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時節,貴陽城北,寒冷天氣阻擋不了發展的熱情。
這幾天,一則消息不脛而走:今年以來,雲巖區新增市場主體20420戶,其中,企業新增7629戶,個體新增12791戶。目前,區域內市場主體總量成功突破11萬戶,累計達到110348戶。
在全球疫情影響下,如此數據,充分彰顯出區域經濟的發展韌性與活力,以及市場主體對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市場主體既是市場環境的晴雨表,也是經濟活力的風向標。新增市場主體湧現,體現的是經濟微觀基礎的積極變化,得益於雲巖區堅定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全力做好簡政『減法』、監管『加法』、服務『乘法』的紮實行動。」雲巖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蔡佳麗說。
政務審批高效 服務效率提起來
「網上辦事讓我們感受到政府效能大幅提升帶來的便利,既節約經濟成本,也降低時間成本。」談到最近辦理營業執照的體驗,市民楊敏滿意地說。
「市場主體進得來,方能行穩致遠發展好。窗口部門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道關口』,必須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政務服務效率,切實提升市場主體的滿意度、獲得感。」雲巖區市場監管局註冊科科長倪傑說。
近年來,雲巖區市場監管局縱深推進「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加速服務型窗口建設,積極簡化辦證環節、優化辦證程序、提升審批效率,不斷在做好行政審批「減法」和優質服務「加法」上下功夫,努力營造寬鬆便利的準入環境。
一方面,審批人員下沉企業送政策、送資料,將「窗口服務」向「上門服務」轉變,並大力提倡「非直接接觸辦理」、「網上辦」、「郵政辦」、「預約辦」,開通綠色通道,為新落地企業指定專人負責註冊登記;另一方面,積極強化與辦事處政務服務工作聯動,以文昌閣街道辦事處、水東綜治中心為試點,對下屬居委會工作人員開展「一網通辦」培訓,強化業務指導,設置營業執照自助打照機,讓更多經營戶在「家門口」就能領取執照辦企業。
「今年6月以來,雲巖區轄區市場主體註冊量激增。為更高效率、更高質量完成市場主體註冊信息審核工作,所有審核員都堅守崗位默默付出,經常加班加點,確保不出現審核延期或錯誤的情況。」倪傑說。目前,雲巖區以實現企業開辦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社保登記四個環節1個工作日內完成,線下提交的設立、變更、註銷也在1個工作日內辦結。
高效服務,節約的是時間,贏得的是機遇。貴州愛康嘉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王兵對此深有體會。「從最初動議成立企業,到註冊審批完成和取得臨時醫療許可證,只用21天,對我們這樣的口罩生產企業來說,在短期內完成註冊的影響是決定性的。」王兵說,企業註冊成功後,通過設備的調試,該公司於2020年3月底生產出第一批口罩,有力地支持了貴州戰疫工作,也保證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如今,該企業日產平面醫療口罩達50萬隻,如果銷路渠道更通暢,企業短時間內可將生產量提高到1000萬隻每天。
市場扶持高質 發展信心足起來
「感謝你們深入企業的高品質服務,幫助我們解決了大難題,迎來了新發展。」上個月中旬,一面印有「全心全意為人民 盡心竭力辦實事」的錦旗,被送到雲巖區市場監管局。
事情得從今年夏天說起。作為貴州省最大的城市環境管理公司之一,伴隨著經濟復甦,貴陽保德公司準備擴大公司規模、成立集團公司。
「公司成立於2004年,註冊全名是貴陽保德城市環境管理公司。今年我們想擴大規模成立集團公司,卻發現因為各種原因,『保德』這個名字不能被註冊為集團公司的名字。」保德公司副總經理索娟說。
了解到該情況後,雲巖區市場監管局立即行動,派出專人上門服務,指導企業準備相關資料。經過一個月的準備,9月2日,下轄十多家子(分)公司的貴陽聚德城市環境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完成註冊登記。
「完成註冊登記的聚德集團下轄五個子公司、八個分公司、七個事業部,業務全方位覆蓋城市環境管理的各個方面,市場競爭力得到全方位提升。」索娟說。
