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我鼓勵你做一個冷淡的人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舒服的關係,從來不會因為適當的距離而離散。

蔡康永說:「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

一個人一味熱情其實是盲目的,你一定會有大部分的時候是冷淡的,才能夠對比出你對哪些事情是懷抱著極高的熱情。」

對欲望冷淡一點,看淡浮華,才能享受安穩的幸福。

對社交冷淡一點,精簡圈子,才能收穫簡單的快樂。

果斷捨棄拖累你的、你不喜歡的東西,才能讓你的生活被所喜歡的事物填滿。

放鬆雙手,才能騰出手來迎接真正的美好。

所以,請一定要有「做一個冷淡的人」的勇氣。

有冷淡才會有熱情,有斷舍離才會有輕鬆的自由。

1

人生在世,我們都有各種各樣的欲望。

適當的欲望是人類生存的原動力,給了人們前行的動力。

但是欲望一旦超出,就會越放縱,最終讓你疲憊不堪。

上周,剛收到朋友思思從老家寄來的一大箱柚子。

半年前,思思一家結束8年的北漂生活,回到福建老家。

在北京的日子裡,思思最常說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人生太難了!做人太累了!

為了迎合環境產生的過度消費,小兩口每個月都要背負一筆不小的消費貸。

而為了滿足欲望,還上消費貸,又需要拼命地工作、加班、開會、應酬……

永遠追不上的KPI,永遠擠不上的高峰期地鐵,讓人煎熬感加倍。

久而久之,過度勞累消耗了身體,頸椎病、腸胃病不說,還有爭吵越來越頻繁的夫妻關係,越來越淡薄的親子關係......

明明拼了命努力,日子卻越過越累。

欲望過滿帶來的副作用,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

「感覺再這麼下去,人會累垮,家會散掉。」

做了權衡之後,思思一家決定回老家生活。

現在他們一家人,雖然生活質量有所降低,但是幸福感卻大大升高了。

經常和老友父母聚聚餐,讓生活回歸真正的簡單。

不被過度的物質欲望捆綁的思思,真的比以前開心了不少。

看到思思的轉變,我理解了當下的大家為什麼喜歡看「李子柒式」的田園生活?

大概是因為,人們都享受那種褪去身上的浮躁與過分的欲望,回歸純粹滿足的生活狀態。

梭羅說:「一個人,只要滿足了基本生活所需,不再汲汲於聲名,不再汲汲於富貴,便可以更從容,更充實地享受人生。」

仔細想想,好的生活,真的不難。

當你活得疲憊不堪,抱怨生活很難的時候,就是該給欲望做減法的時候。

想要的東西少一點,有些東西你不一定需要;

想花的錢節制一點,平價的替代不一定不好。

把所有「不需要、不適合、不舒服」的東西,替換為「需要、適合、舒服」的東西。

簡單一點,克制一點,對欲望越冷淡,生活越輕鬆。

2

「城市中人,看似光鮮,其實個個暗藏漏洞。高朋滿座,客似雲來,然而真正能傾心交談的,卻未必有三兩個。」

這一點,老友阿帆體驗最深。

阿帆是大學的學生會會長,混跡校園裡的各大院系、辦公室。

畢業後,投身各種社交活動鍛鍊自己的社交能力,是一個典型的「混社會」的人。

平日裡託人介紹,成功混進幾個地方大佬群裡。

常常跟著聚餐喝酒,高爾夫球場、KTV等地方也去了不少。

混久之後,自然加了不少所謂「大佬」的微信。

那些大佬在酒桌上,常常誇獎阿帆年輕有為,有機會可以合作一波。

得到「認可」後的阿帆,越來越沉浸當中,敬酒詞說得一溜一溜的,酒量越來越好,啤酒肚也越來越大。

今年年初疫情,阿帆的創業公司資金周轉遇到困難,便挨個發微信跟大佬們求助,又風塵僕僕地跑到人家公司拜訪。

伴手禮花了不少錢,但是有的人壓根沒記住他的名字,有的人找各種藉口把他支開。

最後,還是父母和妻子娘家幫忙湊了一筆錢,幫他渡過難關。

周國平說:「熱衷於社交的人往往自詡朋友眾多,其實他們心裡明白,社交場上的主宰絕對不是友誼,而是時尚、利益、或無聊。」

黃磊在電視劇《小歡喜》中,也有一段經典臺詞,道破社交的真相:「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認識你,不要做無用的社交。」

真正厲害的人,從來不會急著通過社交去推銷自己。

因為他們知道,只有自己沉澱下來的卓越能力,才是最好的名片。

生活中,很多人的社交都是無用的,強迫自己加入不屬於你的圈子,只會適得其反。

把那些寶貴時間,拿來自我增值、拿來陪伴家人孩子,不是更有意義嗎?

