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早教」之惑:從搖籃曲《小寶貝快快睡》說起

2020-12-14 澎湃新聞

一首《小寶貝快快睡》,因為預存在知名品牌的兒童早教機內,成為了近幾年膾炙人口的搖籃曲,因為旋律悠揚舒緩,得到不少家長和小朋友的喜愛,「古風」的歌詞乍聽十分優美,尤其博得女性長輩們的欣賞,因為廣受歡迎,還產生了多個翻唱版本。然而正是這「具有文化底蘊」的歌詞,在一些「育兒論壇」和家長的私下交流中,也引起了一些困惑和爭議:

小寶貝快快睡/夢中會有我相隨/陪你笑陪你累/有我相依偎

小寶貝快快睡/你會夢到我幾回/有我在夢最美/夢醒也安慰

花兒隨流水/日頭抱春歸/粉面含笑微不露/嘴角銜顆相思淚

山間鳥徘徊/彩霞伴雙飛/驚鴻一蔑莫後退/離開也讓春風醉

看蒙蒙的睡眼/有誰值得你留戀/同林鳥分飛雁/一切是夢魘

傳說中神話裡/夢中的我在夢你/神仙說夢會醒/可是我不聽

流水葬落花/更憑添牽掛/嘗過相思百味苦/從此對情更邋遢

寒風催五穀/遙風到天涯/枯木也能發新芽/馨香播種搖籃下

這首歌的開頭寫得很好, 語言簡單而意境安恬,營造出一種溫馨的氛圍,是一首優美的搖籃曲,然而後面的一些內容,可能會引起家長、教育專家和文字工作者的憂慮。 除了明顯「兒童不宜」的內容,有些看似具有「古風」、含義更加隱晦的字句,更能揭示出許多深層問題——在進行「國學早教」的時候,我們應當選取什麼樣的材料?具有怎樣的評價標準?本文會在一段簡單的文本分析後(close reading),試著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

《小寶貝快快睡》這首歌從表面上看,語言具有古典美,但是細加推敲後不難發現,其借鑑傳統文化的內容和方法明顯有待商榷——許多家長擔心「同林鳥分飛雁」(「嗨,正是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來時各自飛」——元代《馮玉蘭》)、「一切是夢魘」(夢魘:噩夢、俗稱鬼壓床)、「流水葬落花,更憑添牽掛」、「嘗過相思百味苦,從此對情更邋遢」等表述不適合出現在兒童歌曲中。

如果說比較明顯和直接的「借鑑」讓人一目了然,而一些「借鑑」和「創新」的結合,則更加具有迷惑性。第一次聽到這歌的時候,其中的「粉面含笑微不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它讓熟悉《紅樓夢》的人聯想到其中相似度極高的一句:

一語未了,只聽後院中有人笑聲,說:「我來遲了,不曾迎接遠客。」黛玉納罕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如此,這來者系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一群媳婦丫鬟圍擁著一個人,從後房門進來。……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啟笑先聞。黛玉連忙起身接見。賈母笑道:「你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裡有名的一個潑皮破落戶兒,南省俗謂作辣子,你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

因為王熙鳳的出場在《紅樓夢》中太過經典,這句「粉面含春威不露」可以說是這部文學名著中最令人耳熟能詳的人物描寫之一,小說中的原句和歌詞裡的「粉面含笑微不露」僅兩字之差,其中還有一字是同音字,後者對前者的模仿似乎比較明顯。化用經典的文學語句,是值得鼓勵的,此處化用是否恰當,也許見仁見智,如果將裡面的詞語逐個分析下,似乎更容易得出結論:

首先,「粉面」並不是「粉撲撲的臉」,而是塗脂抹粉的臉,「油頭粉面」中的「粉面」就是這個意思。《紅樓夢》中王熙鳳第一次出場,她濃妝豔抹、花枝招展,還未進入眼帘就先聲奪人,給人以極其深刻的印象。「粉面」出現在兒童歌曲中是否恰當?是指誰?想要表達什麼?

