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白痴天才」或許是史上最強大腦,不普通的「普通人」

2020-12-02 第一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天才的誕生必需外部環境的孕育,而外部環境則是養育天才之子的父親。——叔本華

小H一年級時,班主任跟父母說這小孩腦子有問題,而後被證實有自閉症。比起小孩患病,讓小H的父親更難過的是醫生的嘲笑——醫院無法解決你家小孩的問題,自閉症的孩子三歲的時候就得採取措施。

我們來看一下小H父母由於錯過幹預最佳時間而後走的彎路吧。

小H剛開始由音樂老師媽媽帶去上感統課程而後失敗媽媽也在壓力下逐漸崩潰。

於是換成爸爸自己在家領著孩子做作業,通過電視劇的方式小H一點點的開始懂得部分內容,而其中的艱難和緩慢只有小H爸爸自己知道。上帝在為你關了一扇門的時候也會為你開一扇窗。

繼承了媽媽音樂細胞的小H學鋼琴倒是特別的快,而在9歲的時候已經通過鋼琴四級考試。所以自閉症其實不僅僅是兒童孤獨而已,孤獨只是它的表徵,智力發育遲緩是它的核心。

首先自閉症原名孤獨症(Autism),在嬰幼兒期會出現問題,而其實自閉症症狀的兒童並不在兒童總數的少數。 8歲兒童的患病風險約為五十分之一,而男孩患病的風險超過女孩的三倍。

其次自閉兒的表現確實是社會交往功能比正常人低下,大部分自閉兒拒絕和別人交流,甚至是自己的父母。語言功能在缺乏與人的交流中發育緩慢,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他們經常自言自語。

缺乏和人互動的他們行為也多為固式,類似於強迫症的重複規律,他們多不願意別人破壞自己建立的規則。多數自閉兒對疼痛、寒冷反應遲鈍,不害怕危險,存在自殘行為。而自閉兒多有智能障礙和體格發育異常,常比同齡兒童矮小或發育畸形。

不過自閉兒確實有自己的特別之處,部分自閉兒對某個興趣領域的表現優於普通人。比如前面提到的小H擅長鋼琴,當然除了表徵我們還需要了解為什麼會有自閉症。

自閉症的患病風險主要來自於遺傳和環境,百分之八十的曾患有自閉症的父母會有自閉症的孩子。而兒童的腦部發育受損也會造成自閉症的產生,諸如高齡產婦甚至是高齡的男方以及女方懷孕先兆流產,吸菸,服藥,病毒感染甚至情緒激動都會增加患病風險。

既然自閉症大部分來自於先天,那麼藥物治療便成為自閉兒治療的首選。除此之外,可以進行輔助行為訓練、以及特殊教育,引導自閉症患兒能夠生活自理。

當然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自閉兒治療傾向於早期幹預。

「醫學的終止,教育的開始」應用於自閉兒教育是十分正確的。自閉兒的父母應及時諮詢專業醫生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醫師考慮藥物治療的可能性或必要性。

從1943年世界上出現第一個自閉兒到現在,人類對於自閉症的認知、對於自身責任的認識都在逐年提升。2007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每年的4月2日是 「世界自閉症宣導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

正因為自閉兒有在某種領域高天賦的可能性,我們又給自閉兒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雨人」泛指具有某種特殊才能,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部分被稱為「白痴天才」。而現在的特教老師們,正努力地通過教育訓練,讓自閉兒發掘自身的寶藏,實現「人盡其才」的終極目標。

奧斯卡最佳影片《雨人》就是相關心理學電影的經典之作。

是一部經典的心理題材電影,影片講述了兄弟和自閉兒的治癒之路。青年汽車商查理發現父親將遺產留給了患自閉症的哥哥雷蒙,便想騙取這筆財富於是把雷蒙從精神病院帶回洛杉磯,而後開始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

自閉症患者雷蒙的生活有很強的儀式感,他要在固定的時間做固定的事,而弟弟查理被自閉兒哥哥弄得筋疲力盡,手足無措。但在一次又一次的溝通努力過程中,弟弟可以從哥哥口中得知一些令人感動的秘密。

之後,弟弟在和記憶力驚人的哥哥一次又一次的交談中明白了親情的真諦,原諒了父親,放棄了對金錢的執著。影片的最後,雷蒙把頭輕輕的和查理靠在一起,他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弟弟的愛。

