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得好,每個熊孩子背後都站著一個熊家長。現如今有些孩子在家長的無條件溺愛下,總是會做出許多令人厭惡的行為,卻又因為家長的維護而得不到應有的教訓。而隨著熊孩子年齡長大,也會愈發惹人厭惡甚至闖下大禍。
張女士平時工作很忙,難得節假日有空閒時間,一家四口選擇出門爬山。在盡興地遊玩過後,熱乎乎的火鍋是最好的撫慰人心的方式。可是在吃火鍋的過程中,卻發生了點波折。一家人都圍在桌邊其樂融融地涮肥美的羊肉,而鄰桌來得稍晚了一些,羊肉還沒上。
這時,鄰桌看起來5歲的小男孩率先坐不住了,拿著筷子過來便要夾張女士一桌的羊肉,而二寶很排斥這個沒禮貌的小男孩,擋住了鄰桌熊孩子的筷子。沒想到鄰桌的熊孩子竟然向幾人正在吃的火鍋裡吐口水。
惱火的大寶追上去要打熊孩子,卻被鄰桌的父母制止:「他還小,什麼都不懂,別和他計較了。」而大寶看見這一幕,果斷也向對方的火鍋內吐了口水。鄰桌父母正要發火,張女士在這時及時出面:「別和孩子一般計較,咱家的都是小孩子啊。」
這反擊著實是很解氣。
一、 父母的過度溺愛
現如今,許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在全家人的縱容以及愛護下,孩子會逐漸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觀念。在這樣的觀念促使下,孩子會做出很多惹人厭煩的行為,最終成為別人眼中的熊孩子。如果不想讓孩子成為這樣的人,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停止這種過度溺愛。
不要讓孩子在家庭中有著特殊地位,例如爸爸媽媽的生日可以不過,但是孩子的生日一定要過等。這種溺愛不但會將孩子的性格培養出問題,也會大幅度削弱父母的權威性,之後再教育孩子也就更不容易了。
二、 父母的無所作為
案例中的父母就是這樣一個無所作為的例子,當孩子犯下錯誤時,不去引導孩子去道歉,而是選擇視而不見甚至幫忙開脫。千萬不要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當作藉口,這樣其實是在害了孩子。孩子在這樣的父母的縱容下,只會逐漸培養出扭曲的觀念。
在自己的孩子做出引人不適的行為過後,正確的做法是引導孩子對被困擾的人當面道歉,讓孩子意識到自己這樣做是不對的,才能夠逐漸糾正錯誤的觀念。
三、 父母做負面榜樣
孩子會無意識地模仿父母的所作所為,如果父母無法做個好榜樣,那麼孩子也會將父母的行為複製到自己身上。因此,如果想要自己的孩子不成為別人眼中惹人厭煩的熊孩子,那麼父母首先要改正自己的不良習慣。只有父母遵守社會秩序,孩子才會明白遵守社會秩序的重要性。
我是敏敏媽媽育兒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