其次,「粉面含春」的「春」在原句中是指男女情好之意,和「女子懷春」的「春」相同,如果放在兒童歌曲中顯然不妥,因此歌詞用的是「笑」,似乎更恰當一些。然而,問題在於改了「春」,也要改後面的「威」,原句「含春威不露」是一體的,「威不露」是指不露威儀,指王熙鳳嬌豔嫵媚的女性魅力掩蓋了她的威儀,但仍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質,「威」在此處顯然不可用,但如果直接改成同音的「微」,仍然有問題,笑容只能「微露」或者「不露」,「微不露」似乎不通。

我們無法確認《小寶貝快快睡》是否真的借鑑了《紅樓夢》(除了上文討論的這一句,「流水葬落花」也是以《紅樓夢》為代表的中國古典小說、戲劇中的經典場景),但有一些問題似乎值得探討:如果化用了《紅樓夢》中的句子,這種借鑑是否能夠為這首歌增加文化底蘊和美感?如果這句歌詞沒有化用這一句,那這一句到底想要表達什麼?表達的內容又是否適合搖籃曲?

相比於這一句可能存在的問題,如典故的使用不當、句子的文義不通而言,後面緊跟的「嘴角銜顆相思淚」、「彩霞伴雙飛」,等是否適合出現在搖籃曲中,相對容易判斷。

再後面的「驚鴻一蔑莫後退」這一句,也容易讓人產生困惑,「驚鴻」一詞出自曹植的《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遊龍」,指被驚起的鴻雁飛翔之姿態,用以比喻美女輕盈飄逸的身段,而「一瞥」是指飛快地看一眼,「驚鴻一瞥」這一成語在現代漢語中應用很多,多指美人在眼前轉瞬即逝的一刻。

如果說「驚鴻一瞥」用在此處已經令人困惑,那麼經改動過的「驚鴻一蔑」更讓人產生疑問,「蔑」在現代漢語中最常用的詞是「蔑視」、「輕蔑」,是輕視侮辱之意,不知放在此處又是何意?「莫後退」和「驚鴻一蔑」什麼關係?為什麼不能後退?誰後退?退到哪裡?也許此處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即使驚起的鴻雁給了你一個蔑視的眼神,你也不要後退」?但鴻雁和蔑視之間是什麼關係?蔑視的對象是誰?這和搖籃曲的內容與風格又是怎樣關聯上的呢?另外,「蔑」無論是在古代漢語還是現代漢語中,都沒有名詞形式,因此這裡的「一蔑」似乎也不通。

因為這些疑問的存在,我想就許多家長對這首歌曲的看法進行一下補充:這首歌的爭議不僅僅在於是否適合成為兒童歌曲。即使作為成人歌曲,有「粉面含笑微不露」、「驚鴻一蔑莫後退」等表意不明、可能有語病的句子出現,恐怕也是不太合格的。另外,「對情更邋遢」等語作為歌詞,無論受眾為誰,可能都未必具有語言的美感和思想上的意義。

進行如此苛刻的分析,並非是單純地為了對某一首歌曲吹毛求疵,或許我們應該提出的問題是:為何這樣有「硬傷」的歌曲會產生,而又為何會被市場接受?而這樣的歌曲廣為流傳,會對其受眾(主要是兒童)造成怎樣的影響?

「國學早教」:情懷不應取代責任

兒童歌曲是幼兒早教中一個重要的部分,對兒童在語言和音樂等方面的發展都有重要影響。中國早教行業蓬勃發展,對各種早教相關產品的需求也日益擴大。2017年開始,中國開始發布《中國早教藍皮書》,早在2018年的「藍皮書」中,官方就預計2020年中國的早教市場規模將達3000億元,最新的「藍皮書」也指出,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早教的需求將越來越大,隨著人們收入提高和育兒觀念轉變,現代家庭逐漸傾向於尋求高質量、專業科學的早期教育。

正因如此,不僅越來越多的早教工具和玩具應運而生,家長也越來越願意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花費時間、精力和金錢,市場催生了早教相關的文化產業,越來越多的歌曲、動畫、圖書、培訓機構等遍地開花。然而在這種「粗放的增長」中,產品的質量也良莠不齊。「國學早教」就是一個質量問題的「重災區」,許多表面光鮮的「國學教育」產品缺乏質量保障和專業性。相比於教授一種樂器或是體育運動,更加抽象和彈性的「國學教育」成為了準入門檻最低的「撈金」方式之一。

在對未成年人的培養中,「國學熱」毫無疑問已經興起。早在幾年前,尊孔讀經、琴棋書畫等已經成為了炙手可熱的教育門類,相關的課外班、夏令營、網課、讀物等層出不窮。「國學熱」雖然有弘揚傳統文化的積極意義,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學問,需要這一領域的知識和方法進行支撐。

