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語言造出一個世界:遊戲中的人造語言 有趣點

2021-02-16 有趣點


引言:


人類是怎麼學會語言的?有人認為它是從靈長類動物的語言系統演化而來,也有人認為它是人類天賦的能力,在《聖經》中,上帝創造了不同的人種和語言,而在中國神話中,女媧化生萬物,但沒有人知道她是否也賦予了人類語言。魯迅先生在《門外文談》中有一個非常生動的解釋:「我們的祖先原始人,原是連話也不會說的,為了共同勞作,必須發表意見,才漸漸地練出複雜的聲音來。假如那時大家抬木頭,都覺得吃力了,都想不到發表,其中有一個叫『抗育抗育』,那麼,這就是創作。」從那聲「抗育」開始,語言因社交而誕生,人類也藉此聯結成一個動物無法擁有的組織,一步步地創造出社會。


世界語

人造語言(Constructed language,簡稱conlang),是一種為了人類或類人類溝通特意創造的語音、語法和詞彙,而非自然演化而來的語言,它包括三種:輔助語言(Auxiliary Language,簡稱Auxlang),為國際交流設計的語言,比如柴門霍夫發明的世界語;工程語言(Engineered Language,簡稱Englang),為邏輯、哲學、語言學等學科的實驗設計的語言,比如依照形式語言設計的邏輯語。這兩類語言的誕生都是為了打破隔閡,讓人類更自由地溝通,而這第三種最為特殊:它純粹為審美享受而來,這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藝術語言(Artistic language,簡稱artlang)。

不同語言下的《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

用語言造出一個世界


藝術語言在早期現代文學中就已經出現,到20世紀才開始被真正重視, 埃德加・萊斯・布魯斯所著的小說《火星公主》可能是該時期最早的一部運用到人造語言的作品,講述了美國大兵約翰·卡特因意外飛躍到文明程度遠超地球的火星,參與割據鬥爭,與火星公主德嘉·索麗絲產結下奇緣的故事,學習火星語是卡特能在火星上立足的關鍵,也直接催化了兩人間的愛意,布魯斯用一個章節的筆墨描寫了這個過程,他寫到:

「她到底有哪些想法,我一無所知,因為截至目前為止,我只學了一點兒火星人語言,勉強可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需要。」

「在我看到那個俘虜的那兩個場合裡,我都注意到她和她的警衛交談,這使我相信她們是用共同的語言講活,或者至少能用共同的語言來互相了解。由於這種額外的刺激,我和索拉糾纏不休,使她無所適從地加快了對我的語言教育,不久後,我就基本掌握了火星人的語言,能夠進行過得去的會話。還能全部聽懂我所聽到的一切。」


《火星公主》

託爾金(1892年1月3日~1973年9月2日)是第一個發明了系統的藝術語言的人,也是首個公開討論藝術語言的學者,1931年,他在一次會議上發表了題為《秘密的罪行》(A Secret Vice)的演講,以德語、芬蘭語和威爾斯語為例,提出了一個觀點:語言能以不同的文字形式展現出不同的美。很多讀者已經知道了,託爾金就是那個寫就了經典嚴肅奇幻作品《霍比特人》、《魔戒》與《精靈寶鑽》的英國作家、語言學家、詩人,託爾金髮明的語言有十餘種,統稱為中土語,分為精靈語和人類語,其中昆雅語(Quenya)和辛達林(Sindarin)兩大語種最為成熟,是中土語中僅有的兩種可以真實地使用的語言。

託爾金

託爾金是一名語言大師,他在1915年以一等榮譽從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畢業,學習的專業是古諾斯語,隨後入伍參加一戰,這段慘痛的參戰經歷也成為他作品中戰爭描述的一個靈感來源。因病退伍後,他參與了《牛津英語詞典》的編撰,隨後出任利茲大學教授,他會法語、德語、中古英語、中世紀威爾斯語等數十種語言,出於興趣,他從1910年開始創造人造語言。


昆雅語字母表

昆雅語又稱高等精靈語,基於芬蘭語創造,它模仿了芬蘭語「黏著語」的特性,使「多數詞綴僅表達一種意思或僅具有一種語法功能」,相較於屈折語(一個詞綴經常同時表達多種意思),黏著語常常能在詞素上加上很多詞綴作為修飾語,這也讓黏著語表達起來擁有非常高的精準度,有時一個字就能表達出極為複雜的概念。日語、韓語、土耳其語皆屬於黏著語。在發音上,昆雅語也貼近於芬蘭語。


