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吃掉」2500萬棵大樹 委員:限用一次性筷子(組圖)
免費最經典的幽默小段子 掌握第一手軍事情報
搜狐新聞,告訴你正在發生什麼。 點擊進入>>>
走進北京大大小小的餐廳,服務員上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奉上一雙木筷子。除了在家裡,只要出門吃東西,大家大多數情況下會選擇使用一次性衛生筷子。在人們很方便的同時,有一組數據也被有關部門統計出來,「我國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億雙,耗費木材166萬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約2500萬棵大樹,減少森林面積200萬平方米。」市政協委員於豔華提出《關於在北京市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建議》的提案。市商務局在對提案回復時指出,將與有關部門研究在服務規範中規定不準使用一次性筷子。
現場調查
顧客多選擇一次性筷子
記者在菜市口幾家餐館調查時,餐館的工作人員都表示,如果你問顧客用消毒過的重複使用性筷子,還是用一次性的,顧客肯定會選擇後者。
一家以涮羊肉聞名北京城的飯店的大堂經理說,開始,他們一直將使用過的筷子進行消毒後重新包裝,再供顧客使用,衛生絕對是達標的,但是,有的顧客卻拒絕使用,要求使用一次性的筷子。「顧客就是上帝,既然顧客自己要求,那麼只好迎合顧客的口味。」這位經理說,「其實,我們的消毒和器具程序都是經過衛生部門檢驗合格的,而那些買來的一次性筷子,說實話,真不知道到底是否衛生。」
昨天,記者調查了一些正在飯店用餐的顧客,他們認為,對大飯店的筷子比較相信,而對一些中小飯店的消毒筷不敢相信。有的顧客說:「真怕用那些用過的筷子會被傳染上什麼病,而一次性的就好些,心理踏實。」一位顧客說:「我剛才去洗手間,親眼看見服務員直接將洗出的碗筷端出來,根本沒有消毒。」
小販:
1塊5能買90雙
在廣安門南站市場門口,一個賣涼麵的小販說:「我每天用的筷子都是在市場裡邊買的,很便宜,一包90雙,每包1塊5。」記者在市場裡轉了兩圈也沒看見有賣筷子的,正準備離開時,發現一個賣調料的櫃檯上擺著兩包筷子。
這包筷子賣一塊五 信報記者 王翠霄/攝
賣調料的女攤主告訴記者:「一般的小飯店,就進這種簡易包裝的,如果飯店大,用的高級些,我們可以給定做。」記者問高級與簡易有什麼區別,女攤主說:「做工精細些,外邊那層塑料包裝漂亮些,其他沒什麼區別。」記者又問是否都經過消毒,這位女攤主顯得有些不耐煩,說,「你去新發地集貿市場買吧,那裡有的是。」
銷售員:
沒見過廠裡有消毒設備
來到新發地集貿市場一家一次性筷子批發處,正好遇到河北省石家莊市一家衛生筷廠的銷售員來送貨,銷售員告訴記者,他們就是一個鄉鎮企業,問及消毒設備和消毒程序,銷售員說來廠子兩年多了,就沒見過,「外邊包的那層塑料紙,是河北省的一個小鄉村裡回收的塑膠袋又重新加工的。」
對此,北京市衛生局的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用塑膠袋回收重新加工的塑料包裝絕對是不衛生的,甚至有可能有毒,執法部門將下去檢查,發現不符合標準得產品將馬上依法進行處置。
這是一次在王府井舉辦的環保雕塑展覽,枯樹根上「長」出的一次性筷子警示我們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高弘傑/攝
委員聲音
可用竹筷子代替木筷子
於豔華委員說,一次性筷子是人們外出就餐和吃工作餐的常用餐具。在北京,一次性筷子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熟視無睹的現象。誠然,使用一次性筷子方便了我們的生活,滿足了我們對就餐用具衛生的需求,但是付出的代價是木材資源的浪費,是寶貴的森林資源的缺失。
她認為,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不是不可以替代的。限制使用一次性筷子實際上只是改變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習慣。快速生活節奏要求人們追求簡便快捷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人們在使用一次性筷子給個人帶來方便的同時卻給整個社會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公共政策應當介入。作為「首善」之區的北京,更應當有所作為。
此外,於豔華委員表示,還應該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加強「使用一次性筷子負效應」的宣傳,讓公眾真正了解個人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方便會給整個社會帶來怎樣的後果,從而從心理上認同限制一次性筷子使用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公眾的理解和認可會提升公共政策的可行性,大大降低政策執行的成本。
在提案裡,於豔華委員建議使用竹筷子,因為竹子生長得快些,「但這都不是可以解決的根本辦法,包括強制消毒,大飯店可以進行消毒,而小攤小店,他們肯定不會這麼做的。」於委員無奈地說。
政府回音
將逐步取消一次性筷子使用
北京市商務局在對提案回復時指出,「2005年,市商務局將會同有關部門行業協會提出餐飲業強制性地方標準《北京市餐飲行業準入標準》,其中提出,『今後,將與有關部門研究在服務規範中規定不準使用一次性筷子。』」
負責提案回復的柏際平說,「目前,即使相關規定出臺也只能是一個引導,逐漸取消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不可能馬上就見效。我們建議飯店對顧客使用一次性筷子進行收費,這樣一來,可以慢慢在市場上取消。」
在接到這份提案後,北京市衛生局也進行了詳細的調查,發現北京市餐飲企業使用的低檔次的一次性筷子基本上都是從周邊省市流入集貿市場,以此作為集散地,再經過批發商,批發到各類餐飲單位,衛生狀況比較差。
對此,北京市商務局有關部門也認為,2002年,北京市政府取消了一次性衛生用品(包括一次性筷子)的衛生行政許可項目,就減少了一項約束關。因此,目前一次性衛生用品的衛生狀況只能靠衛生局的執法部門加強檢查,一旦發現不符合衛生標準,將依法進行處理。
信報記者 王翠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