而中國也有類似的雨人,最強大腦的周偉。


在2014年1月18日播出的江蘇衛視《最強大腦》節目中,23歲的90後男孩周瑋瞬間「技驚四座」,更令人驚訝的是,擁有神奇計算能力的他從小因怪病被診斷為「腦癱」,而怪病只是來源於一場驚嚇。

周瑋六個月大的時候, 一天,生性頑皮的周瑋在床上到處亂爬,正在一旁幹活的父親擔心兒子掉到地上,隨手將一個枕頭扔到了他身邊。幼小的周瑋突然兩眼發直,手腳抽搐,隨之昏迷。

從那時起,周瑋患上了一種怪病,發起病來,眼睛發青、身體抽搐,最高犯病次數為一天十幾次。

三歲那年,周瑋被北京協和醫院確診為「頑固性低血糖及智力發育低下」。因為疾病的影響,周瑋四歲才能說話,五歲才學會走路。六歲時,周瑋被多家學校拒收,沒有學校願意接收這個「傻孩子」。

母親永遠是最了解孩子的那個人。

儘管周圍人對周瑋只是一個傻孩子,但母親周潤蓮覺得孩子只是和別人不一樣而已,而且她在自己的教育中居然發現了一個小秘密。因為周潤蓮沒有多少文化教不了兒子,她就把鄰居家孩子用過的課本借過來讓他自己翻著玩,發現他對數學書好像很感興趣。

一天,周潤蓮帶兒子下田裡幹活兒,人們隨口開玩笑問他:「一頭驢4條腿,兩頭驢幾條腿?」「8!」

從那天開始,周潤蓮明白了兒子有可能是數學天才,決定放手一搏帶兒子上學,接受正規教育。以不參加任何考試只「旁聽」為條件終於換得了兒子在村小學上學的資格。

2003年,周潤蓮孟母三遷,舉家搬到了縣城的古城村,靠經營一家小超市為生。周瑋也成了古城小學的一名旁聽生。

讓周瑋最開心的是上數學課,每次上數學課他都特別認真。可他的語文能力很差,而由於智力的缺陷及無法融入其他同學的世界,周瑋的作業沒有老師願意批改,而周圍的同學也不太願意和周瑋玩。

之後周瑋產生了厭學心理,再一次被欺負過後再也不願意上學了,而後母親周潤蓮就成了兒子的依靠,時時刻刻監護著兒子在學校的學習生活。

由於不是正規小學錄取,周瑋沒辦法進入當地中學繼續學習。輟學後,周瑋開始在家裡小超市幫忙,而後周瑋發現了自己的寶貝計算器,從此天天玩,天天按。

漸漸地,周瑋對數字變得越來越敏感,人們發現「傻子」的數學,尤其是對乘除特別擅長,三位數的乘除法都能答出來。

有位高中數學老師知道了周瑋的神奇大腦後,特意來村裡測試他,發現周瑋對機械化的運算(比如開方)特別擅長。

後來有了最強大腦,有了我們熟悉的白痴天才。不過,由於普遍對自閉兒缺乏認知,對周瑋的數學天才公眾依舊持懷疑態度,認為節目作弊。

為了解開大眾的疑惑,在央視的幫助下,周潤蓮帶著周瑋來到北京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做了智力檢測。結果說明,周瑋的智商處於中度智障水平,除了算數。

72057594037927936開14次方,不藉助任何工具,周瑋答:16!

「1÷512=?」答:0.001953125。「5的20次方=?」答:95367431640625。

實驗證明,周瑋在運算時使用了與常人不同的腦區。於是專家猜測,周瑋的大腦中似乎有一個固化的乘方開方的專用「CPU」,使得他可以解答任何的乘方和開方。遺憾的是,我們並沒有發現其中的奧妙,破解白痴天才之謎。

如今,周瑋已經接受聘書成為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超級大腦人才庫成員。

「請告訴每一個人,沒有語言功能的孤獨症患者,同樣也是富於智慧的人類」。——一位自閉症女孩的心聲

有研究指出,牛頓、愛因斯坦、比爾·蓋茨這些天才都曾有輕度自閉症。所以,為人父母,尤其是特殊兒童的父母,當我們面臨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時,不要害怕,也不要逃避,因為如果無法在早期發現進行幹預,相當多的自閉症兒童成年後不具備獨立生活學習和工作能力,成為殘疾人。