電影《魔戒》中的精靈王子

昆雅語聽起來非常優雅,通俗點說,就是好聽,這也是託爾金創造並不斷改進這門語言的一個方向。為了讓自己的語言有用武之地,託爾金開始創作中土神話,昆雅語,這種優雅而悅耳的語言被賦予了精靈(elf),託爾金用故事和語言重新定義了這一歐洲神話中的生物,讓它們成為一個風度翩翩,超凡脫俗的類人物種,儘管後來者很多遊戲中的精靈都徒有其表,不過……至少我們多了一個絕妙的身份扮演選擇。


黏著語常常能在詞素上加上很多詞綴作為修飾語

另外一個繞不開的藝術語言是克林貢語,這是《星際迷航》中的外星種族克林貢人使用的語言,也是最完善的人造語言之一,被國際標準化語言承認並收錄於國際標準ISO 639-2中,Linux系統支持的12種語言中就有它,老子的《道德經》、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都曾被譯成克林貢語。

克林貢語和昆雅語一樣都屬於黏著語。發明者馬克·歐克朗是一名語言學家,起初只是在在《星際迷航2:可汗怒吼》中幫忙給瓦肯人做隱藏式字幕,製作方發現了他的語言才華,邀請他為《星際迷航3:石破天驚》創造一門克林貢語,當時他擁有的語音素材只是1979年上映的《星際旅行:無限太空》中的幾句模糊的發音,馬克以此為基礎創造並不斷改進克林貢語,並於1985年發布了《克林貢語字典》,標誌著這門語言已經形成了非常系統的體系。


昆雅語字母表

如果說昆雅語代表的是優雅、自然,那麼克林貢語傳遞的就是完全相反的風格:生硬、神秘,它的語法取自北美印第安人部落語言,馬克在創作時刻意使其違背人類語言的規則,好讓其聽起來像外星語言,他顛倒了人類最常用的語言結構組合,採用了賓語-謂語-主語的組合方式,並融入了捲舌音、小舌音、咽喉音等人類最少使用的發音。所以我們今天聽到的克林貢語,就和長著大腦門的克林貢人一樣奇怪。


克林貢人

遊戲中的人造語言


語言因社交而產生,與文學、影視等藝術形式相比,遊戲獨有的交互性使其成為人造語言絕佳的載體。大部分遊戲作品中的人造語言都是作為點綴出現,意在營造神秘感,或是作為解謎的密碼,以下這5款遊戲則擁有相對系統的人造語言。

「《模擬》系列」


模擬語(Simlish)最早出現在《模擬直升機》(SimCopter)中,大部分玩家接觸到它是通過「《模擬人生》系列」,設計者威爾·萊特起初只是想加入一些對話音效,但是他擔心玩家會對反覆播放的音效感到膩煩,遂打造了模擬語。模擬語有點像是剛出生的娃娃在牙牙學語,處於上帝視角的玩家常常聽不懂這些人在說什麼,但是很容易通過它們的體態、語氣和對話框中的符號來理解它們的意思,慌張、冷靜、開心、悲傷……模擬市民的心理活動總能通過簡短的話語生動地表現出來。


《模擬人生 4》


模擬語-英文對照表

模擬語取材於烏克蘭語和菲律賓語,比正常的英文發音有更重的母音,有時候的發音甚至只用舌頭或口腔前部,最常用的字幕是Y。藉助「《模擬人生》系列」的大賣,模擬語成為了全世界最流行的人造語言之一,喊一句「soon soon」,你就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最終幻想》系列」


幾乎每一代《最終幻想》中都出現過非人類語言,其中大多數都是一閃而過,初代《最終幻想》中的Lufenian擁有自己的語言,光之勇士將羅塞塔石碑交給Unne博士後破解了這門語言;在《最終幻想Ⅱ》中,大海狸在荒野中長大,講的是它們自己的語言;《最終幻想Ⅴ》中的陸行鳥、風龍、莫古也擁有自己的語言,只有克魯魯擁有能聽懂它們話的特殊能力。



《最終幻想Ⅹ》中的字典

人造語言承擔起最多戲份的,要數《最終幻想Ⅹ》,玩家收集詞典可解讀アルベド語言,解鎖隱藏地點和隱藏劇情,對遊戲的劇情有更深入的了解,集齊26卷詞典後,可前往飛艇商人處兌換99個稀有道具Underdog'Secret,由於部分詞典錯過後無法補救,很多玩家不得不花費幾十小時從頭來過。

