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站1年電費2400億將致運營商巨虧907億?測算結果來了……

2020-12-16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每日經濟新聞。36氪經授權發布。

從火神山醫院的5G視頻「雲監工」,到5G+遠程會診、5G+熱成像測溫,再到現在的5G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此次疫情防控和恢復生產中,5G功不可沒。

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特別強調要推動5G網絡、工業網際網路等加快發展。2月26日,工信部透露,2020年1月國內手機市場總體出貨量2081.3萬部,其中5G手機546.5萬部。工信部表示,將穩步推進5G網絡建設,並且重點加快獨立組網的5G網絡建設。

高層的頻頻表態也讓資本市場迎來大爆發。5G概念股持續飆升,宜通世紀、世嘉科技、中興通訊等接連漲停。

5G實實在在地來了!不過,一段時間以來,5G基站耗電巨大、電費天價的消息卻滿天飛。

求證一:5G基站單站功耗到底是多少?

5G基站單站功耗是4G基站的2.5~3.5倍,果真如此嗎?

5G傳輸速率是4G的10倍以上,各種性能都大大提升,這必然帶來器件數量的增加。

「大規模天線技術的運用肯定會增加功耗,像濾波器、射頻、天線振子等器件用的都會更多。」中信建投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閻貴成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從這個角度講,5G單基站能耗肯定要比4G高。

大規模天線技術是5G的核心技術,是指天線收發的通道數大量增加。閻貴成解釋,越多通道意味著容量越大,就像車道一樣,理論上車道越寬,同時可跑的車輛就越多,所以可以類比為,通道越多,可容納的連接終端數越多,功耗也就越大。

作為工信部直屬科研院所,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簡稱「信通院」)是IMT-2020(5G)推進組(推動國內5G技術研究及國際交流合作的主要平臺)的牽頭方。2019年10月9日,信通院召開了一次包括三大運營商和中國鐵塔在內的5G網絡建設座談會,多位專家都談到5G基站的功耗問題。

那到底能高多少?

IMT-2020(5G)推進組組長、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在上述座談會上提到,初期階段成本和耗電都會是4G的2倍左右。

中國鐵塔研究院院長竇笠也在該座談會上明確表示,現在5G功耗是3到5kW,是4G功耗的2到3倍。

結論:5G單站功耗確實比4G高,但權威觀點多集中在2~3倍,低於質疑聲音中測算所採用的最高倍數。

求證二:覆蓋同等面積5G基站數量是多少?

有觀點認為,覆蓋同樣範圍,5G基站數量竟要4G的3~4倍,實際情況如何?

「理論上講,頻率越高,信號衰減越強,基站的覆蓋面積越小,覆蓋同等面積確實需要更多基站。」信通院一位不願署名的專家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5G的特性決定了基站需要採用高頻段,以保證有連續可用、不被幹擾的大帶寬,同時也才能滿足更多用戶接入的需求。

但會達到3~4倍嗎?

在閻貴成看來,這個說法有點誇張了。從頻譜端來看,中國移動是2.6GHz,跟4G同頻段,能夠實現同等覆蓋面積與4G基站數量一樣;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是3.5GHz,比4G頻段高一些,理論上講基站數量會比4G多,但是到不了3倍。

這裡有必要解釋一下,2.6GHz/3.5GHz都是指載波頻段的核心頻率。何為載波頻率?就是指將信號負載到一個固定頻率的波上去傳輸,這個過程稱為加載,這個頻率即載波頻率。

信通院前述專家打了個比方,如果把5G比喻成貨櫃,載波頻率就是裝載貨櫃的卡車,低頻段和高頻段就可以理解為小卡車和大卡車。越低的頻率,成本越低,信號衰減的越少,需要建設的基站數量越少,但同時也意味著只有更少的用戶能接入。

閻貴成認為,正常情況下,理論上5G基站數量應是4G的1.3~1.4倍,考慮到電信和聯通合建一張5G網絡,1.2倍左右更合適,甚至可能都不到。

「我們說的這些倍數都是就宏基站而言。5G網絡其實更多是面向智能製造、車聯網等特定場景,對基站數量要求比較高,可能會採用比較多小基站。」閻貴成說,「但是小基站的覆蓋也是隨著應用發展逐步推開,不可能兩年左右就要搞這麼多。」

況且,小基站的功耗比宏基站小得多。「大概五六百瓦足夠了。」中睿通信規劃設計有限公司無線網絡院工程師江永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結論:5G基站數量應是4G的1.2倍左右。

求證三:運營商會巨虧嗎?