在早教領域,「國學熱」中的重要部分就是童蒙讀本的學習,這從來也不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就以現在大行其道的國學「三千千聲」(《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聲律啟蒙》)來說,許多家長熱心於讓幼兒在家背誦或者報班學習童蒙讀本,以期讓子女提升修養、下筆有神,但卻絲毫不注意選擇優秀的「本子」。簡單地說,「三千千聲」就是中國古代的「教科書」,因為在流傳的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版本,所以版本的差異不容忽略,具體到同一句中某處該用哪一個字,需要有經驗的專家對比各種版本後,根據一定的標準,選出最佳最合理的用字。而因為有些字在古代和現代的讀音也不同,誦讀的時候,為了能夠合轍押韻、體現原文的音韻美,有些字要保留古音,因此給每個字「正音」也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市面上「三千千聲」相關的出版物雜亂不堪,許多包含錯別字和錯誤的讀音,有問題的注釋也屢見不鮮。

除了有質量過關的學習材料,「國學教育」中語言文化的部分還需要「老師」進行疏通文意、講解典故、答疑解惑等,而這些需要真才實學,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雖然學習者眾多,合格的教材、老師卻鳳毛麟角。拋開教學質量談學習,就跟拋開食物質量談攝入營養一樣,很可能適得其反。

其實尊重學科的專業性、注重學習內容這一點在國學之外的領域同樣適用。許多家長重金為子女購買外國名著,卻對出版社和譯者毫不關注,致使孩子所讀的譯本語言晦澀、內容錯誤百出;對外文讀物的追捧有時也流於盲目,許多所謂的雙語或是外語讀本裝幀精美、印製精良,語言本身卻粗製濫造,也致使孩子在一開始進行語言學習時就事倍功半,甚至誤入歧途。

正是因為市場的魚龍混雜,家長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他們需要有去偽存真、披沙揀金的能力,才能做兒童心靈和頭腦的「守門人」。在「國學早教」的熱潮中,至少有兩點,需要冷靜對待:

其一,並非所有跟「國學」有關的內容,都是真正的「國學」, 如今的「偽古風」、「偽國學」大行其道,許多所謂對古代禮儀道德的培訓,都有對文本斷章取義、妄加闡釋之嫌,甚至只要在臆造的內容上點綴些許「古文」的字句,就可以吸引學生。比如我們前文提到的那首歌曲,表面看似乎可以對聽者進行語言、文化和審美上的薰陶,實則經不起推敲,「薰陶」的結果可能是弊大於利。所以家長對活躍在「國學市場」中的各種服務和產品,需要一定的辨別能力,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其二,傳統文化本身也不適合不加辨別就全盤、機械地吸收,對傳統文化的學習,除了語言表達本身,也是在了解歷史,應當引導孩子注意時代背景、培養思辨能力,既不妄加批判,也不囫圇吞棗。舉例來說,隨著「國學熱」的興起,早已無人問津的《弟子規》一夜成名,而隨著人們對「國學熱」的反思,《弟子規》因為含有一些陳舊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又被從神壇丟入萬丈深淵。事實上,如果說不合時宜的內容,「國學經典」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所以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才格外重要。學習一種語言和文化,並不是簡單地把「墨水」倒進肚子裡,而是一個思考、探討的過程,對孩童來說,既是知識的拓展,也是一種思維的訓練。

九十年代的時候我還是一名小學生,奶奶教我《三字經》時,講到「養不教,父之過」時教導我說,這是中國過去的觀念,雖有一定道理,放在現在也不全對。如今男性已不再是唯一的一家之主,父親也不再是唯一對子女教育負責的人,過去所說的「養不教,父之過」,在如今應當說「養不教,父母過」更加恰當一些,即僅生養子女,而不對其進行教育,父母二人同樣負有責任。這樣的講解雖短,卻是不可缺少的,如今的「國學教育」,大多太過注重背誦。如果學習傳統文化被簡化為不假思索地被動接受,也就失去了意義。

在我現在所生活的美國,因為年輕的華人父母作為第一代移民,很擔心自己的子女不能掌握中文,因此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將子女送入中文學校,或是購買各種早教產品和服務,因為還沒有深入體驗美國的中文早教課,所以不敢妄言,但是從接觸的年輕父母來看,他們和國內的家長一樣,對「國學早教」的高漲熱情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對「國學」本身依然缺乏了解,而在具體的操作上也還有提升的空間。

