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早的時候,我帶孩子們畫的是思維導圖。
原因無他,就是當時我正在學思維導圖,就想著也要把這種好的歸納方式教給孩子們。
(我做的單元歸納示範)
這個學期教7個班,超過380個孩子,怎麼帶領這麼多的孩子好好學科學,一直讓我很苦惱。暑假裡,看了一本書《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如獲至寶,因為方格筆記的方式和邏輯,會教會孩子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用「框架」梳理小學科學中繁多的知識點。
(來自《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書裡介紹的「使頭腦變聰明的方格筆記本三法則」是:「使用方格筆記本、標出題目、用三分法記錄」。
用方格筆記本記的筆記是這個樣子的:
(來自網絡)
看上去是不是特別清晰和直觀?它幫助我們把知識結構化,隱性思維形象化。
那麼如何開啟成為「聰明人」的旅程呢?
首先,要給它起個標題,孩子們剛剛開始學習使用,可以先用每課的課題。慢慢地再過渡到像起新聞標題一樣給每課的內容起標題。
其次,用兩面完成一課的筆記整理,這樣寫的好處就是:筆記的空間放大了一倍!未來在複習的時候能夠更清晰,也利於之後補充反思和錯題進去,進一步豐富筆記。
再次,方格筆記本,一般分為「左中右」三部分,這種黃金三分法可以給大腦規劃出清晰的思維順序,嚴格的按照格式這些枯燥的順序是幫助大腦像肌肉有拉伸記憶一樣。
我給孩子們建議的是:從左向右依次的順序可以是「預習——板書——反思」,或者「觀點(問題)——驗證(實驗方案)——結論(反思)」,又或者「提煉——梳理——思考」。
這是孩子們的第一次筆記,相當優秀!
(來自我學生的筆記)
孩子們通過不斷的練習記錄筆記,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結構化的邏輯思考習慣,並逐漸搭建起自己的知識框架。到時候,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會別人眼中的「聰明人」!
你在使用筆記的過程中,有什麼好的經驗?不妨一起交流,共同進步!
*周藝凌,青少年成長指導師,DISC雙證班聯合創始人。歡迎關注「教是更好的學」。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教是更好的學)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