根據流傳的數據,5G網絡每年電費將達到2400億元,比4G高2160億元。2018年三大運營商利潤總和為1492.48億元,如此算來還將巨額虧損907.52億元。

虧這麼多?!不如讓我們直接測算一下吧。

中通服諮詢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無線通信領域的專家李新指出,整體上一個5G基站無線設備的功耗為3~4kW,以目前的0.7元/kWh計算,一個5G基站無線設備全年電費1.8萬~2.5萬元。

在閻貴成看來,這種算法基本可行,但因為單基站並不一定隨時都滿負荷運轉,像家裡可能有10盞燈,不代表10盞燈永遠都同時亮著,所以最終結果可能會有一定偏差。

中國電力科學院農電所副所長、北京水木源華電氣公司副總程幹江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0.7元的價格應該是按國內平均價去估算的,而且這個是做預算,要考慮一點餘量,實際會低一點。」

考慮到多地都針對5G推出了供電補貼,如山西直接設定0.35元/kWh的目標電價,對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後的5G基站進行電價補貼。這比0.7元的平均價便宜了一半,電費開支將大大降低。

如果按照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的數據,目前運營商5G基站主設備樣品空載功耗約2.2~2.3kW,滿載功耗約3.7~3.9kW,我們分別取空載功耗和滿載功耗的中間值,則5G基站的功耗範圍為2.25~3.8kW。按0.65元/kWh的費用計算,一個5G基站無線設備全年運行的電費接近1.3~2.2萬元。

截至2019年前三季度,我國4G基站總數達519萬個,按照閻貴成預計的1.2倍計算,5G基站要建設622.8萬個。這與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此前公開提到的用大概7年時間建設600萬個5G基站的說法相差無幾。

歲末年初,多省市明確2020年的5G基站建設規劃。

2019年,全國已經建成約13萬個5G 基站,以7年建設623萬個為目標,則能測算出每年5G基站數量。

這7年每年的5G基站電費開支也可被測算出。

當然,這裡只是進行了一個靜態測算,實際上基站的功耗也會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產品的迭代逐步降低。

談及基站功耗的優化幅度,江永華坦言,因為沒做過系統的統計,估計在10%~20%。

如果按照到第7年時基站功耗降低了20%來算,則當年5G基站的電費開支為647.9億~1096.5億,取中間值約為872.2億。

這個數字與相傳「5G網絡每年電費將達到2400億元」有天壤之別。

且不說質疑聲是拿5G電費開支與4G時代(2018年)三大運營商的淨利潤做靜態對比並不科學,即便按照這個邏輯,872.2億元距離三大運營商利潤總和1492.48億元也還有一段距離。

看完了測算結果,我們再拿權威人士的說法驗證一下。

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楊峰義公開表示,2018年三家運營商的移動基站總電費約240億元。而中國聯通研究院技術委員會主任嚴斌峰在前述座談會上提到,預計5G電費將是4G的3倍多。按照3.5倍計算,則5G的電費約為840億元。這與上述測算出的872.2億元相差不大。

況且,在基站數量方面,閻貴成表示,理論上4G網絡要求通訊穩定,覆蓋相對更好,而5G最大需求是不同行業的應用,並不要求覆蓋那麼完善,所以最終的情況也有可能5G基站建設數量跟4G差不多。

另一方面,據《通信世界》報導,華為已經研究出5G極簡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宏基站方面,運營商只需將原來的基站升級,無需新增站點和基站。

