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社區老夥計開口說英語 七旬長者姚本炤獲評花木社區「五星志願者」

2020-12-16 環球網

姚本炤為花木僑聯英語班的學員們授課。楊惠興攝

■本報記者 王海燕

花木社區的小菜場,一個金髮碧眼的外國小夥排隊買鴨子。輪到他時,怎麼比劃,攤主還是一頭霧水。這時,排在後面的老劉主動上前跟小夥用英語交流。原來這個外國小夥只想買四分之一只鴨子。小夥對老劉的英語口語很好奇,猜測70多歲的老人是歸國華僑?老劉搖搖頭,「我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在姚老師外語培訓班上過課。」

情景教學讓老人入門

71歲的姚本炤是花木社區「五星志願者」。他在社區開設外語培訓班,專門教老劉這樣的中老年人學英語。

老人能學好外語嗎?姚本炤自有一套方法。他的口語班從聽開始,聽得懂了,再來學講、糾正口音。他還將不同水平的學員分成幾組,由水平較高的學員帶動水平較低的學員。他因材施教,還歡迎學員自備教材。最後,乾脆教什麼內容全讓學員自己來定。

他鼓勵學員要敢於抓住機會「開口說話」。「到了國外,要大膽和老外交流。你看,美國人只會講英文,而你會普通話、上海話,還會用他們國家的語言跟他交流,他們當然欽佩啦!」

姚本炤的培訓課,介紹風土人情,也講授國外文明禮節。「很多老人在國外過不慣,除了語言障礙,也和習慣有關。」他教大家打噴嚏時怎麼做、問路時怎麼說;他還把老人們約到西餐廳,教大家刀叉怎麼用、餐巾如何擺。

這種獨特輕鬆的教學方法,使學員進步很快。現在,每周一至周三的下午2個小時裡,培訓班成為社區一景。跟著姚老師學外語,很多老人從一個英文字母都不認識,發展到已能和外國人自如交流。

意外激發志願服務精神

「最讓我感動的,倒不是提高外語水平,而是激發了大家的志願者精神。」姚本炤坦言,這是他開設外語班最大的意外收穫。

世博會那陣子,培訓班24名老人申請做雙語志願者,結果全部考取資格。花木社區的三元宮坤道院對外開放迎接外國遊客,急需英文資料和導遊,姚本炤就帶領學員一起當志願者。他還翻閱大量資料,製作出三元宮坤道院的英文介紹及導遊錄音,獲得好評。

