市建設體育強市和長三角體育明星城市的基礎和階梯。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人民為中心,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推進體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率先建成安徽省體育強市、長三角體育明星城市,為開創新時代美好蚌埠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開展「第二次創業」,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以人民為中心,緊緊圍繞滿足人民群眾需求,以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為重點,構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1.著力「全覆蓋」,強化各方責任,統籌建設全民健身場地設施

一是強化各級政府職能。各級政府主動將體育設施建設與城市規劃融合,把體育基礎設施納入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制定公布可用於建設健身設施的用地、建築,盤活空閒地、邊角地等資源目錄。重點建設好群眾身邊的健身設施,不斷適應群眾普遍化、多樣化、個性化的健身需求,著力解決老百姓身邊的體育健身場地不足的「剛性」約束。二是強化市縣兩級體育主管部門的引領作用。加強基層末端、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建設。既要開放已有的場館,又要新建一批貼近社區、方便可達、面向公眾的多功能運動場、體育公園、健身步道、球場等。同時,推行「一縣一區一策」,推動鄉鎮「三個一」工程全覆蓋和農村全民健身設施提檔升級,解決老百姓就近健身的問題,提高群眾健身的可及性、獲得感。開展「積雪結冰」行動,規劃建設市本級冰雪運動中心,推進各縣區至少建設1個冰上運動場。三是強化社會責任。貫徹國務院《關於加強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發展群眾體育的意見》,堅持「誰開發誰建設」原則,推進新建居住小區按規定配建健身設施做到「四同時」,即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步驗收、同時交付,結合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建設健身設施。

2.突出「智能化」,推進科學健身,提檔升級一批場地設施

2020年起,我市就順應網際網路科技和人工智慧發展新趨勢,積極規劃籌建一批智能化體育設施。一是建設塗山國家登山健身步道二期工程。運用數位化管理與服務雲平臺實現「走智慧步道、享科學健身」的全程智能化管理;二是配置新一代智能型健身器材。計劃在市縣10個城市廣場安裝12套智能化健身器材,實現健身人群體能指標自動檢測、健身過程即時互動、健身效果自動評估。三是建設社區智慧健身中心。依託各縣區國民體質監測站,通過增強現實(AR)、視頻體感、人機互動等技術的應用,免費提供 「一站式」監測、評估、運動方案制定到執行的健身體驗,有效提升社區居民運動健身的便利性與舒適性,實現以全人群、全時段、全功能、智能化為一體的智慧健身。四是搭建全市智慧化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實現人、場地、設施、賽事、管理一體化系統集成,滿足健身人群的個性化科學指導需求、監管者精細化高效管理需要。

3.聚力「深融合」,創新健康模式,實現健康關口前移

大力推進體醫融合,協調指導體育與醫學在慢性病預防、康復保健方面的合作,形成促進全民健康的合力。一是推進體醫融合制度化。在健康中國行動、體育強國建設的大框架下,把體醫融合納入政府健康治理體系。綜合運用政策引導、資金支持、政績評價和表彰激勵等手段加以推進。以蚌醫二附院、市第一人民醫院為依託,充分利用醫院優良的環境、齊全的設施和強大的診療實力,探索建設「蚌埠體醫融合協同創新示範中心」和「運動創傷綜合康複診療中心」,實現體醫融合下開具「一對一」運動處方和專業化健康健身指導。二是加快建設「社區體醫融合健身中心」。把體醫結合從醫院引入社區,構建「運動設施+專業指導」的健康服務場景,讓「主動健康」的健康管理模式進入千家萬戶,全周期保障社區居民健康。三是推進醫療保險個人醫保帳戶與健身掛鈎試點。參保市民通過申領「珠城健身卡」的方式,將醫保個人帳戶部分金額用於健身消費,從而促進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進更高層次的體教融合

以人民為中心,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體教融合,讓教育和體育在育人方面的綜合功能和價值得到更大的釋放。貫徹體育總局、教育部《關於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推進青少年體育在場地建設、人才培養、賽事舉辦、運動員註冊、教練員選拔等多個層面深入融合。