結論:根據耗電量、電價、基站數量等測算,5G基站最高年電費開支約為872.2億元,遠低於每年2400億元的傳言。

運營商可靈活配置基站

儘管不會巨虧,但我們還是要承認,5G基站的推廣的確會為運營商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

怎麼辦?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未來有多種方法可以降低基站功耗。

在設備商層面,基站的配套元器件可以做得越來越先進,晶片可以像智慧型手機一樣高度集成化,進而降低功耗。

運營商層面,可以從三方面著手。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表示,中國移動已經推出了支持靈活配置的基站,把基站收發的配比數往下減,最大限度的節省能耗。

二是通過AI的方式智能監測、控制通道開關。知名電信專家、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舉例,如果一個小區基站經常達到60%負荷,就要考慮擴容;忙時就把所有通道都打開,閒時就把通道關掉。「相當於讓一部分通道處於待機狀態,工作時再把它喚醒,以此降低能耗。」

三是運營商還可以對低頻段進行重耕,此前電信和聯通也在考慮利用2.1GHz頻段來建5G基站。

工信部在2019年10月份就已明確表態,目前2G、3G退網時機已成熟,鼓勵運營企業積極引導用戶遷移轉網,將有限的頻率資源和網絡資源用到5G、4G移動通信網絡發展當中,整體降低成本。這也為運營商建設更少的5G基站開闢了新大陸。

此外,由於基站有恆溫要求,推動新的散熱和製冷技術也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建議5G基站採用直供電

在前述座談會上,多位專家呼籲政府出臺通信用電優惠政策,包括轉供電改直供電,用電申請、直供電改造上提供更多便利和優惠等。

王志勤表示:「我們測算,採用直供電方式,價格會比轉供電減少一半。」

程幹江解釋,直供電指除自供電以外,直接由供電部門提供電力電能。轉供電指公用電網未到達區域,由該地區有供電能力的直供用戶同意,向其附近的用戶轉供電力;或因設計建設原因供電企業不能直供到戶,由產業園區、綜合體、小區物業、寫字樓等自用配電設施轉供電。

「轉供電是轉供電單位和最終用戶協議定價,價格一般高於直供價。」他說,直供電對於企業來說價格低、能直接享受到政府的降價福利、供電穩定性好、電能質量好。不過,基站因為要考慮覆蓋率需平均分布,孤立偏遠地區不太可能都拉專線,有風能、太陽能、轉供電、小馬達等多種方式補充。「5G基站的耗電量要多於4G,周圍有其他需供電用戶的基站由轉改直是可行的。」

記者注意到,成都、重慶、深圳等多個城市都明確要求5G基站轉供電改直供電,不少地方政府推出供電補貼,有些城市直接提出補貼基站,這無疑是對運營商建立基站網絡的有力補充。

此外,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副院長江志峰還在座談會上提到,2B基站是面向企業、園區、景區等的專網服務,有些企業也願意投資部分資金和運營商進行共享共建,這種方式可以不斷探索。

5G商用帶動運營商業績增長?

算了成本帳,接下來我們再看看收入帳,以此了解運營商的利潤情況。

5G商用能否帶動運營商業績增長?在王志勤看來,韓國的情況有一定代表意義。

「自2018年12月份發放牌照,2019年4月份提供服務、開始向用戶銷售,目前韓國5G用戶超過300萬,用戶增長超預期,從每個用戶使用的數據業務量來看基本上能夠達到4G的2到3倍。」王志勤說。

國內情形從4G發展可見一斑。

申港證券研報指出,縱觀4G時代,4G用戶數與4G基站數保持了同步增長。我國4G用戶數從2014年起迅速增長,2017年突破10億。

截至2019年7月,全國總計12.4億戶,4G滲透率達78.8%。

在「流量紅利」和「提速降費」雙重加持下,4G用戶DOU(平均每個用戶每月使用的上網流量)提高了7倍以上。

運營商整體業務在2014-2018年從12544億元增長至14048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2.9%。

2019年10月底,三大運營商公布了5G套餐資費。

對普通用戶而言,5G時代是否意味著更多的流量使用和更高的電信服務費用支出?

