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驅動深圳新經濟發展

2020-12-19 SZNEWS

■ 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實習生 陳婉瑩 李秀青

近日,中國企業評價協會發布《2020中國新經濟企業500強發展報告》。報告顯示,深圳成為中國「新經濟第三城」,總計60家深企入選「新經濟企業500強」,僅次於北京(115家)和上海(61家)。

長期以來,深圳一直加大力度發展新經濟,在「新經濟500強榜單」中,一大批具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深圳企業紛紛入選,比如先進位造企業代表大疆、瑞聲科技,新能源汽車行業代表比亞迪,新金融業態代表微眾銀行,新消費平臺代表樂信等。

「從1993年至今,公司發展一直突飛猛進。我們認為,技術創新是瑞聲的核心競爭力。」瑞聲科技有關負責人表示。

從一家生產蜂鳴器的小工廠,到享譽全球的精密製造龍頭企業,瑞聲科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其聲學、光學、電磁傳動、精密結構件、射頻器件等六大業務佔據全球供應鏈頂端,在全球累計申請各類專利12000餘項,連續多年入榜中國製造業企業500強和《財富》中國500強企業排行榜,成為世界級精密製造企業標杆。

通過不斷創新消費方式,樂信搭建起覆蓋線上線下的新消費服務生態,推出涵蓋餐飲生鮮、讀書學習、旅遊出行、電商專區、生活服務等在內的4000多個品牌權益。今年以來,樂信累計服務600多萬商戶,收穫超2億個訂單,促成交易額超500億元。三季度,樂信用戶總規模同比大幅增長69.6%,達到1.06億元。

類似瑞聲科技、樂信這樣的一大批深圳新經濟企業,通過保持高速增長,共同推動深圳新經濟發展。今年9月,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發布的《新40年·新40企——深圳未來發展的新力量》預計,到2025年深圳GDP將達到4萬億元,直追瑞士等國家2019年的經濟規模,其中新經濟規模將突破2萬億元。該報告還評選出平安科技、海思半導體、大疆、微眾銀行、樂信等深圳十大創新之星,作為支撐未來40年特區發展的新經濟企業代表。

深圳新經濟健康向好發展離不開良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近年來,深圳不斷完善「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構建起「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資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實施財政支持基礎研究補短板工程,市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3年實現翻番,2019年基礎研究投入佔比達37%;出臺我國首部覆蓋科技創新全生態鏈的地方性法規《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條例》,修訂科技研發資金管理辦法,支持科研人員自主定方向、自主選課題。成立全國首個科技金融聯盟,設立國內規模最大的天使母基金,100%投資種子期、初創期企業孵化發展項目,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效率。

目前,深圳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4.93%,擁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7萬餘家,各類創新載體已達2642家,新經濟佔GDP比重超過60%,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續16年位居全國大中城市首位。在5G通信、基因測序、無人機、新能源汽車、超材料、柔性顯示等領域,深圳的創新能力已躋身世界前沿。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專家認為,在新科技和新消費驅動下,經濟將迎來新一輪快速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新經濟佔據半壁江山。2021-2025年,隨著政策的深入布局和企業的持續創新,深圳新經濟增速仍將保持9%的平均增速。到2025年,深圳新經濟規模預計將突破2萬億元,佔GDP比重預計將達50%,預計能夠創造近500萬個工作崗位。