總而言之,當今的社會催生了「國學熱」、「早教熱」,也註定了「國學早教」的風靡,相比於音樂、美術、體育等技能培訓,對語言文化教育的質量把關難度更大,但規範行業的需求非常迫切。如何保證未成年人接受的是合格的「國學早教」,是大到社會、小到家庭都應該引起充分重視的問題。當然,我們不可要求每一位家長都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專業素養,但是在接觸「國學教育」時,至少應該把「專業性」作為一個重要的評估標準和努力方向,積極認真地「做功課」,不被光鮮華麗的包裝、令人眼花繚亂的技術和看似具有文化內涵的「賣情懷」所迷惑,這才是對「國學」真正的尊重,也是「教育」應有的責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經典早教兒歌大全100首之貝樂虎兒歌《搖籃曲》
    小寶貝,早點睡~跟著貝樂虎進入那夢中的奇幻世界吧~ 《搖籃曲》歌詞 快安睡小寶貝 夜幕已低垂 床頭布滿玫瑰 陪伴你入睡 小寶貝小寶貝 歌聲催你入睡 小寶貝小寶貝
  • 241.搖籃曲
    因為媽媽們總希望孩子早點兒睡,她們說白天是一個蛋糕,時間被切成了幾塊,屬於她們的總是最小的那一塊。可孩子睡著了就不一樣,哼哼,整個蛋糕都是她們的。哼哼,孩子可不是放平就睡的洋娃娃,睡覺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
  • 搖籃曲:生命最初的旋律
    除了「護身符」功能,搖籃曲的歌詞裡也常常蘊含著父母對新生命的美好期待,希望搖籃裡的嬰兒身體健康、未來生活富足、出行遠方實現夢想。阿根廷民歌《印第安寶寶睡著了》裡就唱到:「你夢見溫暖的陽光,石頭也變得柔軟……咱們的家門前,大路多寬廣……」美國民歌《黑媽媽搖籃曲》裡唱道:「小乖乖別哭啊,小寶貝,你快睡吧!你醒來,我給你各種漂亮的小馬。
  • 「睡前故事」快快睡,小寶貝
    快快睡,小寶貝。晚安,愛你!
  • 林宥嘉罕見曬生活視頻,唱搖籃曲同時哄睡老婆和孩子
    3月22日,林宥嘉罕見分享了一段給老婆和寶寶哼搖籃曲哄睡的視頻。視頻中的林宥嘉身穿藍色長袖t恤和藍色牛仔褲,坐在沙發的一端,輕輕哼著搖籃曲,歌聲安靜動聽。隨後鏡頭緩緩推動,出現林宥嘉老婆的身影。她與老公身穿杏色情侶款長袖t恤,腰部和腿蓋著紫色毯子,頭枕在老公的腿上,伴隨著老公的歌聲已經甜甜的睡了。
  • 搖籃曲都唱了些什麼?它為什麼能催眠?
    如果說「推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世界的手」,那麼搖籃曲就是唱給創造未來的人聽的旋律——溫暖的燈光下,嬰兒被母親推著搖籃低吟哄睡。作為最古老的一種音樂,搖籃曲跨越了東西方文明,並從日常小調進入音樂家的視野,變成經典樂章。
  • 讓寶寶安心入睡,音樂哄睡法
    本課概要:哄睡功能歌曲,讓孩子感知音樂的節奏,鍛鍊孩子的想像力,根據音樂的畫面講故事。04:46來自抱一抱親子早教哄睡細節:橫抱著孩子,輕柔的搖動,跟著音樂的節奏輕拍孩子的背部或者肩膀,看著寶貝的眼睛和他說話或者講故事。
  • 【搖籃曲】:大寶貝和小寶貝_專題文章_教育_太平洋親子網
    【搖籃曲】:大寶貝和小寶貝2012-07-11 15:22:18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寶寶的異想世界」是由荷蘭作曲家雷蒙·拉普(Raimond Lap)專門為智能發展關鍵期的嬰幼兒所設計的一套音樂。
  • 寶寶為什麼愛聽搖籃曲
    作者:寶寶知道 MMYYFF11「月兒明,風兒輕,樹葉兒遮窗欞……」媽媽哼唱起搖籃曲,寶寶總能安然入夢。千百年來,各種搖籃曲一直陪伴著孩子們入睡。近日,美國「寶寶每日呵護」網撰文解釋了搖籃曲對孩子的重要作用。首先,搖籃曲的基本作用是讓孩子平靜下來。
  • 給寶寶的搖籃曲:寧靜甜蜜的夢之序曲
    給寶寶的搖籃曲:寧靜甜蜜的夢之序曲每個新手爸爸媽媽是不是都有過「身心俱疲」的哄睡經歷?別擔心,也許這本溫馨又可愛的圖畫書能幫到你。伴隨著甜蜜的搖籃曲,孩子能在潛移默化中通過畫面認識十四種可愛的動物,並了解它們的生活習性。布拉普筆下的小動物總是色彩鮮明、簡單可愛,散發著強烈的個人風格與魅力,可以輕鬆地成為小讀者的朋友。
