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看到網上有許多博主在使用方格筆記本,好看的字搭配小格子,筆記會受到許多人的喜愛。評論裡不乏有人要求博主分享更多她的筆記,或者求問排版的方法,又或者讚揚博主筆下的字體娟秀。每次看到這樣的提問,我都不在意,心裡暗暗認為她們只是單純追求美觀而已,沒什麼特別之處。直到最近,筆記內容莫名增多,有需要抄寫的內容,也有臨時增加的想法,結果筆記變成了無空隙、寫的滿噹噹的「填鴨式」筆記本。為了表示重點,筆記上布滿了各色標註,到最後自己也不知道邏輯了。正是煩惱時,看到身邊人在看《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雖然對印象中滿是廢話的工具書沒有好感,但我還是翻開了。
這本書果然和許多工具書一樣,核心方法明明幾頁就可以說清楚,卻硬要不斷重複,把同樣的意思用不同的文字說出來,生生湊成厚厚一本。
簡單說,這本書向大家介紹了一種不同於傳統橫線式筆記本,而是小方格樣式的筆記本。這種方格筆記本是麥肯錫的諮詢顧問、東大錄取生、京大錄取生的必備武器,因為方格筆記本自帶小方格,沿著方格自有的橫豎線很容易畫圖、畫表,所以很自然地提升筆記本的視覺效果,讓人一目了然。
作者舉例自己親身經歷並對上到企業老闆、下到中小學生等兩萬餘人進行了筆記技巧指導,感受出六種積極作用:提升記憶力、增強邏輯思維能力、增強解決問題能力、增強演講能力、提高積極性、提升學習能力。因為這些作用,方格筆記本又被作者稱為聰明人的筆記本。
我並不認為換了筆記本一定會有作者說的神奇效果,但是根據作者介紹的使用方法,我認為會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我更好的規劃排版。
使用方格筆記本的要點一:筆記本上方的空白區域,在這裡寫下本頁內容的主題和重點。就像報紙的標題一樣,對整篇重點一目了然。
要點二:這些筆記本的通用框架是「黃金三分法」。將筆記本的左右兩頁作為一頁使用,一頁主題,左側記錄「板書」,右側寫「發現點」和「總結」。「發現點」記錄老師的點評、自己的疑點和注意要點,「總結」記錄為解決這些疑點而採取的行動及相關總結。
要點三:排版方式。行首對齊,在行首空兩三個字的地方寫小標題,在比小標題往後兩三個字的地方寫內容,項目改變時空一行,注意留出空隙。空隙提高筆記清晰度,同時方便日後追加新信息。
要點四:筆記本使用的顏色控制在三種以內。作者提到用藍色或黑色書寫筆記,用紅色標記非常重要或需要修改的地方。這種方法可以把思考重點放在主要問題上,養成判斷主次的習慣。
要點五:小方格筆記本用A4大小,太小尺寸如A6無法很好的總結想法。
要點六:要有自己習慣的邏輯連接詞和符號。不用太複雜,統一併且自己看得懂就行。
作者還介紹了提案筆記本和博弈筆記本,看來看去,我認為作者介紹的有點混亂,實質還是方格筆記本,只是不同於學習記錄是給自己看,這兩種多用於工作記錄,寫筆記是為了將內容傳達給別人。排版上更像一頁報紙新聞,標題、圖表、結論都是必不可少的。
這本書介紹的方法為我們多提供了一種選擇,我個人認為,在學習上好用程度很高,但是沒有必要完全照搬。筆記是私密性很高的物品,除非拿去售賣為了掙錢,我想自己看的人可以做出適合自己的調整。比如它的框架是最精華的,比橫線筆記本一行一行寫更能區分他人和自己的觀點,可是左右兩頁作一頁使用太費紙張,所以我目前的使用方法是只保留精華框架,一頁一頁記錄,效果也不比左右兩頁作為一頁記錄差。
以下是書中的兩個精美筆記,供欣賞。
了解了方格筆記本,你會試著開始用嗎?試試再來告訴我好不好用吧?
Ladytime出品,轉載請先至後臺詢問
無條件歡迎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