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有些人也稱它為番薯,是生長在泥土裡的塊根,通常是中間圓卜形,兩頭紡錘形的。紅薯有多個品種,每個品種的顏色和口感有所不同。
在農村,紅薯可以說是高產而適應性強的糧食作物,還記得在80年代,我還是個小孩子,家裡種有許多的紅薯。有時候一大早,爸爸媽媽會在柴火灶裡,煮上一大鍋的紅薯,全家人的早餐就吃它了。有些是有點粉的口感,有些是軟甜的口感,每一個品種都有它的特色,一樣是挺好吃的。
種植紅薯苗挺簡單的,在整理好的地裡,扦插上紅薯苗,大約90天,地裡的紅薯就有收成了。其間要經過除草,澆水等的一些田間管理,如果土壤疏鬆,排水好的土地,生長在地下的紅薯長得挺多,也挺大的。
剛剛從地裡挖出來的紅薯,水分比較多,吃起來味道有點淡。把它們放在太陽底下曬上一兩天,它本身含有的糖分會轉化出來,煮好後吃起來,會帶有甜味。
紅薯有收成時,是用工具將它們在地裡挖起來的,有些會被工具弄斷或者損傷,通常我們會挑破損的先煮來吃,將無蟲孔,無破損的,放在通風乾燥處,可以放上幾個月的時間,不過不要用水清洗,帶著一點泥土可以延長保存時間。
在80年代,農村的孩子沒有什麼零食吃,紅薯對於我們小孩子來說,是挺好吃的糧食,將它們放在柴火灶裡煨熟,也是我們喜歡吃的零食,剝開薄薄的表皮,會聞到挺香的味道,吃起來又香又甜的。
記得小時候,媽媽會用新鮮紅薯來做紅薯餅,香煎後是酥脆香甜的口感,是挺好吃的。
先將整根紅薯蒸熟,放涼一點,然後去掉表皮,放在大碗裡,用勺子搗成泥狀。
往紅薯泥中加入麵粉和炒熟的芝麻,喜歡吃甜一點的,可以加上一點白砂糖。用勺子攪拌均勻後,用手將材料揉成麵團。
手上沾一點乾麵粉,揪出一個小麵團,搓圓後,放在案板上,用擀麵杖將麵皮子擀薄,儘量將它擀的薄一點,再用飯碗開口處,蓋出一個圓形的薄餅。
在農村裡,我們在柴火灶裡燒柴後,就將柴火除掉,留一些熱碳在灶裡。在鍋裡倒上一點食用油,放入薄餅慢煎,煎的過程中,需要多次給麵餅翻一番,直到將麵餅煎至表面焦黃,就可以出鍋了。吃起來又香又脆的,吃了一個還想再吃。
有些人喜歡用紅薯煮糖水吃,有些人喜歡將它蒸熟吃,在農村,有些人喜歡將它放在柴火灶裡煨熟吃,有些人也將它煮熟後,晾曬番薯幹,無論哪一種吃法,都有它獨特的味道。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應該對紅薯並不陌生吧?你喜歡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