  • 經典早教兒歌大全100首之貝樂虎兒歌《小寶貝大夢想》
    我們是小寶貝,可我們也有大大的夢想,小小寶貝要實現大大夢想!《小寶貝大夢想》歌詞哇哦~海水為什麼是藍色的因為藍色墨水掉進去啦叮咚~海龜為什麼走的很慢因為他沒穿鞋子呀吹 藍色的海風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小小寶貝要實現大大的夢想在海洋裡歌唱在藍天中飛翔我是小小寶貝有大大的夢想想要聽到更多貝樂虎精彩兒歌,看到更多精彩的動畫視頻,就快點擊上方貝樂虎兒歌小程序吧~獲取海量兒歌動畫資源,體驗趣味早教
  • 《小寶貝布姆》動畫兒歌,幫我救急早教難題
    我家女兒現在一歲半了,正在早教的黃金期,然而幼兒早教的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單純看繪本,她又不懂,經常把書拿來撕扯,讓我為此很頭疼。我又想辦法給她看動畫兒歌,剛巧被推薦了西瓜視頻免費獨播的小寶貝布姆兒歌,我自己先打開看了一些,覺得很有早教意義,從以下幾點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
  • 怕蠶寶寶「睡不著」編搖籃曲
    怕蠶寶寶「睡不著」編搖籃曲 2017-04-19 13:54:55來源:錢江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有個小朋友編了首搖籃曲  本報記者 林曉瑩 本報實習生 王丹情  張皓怡小朋友創作的蠶寶寶搖籃曲  上周,時值浙江理工大學120周年校慶倒計時200天,學校和錢江晚報共同推出了蠶寶寶「思思」認養活動。
  • 劉惜君萌音挑戰終極搖籃曲 點亮哄睡神技
    劉惜君首次挑戰搖籃曲,特地為所有天使寶寶獻唱,清脆萌軟的音色搭配舒適輕柔的旋律產生神奇化學作用,被稱「點亮哄睡神技」。­  以清透優雅、細膩溫婉的唱腔見長的劉惜君,首次演繹搖籃曲,看似有些大膽冒險,駕馭起來卻遊刃有餘。­  新歌《悠藍曲》所哼唱的,是父母哄睡寶寶時至真至純的愛。
  • 運動寶貝《甜心小寶貝》熱襲全網,家庭場景+音樂式早教時代6.0來臨!
    9月1日,運動寶貝原創音樂《兔子貝貝》第四期主題曲《甜心小寶貝》在QQ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酷我音樂四大音樂平臺齊發上線。《甜心小寶貝》創作靈感來源於運動寶貝的教育觀:在輕鬆明快的旋律中,郎朗上口的歌詞裡,烘託出積極樂觀、甜蜜有愛的學習心態。音樂與動畫的完美結合,視聽兼備地促進孩子聽覺、視覺與腦部發展,幫助孩子在早教階段的身心健康成長。
  • 舒伯特搖籃曲旋律唯美至極,歌曲之王不容錯過的成名之作
    舒伯特搖籃曲這首歌曲是奧地利作曲家、「歌曲之王」舒伯特的著名代表作之一。歌詞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睡吧 睡吧 我親愛的寶貝,媽媽的雙手輕輕搖著你。搖藍搖你快快安睡,睡吧 睡吧 被裡多溫暖。睡吧 睡吧,我親愛的寶貝,爸爸的手臂永遠保護你。
  • 寶寶聽搖籃曲,好處多多,為了他唱起來吧!
    媽媽抱著可愛的小娃娃,一邊輕拍著孩子的後背,一邊小聲哼唱著搖籃曲,孩子躺在媽媽懷裡睡著了!說起搖籃曲,這是很多人腦裡冒出來的畫面,溫馨、美好。但如今還有多少媽媽還在唱搖籃曲,又有多少寶寶還能聽搖籃曲入睡?
  • 託班教案:搖籃曲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託班教案:搖籃曲 2012-02-17 10:24 來源:[標籤:來源]
  • 孟慶利在AEboo美寶國際早教中心舉辦國學講座
    2020年8月15日,亞聖孟子第七十三代宗孫,書寫人、解讀人孟慶利蒞臨濟源,並在AEboo美寶國際早教中心舉辦了一場國學講座隨後,AEboo美寶國際學員家長、工作人員、國學愛好者一起聆聽孟慶利教授的國學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