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學習、看書總是記不住,是因為記憶力...

2020-12-12 小獅子在成長01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學習過的知識,看過的書,過不了多久就忘得一乾二淨了。於是開始質疑自己的腦子,是不是記憶力太差勁了?

也許你不是記憶力太差,而是需要一本讓你變聰明的筆記本。

高橋政史寫的書《聰明人用方格本》指出,聰明人與不聰明人的區別在於信息整理能力的不同。如果你在學習或看書的過程中,沒有正確的記筆記,那學過的東西,能夠記憶住的內容,就會很少。

什麼樣的筆記本才會讓人變聰明呢?先來看看自己手上的筆記,做一個判斷吧。你的筆記是不是打開發現完全沒有「再現性」呢?也就是說你看著你的筆記本,你卻無法再現當時學習的內容。

下面8點是作者指出來的,判斷自己的筆記本是不是能夠使頭腦變聰明的一些要點。每一點背後,都體現了你思維的邏輯。

髒亂筆記本,體現的是你的理解能力,積極性低下。筆記本太小,體現的是你思考複雜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低下。筆記本顏色過多,體現的是你判斷優先順序的能力,判斷力低下。筆記本沒有重點,這也行,那也行,體現的是你的捨棄能力、整理能力低下。筆記本照抄黑板,白板的板書,是一本複製筆記本,體現的是你的記憶力、獨立思考能力低下。毫無空隙,寫得滿滿當當的填鴨式筆記本,體現的是你的理解能力,複習能力低下。沒有圖表畫、只有文字的純文字筆記本,體現的是你的視覺把握能力表現力低下。中看不中用,日後看筆記無法再現當時內容的筆記本,體現的是你的學習能力,理解力低下。

你的筆記是屬於哪一類呢?我通過比對發現自己真的是8個點裡面中了6個點。可我一直在自我嘲笑自己的記憶力不好,原來是學習方法、做筆記的方法不正確導致的。

《聰明人用方格本》這本書表面上是介紹形式「如何做筆記」的方法論書籍。實際上卻是一本,告訴我如何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一本書。

這本書總共有5個章節,第1章和第2章介紹使用方格本的好處,以及如何使用方格本,是整本書的基礎。

第3章介紹的是學習筆記本,也就是記憶筆記本,該如何做。重點在於如何用筆記本幫助記憶,讓學習到的知識成為自己的知識並能傳達與應用。

第4章介紹的是工作筆記本,也是一本思考性的筆記本。作者稱之為「懂得取捨」的筆記本。「懂得取捨」筆記本有助於提高工作效率與執行效果。

第5章介紹的是傳達性筆記本,作者把它稱為提案筆記本或者博弈筆記本。使用提案筆記本的方法,可以鍛鍊「思維邏輯能力」,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

「記.思.傳」是本書想要體現的三個最大的作用:記憶、思考、傳達。當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結合章節進行閱讀。

如果說,聰明人與不聰明人的區別在於信息整理能力的不同。那麼如何提高自己的信息整理能力,提高信息利用率呢?

書中介紹了很多成功的公司,或者成功人士所使用的筆記框架。這些框架,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叫做「黃金三分法」。

「黃金三分法」就是把筆記分為三個主要部分:事實(板書)、解釋(發現)、行動(總結)。

框架即格式,按照自己的需求可以先給自己確定一個適合的格式。

記憶筆記本的「大腦空白一秒」

你在學習的過程中,是照抄黑板的板書,還是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書寫呢?

關於學習筆記本,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用眼的技巧——在看黑板與書寫筆記之間,加上映入「大腦的空白一秒」,也就是說在看完黑板板書之後,先在腦海裡面重現一遍學習過的知識,再用自己的語言,在筆記本上面書寫下來。

這一個技巧,作者在他其他的書中也有提到過類似的方法,也就是「影像化」。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先把流程操作在腦海裡面進行一遍演化。那麼你的想法,學過的知識,就會更加的清楚,不容易遺忘了。

無獨有偶,記憶大師也曾介紹過這麼一個記憶的方法-快速記住52張撲克牌,先在一個房間裡面去用腦子,想一遍這個空間有哪些東西存在?再把這個房間裡面的情景,與52張撲克牌一一對應,在腦子裡面過一遍。比如撲克牌「k」,對應的情景就是一個人在椅子上換鞋子。

按照這樣的記憶方法,不僅可以快速記住這52張撲克牌,還不容易忘記。

工作筆記本該如何「懂得取捨」

懂得取捨與工作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在我們的工作中,總會有不同的,各種各樣的信息,不斷向我們傳輸,比如會議上的要求,上級交給的任務,需要向下級傳達工作任務,或者顧客提出的各種需求。

「懂得捨棄」的相反面是「代謝不良」,也就是這也寫那也寫,先記下來再說,記下來之後卻發現工作效率、執行效果並沒有想像中的好,花的時間也隨著信息的增多而增加。

懂得取捨就是一個信息的整理過程,信息整理的過程必須要有思考,思考通過詢問與溝通能力進行體現。快速的發現論點,清楚指令,可以讓自己的工作變得清晰,傳達變得精準,工作質量也就會提高效率也會變得更高。

傳達性筆記本與掙錢又存在什麼樣的關係呢?