誠如一位作家所言:「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發現,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不要把自己的時間浪費在別人的生活裡,你們的時間有限。

多給一些自己獨處的空間,學會獨處,享受獨處。

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你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

多給家人一些陪伴的時間,人到中年,真正在乎你的,只有家人。

請記住,對無用社交冷淡一點,把珍貴的熱情給該給的人。

餘生,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3

《菜根譚》裡有一句話我很喜歡:「熱鬧中著一冷眼,便省許多苦心思;冷落處存一熱心,便得許多真趣味。」

外界都認為蔡康永的高情商,是好好說話,是溫柔。

但真正接觸到他的人,卻不這麼認為。

馬東說:「在私下交往之後,卻發現,溫柔其實只是他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在溫柔底下,是講原則、通世故的冷峻堅持。」

老搭檔小S說:「舞臺下的他,好像有一層透明的膜罩著,非常有距離感。」

因為他覺得,保持距離,才能增加兩個人之間的「新鮮感」。

但如果小S遇到困難,他一定會第一時間站出來陪伴、安慰,成為朋友背後堅實的靠山。

我想,這才是冷淡的真正意義吧。

第一,冷淡,不是冷漠,而是學會為自己而活。

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想幹什麼,不想做的事絕不勉強自己做。

不討好別人,也不迎合,取之所需,完善己身,不貪婪,不過度,這才真正活出了自己。

在寡淡的俗世間,隨心所欲,素簡清歡,才是一個人的熱烈。

第二,冷淡,不是冷漠,而是為了成就溫暖。

在一次線下讀書會上,蔡康永說:

「當一個冷淡的人,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變熱情。可你當一個熱情的人,最悲慘的事就是你會慢慢變冷淡。不要把溫暖當成是本能。跟人相處,你從冷淡開始,你就給了自己每一次都進步的機會。」

一個人不可能永遠保持熱情充沛,所以,只有學會冷淡,你的熱情才會顯得珍貴。

一個人不可能對所有人都熱情謙和,所以,只有學會冷淡,才能成全親近之人的溫暖。

舒服的關係,從來不會因為適當的距離而離散。

把握冷淡與熱情的分寸,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彌天真。

看淡欲望,不急不躁,卻依然舒心自在;