除此之外,社會各界對這部分群體也應該多關注多了解。由於缺乏科學認知,當下對自閉症的治療容易陷入兩種誤區。

第一是對「關愛社會多樣性」的過度解讀,即自閉症不需要幹預治療,而改變大眾對於自閉症的看法才是要義。第二是孩子吃藥就能治好,不用想太多。

社會醫學引導導致很多父母盲目求醫用藥,忽視了家庭教育本身的作用,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群眾認為自閉兒的天才作為有可能是部分媒體的噱頭,對此持有懷疑態度。

很多時候自閉兒的病沒治好,但在社會魚龍混雜的輿論指引下,父母急病亂投醫,而後不單病沒有治好,由於孩子的外觀和智力表現異於常人,很多自閉兒家庭的精神狀態也不容樂觀,很多自閉兒父母也都在放棄工作的同時不同程度上的有了心理障礙。


《中國孤獨症家庭需求藍皮書》中受訪的4000餘名家長中,五分之一認為自己身心健康狀況較差,百分之四十心態悲觀,經濟來源方面,過半家庭父母至少會有一方放棄工作,逾七成家長則必須放棄全部個人時間照顧患兒。

自閉兒治病過程較為複雜,除了藥物治療還需要康復治療和特殊教育,但現在的專業症康復機構以民營為主,治療康復費用居高不下,這也給自閉兒父母在本身經濟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雪上加霜。

孩子的事情不是只有父母的事情,也是社會的事情。這其中包括醫保完善,法律指引,特殊教育以及特殊學校的成立,就業指導等等。

一個自閉兒,從產生到他生命旅途的完結,每一步都不能忽視。如果社會各界對自閉兒多一點關注,而不是把責任都丟給父母醫院。

包括社會輿論對自閉兒知識的認知和理性對待,給自閉兒致殘的兒童多一點保障和支持,那麼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的周瑋被我們發掘,為我們國家爭光,為社會造福。

為了提高自閉症兒童的科學知識普及,本文在最後列舉了自閉症的三大認知誤區和交往溝通的三大注意。

自閉症的三大認知誤區

「我覺得自閉症患者都是傻瓜天才」。電影作品的「天才」是自閉症群體中的極少數。

不可否認很多自閉兒因為固式思維的影響可以在機械記憶有傑出表現以及孤獨的敏感神經讓他們對音樂藝術有突出的表現力,但不是所有自閉兒都能成為神算大師或者音樂大師。

很多家長容易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孩子會有「超能力」,因而大量投資,把孩子送去不同的興趣班去開發他的潛能。事實上,孩子可能在某些方面真的有特殊能力,但並不具有家長所期待的超常能力。

我們對天才的培養需要用心,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加在這群本來就不太能被人理解的孩子們身上,我們教育的中心還是生存和生活能力。畢竟我們不能陪他們走完這漫長的一生,很多時刻,還是得靠他們自己去面對,無論孤獨的自己,還是外面的孤獨世界。

最主要還是應該側重生存和生活能力的培養。

「自閉兒就是精神病。」

現實生活中,由於自閉兒的異常表現,包括他們的自言自語,或者一邊說一邊笑,我們就把他們歸於精神病兒童。

精神分裂是以基本個性改變,思維、情感、行為的分裂,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為主要特徵的一類最常見的精神病。精神病多發於青年或者更為年長,伴隨有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方面的障礙和精神活動的不協調可發展為精神活動衰退等特徵。

自閉症並非精神病,而是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多指出生到童年早期的發育障礙。自閉兒的智力低下,行為異常只是病症的外界反饋的表現,不代表有精神病。


值得一提的是,自閉症早期被劃為兒童精神分裂症,但在隨後的臨床症狀的識別和臨床診斷方面將孤獨症與成人精神分裂完全分開。

「我自己都好像有自閉症了。」

網絡上的一句話叫做我自閉了,其實是對自閉症的誤解。有些生性內向,或者因為一些後期事件的影響,導致不善言談,不合群,甚至會有了逃離人群的想法,其實這都是抑鬱症的表象或是抑鬱傾向。

我們就不在這裡詳細討論抑鬱症的治療但會在後面對自閉症和抑鬱症加以區分,不過自閉症和抑鬱症的本質區別是一個是先天性的疾病,一個是後天成就的結果,自閉傾向與自閉症完全不是一回事。