1.深化體校改革創新

目前,蚌埠體校擁有全單元管理架構,全項目運動隊伍,全流程師資管理,全覆蓋運動場館,全方位後勤保障,具備衝刺建設全國一流體校的基本條件。但也存在著對文化課重視不足、項目發展開放性不足、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生源不足等問題,深化體教融合任務十分繁重。一是通過深化體校改革,強化體校文化課教育。我們將積極與市教育部門對接,深化蚌埠體校與我市優質中學教育資源深度融合,用教育和體育資源共同推進體校的深化改革和全面發展。二是延伸蚌埠體育後備人才培養鏈條。把體校單一辦訓模式向體教融合辦訓、開放多元的社會力量辦訓模式轉變。三是深化課餘訓練方式,靈活多樣培養人才。打破「三集中」,引進「跑訓生」,讓更多學生運動員既能在普通中學學習,又能在體校進行專項訓練,培養既擁有良好學習成績又擁有一定運動天賦學生運動員群體。四是堅決推進反興奮劑鬥爭。強化拿乾淨的金牌意識,堅決做到興奮劑問題「零出現」、「零容忍」。

2.強化傳統特色學校建設

一是加強傳統特色學校的體育師資隊伍和教練員建設。通過組織專業培訓,提供進修、學習機會,加強師資隊伍的責任心、事業心,提高教師的教育水平及專業技能。制定中小學校專兼職教練員崗位制度,暢通優秀教練員進入學校擔任體育教師的渠道。二是完善傳統特色學校項目建設。以完善「三大球」發展路徑為重點,實現足球、籃球、排球項目在15所學校從小學到高中各年齡組項目隊「一條龍」建設,為青少年體育從「高原」邁向「高峰」打下堅實基礎。「一校一品」,打造傳統特色學校品牌活動賽事,提高體育傳統項目賽事知名度,升級體育傳統項目賽事影響力。積極承辦省以上體育傳統項目賽事活動。三是開齊開足學校體育課。通過「教會、勤練、常賽」,布置體育作業,讓學生「活起來」、體育課「活起來」,打牢青少年體育教育的根基,讓每名學生都擁有健康的身體,為形成前所未有的生動活潑而人才輩出的局面打下基礎。

3.改進市運會辦賽模式

突出以青少年為中心,合併市體育部門和教育部門分頭承辦的制度性運動會,整合納入蚌埠市運動會,建立全市青少年統一的競賽平臺,開展運動員註冊、組隊、競賽、運動水平認定工作,進一步完善青少年體育賽事體系。

(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搶抓機遇補短板,發展更高質量的體育產業

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緊緊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難得機遇,充分利用我市運動場館先進,管理模式創新,實體產業發展空間巨大的條件,育新機、開新局,化被動為主動,強弱項補短板,借力江淮,融入合寧,創新驅動,產業引領,促進我市體育產業實現新發展。

1.精準發力疫後恢復工作

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體育產業的影響,推動體育行業深度復工復產,從國內大循環的戰略高度激活體育消費。繼續推動惠企紓困政策落實適時發放體育消費券,拉動體育消費;繼續承辦省青少年常規賽,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進一步釋放體育產業的發展潛力和增長動力,讓城市在疫後熊熊燃燒的卡路裡中真正活起來、動起來。

2.「東進南下」打造賽事高地

新形勢下,蚌埠肩負建設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的時代使命,胸懷衝刺長三角體育明星城市的壯志雄心。我們將充分發揮蚌埠體育設施在區域內的領先優勢,主動承接長三角中心城市賽事轉移,加快區域賽事合作,積極策劃一批全國性重大高級別體育賽事,全方位提升辦賽水平,為蚌埠實現引進或承辦國際頂級單項體育賽事奠定基礎。大力推動文商旅體融合發展,構建以競賽表演業和健身休閒業為引領的休閒運動產業體系,滿足個性化、高端化體育消費需求。著力把謀賽事與顯文化、建城市、惠民生、興產業結合起來,用運動的活力激蕩賽事經濟藍海,為城市高質量發展注入全新動能,讓蚌埠體育設施「顏值」變成經濟發展的「產值」。