看透世事,不爭不搶,卻依然溫柔相待。

- The End -

來源:青年觀察家

相關焦點

  • 「我鼓勵你做一個冷淡的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ID:duhaos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蔡康永說:「其實,我鼓勵大家做一個比較冷淡的人。一個人一味的熱情其實是盲目的。你一定會有大部分的時候是冷淡的,才能夠對比出你對哪些事情,哪些是懷抱著極高的熱情。」
  • 我鼓勵你做一個冷淡的人
    想想我們已經走完的小半生,說過多少言不由衷的話,做過多少不符本心的事?真的很累吧。 總想著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總盼著所有事情都能有個完美結局,但人生本來就是悲喜交加,低谷連著高峰,一帆風順對誰都是不可能的,我們只能在當下努力拼搏一個想要的未來。 那麼十年後,你是否希望自己依然在籠絡那些所謂的「人脈」?
  • 極物對話蔡康永:冷淡,是最高級的情商
    有人刁難他: 如果女朋友突然說,「親愛的,我做的菜好難吃」,我該怎麼高情商的回應?蔡康永秒回:都是我的錯,我應該賺多一點讓阿姨做飯,不應該讓你這麼辛苦的。全場為他的幽默和高情商驚呼。所以愛情是我自己要談的,婚姻是我自己要結的,而不是倒過來去丟給爸媽說,你替我決定要不要嫁吧,替我判斷這個人夠不夠好。我覺得高情商的人,會自己扛起這個責任,然後做了選擇之後,如果出了狀況,他會心甘情願。
  • 「姑娘,為什麼我勸你做個冷淡的女人?」,這就是答案
    02之前,有一段蔡康永的採訪在朋友圈刷了屏。他說:當一個冷淡的人,最大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變熱情;可你當一個熱情的人,最悲慘的事就是你會慢慢變冷淡。很多人一開始熱情的不顧後路,因為不想要在朋友面前變成一個日漸冷淡的人。但最後往往是你,變成了一團灰燼。不要把溫暖當成是本能,跟人相處,你從冷淡開始,你就給了自己每一次都進步的機會。
  • 做一個性格冷淡,慢熱的人
    一個性格冷淡慢熱的人,對人對物是和緩的,他們不急躁,外冷內熱,真誠善良,有一顆赤子之心。這個世界越來越喧囂,生活節奏快,人也變得很浮躁。不注重內在思考,大部分人都滔滔不絕,一見面就說個不停。說著冠冕堂皇的話,其實一點用都沒有,這樣的人不走心,注重個人利益,逞口舌之快,不宜結交。還有一些人,對誰都好相處,他們很注重社交,還把人脈當生意一樣經營,他們不適合當朋友,因為你只是他當生意的一枚棋子。一個見面熟的人,總是讓人生疑。外表冷淡的人,擁有一顆炙熱的心,觀察到的新鮮事物,需要用心做恆溫,才能散發出來,這需要一個過程。
  • 蔡康永:情商真正的意義在於我們要愉快地做自己
    對於這份能夠激發嘉賓直言的能力,蔡康永更願意歸為「運氣:「因為在演藝圈的人際關係, 許多人願意解開束縛,告知你一些事情,這是運氣給我的機會。」《康熙來了》結束後,蔡康永給予自己更多的彈性與空間,現階段,節目的成功與否對於他而言「都沒有關係」,「我覺得現在觀眾有非常多的選擇,讓他們選到一個對他們有幫助的東西,這樣我們就做到了該做的事情。」
  • 高情商的蔡康永自稱是偏激的人,拒絕給別人推薦書籍
    你要衡量一下,把自己逼到八十五分的那五分,有沒有把自己逼到,你做不到的事情,我認為人的生活很重要,所以在工作上面把自己逼到八十五分,而你回家成為一灘死泥。對家裡人並不公平啊,不如就八十分吧,讓你回到家裡面還有精力跟別人聊天。還像個活人的樣子,我覺得這個就是。你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工作又不是人生的全部。」
  • 當男人冷淡你時,女人只需做這三件事,就能讓他主動找你,別不信
    「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啊」。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啊」。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心動的人或事,錯過新風景。
  • 蔡康永:人生的幸福是什麼樣子?我有一個簡單的標準
    除了做職員不知道還能做什麼,該不該辭職。看到同事換了新工作,就會幻想是自己就好了。每當加班加到頭暈腦漲的時候,文檔剛做完沒來得及保存,電腦卻死機了,那時候整個人都崩潰了。B:34歲外企銷售經理。加完班回到家,雖然很累,但還是要給兒子洗澡。和老公抱怨著工作中不開心的事,老公卻只顧坐在電腦專心致志的打遊戲。
  • 當一個男人,對你越來越冷淡
    雖然,愛情是一件虛無縹緲的東西,但卻也是實實在在的存在,心動是真的,心痛也是真的,衝動也是真的,冷淡也是真。若一個男人對你的態度越來越冷淡,越來越不主動聯繫,對你愛搭不理,就沒有必要去和他糾纏了,太過主動,只會適得其反。面對男人的冷漠,堅強你脆弱的心,淡然接受一切。
  • 留學美國的蔡康永:UCLA,真正的大學讓人一生受益