《上古捲軸5:天際》


龍語是Bethesda專門為《上古捲軸5:天際》打造的語言,包含34個字母和數百個常用詞語,這些詞彙能在一些古代石牆上學到,主角可以利用龍語和巨龍交流或是發動龍吼技能,每3個單詞可組成個龍吼技能,比如經典的「Fus, Ro, Dah」代表的是「力量,平衡,推動」,觸發的是一個用力推動敵人效果,玩家可以試著組合不同的單詞來獲得豐富的技能。



龍語字典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還支持Kinect體感操作,你可以用語音來發動龍吼技能,使用魔法和武器,不怕吵醒鄰居的話,就去盡情地怒吼吧!

「《塞爾達傳說》系列」


海利亞語是《塞爾達傳說》世界中使用的主要語言,隨著遊戲的更迭發展出很多不同的版本,它第一次登場是在《塞爾達傳說:三角力量》中,只是一些刻在石上的重複而無意義的字母。1998年發布的《塞爾達傳說:時之笛》中的一些墓碑上也出現了海利亞語,任天堂直到2011年才給出了官方解讀,在此之前,玩家們已經製作出了很多個翻譯版本。通關《塞爾達傳說:風之杖》後,玩家會看到遊戲中的所有海利亞語都被翻譯成了日文。到了《塞爾達傳說:黃昏公主》中,海利亞語被重新設計成了一種以拉丁文字母為基礎的語言,作為一個英文解謎遊戲的密碼。


《塞爾達:風之杖》中出現的海利亞語


《塞爾達傳說:三角力量》中的海利亞語


《塞爾達傳說:黃昏公主》中的海利亞語

和上文所說的幾種語言相比,海利亞語較為混亂,沒有一個嚴謹的體系。它通常由日文的平假名和片假名轉化而來,有時候也從英文中取材,一個符號代表一個輔音、輔音-元音組合,或者是收尾音節。

魔獸世界


沒人能理解這名聖騎士的孤單,他手拿著卡拉贊,守護著鐵爐堡國王,喊出了一句「YOU SHALL NOT BE PASSED!!!」,這是《指環王》中甘道夫隻身面對炎魔時喊出的經典臺詞,但是堵在門外的部落聽不懂他在說什麼。Plapla本人上傳的這張截圖被稱為《最後的聖騎士》。


《最後的聖騎士》

《魔獸世界》中的各種族都擁有各自的語言,互不相通,你看到異族打出來的字會是一堆亂碼。嚴格來說,種族內有限的字詞和短句遠不能稱為「語言」,但是用於日常溝通還是綽綽有餘。 血精靈和高等精靈使用薩拉斯語;納迦擁有納迦語;巨魔使用的是贊達拉語;獸人也有自己的獸人語。在打造熊貓語時,暴雪還特意借鑑了漢語的發音和形態,看到下面這些爪印,你還真能猜出幾分意思。


熊貓人文字

為什麼要創造藝術語言?


看到這裡你一定會問:為什麼要創造一門藝術語言?與其花精力讓人物說些晦澀難懂的字詞,再費勁地配上字幕,不如多做一些特效,加一些劇情。

很簡單,一個虛擬的種族,本來就該有它們自己的語言,和人類一樣,語言的誕生與進化擁有其特殊性,很難在另一個世界的中重現,也就是說,如果存在人類以外的文明社會,它們不一定和電影中一樣胳膊有腿,可能是我們完全想像不到的多維形態,它們使用的語言,自然也是和人類完全不同的,它們發出的聲音可能處於我們完全聽不到的頻率。構造語言,是建立虛擬世界觀的第一步,也是創作者嚴謹態度的體現。


「三體·黑暗森林」致敬作品《Waterdrop》截圖

此外,不同的語言擁有不同的聽覺感受,基於故事打造的語言能在主題上保持風格上的一致,讓受眾更輕鬆地沉浸到作品中來。回想一下我們在觀看日本動畫時突然聽到一句日式英語的感受,你就能理解一口風格一致的人造語言有多重要。如果拍一部科幻片造一種語言,誰都承擔不了這個時間和金錢成本,不過至少,別讓觀眾在聽到外星人說英語時出戲。

