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小孩子的一幅畫,就為這幅畫寫了幾句,原來題目是《瓢蟲和大樹的故事》。
瓢蟲和大樹,瓢蟲的家在大樹上,瓢蟲一直在大樹附近活動,瓢蟲有時想飛向遠方,可是又不想離開熟悉的大樹,就一直心神不定,無法取捨,瓢蟲有時也飛出去好幾天,看看遠一點的世界,然後再飛回來,因為外面的樹和這棵大樹不一樣,外面的樹上有時落了很多鳥,它怕被鳥吃掉,就飛回來,而這顆大樹,蒼老,扭曲,已經過了最佳的年齡,即使春天來了,葉子發的也不多,飛鳥都不落,所以瓢蟲在這裡很安全。
但是,瓢蟲有時也悄悄覺得大樹醜陋,配不上自己美麗的翅膀,心中這樣想,待久了,就又想飛向遠方,大樹,懶得管瓢蟲的小心思,大樹覺得,我是大樹啊,我也不能隨你飛,頂多在有風的時候忍痛拽一片葉子,陪你飛一段距離,然後落地化為塵土,我再努力也只有這樣,瓢蟲飛出幾天就回來,回來說,大樹啊,我要是不回來,你該多麼寂寞,一邊說一邊喝著葉子上的露水,大樹習慣了瓢蟲的任性,小脾氣,忽遠忽近,忽冷忽熱,習慣了它的驕矜幼稚,習慣了它的絮絮叨叨,習慣了它的小兒女情狀,也習慣了它不在時的安靜,我就是一棵安靜的大樹嘛,我還能咋地,所以,無論瓢蟲怎樣,無論瓢蟲有多少小表情,有多少嗔痴愛恨,大樹都微微一笑不說話。
如果硬要打個比喻,來升華一下主題,那就是,……
媽媽我想對你說 ,你如果是那棵大樹,我就是那個瓢蟲,雖然我也曾怨過你 ,也曾嫌棄過你,但是,你一直是我最愛的媽媽,我也一直在吃掉那些害蟲,悄悄的保護你,無論我飛多遠,都還會回來的,因為,有媽媽的地方,才有家。
本文編者採菊東籬下804原創,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