堅持用書本介紹的「事實-發現-行動總結」記筆記,我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會得到不斷的鍛鍊。

基於事實基礎的思考,就像切割鑽石的原石。人們愛表達想法,卻忽略事實,如何區分事實與意見呢?快速記下不可忽略的信息,在信息基礎上,通過發現區域的5個為什麼與三項工具,不斷提升我們的提問力,溝通能力,以及總結思考的能力,最後以行動為出口。

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職場競爭力得到了提升,升職加薪也就不遠了。

總結

使用方格筆記本表面上是一種形式,卻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思維方式,需要得到鍛鍊。

我也曾有過這樣的疑惑「如何高效的閱讀一本書?」「如何有效的進行學習?」,也買了類似的書本,來進行閱讀,卻發現自己總是無法得到提升,甚至連「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本書也沒好好看完。

自從正確的使用筆記本之後,閱讀這些書本,進行學習也得到了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困惑,想得到提升,在學習的路上卻總是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那就嘗試一下先改善自己記筆記的方法吧。俗話說,好記憶不如爛筆頭,筆記該如何記,也要講究一下方法,才更有效果。

相關焦點

  • 方格筆記本工作法——《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無他,日本人在這方面還是很有一套的,雖然每本書都號稱自己時間短、見效快,標榜的口號都是既學既用,充電三分鐘,通話四小時的節奏,但效果到底如何,只有讀者自試方可知曉了。比如這本《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便如是。
  • 麥肯錫、埃森哲、康奈爾都在用的《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你用了嗎
    他回答說:因為發現公司大眾體系的人都習慣用方格筆記本,自己用起來也覺得不錯。昨天去圖書館,我意外地看到了日本高橋政史的《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這本書,於是我開始仔細研究起這本書來。為何聰明人要用方格筆記本呢?接下來的內容,也許會使你跟我一樣得到不錯的啟發哦!
  • 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有人教過你該如何使用筆記本嗎?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學習過如何使用筆記本、如何記筆記。記筆記分為「聰明」和「阻礙」兩種類型,它是一個人邏輯思維的展示。我在一家通信公司的研修課上講課時,曾問過他們這樣一個問題:「有沒有人教過你們該如何使用筆記本?」回答「有人教過」的只有一人。當時一共有100人聽課,也就是說,學習過如何記筆記的人只佔1%,這就是現實。
  • 為什麼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聰明人為什麼使用方格筆記本?
  • 手帳|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書名:《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最有效的大腦思維整理術》——[日]高橋政史今天的文章目錄:>為什麼使用方格筆記本?方格筆記本使用三要素:留出空餘,首行對齊,用圖、畫、表呈現視覺效果。在筆記本頂部3-5釐米寬的空白區域寫下標題。按照「事實—解釋—行動」的黃金三分法記筆記。
  • 聰明人使用方格筆記本
    這是書語人間為你解讀的第70本書《聰明人用方格筆記術在漫長的一生,我們總會因為各種原因使用筆記本——學習、考試、應聘、工作……然而,大多數人都沒有掌握正確的記筆記技巧。當你翻開他們的筆記本,你會發現他們的筆記缺乏框架,以至於很難從中排除不需要的信息和知識,找出重點。長久以往,大腦裡的信息就會越來越凌亂,學習工作效率也就越來越低下。
  • 讀書筆記|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高橋政史
    正文約 2800 字,閱讀約 9 分鐘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我們首先來分析一下這本書的名字:「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典型的主謂賓結構。主語是「聰明人」,謂語是「用」,賓語是「方格筆記本」。而第二個名詞「方格筆記本」就很好理解啦。喏,就是長成這個樣子的筆記本:方格筆記本VS傳統筆記本相較於我們常見的橫線筆記本,方格筆記本擁有哪些優勢呢?我們會在第2節詳細討論。
  • 用了半年聰明人用的「方格筆記本」,我有六條體會,可能對你的學習有用
    今天向還想學習的朋友介紹一個工具同時也是一種學習思路,用起來能讓你在學習之路上有一份踏實和明白。 這就是A4大的方格筆記本和「記」「思」「傳」三步走的學習思路。 方格筆記本,顧名思義就是紙面全是網格的筆記本。
  • 平價手帳實用教程(上):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2015年日本暢銷書《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引入中國,我在預定期就買了,但是內容有點失望。因為日本和企業文化和校園文化都和中國差別挺大的,書中的內容不接地氣。我把書中一些有用的,結合我以往的使用經驗分享給大家。
