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資本家」又闖入人們的視野內,何為資本家?他們那麼有錢,幾代人甚至幾十代人都花不完,為什麼還要繼續壓榨員工,增加員工的工作強度?難道他們看著自己的員工累倒在辦公桌前心不痛嗎?
這些問題我想不止我思考過,在座的各位肯定也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資本家」對剝削的追求如此樂此不疲呢?剝削的本質是什麼?
資本主義的虛偽內核
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是第一要義,社會的存在是圍繞著資本家運轉的,所以他們的社會強調「私有財產」,「我的茅草屋,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這雖然看似保證了百姓的私有財產,但其實質在於保護資本家的財產。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比如發生什麼天災人禍,尋常老百姓經受不起衝擊,更容易破產。想要生活,就必須向「地主」借生活物資,而用以抵押的就是你的一畝三分地。當災難結束之後,你本來的那點私產也被地主拿走了。資本主義社會天天喊的「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到了這時成了「地主」們的護身符。被剝削的人們自然而然就會從自身找原因,而地主天天睡懶覺卻坐擁億萬家財。
資本家也在內卷
這就是資本主義,其核心就是「資本做主才是第一要義」。由此導致的局面就是資本凌駕於人類之上,而非為人類服務。資本主義將剝削「合理化」,用看似公平的價格去購買你的勞動,讓你覺得「996」是福報,「我多給你工資這還不是福報?」以此來迷惑人的眼睛。
所以,資本主義下的資本家只是資本的傀儡,使魔,英靈,隨便叫什麼。資本才是「本體」。由此導致了資本家的「異化」,資本家在某種程度上被迫剝削工人。
因為他們都被資本所裹挾,誰不剝削,誰就沒有競爭力。比如美團能保證準時送餐,你餓了麼不能保證,那麼你就要面臨客戶投訴,客戶流失,直至倒閉。所以美團和餓了麼比的,不是誰的平臺架構好,誰的利潤高,而是誰能壓榨快遞小哥,誰壓榨得厲害,誰就有優勢。所以網際網路內部也存在「內卷」。
在這個過程中,資本是增殖的(用戶越來越多,交易金額越來越大),而且也正因為資本增殖的,資本家們才守得住自己的資產(倒閉了就啥都沒了,除非及早套錢走人)。所以資本家們必須買你的時間,去實現他們的資本增殖,除此以外,別無他法。這其實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誰跑得慢,誰就要被淘汰。
但我們不能將工作就認定為「被剝削」,打工人每天上班是有其合理性的。倘若一個人不上班,他在家可能是在看電視,打遊戲,或是吃喝玩樂,他的活動並未給社會帶來價值,若用這些時間來參加工作,那麼他就是在創造財富,人生命的意義不就是在創造財富嗎?
而剝削的本質是資本的增殖過程,而打工人將時間,自由,健康過度消耗,完成的僅僅是資本帳面上的「增殖」,代價則是打工人日益消瘦的身體,日漸低落的情緒。資本可以撤出,而時間,健康這些東西不可撤出,不可再生,更別說增殖了。
愛他,請懟他
所以企業家要拼命追求利潤,將一些勞動變得越來越狹隘。人們也開始將自己的勞動慢慢認為是一種商品,你想要我勞動,前提是你得「付錢」。結果,剝削的過程變得合理,我付錢,你花時間。
但人類的勞動不全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比如義務勞動,比如公益性企業,基礎科學的研究,這些都在短時間內和錢掛不上鉤,但是卻對社會風氣,國家的綜合實力有巨大的影響。所以在談及這些時人們覺得很重要,但又沒利潤,很難說服別人去幹。說到最後成了社會責任感,成了情懷,人們往往會覺得這樣的解釋如同隔靴搔癢,無法突破其經濟學核心。
這些都是追求資本,追求利潤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這些影響如同社會的慢性病,長期相伴,不發作時還好,發作起來真要人命。
所以資本是很可怕的,資本家也是被奴役者。但不可以否定他們的主觀能動性,畢竟企業是自己控制的,所以資本家也要認識到自己到底是在給社會創造價值,還是在內卷打工人。
所以,在資本有如此可怕的面目之下,我們不是要去體諒資本家,說「你們真辛苦,百忙之中還要剝削我們,這都是你迫不得已。」而是要懟他們,規範他們的行為。
以前是比誰壓榨得很,如今我們要一起團結起來,懟資本家:「你不準壓榨,他也不準壓榨,誰也別壓榨。」
當資本家不需要通過壓榨來獲取競爭優勢的時候,他們自然而然就不會逼迫你讓你「996」。當然資本家放棄追逐過多的利潤是在和人性作鬥爭,這很難。
所以馬克思要推翻的是資本主義,而不是資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