老人們說,「上了姚老師的課,我們發現,自己並不比年輕志願者差多少!」

相關焦點

  • 七旬海歸婉拒高薪職業 樂當義工治病教英語(圖)
    七旬海歸婉拒高薪樂當社區義工曾在底特律任韋恩醫科大學博導,又從全美頂級的休斯敦安德森腫瘤醫院退休,年過七旬的腫瘤專家周大緒,2007年定居上海。每周一,他準時到居委活動室,為居民提供醫療諮詢;每周六,他滾動開班教授英語……老先生滿頭銀髮、笑容可掬,只要鄰居需要,他家隨時可以「開門」:孩子吃飯不香啦、感冒發燒啦,甚至夫妻吵架,「只要能幫上忙,我都樂意出力。」近日,繼獲評上海十大傑出志願者後,高齡海歸周大緒又被評為感動浦東「身邊好人」。
  • 「洋學生」社區教老人說英語
    在十裡堡南裡的社區服務站,金髮碧眼的「洋學生」帶著三四十位社區居民學起了英語。在朝陽區的八裡莊街道,有這樣一支由20多名外國人組成的志願服務隊,他們都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的留學生。「我們社區老年人特別多,其中有不少人的子女在國外。他們每次出國探親,都會碰到語言障礙。」八裡莊街道十裡堡南裡社區的負責人說。
  • 河東區二號橋街道陶然庭院社區:「五星社區」做好「五星防疫」
    內容提要:「『五星社區』就要做好『五星防疫』,『五星防疫』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社區居民,只有居民滿意我們才能叫『五星社區』。」河東區二號橋街道陶然庭院社區黨委書記張麗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報天津北方網訊:「『五星社區』就要做好『五星防疫』,『五星防疫』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社區居民,只有居民滿意我們才能叫『五星社區』。」河東區二號橋街道陶然庭院社區黨委書記張麗說。
  • 外國人在中國:美國外教當志願者社區支教英語
    外國人在中國:美國外教當志願者社區支教英語   中新網長沙8月7日電題:外國人在中國:美國外教當志願者社區支教英語  作者:唐小晴  6日下午,湖南長沙突降暴雨,許多路人措手不及,紛紛躲進附近的房屋避雨。
  • 農行員工李俊蒙獲評中國農業銀行優秀青年志願者
    日前,農行山東省禹城市支行營業部櫃面經理李俊蒙獲評2019年度中國農業銀行優秀青年志願者,受到隆重表彰。李俊蒙2014年參加農行工作,先後從事高櫃、低櫃、大堂經理等多個崗位。在每一個崗位上,他都努力做到兢兢業業,創新出彩。
  • 佛山探索「社工+志願者」聯動 推行社區志願服務自助互助模式
    (資料圖片)  志願者有星級認定製度。根據民政部確定的認定標準,志願服務累計達到100小時、300小時、600小時、1000小時和1500小時的志願者,可依次認定為一至五星級志願者。優秀志願者得到褒揚和嘉獎,獲授榮譽稱號。在志願服務回饋制度方面,志願者可以利用參加志願服務的工時,適度換取一定社區服務,同時在就學、就業、就醫等方面享受優惠或優待。
  • 嵌入型社區養老機構是啥樣?
    青鳥頤居長者照護中心是紫荊苑社區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建成的李滄區首家嵌入型社區養老微機構,不僅有執業醫師、康復師和專業護理員,還與三甲醫院實現了雙向轉診,護理床位可以走醫保報銷渠道。該機構除了為周邊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全天候」護理照料之外,還通過日託和助餐等居家養老服務方式,輻射到社區其他有需要的老年人群體。
  • 大學生志願者在社區教英文 六年服務超5千人次
    在重慶兩江新區民心佳園社區的「周末英語培訓班」課堂上,來自四川外國語大學的志願者們正在糾正孩子們的英文發音。民心佳園社區採用「志願者老師+社區居委會+社區志願者」的模式組成「助學圓夢」志願服務隊,6年來70多名大學生志願者在這裡已經服務學生超過5000人次。
  • 遂溪縣遂城鎮社工站開展「耆樂無窮」社區長者生日會活動
    為促進長者之間的交流,建立長者間的互助支持網絡,豐富其晚年生活,營造「老有所樂,老有所依」的社區氛圍,讓他們感受社區的關懷,社會的關愛。2020年12月29日下午,湛江市遂溪縣遂城鎮社工站在城內居委會二樓開展「耆樂無窮」社區長者生日會(第四期)活動。
  • 藍堡灣社區長者活動成果展
    為弘揚尊老敬老傳統美德,增強社區居民的敬老意識,12月10日,在藍堡灣社區的支持下,藍堡灣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總結敬老月活動成果,通過照片展示,宣傳冊製作等形式開展了藍堡灣社區長者活動活動成果展。