貼心服務送上門,激發市場新活力。以做深做細市場主體服務為切入點,雲巖區市場監管局立足工作實際,通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服務機制為重點,出實招、求實效,全力解決市場主體實際困難,提振市場主體發展信心。
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為例,今年以來,雲巖區市場監管局將「疫情補助」納入「3個20萬」微型企業後續深度扶持項目,將工作從「監管式走訪」轉變為「服務式下沉」,全力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為轄區就業穩定、經濟發展貢獻力量。目前,該區共有400多戶微型企業遞交了後續深度扶持申請資料,412戶符合條件撥付後續深度扶持資金710.809萬元。其中,292戶獲得了「疫情補助」438萬元。
同時,出臺《雲巖區抗疫特別國債資金補助市場主體工作方案》,統籌各行業主管部門開展政策宣傳與摸底排查,確保資金用在「刀刃」上。目前,已全面完成兌現212戶市場主體,共補助1284萬特別國債資金。
在完善服務機制方面,雲巖區市場監管局還創新推出「局長直通車」工作機制,搭建指揮平臺,搭建八條「直達線路」,積極發揮局黨組織書記、黨組成員、班子領導的示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廣泛範圍內開展「四誠四送」活動,高質量服務企業、服務群眾。
體系建設高標 內生動力強起來
12月2日,雲巖區智慧財產權文化服務中心揭牌儀式在雲巖區市場監管局中東分局舉行,標誌著全市首家圍繞智慧財產權展示、發展、現狀、成果的專業化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這是雲巖區市場監管局幫助企業成長壯大的又一創新舉措。該中心以黨建為引領,以建立智慧財產權一站式服務工作站為抓手,可以有效支持和幫助轄區符合條件的企業申報專利、註冊商標、申請版權,著力打通科研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
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是巨大利好,如何讓市場主體增強內生動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以智慧財產權服務為切入點,通過高標準體系建設、高質量支持引導、高強度公平執法讓企業安心發展,是雲巖區增強經濟發展動能的重要內容。」蔡佳麗表示。
高標準體系建設。編制《雲巖區縣域經濟智慧財產權戰略推進工程工作方案》,制訂《雲巖區支持智慧財產權高質量創造及運用項目和專項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及《雲巖區智慧財產權創造運用促進資助辦法(試行)》,完善轄區智慧財產權獎勵機制,激發市場主體創新熱情。
高質量支持引導。積極引導轄區企業申報政府質量獎項,轄區內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貴州益佰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貴州有限公司貴陽分公司分別獲得貴州省省長質量獎、貴州省省長質量獎提名獎、貴陽市市長質量獎,貴州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及貴州路橋集團有限公司獲貴州省質量發展典型案例,雲巖品牌力量不斷彰顯。
高強度公平執法。以維護市場公平正義為出發點,加強執法力度,建立省市區跨級跨部門的聯合開展執法系列制度,促進智慧財產權執法單位的相互配合和協助,形成聯合執法機制,構建強有力的智慧財產權保護聯動協作體系,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專利商品的行為。
數據顯示,自機構改革以來,雲巖區市場監管局共開展假冒專利、商標侵權、特殊標誌侵權違法檢查207次,檢查雲巖區市場主體1588戶次,查處案件69個,罰沒資金100.41萬元。截至10月底,雲巖區域內商標有效註冊量為24685件,馳名商標量6件。
「註冊在雲巖,成長在雲巖很安心,他們一直利用自身在知識、人才、政策、資源上的優勢,不斷支持、引導咱們發展。感受到被重視,內生動力強起來,發展勁頭更足了。」長期在雲巖區發展的企業家劉軍武表示。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秋月)
編輯:李奕璇
統籌:汪東偉
編審:幹江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