相關焦點

  • 創新驅動發展專題培訓心得
    使我的思想觀念得到了進一步的解放,對創新驅動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收穫了豐碩的學習成果。期間,有深度、有專業的《創新驅動發展有關問題》及《新常態下的安徽經濟發展及對策》的專題授課,同時現場教學環節我們來到了科大訊飛科技成果展廳、江淮蔚來智能工廠及中國聲谷等地,內容豐富主題突出。
  • 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深圳經濟特區科技創新發展掃描
    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廣東、深圳時強調,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完善創新機制,全方位推進科技創新。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是戰勝困難的有力武器。事實上,作為首個國家創新型城市和首個以城市為單元的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深圳堅持把創新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深化體制機制創新,打造高水平創新平臺,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提供科技支撐。
  • 創新政府監管方式 加快發展新經濟
    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加快發展新經濟」。從國際經濟的大趨勢看,新經濟代表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方向,具有無比廣闊的成長空間。按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與財新智庫共同發布的新經濟指數,2015年我國新經濟已佔到整個經濟的三分之一以上。
  • 西北工業大學管理學院「新經濟·新未來·創新驅動·創業發展...
    ———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新經濟·新未來創新驅動·創業發展2020年12月12日,以「新經濟·新未來·創新驅動·創業發展」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創新創業分論壇在西安索菲特人民大廈隆重舉辦。
  • 常德高新區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響箭重工的轉型成長,是常德高新區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常德高新區在踐行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中,充分發揮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廣泛的平臺項目資源優勢,在高端創新資源集聚和發明成果轉化落地上加大力度,在高層次人才引入和產業研究上加快進度,全力推進「千億園區、工業新城」建設。  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集聚高端創新資源,吸引培育一流創新人才。
  • 桐城: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桐城市積極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改造升級傳統產業,培育引進新興產業,高標準搭建科技創新平臺,不斷完善科創政策扶持體系,全面優化創新發展環境,著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力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今年8月,桐城市規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突破300億元,累計增長1.7%。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同比增長23.8%,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同比增長32.3%。
  • 昌吉市:科技創新驅動企業發展
    中國昌吉網訊(通訊員成石麟)今年初以來,昌吉市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力度培育創新型企業,各行業龍頭企業注重技術創新、新產品開發、新技術引進吸收應用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
  • 衡水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一號工程」開創新局面
    11月28日上午,衡水市政府新聞辦召開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衡水市科技創新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孫章良介紹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衡水市委外宣局副局長信志鋒主持發布會。今年以來,衡水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科技創新的一系列決策部署,把科技創新作為抓發展的「一號工程」,拿出「十年磨一劍」的耐心、恆心和勇氣,把創新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在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平臺建設、創新合作與交流、優化創新環境等方面重點發力,以科技創新驅動我市步入高質量發展「快車道」。
  • 國家級文化新經濟領域高端論壇在北京農展館舉行
    在中國經濟降速提質、面臨全面轉型升級之際,以科技與文化為主力的創新驅動模式已成為經濟新的發力點與發展方向。正是在這樣的大背景大環境下,北京薩博新經濟發展諮詢中心在文化新經濟開發標準研究委員會的指導下開始了文化新經濟試驗區的探索與實踐。
  • 創新驅動 打造飛躍發展的南科醫模式
    2019年12月28日,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全面建設正式啟動,其發展定位為建設「立足深圳,服務粵港澳大灣區,輻射東南亞,集醫療、教學、研究與國際化於一體的國內一流、粵港澳前沿、國際先進的綜合性大學附屬醫院」。
  • 設計驅動創新 同濟大學深圳NEEDS Lab產學研成果展開幕
    百年來,設計經歷了從「創造風格」到「驅動創新」的範式轉型:一方面,設計的角色、使命、方法和工具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設計的對象也已經拓展到關係的設計、交互的設計、服務的設計、系統的設計、組織的設計、機制的設計等;另一方面,設計已經從產業鏈和創新鏈的一個環節,拓展成為全系統和全流程的貢獻者,「設計驅動創新」的時代正在到來。
  • 寶雞市「十三五」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規劃
    寶雞市「十三五」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規劃「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持續深化改革的攻堅時期,也是我市大力實施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速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為了進一步提升區域科技創新能力,引領支撐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特制訂《寶雞市「十三五」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規劃》。本規劃依據《寶雞市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制定,期限為2016—2020年。
  •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發展
    面對日趨激烈的科技競爭和不斷湧現的創新趨勢,蘇州工業園區堅持科技創新引領,強化創新策源、拔高產業地標、完善要素保障,驅動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高質量發展「提速增效」。  創新策源「再升級」 夯實基礎研究「支撐力」  科技創新全鏈條中,基礎研究是源頭和基石。我國面臨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源在於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研究亟待加強。
  • 科技創新組合拳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贛州經開區內企業在科技創新上捨得重金投入,訊海數碼科技公司不是個案。近年來,贛州經開區通過打好優化科技創新服務、培育壯大多層次創新企業體系、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等組合拳,驅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贛州經開區重點圍繞建設重大科技平臺、培育科技型企業、服務項目申報等工作,實施「一個重大項目、一位區領導牽頭、一個部門掛點、一個推進計劃」的「四個一」掛點聯繫幫扶工作機制,形成「企業申報專利—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的良性發展模式。
  • 科技創新驅動,一汽集團快步實現高質量發展
    日前,中國一汽集團第四屆科技大會在長春市召開。大會以「創新引領,旗技未來」為主題,點燃業界創新熱情。第四屆科技大會展現了中國一汽全面創新驅動,持續攻堅核心技術,全力打造民族汽車品牌,全方位建設世界一流汽車企業的決心與信心。
  • 深圳: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國際開放創新中心
    最近,深圳市政府印發了《關於支持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建設國際開放創新中心的若干意見》,《若干意見》以科技創新為主軸,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國際合作為特色,以深港協同為抓手,從市級層面全面構建支持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的政策框架體系,全力支持建設成為深港科技創新跨境合作先行示範區、國際先進創新規則的試驗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開放創新先導區、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中試轉化集聚區
  • 深圳的科技創新環境優勢不再了
    據悉科技兆邦基夢工場(innopark)是由深圳市電子行業協會領銜發起,聯同兆邦基集團以及世界各國電子信息與科技創意領域的非政府組織等合作設立的創客創新服務平臺。市政府副秘書長高國輝在致辭中指出,科技孵化器是科技創業服務的有效載體和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是科技創新鏈的關鍵環節和區域創新體系的重要內容。
  • 深圳,給科技創新全生態鏈的呵護
    12月8日,澳門科技大學和埃克斯工業共同舉辦了中國(橫琴)半導體智能製造高峰論壇,官產學研資各界人士齊聚。這是眾多創新創業的樣本之一,體現著深圳產學研資深度融合激發出的活力。這裡有完善的創新創業生態環境「研究是手段,產業化是目的。」
  • 蔣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致力打造新的增長極
    要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上彰顯特色優勢,加快構建現代創新體系,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面對新的賦能定位和更高要求,我市要在思想理念、體制機制、科技研發、成果轉化、平臺建設、人才戰略等方面再提升、再發力,形成新引擎,提供新支撐。  堅持創新驅動,必須在產業創新上有新作為。一要激發創新動力。加強政策支持,對科技軟體、5G、大數據、人工智慧、智慧城市等未來和重點產業給予重點支持。
  • "科技變革開新局、特區創新立條例"科技創新條例特別論壇在深圳...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為推進科技進步、創新發展,2020年9月26日,深圳市計算機學會聯合深圳大學城網絡信息中心在深圳大學城會議中心召開"科技變革開新局、特區創新立條例"科技創新條例特別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