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年來諸事繁雜,一人身兼數人活計,休息日總不免加班加點之餘,日常閱讀重點也由閒適散文變為各種工作方法論,無他,在工作數量看起來不會減輕,工作壓力只會越來越重的大背景下,無法改變客觀環境,就努力讓自己一專多能吧,起碼少被領導批評是真的。在這種功利目標影響下,閱讀也變成以各種日本出品的工作方法書為主。無他,日本人在這方面還是很有一套的,雖然每本書都號稱自己時間短、見效快,標榜的口號都是既學既用,充電三分鐘,通話四小時的節奏,但效果到底如何,只有讀者自試方可知曉了。比如這本《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便如是。
這本書看過兩遍,上一次看是去年,看的有些昏昏然,懵懵然,覺得就是一個記筆記的方法論吧,但作者在每一章都以地方臺插播廣告的氣勢向大家宣講一番方格筆記本就是好就是好,搞的小白如我,忍不住反省自己是不是水平太LOW,不能領悟書中奧義呢。
去年年底時再次迷上手帳,對於手帳各種周邊,比如膠帶,比如水彩,還有與手帳相類的東西,比如筆記本,也發生了很大興趣,於是對此書的興趣也一併重拾,去圖書館借書時特意找來再看一遍。
再看之後,咳,感覺還是日本人寫方法類指導書那種常見的調調,通常書不是很厚,全本圍繞著一個問題各種說來說去,講來講去,前面說的是當初沒用這個方法如何如何,後面講的是用了這個方法怎樣怎樣,然後便是將作家這個獨門秘技分成數點寫成數章的一項一項列出來,還是熟悉的配方,還是原來的味道。
為了印證自家所想,還特特到萬能的網際網路上找明白人來指點迷津。必須得說,這本書在國內出版後,對於這種來自國外的工作方法論圖書,廣大人民群眾還是很歡迎的,知乎上還有一個問題:方格本真的有《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這麼實用有效嗎?下面答題者不少,基本都是看過這本書的,大家都有些心得要說,雖然有褒有貶,但大部分閱讀群眾和個人的理解都差不多,於是個人也就再次因為自己與廣大人民群眾保持了一致性而放心了。
為什麼要用方格筆記本?作者在書中提出這個問題後,給出的答案是:因為麥肯錫、BCG(波士頓諮詢公司)、東京大學錄取生,聰明的人都在用方格筆記本。
當然我們可以說,先把是否所有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的問題放在一邊,就算是,也不能證明用了方格筆記本就能變聰明,因為聰明人們一定還有許多其它共同的行為方式,比如說他們都有每天吃飯、喝水、上廁所的習慣,甚至他們都愛吃漢堡,不愛喝豆汁,但是你不能說他們是靠著吃漢堡的共同習慣取得成功的不是嘛。
當然個人的上述解讀也有強詞奪理的嫌疑,對於方格筆記本與成功間的正確關係,作者自己早在書中就認真總結過了。所謂方格筆記本帶我走上成功之路的正確抵達方式是:改變筆記本就可以改變思路,思路改變了,結果也會不同。
下面,讓我們來看看方格筆記本如何改變思路,到底與普通筆記本有何不同之處。值得一提的是,許多關於本書的書評裡,不少讀者都認真表示,明明幾句話一篇文章就能說明的問題,不明白作者偏偏要反反覆覆,說來說去,繞來繞去,硬是說出一本書來,其實不就那點事嘛。對此個人表示認同,並積極嘗試概括之。
全書總體而言就是一個中心,既作者反覆強調的,「使頭腦變聰明的方格筆記本三法則」,既:使用方格筆記本,標出題目,用三分法記錄。
以上這三個基本點,便是全書的梗概了。用方格筆記本者,是要用A4大小那種方格筆記本,而不是我們常用的A5本。標出題目,指要擅加利用筆記本上方的空白區域。作者在書中特別指出:筆記本上方的空白區域是最重要的部分,應該用來概括本頁的主題,書寫題目和備註。將梳理後得出的結論寫在這裡,寫出全頁的核心內容。
再來,就是三分法記錄,既麥肯錫「空.雨.傘」三分法,在做筆記過程中的實地應用。具體操作方式既是從左向右將筆記本分做三部分,按照事實--解釋--行動的順序記筆記。
說到麥肯錫大名鼎鼎的空雨傘理論,具體說就是天空陰暗,像要下雨,帶傘出門。如果切換成工作方法論,空既正確認識現在的情況,雨既對情況做出解釋,傘是採取的行動方案。簡單講就是一個了解情況、分析情況、制定方案的過程。
方格筆記本的三分法記錄,就是按照了解情況、分析情況、制定方案這三項從左向右進行記錄,而一定要用A4大小的筆記本進行記錄的原因在於,一者,A4是國際標準。二來,需要輸入的信息量非常龐大。用A4大小的筆記本就可以從收集到的信息中找出重點,便於梳理。
提過上面這幾個大點後,下面就是一些小細節了。
比如,應該按照「一頁一主題」的方式記筆記。不能寫那種「無法再現學習內容,阻礙能力發揮的筆記」。
記筆記時,將使用的顏色控制在三種以內。作者推薦的方法是用藍色或黑色做筆記,用紅色做判斷或標示修訂處。
作者表示,只要你每天按照這簡單的三法則記筆記,保證大腦反應速度及工作、學習效率會發生巨大變化。為了堅定大家的信心,書中作者還列出一些名人來為「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這件事進行了背書。比如著名的諮詢公司麥肯錫、BCG用的都是方格筆記本。比如大前研一,再比如鼎鼎大名的康奈爾筆記本也是分為板書、發現點、總結三部分,貫徹的也是所謂「黃金三分法」。
再次看完全書,個人得出的所謂結論是,所謂「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確切說只是一種做工作筆記的方法,大抵總不過了解現狀、分析情況、制定方案這三點,對於諮詢公司的工作而言,或者十分適用,對於我們這些普通小職員,寫工作筆記也罷,記工作日誌也好,無非是記錄工作,總結經驗,歸納梳理而已。用方格筆記本也好,用A5空白本也罷,差別著實不大,只要殊途同歸,起到歸納整理的效果就好了。
方格筆記本或許能讓你走向成功,但並不能保證你肯定成功。良好的分析力、較強的執行力、有效的溝通力、出色的協調力,才更有可能在工作中把事情辦成。最後,個人推薦延伸閱讀另一篇關於此書的書評:怎麼寫好軟文,出書還收智商稅,相信對此書及對話題營銷領域感興趣者,讀後一定大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