3.「築巢引鳳」承接產業轉移

對接國家戰略,把握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格局的主要特徵,利用蚌埠體育生產企業、體育創意產業空間承載巨大的優勢,聚焦長三角重大平臺深化合作,聚焦滬蘇浙重大項目引進落實,主動承接長三角等先進地區體育產業轉移和跨區域協調互動,發力新興業態,重點構建以智能體育產業為主要內容的新增長點,培育壯大體育產業新模式、新場景,不斷縮小體育產業發展差距,由「跟跑」到「並跑」,努力實現跨越發展。

 

 

 

20201030

相關焦點

  • 【教育】蚌埠市蚌山區教育體育局2020年工作總結
    蚌埠市蚌山區教育體育局2020年工作總結  推進新優質校創建工作,2020年指導燕京校區小學部、初中部及一實校教育集團匯金校區三所區級新優質學校做好迎接市級評估驗收工作。2.
  • 固鎮縣民政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和2021年及「十四五...
    散居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1050元,集中供養的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補助標準為每人每月1450元,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發放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補助資金1056.3萬元。
  • 禹會區教育體育局2020年工作總結
    禹會區教育體育局2020年工作總結(一)黨建工作方面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四個第一」理論學習對標制度,持續不斷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及第二、三卷
  • 蚌山區民政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_蚌埠市人民政府
    一、2020年和「十三五」期間總結回顧(一)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和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情況 (二)承擔年度目標考核任務工作完成情況及在全市位次我局承擔區政府2020年度市政府目標考核任務為:完成上級下達的養老服務業目標任務;完成上級下達的社區建設管理和社會救助目標任務。
  • 龍子湖區殘聯2020年工作總結暨2021年工作計劃_蚌埠市人民政府
    2020年,龍子湖區殘聯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和市殘聯中心工作的要求,一是持續做好殘疾人民生工程,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不能少」的目標如期實現;二是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和防汛工作;三是做好「十三五」總結評估和「十四五」
  • 蚌山區醫療保障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和2021年及「十四五...
    一、「十三五」總結部分「十三五」初期,醫療保險在政策上分為農村居民與城鎮居民兩大群體,城鎮居民醫保、城鎮職工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三保分治」,不同人群的徵繳渠道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成果持續鞏固,2019年全區城鄉參保居民70111人,門診統籌報補工作,規範有序開展,參保居民持卡就診實行及時結報,各項指標良好。在2019年市級民生工程考核中,我局承擔的醫療救助和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均獲全市第一的好成績。二、2020年總結部分(一)黨的建設工作。
  • 芒市教育體育局召開2020—2021學年度教研工作會
    8月24日下午,芒市教育體育局在中央民大附中芒市實驗學校報告廳召開2020—2021學年度教研工作會。會議由市教育體育局副局長邵進周主持。,隨機抽取校長組、副校長及教務主任組、園長組、村校長組各兩位代表圍繞質量提升討論結果進行交流發言,4所學校校長圍繞質量提升工作了經驗交流,最後市教育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馮鸞芳作了講話。
  • 天長市仁和集鎮「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總結和「十四五」及2021年...
    〕97號  中共仁和集鎮委員會  仁和集鎮人民政府仁和集鎮「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總結和「十四五」及2021年重點工作計劃 2016年以來,仁和集鎮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
  • 群眾體育科工作2019年工作總結及2020年工作計劃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國「十三五」規劃建設和《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16-2020年》的第四年。二、2020年工作計劃(一)繼續辦好2020年重大體育賽事活動。2020年,我們將繼續在國家和自治區的指導下,努力爭取上級部門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讓更多的體育惠民項目落地我市,推動我市體育設施建設的發展,力爭完成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8平方米的硬性指標任務。
  • 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_蚌埠市人民政府