人們不可能因為心情狀況等不好而罹患自閉症。自閉兒也許更加不會意識到自己自閉,還會覺得大人不理解自己的孤獨。

自閉症部分,有兩個最重要的診斷標準:社交障礙和狹隘刻板的行為。語言能力丟失是一方面,但的確很多自閉症患者還是帶有缺乏交流能力。自閉症通常會伴有多種神經發育障礙,一般從很小的時候就會被發現。

成年人抑鬱還是很有可能,只是嚴重程度不同。不過抑鬱症的治癒率比自閉症高出很多。自閉症兒有些甚至終身未愈。

和自閉症兒童交往溝通的三大注意事項

關心:自閉兒不是不知道你的愛,相反他們有更多愛的觸覺,只是他們沒辦法給予回應或者迅速的回應,但不能作為我們不愛他們和放棄愛他們的理由。

觀察:所有天才一開始都有可能被當做傻瓜,所有的自閉兒其實都有自己的超能力,但是這種超能力真的得需要我們的仔細觀察和逐步培養,而不是根據自己的喜好給他們戴上未來比爾蓋茨未來愛因斯坦的帽子。

包容:坦白說科學家如今還在研究自閉症的道路上不斷摸索,連科學家都沒法完全理解的疾病,就更不可能讓大眾完全接受和理解。

但是作為自閉兒周圍的人,哪怕不理解,也可以依舊用我們的溫暖去融化他們孤獨的心靈,讓他們的潛能可以得到最大化地發揮。

他們的所有怪異舉動或者一些奇思妙想,都不能當作我們用有色眼鏡看待他們的理由。畢竟,我們不了解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但作為這個社會的組成部分,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保護所有的不一樣的孩子,受到一樣的關照和保護,不應該區別對待,尤其不該歧視。

欣喜的是,認真善良而又充滿智慧的人類從未放棄對自閉兒的研究和自閉兒治療方法探索。時至今日,全球不同地區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們從腦科學,營養學,遺傳學等多方面進行探索。

而熱心的社會各界及政府機構也在對自閉症給予更多的支持和文化普及,我們相信,未來我們可以攻破自閉兒的基因難題和致病機制,也能出臺一系列相關健全的法律體系和社會保障制度,在醫療,教育等方面為自閉兒保駕護航。

通過我們的不懈努力,孤獨而終不孤獨。

- The End -

作者 | Bear

編輯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1] Field T, Vega-Lahr N, Scafidi F, Goldstein S. Effects of maternal unavailability on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1986; 9:473–478.10.1016/0163-6383(86)90019-6

[2]Collins, N. L., &Miller, L. C. (1994). Self-disclosure and lik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16(3), 457

[3] Tanay, G., Lotan, G., & Bernstein, A. (2012). Salutary proximal processes and distal mood and anxiety vulnerability outcomes of mindfulness training: A pilot preventive intervention. Behavior therapy, 43(3), 492-505.

[4]Houston, E. (2020). 21 Self-Determination Skills and Activities to Utilize Today.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相關焦點