「流量肯定會更多,這毫無疑問。」項立剛設想了一種場景,同樣是打開1G的視頻,4G可能要10分鐘才能下載完,但你可能看到一小半就不看了,這樣你只下載了300M;但5G的網速快到只能看到進度條的空格和滿格,即便只點開了幾分鐘,1G流量也早就消耗完了。另外,5G時代會有更多藍光視頻、超高清視頻,消耗的流量大大高於解析度低的視頻。

項立剛強調,5G的流量單價其實是大大降低了,「但是總量肯定沒便宜,你用的流量多了,費用自然就上去了。」

而信通院早在2017年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就曾指出,5G商用中期,來自用戶和其他行業的終端設備支出和電信服務支出持續增長,預計到2025年,上述兩項支出分別為1.4萬億和0.7萬億元,佔到直接經濟總產出的 64%。

.............................................................

記者手記丨5G電費天價言過其實、杞人憂天

盼望著,盼望著,5G的腳步終于越走越近了。

有了5G,中小學生可以通過線上數位化空間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企業員工可以通過雲平臺在線辦公、召開視頻電話會議……毋庸置疑,在這一次抗疫防疫戰中,5G的表現可圈可點。

國家頻頻強調加快5G網絡發展,我們歡欣鼓舞,但也要清楚,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5G基站功耗比4G明顯增加,確實是運營商面臨的一項挑戰,但在採訪中,多位受訪專家都認為,號稱5G基站耗電驚人、電費天價的言論太過危言聳聽。

我們通過求證5G基站的單站功耗、覆蓋同等面積的5G基站數量,對傳言一一進行駁斥。並在此基礎上對5G基站的電費開支進行了詳細的靜態測算,最終電費開支遠低於傳言中的每年2400億元。傳言所稱的確過於杞人憂天了。

事物的發展是螺旋上升的,我們的技術也一直在進步。事實上,就傳輸單位比特信息量的功耗而言,5G更省電。目前5G網絡容量比4G大很多,單位時間能處理20倍以上的數據,但每比特功耗只有4G的1/10,甚至更低,這是技術進步的絕佳證明。

「5G改變社會」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在物聯網、無人駕駛、虛擬實境等主要情境以及智能製造、智慧出行、智慧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5G都擁有巨大的應用空間。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18年的預測,在2020年5G將帶動我國直接產值約4840億元,其中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為4500億元,間接產值1.2萬億元。