  • 愛成都·迎大運|英聚金牛,語說社區!社區英語公益培訓課等您來加入~
    助力金牛區社區國際化建設讓我們先從一個小視頻看一看送教進社區帶來的改變(不點開瞧,你永遠不知道熱愛學習的叔叔阿姨們有多可愛!)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整個項目以「英聚金牛·語說社區」為品牌導向經過前期街道和社區主動報名與實地考察調研再根據國際社區及大運場館的位置建設等
  • 志願者進社區教老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原標題:志願者進社區教老人玩轉智慧型手機) 本報訊(記者 張源源)
  • 邯鄲七旬熱心「老外」:投身公益15年 立志讓孩子開口說英語
    立志讓邯鄲孩子開口說英語1999年,來自加拿大多倫多的格蘭特•蓋默來到邯鄲拜訪朋友,走在大街上沒有孩子能夠用英語與他交流,甚至授課多年的英語教師都不知如何與這個「正宗」的外國人對話。出於對中國的喜愛和教育者的使命感,他決定留在中國,留在邯鄲,立志要讓邯鄲的孩子們開口說英語。
  • 兩江新區:大學生志願者公租房社區教英文 六年服務超5千人次
    兩江新區:大學生志願者公租房社區教英文 六年服務超5千人次 日期:2017/03/16 15:37:33  來源:兩江新區官網 編輯:劉春雪     「同學們要分清哪些是清輔音,哪些是濁輔音,這樣以後大家看到音標不用老師教
  • 「堅持四不一要·防範金融詐騙」,永豐社區長者漲知識了!
    「堅持四不一要·防範金融詐騙」,永豐社區長者漲知識了!「堅持四不一要·防範金融詐騙」為主題的長者防詐騙知識分享會在永豐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永豐社區黨委、永豐社區長者飯堂聯合珠海市京工愛心公益服務中心共同舉辦,成功吸引了包括大學生志願者、社區60歲以上戶籍長者在內的56人積極參加。
  • 薯田埔社區志願者教外來老人學粵語
    深圳新聞網訊  為了讓外來老人能夠聽懂、會說一些簡單的粵語,能與本地居民有效溝通,促進老人融入社區,薯田埔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粵講粵有味」社區長者粵語學習興趣小組。經過社區工作人員前期的宣傳,活動還沒開始,課室就已經有一群長者在座位上等待了。
  • 新時代文明實踐|10社區困境長者探訪、「最美家庭」頒獎……最近...
    金秋送暖·義心傳城·齊心防疫護耆康——黃花崗街10社區同時進行困境長者探訪活動街社工站聯合廣州市志願者協會、廣東省金秋慈善基金會在黃花崗街轄內10個社區(區莊社區、水蔭南社區、水蔭西社區、水蔭社區、科苑社區、雲鶴社區、東環社區、永福社區、執信社區和菜寮社區)進行「金秋送暖·義心傳城·齊心防疫護耆康」2020年志願服務大行動主題探訪活動。
  • [「邑家園」+社區教育] 開平開放大學(開平市社區學院)組隊「入社區、送歡樂、表愛心」
    在文藝表演環節,來自開平開放大學(開平市社區學院)的師生同臺獻藝,節目內容豐富多彩,贏得臺下觀眾的陣陣喝彩聲。項目組講師團成員羅美英老師利用本次活動機會,向觀眾朋友們講授「開平民歌」知識,並教唱「開平民歌」《地靈人傑頌開平》,寓教於樂,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期間,還為開平市福利院本月生日的入住長者及員工贈送了生日禮物,眾壽星們度過了一個愉快而又難忘的節日。
  • 板橋新城大方社區「走進雲南大山」獲評全省優秀志願服務項目
    2015年初,通過大學生支教組織牽線,大方社區與這裡的孩子們建立了聯繫,熱心居民成了孩子們的「社會家長」,為他們捐書捐物、改善教學樓。第二年起,臨時幫扶變成長期公益事業,社區籌集資金在山間溪流上修築了一座愛心橋,讓孩子們冬季上學不再涉水,通過眾籌資金讓學前班的小朋友每周吃上了牛奶和雞蛋……今年,大方社區黨委班子帶頭,年近七旬的退休居民楊惠榮、楊音等人發動社區文體俱樂部、夕陽紅舞蹈隊成員等愛心居民,再次湊了近萬元,認領了蒿枝小學9名兒童的幫扶任務,按月給予生活補貼等,直到他們完成小學學業。
  • 透點|社區共治的番禺探索
    祈福集團有關人士說:「長者飯堂不只是解決了祈福很多長者的夥食問題,也為很多獨居的老街坊打開了一扇溝通之窗,讓更多的老鄰居在這裡相聚聊天,排解孤獨。」陳凱瑩說,以前,一些叔叔阿姨他們唱歌、跳舞,沒有意識到他們其實是一個社團。現在她們正在做社區居民和社區團體的培訓,讓社區居民理解社會工作,甚至成為社會工作者,發揮社區自治的功能。錦繡香江社區籌建長者飯堂時,樓上一些住戶堅決反對,認為油煙會影響到他家。居委會與物管公司都解決不了。社區的一些叔叔、阿姨出面解釋,問題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