  • 他被稱為白痴,誰知竟是數學天才,在《最強大腦》一戰成名
    天才,是指剛生下來,在某一方面的敏銳性就高於常人的人。這類人,在社會上是非常搶手的,但是天才是可遇不可求的。在最強大腦的舞臺上,曾經就來了一位天才。他在小的時候被醫院診斷為智力發育低下的兒童,他身邊的小夥伴們都欺負他,不願意跟他在一起玩。
  • 8歲的「最強大腦」,李欣蔓外婆自曝育兒經,普通家長都可複製
    世界上到底有沒有「天才」呢?或許有也或許沒有,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很多小時候的「天才」長大卻成了普通人,就像古代天才兒童「方仲永」。既然「天才」能變成普通人,那麼普通孩子能不能訓練成「天才」呢?答案未嘗不可!
  • 白痴和天才只是一線之隔,不要錯把天才當白痴,一定要擦亮雙眼
    後來「雨人」一詞就成了指那種具有某種特殊才能但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人,通常從醫學的角度來解釋的話,「雨人」就是自閉症患者,或者叫白痴天才。這類人雖然在生活中並不多見,但在我們的生活中也許就有,只是你沒有發現而已。因為這些「雨人」非常的內向且不善於言辭,估計往人堆裡一丟都很難被發現。比如英國的丹尼爾·塔米特就是一位自閉症天才。
  • 天才的大腦與普通人有什麼不同?
    看到這個報導讓人感到非常驚訝,這或許就是對「藝術本身就是相通的」論斷最好的例證了,只是有天賦的敏感的人知道怎樣表達,而普通人大多只懂得欣賞,我想這雖然與孩子生活的環境、耳濡目染、持續薰陶有關,但與孩子的大腦(平常說的天賦)更有直接的關係。無獨有偶,10年前一名年過半百英國畫家艾倫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六年前他的職業與繪畫毫無關係,對繪畫技能也一無所知。
  • 《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開啟「史上最大電視考場」!
    全新起航的《海天蠔油·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將正式登陸江蘇衛視。100位從十萬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的天才選手,會在類似高考考場的環境裡同場答題,以爭奪通往更高起點的座次。        學霸級別的天才在史上最大的電視考場裡上演「百人淘汰賽」,首期播出的《最強大腦之燃燒吧大腦》就將以燒腦、刺激的內核,激發所有觀眾的觀看熱情。
  • 最強大腦上真有那麼多天才嗎?還是說其中有假的,節目效果而已?
    《最強大腦》是我很喜歡看的一個節目,當初第一季的時候被驚呆了,相信很多普通人都和我一樣,沒想到世間還真有如此奇人。特別是王昱珩看水的那段,我已經不知道用什麼言語來表達了。隨著第二季、第三季、第四季、第五季的熱播,很多人都有那麼一個疑問,《最強大腦》真的有那麼多天才嗎?還是說裡面有真有假,為的就是製造節目效果而已?其實任何一個節目,只要帶有商業性質,那麼必然就會對節目效果負責。最強大腦也不例外,如果只是平平常常的展現天才實力,開始可能會有點新奇,到了後期就沒人看了,畢竟見怪不怪了。
  • 《最強大腦》的數學天才,中國雨人周瑋,6年之後,他近況如何?
    《最強大腦》中的數學天才,中國雨人周瑋,6年之後,他近況如何?——霍金2014年,江蘇衛視推出國內首檔科學競技真人秀節目《最強大腦》,一經開播就火爆全網,成為當年最矚目亮眼的綜藝節目。但網絡上卻仍然有人攻擊他,只因為周瑋存在先天障礙就以此來諷刺挖苦,稱他為白痴弱智,只會算術云云。但正如《最強大腦》的主持人蔣昌建所說:「在中國有很多像小周這樣的朋友,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浪費了他們。我覺得這個節目是一個禮物,送給這些非常了不起的朋友們。不要以為他只是照亮了這個舞臺,照亮了他自己,其實他照亮的是所有的中國人。
  • 最強大腦王峰在渝分享經歷:普通人也可以成為記憶大師
    重慶發布微信公眾號消息,19秒記住一副亂序撲克牌的超級記憶者他帶領中國戰隊首次奪取世界腦力錦標賽團體總冠軍首個問鼎世界腦力錦標賽的亞洲人……11月24日,《最強大腦》中國戰隊總隊長、世界記憶大師王峰來到重慶科技館,
  • 「天才」與普通人的差距不在於智商,而在於思維
    我相信是有的但我也相信大部分人生下來都只是一個普通人但往往有人漸漸變成了「天才」1每次看完《最強大腦》《了不起的孩子》等節目,我都感覺自己的智商被碾壓,更讓我驚訝的是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初中生都已經開始展現其強大的思維能力
  • 《最強大腦》現「數學天才」 曾被診斷為「智障」
