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發展,聽歌已經不再局限於以前的留聲機,CD機。一個手機,一臺電腦便足以聽完世界上所有歌曲,這也讓音樂一下子遇到了它發展的瓶頸,遭受了重創。很多曾經活躍在這裡的創作人最後不得不對現實低下了夢想的頭顱。
上世紀九十年代到千禧年時期,音樂迎來了黃金時代。唱片不愁消路,歌手不怕不紅,不管是流行歌曲,搖滾音樂還是民謠曲目,聽眾們都能被滿足。百花齊放的音樂盛壇是如今百般蕭條的現狀無法比擬的。
在眾多的曲目表現形式中,筆者最喜歡的還是民謠。一把吉他幾個簡單的旋律便把許多難以表達的情緒娓娓道來,直接戳中人心。
不管是國外的還是國內的,民謠始終是眾多人心中的音樂「白月光」,而國內的民謠盛行,還得上數20年前。在那個樸樹還很浪,許巍還很窮,老狼還很慫的時代裡,民謠迎來了它別樣的春天。
民謠的凋敝現狀
2020年,一檔明星選秀綜藝《明日之子——樂團季》開播,除了各個優秀的學員之外,其中一個嘉賓的出席也引起了網友的激烈討論,他就是樸樹。
作為曾經的民謠王者,人到中年出來參加綜藝節目被很多人認為初心不再,不過觀看了幾期節目之後,看著這個一如少年般的男子,觀眾們發現樸樹還是當年那個男孩,只是時間的流逝給他帶來了沉澱,就如同一個人長大了一般,觸目之中皆是內心自己的世界。
但在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如今的民謠市場似乎有點凋敝。前幾年火了一首《成都》之後,民謠確實一度成為大眾眼裡炙手可熱的音樂。
不過也造成了許多資本力量觀望,很多廠商看準這個商機,出產的歌都能貼上民謠標籤,導致後面出來歌曲顯得十分粗製濫造,也搞得民謠失去了最初的味道。
民謠原本作為一種小眾流行音樂,因為一些佳作被眾多聽眾逐漸捧到大眾視野裡。有道是看他高樓起,看他大廈傾,或許最初喜歡民謠的作曲家,歌手還有粉絲們也沒有想到民謠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被資本充斥的民謠,不再是單純的那個拿著吉他坐在草地上,隨意撥動琴弦的男孩了。現在的民謠多了點叫包裝的色彩,夾雜了許多元素,不再純粹。回想二十年前再看如今,樸樹出來參加綜藝節目,不得不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事實,當年那批最初的民謠男孩也已經長大了。
專注音樂的叛逆者
如果沒有接觸音樂,樸樹如今可能會是一名人民教師,過上的是教書育人結婚生子的普通人軌跡。但他遇見了一把吉他,在正統學業道路上遇見了音樂。
那個時候的他還叫濮樹,渾身充滿了叛逆的因子,對比現在的溫和,年輕的樸樹要「浪」上許多。他可以在大二的時候毅然決然的放棄首都師範大學學業,背著一把吉他在外面給人唱歌寫歌。
對於這個叛逆無比的兒子,父母還拜託校方保留了一年的學籍,只為了等他「浪子回頭」。不過樸樹那時雖然年輕,但對於音樂卻有著從未有過的堅定信念,因此直到現在他也是高中文憑。
相較於樸樹的「浪」,高曉松似乎要理智許多。20年前的他還沒有被冠上「公知」的標籤,還沒有被眾多網友謾罵關掉直播,他僅僅是一個長發飄飄的高瘦青年。
但同時他也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音樂夢,於是他找到了同樣具備夢想的老狼,相比現在老狼那個時候就是一名正值青春的毛頭小子,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會很慫。
於是這兩人沒事就坐在校園操場上,一字一句的扣寫著自己熱愛的歌曲,那個時候他們還不知道這種音樂形式會被後人稱之為民謠。沒多久《同桌的你》出世了,當大街小巷都傳唱著這首歌曲時,民謠迎來了它史上的第一個高峰期。
民謠的黃金時代
有了高曉松和老狼的首戰大捷,後輩們也躍躍欲試。這時一個叫許巍的人還在專心搞他的搖滾音樂,奈何最終明月向溝渠,他的搖滾樂隊因為經費不足被迫解散,那時候的許巍第一次見識到捉襟見肘,囊中羞澀日子的恐怖,窮困潦倒的許巍可能一輩子再也不想回到那個時候。
好在家中還有錢支持,許巍得以出國留學,重新出發的許巍榮耀歸來,這次回來的時候帶來了他的《藍蓮花》,一度成為繼《同桌的你》後又一個小高峰。
有個詞語叫盛極必衰,民謠也是如此,在民謠如日中天發展的時候,人們發現新作品都有點後勁不足,於是樸樹站出來了,這個晚上在外面賣唱寫歌的男人帶著他的心血殺回民謠圈。
樸樹在1999年發布的專輯《我去2000年》再一次讓聽眾感到了民謠的魅力,這個以前被別人不看好的輟學浪子,如今被人刮目相看。
之後他陸續發出的《那些花兒》《生如夏花》《平凡之路》至今都被眾多聽眾喜愛,佔據著民謠的一席之地。
如若說樸樹將民謠帶到了另一個高峰,那麼水木年華則給民謠交付了一張完美的答卷。不過水木年華來的快去的也快,就如曇花一現,雖然這次他們帶來了民謠的如日中天,也帶走了最後一點榮光。
民謠正式迎來了它的日暮。20年過去了,民謠樂壇也逐漸歸為平靜,當初那些充滿激情的年輕人在現實的打壓之下也沒有了蹤影。
如今看來民謠最值得人聽的歌曲和最輝煌的時代也是在那20年前。或許民謠的落寞還有時代發展變化原因,但是更多的是它內核裡已經沒有了有專心做歌曲的後輩。因為音樂只有初心不改才能出來經典永恆的曲目。
結語:
離最近一次的民謠小高峰是趙雷在《我是歌手》掀起來的,雖然它帶動了民謠的再一次發展,但總得來說它的味道已經不再如二十年前那般純粹。其實民謠本身就是一種小眾音樂,它的形式不只是一種音樂,更應該是一種情懷。是在面對生活中處處碰壁時,還能想到當初心懷夢想那一刻的激動;是垂垂老矣時,還能看到的一種青春激勵情懷;是在感情受挫時,還能有重新追逐愛情的心。
就如《藍蓮花》裡面寫的一樣:沒有什麼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嚮往,天馬行空的生涯,你的心了無牽掛。民謠需要的就是那種無牽無掛的灑脫與對自由嚮往的意境。當民謠被打上商業化標籤,進行著固定模式化的填詞時,出來的也不再是民謠了。
好的音樂要用心去感受,同樣也只有用心才能做出來。音樂是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就像詩詞一般,有的人也許在言語上不善表達自己情緒,但卻可以通過用心做音樂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真實情緒,其中又以民謠表達的情感最為豐沛,簡簡單單一言兩語,中心思想便躍然紙上,這便是音樂的魅力。
其實任何音樂都會有其高潮低落的時候,但只要一直保持一顆做音樂純粹的心,音樂就不會真的消逝,而筆者也堅信最終民謠的春天還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