    一、2020年工作總結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管中心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狠抓工作落實,在榮獲2019年黨政目標考核和領導班子考核「雙優秀」的基礎上,全面並超額完成本年度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積極配合做好事業單位車改工作,協助市車改辦對市直8家非參公事業單位車輛進行收繳、封存和拍賣。(三)勇擔當善作為,直面全面小康進程中的新挑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蚌埠市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總結
    蚌埠市2020年政務公開工作總結 >一、2020年工作推進情況省政務公開重點任務分工文件印發後,我市迅速將任務分解到職能部門,明確任務分工,壓實工作責任,狠抓推進調度,省部署的八個方面重點任務全面落實,圓滿完成年度公開任務。
  • 蚌埠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改革規劃(重新發包第1次)招標公告...
    一、項目名稱及內容 項目名稱:蚌埠市「十四五」文化和旅遊發展改革規劃(二次) 項目編號:BB2020ZFGCC442 採購代理人:蚌埠市政府採購中心 採購代理人地址:蚌埠市南湖路1000號 項目性質:服務類 項目地點: 東海大道
  • 蚌山區民政局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總結
    一、2020年和「十三五」期間總結回顧(一)學習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和在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情況 (二(三) 「十三五」期間總結1.2020年根據市民政局的部署,進一步在全區所有城市社區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服務模式,區局通過召開現場會和推進會,推廣先進經驗,推動培訓工作的開展,目前所有社區現在都已經按照全科社工模式運作,後期鞏固提高業務能力的培訓工作正在進行,社區和居民反映都很好,極大地便利了群眾,解放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 工作總結範文:十三五總結十四五規劃(範文5篇)
    「十三五」以來,縣人社局堅持穩中求進、進中爭先工作總基調,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人才優先、民生為本,突出重點,奮發有為,穩步推進各項工作。現就「十三五」工作情況總結如下。一、「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進度(一)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就業渠道明顯拓寬,保持了就業局勢的基本穩定。
  • 靜安區體育局黨組召開2021年工作學習討論會
    12月29、31日上午,區體育局黨組召開2021年工作學習討論會。會議由區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一級調研員黃京濱主持。12月29日上午,邀請市體育局法規處處長餘詩平進行《上海體育「十四五」及中長遠發展規劃思路 》專題講座。
  • 工作總結範文:各局「十三五「工作總結和「十四五工作打算(5篇)
    (篇一)「十三五」期間,縣經濟貿易局在縣委、縣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的協作配合下,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發展定位和目標要求,認真抓好工作落實,現總結如下:一、「十三五」工作總結(一)工業方面
  • 芒市教育體育局召開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會議
    8月24日,芒市教育體育局召開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工作會。總結上半年教育體育系統各項工作,安排部署新學期各項重點工作。局機關、兩中心一、二級班子,芒市職業教育中心、城區各中小學、各鄉鎮初級中學和中心校校長、教學副校長、教導(務)主任、辦公室主任,市幼兒園園長、教導(務)主任、辦公室主任,法帕成人技術學校校長和各私立幼兒園園長及各村完小校長參加會議。會議由芒市教育黨工委副書記許連華主持。
  • 固鎮縣教體局2020年工作總結和2021年工作計劃
    2020年,在固鎮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縣教體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年初工作目標,攻堅克難,堅持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學齊抓共進,各項工作得到順利開展,實現了教體事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 工作總結範文:十三五工作總結及十四五工作打算(五篇)
    (二)持續抓好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繼續做好納入「十四五」規劃的光榮院的建設、烈士紀念設施維修維護、退役軍人服務中心(站)信息化建設等項目的申報、立項和建設工作。**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政法基礎設施建設「十三五」規劃的有利時機,深入分析和研究我局基礎設施現狀和和急需解決的問題,確定以公安局派出所業務用房爭取為主要方向,落實了建成了一批項目,保障了公安工作,增強了公安隊伍戰鬥力和執法水平,對公安工作長遠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 工作總結範文:文化旅遊體育局十三五總結暨十四五工作思路(4篇)
    現將「十三五」期間工作和「十四五」工作思路匯報如下。一、十三五期間工作(一)文旅體惠民工程供給能力不斷提升一是持續推進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工作。完成288個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年3月我縣順利通過省文化和旅遊廳對全縣開展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檢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