在藝術創作以外,娛樂也是人們自創語言的一大動力,除了託爾金這樣的語言學大師,很多語言愛好者也在數年如一日地創造、豐滿自己的語言。剛點進《人造語言維基》,你可能會覺得自己白學了這麼多年歷史:這些似曾相識的國家名一個都不認識,實際上,它們都是語言創造者虛構的國家,國旗、國歌、護照,甚至外交聲明,創造者們嘗試著用更多的細節來壯大自己的國家,他們還成立了一個聯盟,收納會員,籤訂條約,開展合作。


電影《魔戒》中的甘道夫

託爾金有一個觀點:「語言及與之關聯的神話傳說是不可分割的。」他將世界語、沃拉普克語等輔助語言形容為「枯萎、死亡的語言」,因為它們的創作者從未創造任何以之為基礎的傳奇故事,這些語言的發展趨勢也印證了託爾金的觀點。在《人造語言維基》中,你能發現一個現象:越是健全的語言體系,其依託的故事背景也越為豐滿。創造語言-賦予故事,這是一個能給語言創造者帶來無窮樂趣的過程。

遺憾的是,旁人只能從翻譯中一窺這個虛擬的王國的輪廓,而無法體驗此類人造語言真正的內涵,這些語言創造者更像是在自娛自樂。不過,如果你真的想要打造一門自己的語言,會發現它並不是想像中那樣高深莫測。

自己動手打造語言


很多人造語言組織和愛好者都曾寫過詳盡的人造語言教程,我們不能告訴你要多久才能造出一個,一小時,或者一百年?都可以,因為語言包括了音素、詞語、語法、文字……以及背後的文明,幾個字母可以組成一門「語言」,但是要完善它,可能須要世世代代的努力。Cosmodox的這篇《創造屬於自己的語言!》堪稱是自創語言的入門級教程,結合Alasdair Wilkins的《漫談:怎樣設計一門優秀的新外星語言》,我們能大致整理出自創語言須要遵循的步驟。


國際音標元音表

首先是明確自己的側重點,是歷史還是結構?託爾金的中古語言側重的是歷史,它擁有一套自己的詞源學,一個詞源背後隱藏的是中土世界數千年的演化史。馬克的克林貢語側重結構,作為一名語言結構學家,他尤為注重語音和語法,使克林貢語比中古語言更具通用性,但是它背後缺少歷史。

確定方向後,我們就可以開工了,首先是限定發音,從IPA(國際音標)中選出中意的元音和輔音,以字母表顯示出來,這個組合對語言的聽感有很大的影響。再然後是造詞,從「你我他」等基本詞彙入手,再逐漸填充至衣食住行等其他領域,並根據語言使用者的特徵進行擴充。有了詞以後,就可以編語法,造句子了,主謂賓如何排列,是黏著語還是屈折語,是否區分單複數和性別,都須要你來決定。拉丁字母已經足夠來表示這些語言,有能力的話,你可以自己造字。最後一步就是構建語言背後的文明,為其續一注香火。

【後記】



巴別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耶和華說、看哪、他們成為一樣的人民、都是一樣的言語、如今既作起這事來、以後他們所要作的事、就沒有不成就的了。我們下去、在那裡變亂他們的口音、使他們的言語、彼此不通。」據《聖經·創世記》第11章記載,上帝讓人類說不同的話語,從而阻止他們建造通天塔,天下人分散的那塊土地被稱為巴別。在2004年,Conlang組織投票選出了官方旗幟,其中由黑色階梯組成的塔即是巴別塔,暗示Conlang是一項沒有終點的事業,紫色背景代表了創造力,黃色象徵著希望和真理。