我們相信,5G一定會讓社會運行更加智慧,同時為各行各業插上騰飛的翅膀,使我國在國際競爭中掌握優勢。

相關焦點

  • 【上周回顧】中國移動下月發布5G套餐;山西將為5G基站提供電費補貼...
    上周熱點有:中國移動下月發布5G套餐;山西將為5G基站提供電費補貼;中國電信G.654.E光纜首次成功集採;美欲撥款$10億更換華為中興設備;任正非:狼趕著羊跑,羊才最健康;三大運營商發布8月運營數據中國移動下月發布5G套餐
  • 臺積電 2019 年耗電 143.3 億度,電費花了多少錢?
    前段時間一則「洛陽聯通夜間休眠5G基站」的消息上了熱搜,由於5G基站耗電量實在巨大,運營商不得不採取定時關閉基站的辦法來省電。就連運營商都承擔不起的電費,由此可以想像其耗電量是多麼巨大?根據中國鐵塔的透露,目前一個5G室外基站平均功耗在3.8KW左右,是4G基站的3倍以上,一年下來綜合電費高達2.3-3萬元。我們以深圳龍崗區為例,區內已經建成的5G基站多達10300個,那麼一年下來的電費大約是3億。
  • 5G基站定時關機,合理不合理?
    據中國聯通在洛陽的實地試行的數據顯示,空載狀態下全時段開啟AAU深度休眠功能後,單個A9611型號的AAU每天將節省電費約6.09元、單個A96331A型號的AAU每天將節省電費約5.61元、單個A9622A型號的AAU每天將節省電費3.11元。
  • 5G基站耗電多?學霸給出了計算公式
    現在5G基站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全國上下建設的5G基站數目估計都有十來萬個了。都說5G基站耗電厲害,小編吃飽了閒來沒事做,拿出小學奧數的思維,來算算唄。老師教導,算數先列公式:1個基站1日耗電費=基站設備功耗(千瓦)x24(小時)X用電單價(元)公式出來了,那就找數據了,之前有相關數據顯示,在100%負載下,中興或者華為的5G基站的功耗在3700W左右。那用電單價怎麼得到呢?
  • 獨家:運營商怕了電費 中國電信對5G電費要求精細管控 還有鐵塔租費
    運營商財經網吳碧慧/文據知情人士向運營商財經網獨家透露,中國電信今後要落實電費精細管控舉措,加強鐵塔電費集約化管理,加大轉改直力度,重點關注5G、IDC耗能情況,以及加大鐵塔租費全流程管控力度。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電信還強調,要完善MSS電費集成報帳數據信息,落實電費精細管控舉措,加強鐵塔電費集約化管理,加大轉改直力度,重點關注5G、IDC耗能情況。據悉,5G基站的覆蓋面積遠小於4G基站,如果要實現相同面積的覆蓋,5G基站的數量可能將是4G的2-3倍,除此之外,5G基站的功耗也不小,按照運營商官方的統計,5G基站最大功耗約為4G的3-4倍。
  • 一年耗電千億,運營商被迫分時關閉5G基站?企業紛紛下場找錢
    再加上5G基站由於頻率高、信號衰減快、覆蓋範圍小,要達到4G基站的覆蓋範圍,5G基站所需的數量是目前4G基站的3倍左右。功耗高、數量多,有媒體計算出5G基站在耗電上是4G的9倍。數據顯示,2018年三大運營商在移動基站上的總電費支出是240億元。如果按照上述計算方法,5G基站全面建成後,一年電費將高達2160億元。
  • 1000億!5G到底是不是小兒科?三大運營商:無福消受!
    大家都知道,今年的三大運營商確實有點忙,從攜號轉網服務工作到5G網絡的開通,作為我國通訊行業的領頭羊,突然將4G轉化5G確實有點措手不及的,因為按照預期來說,5G時代應該在2020年才會到來,而提前了半年,這意味著什麼呢?
  • 三大運營商新一輪5G採購開啟 聯發科預計2021年5G晶片出貨量超1億套
    打開APP 三大運營商新一輪5G採購開啟  聯發科預計2021年5G晶片出貨量超1億套 章鷹 發表於 2020-12-11 15:23:49
  • 運營商開啟新一輪5G建設招標,明年有望成基站建設大年
    近日,中國移動西藏公司發布了2020至2022年度5G基站C-RAN無源波分設備年度集中採購招標信息。無獨有偶,前不久中國電信廣西公司也發布了2020至2022年5G基站對衛星地球站頻率幹擾排除設備集中採購項目招標的評審結果。
  • 消息稱:我國明年有望新建100萬個5G基站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預計5G在2020-2025年,將拉動中國數字經濟增長15.2萬億元,5G與人工智慧、大數據等ICT新技術融合發展,將推動數字經濟生產組織方式、資源配置效率、管理服務模式深刻變革。
  • 5G基站單站單制式通信設備用電負荷是4G的2.5-3.5倍 降低5G基站用...
    據測算,以當前平均1.3元/度的轉供電價計算,一個4G基站每年的電費是20280元,一個5G基站每年的電費將高達54600元。電信運營商官方統計顯示,5G基站最大功耗約為4G的3-4倍,電信運營商的電費成本將是4G時代的6-12倍,有些5G基站電價甚至高達每度1.5元以上,不僅遠高工商業電價,比轉供電限價每度電0.9元左右也高出不少。