  • 好閱讀 | 聰明人使用方格筆記本
    字跡潦草,日後翻看時無法重現重點這裡也記,那裡也記,不管什麼都記沒有空白,寫得滿滿當當的比A6字還小,類似記事本型的筆記本如果你出現以上的問題,就要警惕你是否有效的利用筆記90%的人沒有學習過「正確使用筆記本的方法」如果你從現在開始啟航,意味著你將比90%的人提前掌握善用筆記,可讓思路清晰
  • 方格筆記本真的好用嗎?
    直到最近,筆記內容莫名增多,有需要抄寫的內容,也有臨時增加的想法,結果筆記變成了無空隙、寫的滿噹噹的「填鴨式」筆記本。為了表示重點,筆記上布滿了各色標註,到最後自己也不知道邏輯了。正是煩惱時,看到身邊人在看《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雖然對印象中滿是廢話的工具書沒有好感,但我還是翻開了。
  • 聰明人都在用的筆記本,一學就會,你不來看看?
    作者:螞蟻向上爬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最有效的大腦思維整理術》是一本筆記法的工具書。表層看是教你做筆記,採用的是麥肯錫諮詢公司、波士頓諮詢公司、東京大學學生等做筆記的方式,底層看是教你整理大腦思路。
  • 一起做使用方格筆記本的聰明人
    最近圈媽愛上了方格筆記本,鑑於方格筆記本那本書實在水分太足,只好動手整理了下精華,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最快速幫助你入門方格本筆記法。把買書的錢省下來去買本筆記本吧! 以下內容整理自:《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最有效的大腦思維整理術》作者:[日]高橋政史 在過去,我們在做筆記時經常是止於重述階段,即把聽到的、看到的記在紙上。
  • 聰明人都使用方格筆記本
    今天的文章跟筆記術相關,日本人對筆記術研究很深入,我閱讀過筆記和手帳的絕多數書籍都是日本人寫的,最近剛看完一本《聰明人用方格筆記術
  • ——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未來幾天,我們為大家帶來的是由日本作者高橋政史所著的「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的速讀方案,希望大家能夠通過這幾篇文章顯著提高工作效率,從而遇見一個更優秀的自己!好了,話不多說,正文開始。大多數人的筆記本都屬於阻礙能力發揮的筆記本。
  • 原來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
    猛然一看,《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這本書的題目好像有點以偏概全。甚至有人懷疑,這是不是方格本的推銷廣告啊?不過,我在1月26日讀了這本書以後,覺得日本人對筆記術的研究確實很深入。筆記只是技巧,目的是為了整理我們的大腦思維。為了深入學習整理術,特在此推薦。
  • 推薦好書《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
    作者:高橋政史 今天推薦一本工具書,是關於記筆記的,記筆記還要學習嗎?是的,因為記筆記並不是單純的把老師/講師講授的內容記錄在本子上,還是一個資料整合分析歸納的過程,這個你有想到嗎?用這些方式記的筆記本,作者稱之為,「阻礙能力發揮的筆記本」,它的負面影響是:不能夠充分發揮能力…能力越來越差…之前的所有努力全部白費了…無法把握好眼前的機遇…
  • 我想做個聰明人——《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序言部分筆記
    當然這個筆記就是聰明人用的方格筆記本嘍。這本書寫的不單單是筆記的寫法,更多是一種思考方式。讓人得以通過聰明人的思考方式來鍛鍊自己的思維,再次看向這個聰明的世界。所以聰明人的筆記由三個部分組成「事實——解釋——行動」。這讓我想起了讀過的另一本關於讀書的書《這樣讀書就夠了》。在那本書裡也是用三個步驟把讀過的書轉化為行動的,與本書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 我相信:學生們會通過使用方格筆記本,都成為「聰明人」
    暑假裡,看了一本書《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如獲至寶,因為方格筆記的方式和邏輯,會教會孩子一種新的思維方式,用「框架」梳理小學科學中繁多的知識點。(來自《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書裡介紹的「使頭腦變聰明的方格筆記本三法則」是:「使用方格筆記本、標出題目、用三分法記錄」。
  • 讀完《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
    百家號獨家內容 【讀書筆記】兩天內,一字不落的看完《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翻譯版,原作者是日本的高橋政史,這本書已經被擱淺半年多了作者通過對麥肯錫、東京大學、康奈爾等使用方格筆記本的案例進行分享,衝擊了我之前的腦容量,刷新了我的思維模式。書中的信息量太大,看完是覺得有些累,但是收穫滿滿。突然靜下來讀一本書,跟隨作者的腳步一步一步往前探尋,跟著作者的思路一點一點地認知清晰,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