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縣公安局報導:11月24日12時許,宿松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四中隊歷時40個小時,成功偵破五裡「11.22」交通肇事逃逸案,肇事駕駛人石某明被警方控制。
指認現場
11月22日20時24分許,宿松縣公安局交警四中隊接到報警電話:在省道宿復公路五裡藍天學校附近路段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名男子倒地受重傷,車輛逃逸。交警四中隊值班民警立即趕到事故現場進行勘查,協助120醫護人員搶救傷者。事故現場,一名中年男子倒在地上,頭部受重傷,已昏迷,身邊灑落著一些車前擋風玻璃碎片。
事發現場
為儘快還原事故真相,抓獲肇事嫌疑人。辦案民警連夜尋找蛛絲馬跡。後通過調取事故現場周邊監控將目標鎖定在一輛從太子廟往五裡方向的綠篷三輪摩託車。因夜晚光線弱,無法看清三輪車尾部有無車輛號牌。該車來到五裡路口後右轉彎進入了桃五公路,行駛到馬塘集鎮後,接著左拐進入了馬塘通往桃源村的村村通公路。
一路追來,東方已露出了魚肚白。一宿未睡的辦案民警因連續調看視頻監控,眼裡布滿了血絲。23日,繼續追蹤。
嫌疑車輛
第二天辦案民警發現該車進入桃源村後,沿著河堤進入了東北新城。然後沿著龍井北路進入了孚玉路。進入孚玉路後該車突然消失,不知去向。辦案民警調取了周邊主要路口監控,調看監控視頻長達10多個小時,該車就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沒有再現身。案件偵破陷入了僵局。
案情分析會
24日清晨,交警四中隊在交警大隊主要領導的指導下,再次召開案情分析會,尋找突破口,決定增加偵破力量成立專案組,明確責任分工,向小街小弄發力。兵分多路由,指導員石磊和副中隊長劉松帶領12名民輔警分成四個小組進行走訪。
功夫不負有心人。9時許,走訪小組發現了該車從孚玉路走非機動車道拐入深圳灣路口的蹤跡。專案組在調取該區域多個路口監控後,發現該車進入幸福裡小區沒有再駛出。專案組隨即緊急集合,立即圍繞幸福裡小區進行搜尋走訪。不放過一個旮旯,不放過一個地下車庫。
11時許專案組在走訪中,在某居民樓下發現一輛三輪摩託車,車身有切割車篷的痕跡。專案組民警比對視頻監控裡的影像,初步判定該車就是肇事嫌疑車輛。後通過三輪摩託車尾部的車牌皖HHZ64*聯繫上了車主石某明。
找到嫌疑車輛
此時石某明正在許嶺鎮某工地做工,接到專案組民警的電話後,深知事情敗露,隨即承認了交通肇事逃逸的事實。
據石某明交代:當晚事發時因三輪車車燈暗淡,三輪摩託車車篷右側撞傷了路邊行人,當時非常害怕,抱著僥倖心理,沒有停車,迅速逃離。為了擺脫警方追蹤,沒有直接從五裡返回縣城,而是從長鋪鎮桃源村繞行,走鄉間小路,躲避電子監控,轉了350度,回到家中。
第二天早晨用切割機將車篷拆除,準備毀滅證據。在家惶恐一天後,24日駕駛電動車繼續到許嶺工地做工。在專案組民警找到石某明時,石某明還在納悶並詢問民警:「你們是怎麼找到我的?」
據了解,傷者董某(47歲)系河南鄧州市在宿松某工地施工人員,因顱腦受重傷,尚未脫離生命危險。目前此起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警方提示:
近年來,隨著道路上交通監控、天網工程的進一步加強和公安交警偵破交通肇事逃逸案水平的提高,宿松縣道路交通事故逃逸案偵破率達到了99%以上。
任何自作聰明的逃逸都是徒勞的,再狡猾的「狐狸」也鬥不過好「獵手」。交通肇事逃逸只會加重事故後果,百害而無一利。
誰都不願意發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發生後,應該做的是:停車,搶救傷者、報警並保護現場。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道德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