    01「將來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的自己。」「人生沒有疆界之處,皆為牢獄。」「我常常倒下,倒下,可以好好看看天空。」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1962年,蔡康永出生在臺灣一個富裕家庭裡。父親蔡天鐸是一名成功的律師,為他創造了一流的教育條件。其實,蔡康永身上的貴族氣質,可以追溯到他的祖父一輩。蔡康永的祖父,在民國時期,曾經是上海自來水公司的老闆。他的父親,在來臺灣做律師之前,也曾是當時赫赫有名的中聯輪船公司的老闆。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太平輪》當中那艘沉沒的巨輪「太平輪」,就來自他家。
  • 富二代蔡康永的「一哥」之路,才沒表面上那麼簡單
    蔡康永像一個看客一樣,看著自己的母親靠在牆頭抽菸,望著陽臺外———他用了一個「豔麗」來形容。他很少出門,因為媽媽關照過:「他們都是野孩子,保姆不在身邊,如果摔倒了怎麼辦?」他說自己好像「籠子裡的小鳥」,渴望一片瘋狂的天空。
  • 為什麼戀人突然對你冷淡了?
    在戀愛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自己的伴侶突然之間冷淡了,對自己不理不睬,這非常讓人抓狂,甚至會慌亂,會產生無盡的猜想,到底對方怎麼了?是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麼,還是他遇到什麼壓力了,我現在該怎麼做?找他談談?還是去安慰他,還是去道歉?
  • 「吃吃」的愛阿信怪獸義務站臺 蔡康永:破億是個小目標
    ­  第一次做導演,蔡康永開玩笑說原本以為自己每天都會崩潰,但後面發現自己還是很平和地拍完了,「每天晚上回去都做好第二天要崩潰的準備,還把自己寫的雞湯文拿出來看,鼓勵自己」。­  小S林志玲的「恩怨」­  小S的層次可以更好,志玲讓人耳目一新­  《「吃吃」的愛》是一部話題性十足的電影,影片的兩位女主角是大家口中一直「結怨」的小S和林志玲。她們不但在片中扮演一對相愛相殺的姐妹,還有很多臺詞都是為她們度身打造的。比如「誰說諧星不會演戲」,比如林志玲並沒有收錢參加飯局等等。
  • 你的冷淡已經耗盡我所有的熱情
    我曾經委屈求全像條狗,而你卻沒有扔掉驕傲跟我走。孤單久了,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習慣久了想著改變,卻與熱鬧的人群格格不入,最後還是習慣一個人呆著,習慣安靜,習慣孤單。睡了一個長長的覺,錄了一首喜歡的歌,減少了自己濃烈的愛。覺得生活明朗,萬物可愛。我不孤單,我還有路旁昏黃的老路燈,巷口酣睡的流浪狗,一顆殘破卻還在跳動的心臟。一份失敗的感情,最忌諱的就是念念不忘。
  • 高情商的蔡康永,向大S道歉,對方自嘲:我是天生箭靶
    眾所周知,蔡康永很會說話,是出了名的高情商者。有人形容蔡康永講話,有「名士」風範,具有蜜汁溫暖的優雅氣息。他的說話方式,如綿綿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溫婉、謙和、得體,吸引著你,也打動著你,具有溫和卻堅定的力量。《康熙來了》在他的主持和帶動下,才能以最輕鬆愉快的呈現形式,陪伴觀眾12年。
  • 蔡康永:好好浪費你的青春,那是浪費起來最過癮的一件事情!充電
    今天想寫一個關於蔡康永的文章,原因呢?是因為蔡康永我本人非常的喜歡,蔡康永說的一些話,真的讓人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同時蔡康永主持的節目《康熙來了》也是伴隨著我們一起的節目,讓人緊張的心態,有了一種歸屬感。
  • 蔡康永說「學英語」,高情商的人告訴你,為什麼要學英語
    其實真的觸動我的是看某一個訪談節目的時候,大家各種煽情完蔡康永說過一段感覺很有哲理的話:「15歲覺得遊泳難,放棄遊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遊泳,你只好說我不會;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
  • 蔡康永請辭前曾問陳漢典:如果康熙沒了你做什麼
    陳漢典在《挑戰者聯盟》錄製間隙接受採訪  搜狐娛樂訊 蔡康永今日日無預警在粉絲團宣布請辭《康熙來了》,隨後小S也在自己的臉書上宣布陳漢典在《挑戰者聯盟》錄製間隙接受採訪時談到蔡康永和小S退出的事表示,其實在前天錄製時,蔡康永就曾經問他,「如果《康熙》沒了,你要幹嘛?」當時,陳漢典以為蔡康永只是玩笑話,就回覆:「這樣剛好,我就不用請假,去拍你的電影了。」後來,陳漢典才知道是真的,看到消息之後,他也有與蔡康永聯繫,但兩人沒有多說。
  • 蔡康永:「我絕對沒有想要做一個面面俱到的人」
    有沒有一個轉變的過程?你覺得高情商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什麼變化? 我到現在都不覺得我高情商,更不要提到「一直這麼高情商」。我覺得情商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呢,是要動手去實踐,而不是空想。 不管是我們所說的,把自己的情緒給記錄下來,或者是把一個縹緲的目標切一小片一小片可以實現的碎片,重點都在於要能夠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