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孟郊,46歲時終於進士及第,興奮地揮筆寫道: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古代讀書人走科舉之路,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當前社會雖然職業繁多,行行出狀元,但對於年輕人來說,通過讀書考入大學,是最公平、最直接改變命運的手段。
高考老照片
農村老人們經常用『鯉魚躍龍門』,來形容高考奪魁的學子。的確,對於無權無勢的普通人來說,考入名校,真的能改變命運。尤其是幾十年前,大學生可謂是個『寶』,畢業後根本不愁找工作。
然而有一位名校畢業的女大學生,卻將一手好牌打得稀爛,畢業二十多年後,非但沒有幸福美滿,反而淪為了低保戶。
伍繼紅
1994年,伍繼紅高考取得692分的好成績,最終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伍繼紅是江西人,父母都是普通的農民,日子過得比較艱難。這樣的家庭,想要改變命運,讀書是最好的選擇。
那時國家還「包分配」,而人大這樣的名校,畢業生更是香餑餑,搶手得很。如果說普通大學的畢業生捧著『鐵飯碗』的話,那人大畢業生就是端著「金飯碗」。
伍繼紅自幼聰明,雖然是個女孩子,但父母依然節衣縮食的供其上學,哪怕砸鍋賣鐵,也要培養出一個大學生來。
最終伍繼紅沒讓父母失望,順利考上人大,成了全家的希望。然而就在伍繼紅憧憬美好生活時,國家卻出臺政策,自1996年起,大學生不再「包分配」,而是自主擇業。
那時伍繼紅才大三,雖然沒了「金飯碗」,但是只要好好學習,畢業後也不會為工作而愁。
伍繼紅
1997年伍繼紅畢業後,開始準備北京公務員考試,可是努力了幾個月,筆試順利通過,卻在面試時慘遭淘汰。眼看著其他同學,都有了滿意的工作,這讓伍繼紅備受打擊。心灰意冷之下,伍繼紅沒再繼續準備考試,而是去當了一名教育培訓的老師。
由於性格原因,伍繼紅工作沒多久就辭職。離開北京去了天津,又找了一份工作,可是她實在不善於和人打交道,每天坐在辦公室裡,如坐針氈。幾個月後,伍繼紅再次離職。
伍繼紅家
當時以伍繼紅的學歷,找份不錯的工作根本不難,可是她對職場十分不適應。最終回到了南方,去了廣東一家工廠打工。在伍繼紅看來,做體力活不用多說話,不用和人交流,這樣才能感到些許輕鬆。
在廣東打工期間,伍繼紅和初中男同學偶遇。他鄉遇故知,男同學很好的撫慰了伍繼紅那顆孤獨的心。幾次見面之後,伍繼紅深深愛上了男同學,不顧家人反對,跟隨其回到農村老家結婚生子。
伍繼紅一家
結婚之後,伍繼紅終於不用出去工作了,她只想相夫教子。可是在生下一個女兒後,丈夫對伍繼紅越來越不滿,以至於在外面找了其他女人,帶著女兒離家消失。這讓伍繼紅受到極大的刺激,精神一度出現問題,一人待在屋裡,反覆舔舐著心靈的創傷。
最終還是好心的鄰居看不過去了,擔心其一人死在屋裡,就主動上門給伍繼紅介紹了附近的一個男人。那時伍繼紅正懷有身孕,但是那個男人一貧如洗,有個女人就不錯了,也沒嫌棄伍繼紅。
兩人結婚後,伍繼紅生下前夫的孩子後,又連續生了4個女兒。自伍繼紅畢業後,只斷斷續續工作過三年,嫁了兩次人,連生6個孩子,一直再也沒有工作過。
伍繼紅的第二任丈夫,家裡本來就貧困,婚後一家老小的開支,都靠著丈夫一人打工維持。如今伍繼紅一家淪為低保戶,有了一點救濟金,才可勉強度日。
伍繼紅和老同學合照
當人大的同學,得知伍繼紅的現狀後都紛紛伸出援手,幫助伍繼紅,給她找了一份工作。雖然不能憑此大富大貴,但起碼能保證其衣食無憂。
當我們相信『讀書改變命運』時,又不得不高聲疾呼「德、智、體」全面發展。如果只是死讀書,不能適應社會,那樣命運絕不會改變。
伍繼紅絕對是聰明人,她畢業後參加公務員考試,筆試很輕鬆就過了,可是面試卻一塌糊塗。她只擅長讀書,不善於和人交流。也正因為此,初中男同學的幾句寬心話,就能俘獲芳心。
從「天之驕子」到低保戶,伍繼紅的經歷,值得每一個人深思,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導致「知識沒了力量」。
參考資料:《人大校友生6子,校方看望:重拾專業回檔案館工作》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