    周瑋在《最強大腦》中破解「變態難題」「原來周瑋媽媽說的那個不承認他數學能力的節目是《走近科學》!」看完這期《最強大腦》,很多網友直奔「分分鐘被自己蠢cry」的節奏,連一些學霸都膜拜不已。對於周瑋是否可能通過記憶來「算」出答案?徐教授表示不太可能,因為題目中開根號的數字位數太多,不容易記住。與此同時,周瑋的命運也引發網絡關注。
  • 最強大腦請站出來 《開心OL》幻獸盤點
    自從江蘇臺的《最強大腦》播出,小編就期期收看,從不落空。在這裡,各具特點的天才們輪番上陣,曬出看家本領,高超的腦力技巧和緊張的節目氛圍都讓小編如痴如醉。近日,小編一邊看重播,一邊玩《開心OL》,《開心OL》最近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線上智力競賽,小編玩得十分開心,不由突然想到,遊戲裡有這麼多各不相同的幻獸,那麼它們之中,到底哪個才是「最強大腦」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 《最強大腦》裸跑弟何宜德一鳴驚人:跟從小的腦力訓練分不開
    《最強大腦》第七季太好看了,這一季有了更殘酷的賽制,更激烈的比拼,每一輪都會出現新的競賽項目,這些項目都不是單一能力的較量,能是對記憶力、空間力、推理力、想像力、觀察力、創造力、計算力等的綜合考驗。這些選手大多都來自國內各大名校,都是出類拔萃的學霸。
  • 天才與白痴
    兒子不敢,認為自己才學了一天,沒底。老師和媽媽都鼓勵他去,最終,去了,但是,什麼名次也沒得到,兒子很傷心。老師和媽媽一直鼓勵他,他也重新投入到對數學的熱愛當中,半年左右的時間,就在上周六,拿到了全市的同年齡級別的一等獎!03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妻子聽,妻子沉默了,我不知道妻子的沉默是否跟我來自同樣的原因。
  • 《最強大腦》何猷君,學霸,天才?努力才是真正的代名詞!
    最近,除了王思聰撒幣,還有一個你們關注的富二代就是《最強大腦》何猷君,高智商、數學天才,霸道總裁,高富帥,這些標籤似乎都離不開他。日前,據說,他在《最強大腦》拿到兩輪第一後退出了比賽,網友似乎也從他的微博中得到了證實。
  • 「最強大腦」王昱珩:清華畢業後沒上過班,帶女兒遊歷世界各地
    引言 發明大王愛迪生曾經說過:「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確,在這個世界上,真正的天才有幾個?大部分人的成功都是用汗水和努力換來的。就算是那些聰明的人,也從不停止努力的腳步。
  • 「最強大腦」選手揭秘:「天才」的背後不是智商,而是數學思維
    之前看最強大腦,被參賽選手的從容不迫、高智商、細緻觀察力、抗壓能力完美折服,最喜歡裡面的王昱珩,真的是具有王者風範。有家長就好奇了:如何把孩子培養成最強大腦裡面的選手一樣?很多家長都以為裡面的孩子,不是遺傳的智商高,就是天生聰明之類的,要不就是勤加練習。所以很多家長給孩子報各種奧數班啊、補習班啊、智力開發之類的,結果孩子不僅沒提高,還對學習產生了厭煩的情緒,牴觸心理。
  • 今晚《最強大腦》 國內心算界頂級天才都來了
    原標題:今晚《最強大腦》 國內心算界頂級天才都來了 《最強大腦》節目現場。今晚9:10,第三季《最強大腦》將再次比拼經典項目——心算。中國「心算一姐」陳冉冉率國內心算天才,組成王中王四人組PK,日本心算小魔女辻窪凜音臺下觀戰並同步運算,臺上臺下都可謂火藥味十足。國內心算界頂級天才本期《最強大腦》迎來了四位國內心算界頂級天才,分別是「橫空降世的黑馬」徐劉洋、「呆萌神童」張恩銘、「天才速算少女」金鳳瑛和「心算一姐」陳冉冉。
  • 天才兒童的特點是什麼,誰說普通孩子不能培養成為天才
    我覺得智商測試的意義不大,你喜歡的話,玩一下也不是不可以。如果孩子的智商很低或很高,那麼不進行智商測試,父母自己就可以看出來。多數兒童的智商是不高也不低,《天才兒童訓練營》系列講座探討的就是如何把這種普通兒童培養成為天才學校考試分數高的人未必是天才天才是怎樣的一種人?
  • 真正的「天才」有什麼缺陷擁有天才大腦的代價是什麼?
    科學家們得出結論,人類不可能擁有完美的「超級大腦」。為什麼?一個人可以獲得超人的智力、非凡的記憶力或非凡的注意力,但當他在某種認知功能上有所突破時,他就不得不在其他地方付出代價。天才往往是有缺陷的在人腦中,常用資源只佔大腦容量的十分之一,其餘十分之九的大腦資源一般處於休眠狀態。
  • 天才密碼《最強大腦·高效學習》天才少年王牌夏令營完美收官
    7月25日,由廣州天才密碼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特意為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天才密碼2020年《最強大腦·高效學習》天才少年王牌夏令營,在學生和家長的期待中,在佛山三水實驗學校成功開營,通過8天7夜的學習體驗,本期夏令營於8月1日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