Conlang旗

藝術語言是人造語言中一個特立孤行的分支,表面上看,它似乎阻隔了受眾去理解作品,不過當你聽到不同語種的玩家一同喊出「Lok'tar O'gar」或「Fus, Ro, Dah」,就會明白,藝術語言,也是這座巴別塔上一塊堅實無比的階梯。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人造語行為調查:他們用自創的語言,寫出天馬行空的世界
    人造語言的愛好無法被現實中的朋友接受,是造語者們心照不宣的共識,這些用自己的語言書寫出的天馬行空的世界,只在網絡上栩栩如生。小索想要創造一門屬於自己的語言——索語。她今年 12 歲,是鋼琴特長生,會講一點俄語和西班牙語,喜歡在網上找不同國籍的人聊天。
  • 人造語言
    三.主要的人造語言介紹:1.世界語:世界語(Esperanto,又稱「希望語」,因為Esperanto在該語言中的意思為「希望者」),舊譯萬國新語,具有世界通用語地位。波蘭猶太人眼科醫生柴門霍夫在對其進行了十年的創作工作後於1887年出版《第一本書》,創立了這個語言的基礎。
  • 《魔塔大陸》中的人造語言,聖潔的塔語歌,麻麻我做人啦
    1887年,猶太人波蘭籍眼科醫生拉扎魯·路德維克·柴門霍夫博士創造了世界語,旨在消除人類國際交往語言溝通障礙。世界語發展到近日,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為廣泛的國際輔助語言之一,越有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世界語作為第二語言。
  • 遊戲自創語言的是與非 從《怪獵》到《八方旅人》
    《怪物獵人:世界》作為一款自由度極高的狩獵遊戲,在一開始就提供了豐富的自定義設置。比如說讓我玩了一個小時都還沒進入遊戲本體的捏臉系統,竟然可以給自己的男性角色來個雙馬尾,又比如說驚喜地發現語音可以設置為「怪物獵人的語言」。
  • 大班語言活動:有趣的象形文字
    在平時的遊戲活動中小朋友們很喜歡用圖畫或者符號來表達自己的想法。《3-6歲幼兒發展指南》中語言目標裡也指出:具有書面表達的願望和初步技能,願意用圖畫或者符號表達意願和故事。我國古代的象形文字就是根據事物的外形而創造出的一種文字,是中國人的智慧結晶。象形文字的特點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不謀而合,孩子們馬上即將進入小學,這也是幼小銜接的一個很好的契機。
  • 讓語言訓練變得有趣——10個親子小遊戲
    觀察了孩子,發生火星語一般都是孩子自己玩的時候,騎車拼圖玩球,大都是沒有他人參與的時候,儘量減少孩子獨處時間,多多參與孩子的活動中,適當的語言互動遊戲互動。」一位訓練營的媽媽在打卡日記中這樣寫到。家庭的陪伴與關愛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在家庭生活中對孩子進行幹預,發掘可以提高寶貝語言能力的活動,將幹預訓練融入進日常生活,以遊戲的方式增加訓練的趣味性,在親子活動中即可達到訓練的效果。
  • 最簡單的人造語,七個音符也能當做日常語言
    簡直如同掌握進入另一個世界的秘密鑰匙。又受人蠱惑說什麼,人造語言規律性強,很好學的哦!更是樹立了我學習的信念。結果自然也是沒有學會。世界語↓不過,現在世界語什麼的,已經不流行了。(從來沒有流行過好嗎?)
  • 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漢字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語言教案:有趣的漢字   活動目標;   1、知道漢字是中國人發明的文字,激發幼兒的自豪感。
  • 世界十大最容易學的語言
    本文介紹的十種語言比較容易學習。我們可以從本文中了解到一些相關的語言知識,對於想要選擇第二外語的人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世界十大最容易學的語言。  1弗裡斯蘭語  這是荷蘭弗裡斯蘭人的母語,使用人口不到50萬。
  • 用Wolfram語言玩轉"我的世界"(Minecraft)
    ,並將其放置在 Minecraft 世界中的相應位置:找到一個寬敞的開放空間.甚至可以以極低的幀速率,通過將網絡攝像頭中的幀傳輸到牆上來製作室外電影院。 這是正在寫這篇博文的我!一個有趣的挑戰是逆轉這一過程,生成一個 Minecraft 世界的地圖。
  • 淺談幼兒活動中語言的魅力