  • 5G基站一年耗電2160億元 高功耗這道難題如何去解?
    要想實現4G網絡同樣的覆蓋,只能建設更多的基站。從技術角度來說,5G基站數量至少是4G基站的2倍以上,這還是一個保守的數據。公開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國內三家運營商的4G基站數量是560萬個。也就是說,未來5G網絡普及後至少需要1100萬座基站。按照目前的功耗和用電成本,運營商一年的電費支出就高達2160億元。
  • 5G基站一個月電費驚人,移動、電信、聯通提出「智能化關閉」建議
    有消息稱,中國電信、移動、聯通攜手,即將在年底之前建成50萬座5G基站,達到大面積覆蓋的效果。很多觀察仔細的人就會發現,小區門口那段路「修」了好一陣,然後似乎多了一個類似信號塔的物件,其實就是5G基站了。
  • 5G基站有多耗電?專家預測6年後用電量 很是驚人
    5G不但對手機續航是一大考驗,對運營商基站的壓力也不可小覷。在近日舉行的 「2020通信產業大會暨第十五屆通信技術年會」上,國家電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決策支持中心博士、高級研究員高洪達指出,短期內,5G基站引起三大運營商的電費增長並不明顯,但到2026年全部升級為5G後,將會達到2.1%,甚至高於數據中心(約2%)的耗電量水平。
  • 運營商的5G來了,我們的5G還早
    而5G基站與4G基站不同的是,5G信號由於頻率高、網速快造成相對應的波長就比4G短,信號覆蓋半徑也小了很多。像4G基站的覆蓋半徑一般為1-3公裡,而到了5G基站的覆蓋半徑只有100-300米。因此,5G時代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來滿足使用要求。那麼,現在5G基站建得怎麼樣了呢?
  • 關於5G 基站的答案,你想要的的都在這裡了 ! | 2020 中國 5G 基站...
    年是 5G 建設的關鍵年,三大運營商計劃年底建成 55 萬個 5G 基站,其中中國移動計劃目標是 30 萬個,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計劃聯合建設 25 萬個 5G 基站。根據工信部數據,截至 2020 年 4 月,三大運營商的行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 15.9 億戶, 與 2019 年同期基本持平。
  • 5G基站開建,基站濾波器和NOR Flash跟得上嗎?
    據GSMA在3月17日發布的報告「The Mobile Economy China 2020」預測,2020年,中國5G連接數將佔據全球的70%。3月,中國信息通信院測算,2020年至2025年,5G商用將帶動超過8萬億的新興消費。為了迎接需求的大爆發,5G新基建全面啟動。
  • 一文講清楚5G為什麼如此耗電!
    前文寫到,自從5G商用以來,5G基站建了幾十萬站了,但原本設想中的那些美好場景遲遲沒有出現,但一個意想不到的窘境卻最先爆發——運營商被昂貴的5G基站的電費壓得喘不過氣,以至於囊中羞澀的運營商不得不採用定期關閉基站的方式來節省電費。那問題來了,為什麼5G如此耗電呢?
  • 國網甘肅電力將省內5G通信基站納入2020年直接交易用電客戶準入範圍
    7月16日下午,在位於武威市涼州區天健鳳凰城附近的5G基站旁,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武威分公司工作人員向前來進行供電設施檢查和季度用電回訪的國網武威供電公司城區分公司員工杜偉和胡延紅感激地說道。為積極配合鐵塔公司開展5G基站建設工作,降低5G基站用電成本,武威供電公司將全市新建5G基站用電納入直供範圍,單獨裝表計量、單獨收費;對於轉供電區域內的5G基站,該公司結合「三供一業」和老舊小區改造,通過優化基站的供電線路布置,實現5G基站供電的「轉改直」,讓運營商享受上「用電最優、供電最穩、服務最快」優質服務。
  • 改革紅利丨江蘇今年成交電量2400億千瓦時意味著什麼?
    江蘇電力交易中心總經理馮迎春告訴記者,在去年底組織開展的江蘇電力市場2019年度協商和掛牌直接交易、1月份集中競價交易中,成交電量分別為2351億千瓦時、44.12億千瓦時,總量已超過2018年全年,預計今年電力市場交易總規模將達到3000億千瓦時,繼續居全國第一;年交易量在2017年比2016年翻一番、2018年比2017年增長54.2%之後,增幅再次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