    在燒烤店開業了的遊戲中孩子先對燒烤、買賣、為他人服務先認知,然後促進了幼兒語言發展,在遊戲中運用語言,又鞏固了以上的認知概念,促進了幼兒想像能力、模仿能力、創造性思維的發展。2、語言發展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在次遊戲中,售貨員豆豆用自己吆喝聲吸引幼兒注意力,讓同伴了解自己的願望,孩子們紛紛來品嘗購買,與其他幼兒建立了良好的社會關係,使自己的情感得到了極大滿足。
  • 音樂語言遊戲說
    對比「語言圖像說」和「語言遊戲說」,維根斯坦前後思想有了很大轉變。「在圖像理論裡,語言從根本上是一種反映;在語言遊戲規則裡,語言首先是一種活動,是和其他行為編織在一起的活動。在圖像說裡,語言和其他行為有一張如切片般的接觸面;語言遊戲說中,語言和現實難分彼此地交織在一起。在圖像說裡,世界和語言仿佛一開始都是已經製成的、現成的,而語言遊戲卻是生長出來的,而且不斷生長、變化。」
  • 遊戲治療在兒童語言障礙康復中的應用
    兒童語言習得與成人語言習得的差異更多地表現在情感因素,兒童往往把語言學習看做一種遊戲,並從語言交際中獲得樂趣。當語言與某個有意義的環境關聯時,兒童最容易理解,並通過使用語言來學習語言,可以通過各類遊戲創設這種環境,使遊戲成為學習語言的一種強有力的工具。②遊戲行為是語言發展的重要基礎。父母在嬰兒還不會說話時便會用各種遊戲的方式引發他們的微笑和發聲,使他們保持理想的活躍狀態。
  • 語言遲緩家庭幹預遊戲
    5、將剪碎的紙放在透明袋中,示範往袋內吹,使紙在袋內飛揚,跳動,然後請兒童模仿。6、將桌球放在桌上,在桌的一角設有「龍門」,訓練者示範將球吹入「龍門」,請兒童模仿。7、和兒童一起玩「過生日」的遊戲,請他們模仿吹蠟燭或吹肥皂泡的遊戲。
  • 做遊戲,他們甚至創造了新的語言
    Sethian你們這些只是單純的把字母變成圖片的遊戲還是 Naive,Sethian 這個遊戲是參考了一個很小的國家的語言,用幾何圖形組成了一個表意文字的體系,也有自己獨特的語法。本遊戲共有3篇4作:Chaos Rings、Chaos Rings Ω、Chaos Rings II以及Chaos Rings III。這幾部作品劇情上有一些關聯,都是講的幾對男女被召喚到「方舟」上為了拯救世界而互相戰鬥(然而事實並不一定如此)。Chaos Rings系列以細膩豐富的劇情,強大的聲優以及美輪美奐的音樂著稱。這裡不討論其他的,只談論音樂這點。
  • 少兒英語學習技巧:有趣的肢體語言學習
    魔奇英語學生原標題:少兒英語學習技巧:有趣的肢體語言學習如何快速有效地幫助孩子學好外語已成為許多家長關注的問題。的確,給孩子一個好的語言基礎,將來對孩子很有幫助。魔奇英語認為家長教孩子學英語必須掌握技巧:有趣的肢體語言學習魔奇英語認為把單調的英語學習結合到豐富的趣味肢體語言相結合,孩子會興趣大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要用智慧的方法幫助寶寶,鼓勵寶寶,而不是強制學習。在興趣和遊戲中,寶寶更容易學到知識。
  • 孩子熱愛的「過家家」遊戲對語言、認知、注意力發展有好處
    為什麼需要遊戲?因為學習語言需要一個有趣的方式。也就是說在遊戲過程中,需要語言來推進遊戲的進行和發展,遊戲和真實的生活情景還有很多相似之處,使用的語言也如出一轍,而遊戲又可以由孩子來自由構造和調整,比起真實生活更加自由和靈活。在遊戲中,孩子們可以選擇新的身份,重新出發去確立自己和別人乃至世界的關係,也在創建自己的意識世界。
  • 在遊戲中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創設良好生活環境,搭建口語表達平臺我們要把遊戲作為一種整體的教育思想貫穿於幼兒園的一日生活中,通過幼兒在園一日生活,為他們提供語言表達的平臺。抓住生活中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遊戲活動,並把握時機進行積極引導。如晨間老師站在門口笑迎孩子,用親切的語言和孩子進行簡單的交流,會讓孩子懷著愉悅的心情開始一天的學習生活。
  • 教孩子寫遊戲:計算機語言那麼多,為何3D遊戲編程偏愛C++語言?
    計算機發展到現在,計算機語言是非常多的,幾乎發展到了一個小學科一個程式語言的境地。在眾多的程式語言中,C++語言算得上是比較難的一門語言了,很多人會有疑問,小孩子真的能學會這門語言嗎?我的觀點是:我們不需要完全學會C++。
  • 一個能流利說出十一語言天才所給的語言學習建議
    學習語言是一個不斷學習新事物、應用新知識的過程。每次學習新東西的時候,大腦都會形成新的神經通路,從而保持活躍和年輕。每天花幾分鐘學語言對大腦的訓練效果和玩數獨遊戲一樣,但學語言明顯更實用。2.以不同的眼光看世界使用一門新語言會迫使我們改變表達自己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