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漢被隔離,她組織日本買手募捐28萬口罩,為家鄉加油

2020-12-18 澎湃新聞
01

只是想為家鄉人民做點事情

「一睜眼,都是壞消息。」

 

疫情和恐慌,在武漢這座城市蔓延。每天打開手機,每一次拇指的上滑,都令辛迪毛骨悚然:

 

武漢封城了;口罩、消毒液和預防感冒的板藍根搶購一空;確診的人數不斷攀升,又有一個身邊的人去世了;家鄉的親友如同在水深火熱中煎熬,周圍的醫生朋友靠精神力量撐在第一線……

 

春節前,辛迪從杭州回到武漢,準備陪家人過年,最後提前訂好的年夜飯還是取消了,她把自己隔離在家,每天提醒自己,千萬不能感冒、不能發燒。

 

在周圍環境和情緒的雙重壓抑下,她感到窒息,決定必須自己轉換心態,與其成天在焦慮中度過,不如在家行動起來,「做一些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

春節前,辛迪剛剛在東京過完生日

作為全球購「日本買手聯盟」會長,辛迪打算發起在日本的買手朋友,募捐一些口罩,支援家鄉的一線醫護人員。

 

有了這個想法,她聯繫到武漢協和醫院,電話那頭傳來的聲音瞬間打動了她:「我們太需要這些東西了!感謝你們,感謝你們!」

 

一開始,她打算捐物,讓在日本的買手分頭行動,去自己附近的藥店採購。立刻有人衝到日本的藥店,拍下不同口罩的照片,一一發到群裡確認:「這個可以捐嗎?」短短一上午,在日本的買手和品牌方,狂掃幾萬隻口罩。

  

日本買手聯盟成員在日本購買口罩

 

在疫情面前,時間分秒必爭。作為組織者,辛迪意識到,這種募捐方式比較費時費力,甚至會有很多「徒勞」的工作,比如買的口罩不符合醫用規格。於是,她轉為在群裡發起接龍捐款,收到捐款後,統一採購口罩。

 

不到一小時,就募捐到三萬塊錢。當她和朋友準備在日本醫療網站下單時,這個數字已接近八萬。大家商量後,擔心後面物資緊缺,價格會被炒高,咬咬牙,下了23萬的訂單,「當時心想,萬一捐款湊不齊,就自己捐好了。」結果,款額第二天就湊齊了。目前,日本買手聯盟已經籌集到28萬的醫療物資。

 

短短的兩三天裡,就有300多位愛心人士加入募捐活動。為了節省運輸時間,龍浩航空特地為他們提供了免費包機服務,醫療物資直接從大阪飛到武漢天河機場,醫院派人到海關籤收。當收到海關發來的籤收信息時,辛迪覺得一切付出沒有白費,「物資都在第一時間被醫院取走了,會有一種雪中送炭的感覺。」

 

從大阪抵達武漢天河機場的醫療物資

 

口罩和護目鏡,第一時間送到了醫護人員手中

 

朋友們紛紛在群裡分享醫護人員戴上捐助的口罩和護目鏡奔赴前線的照片,淘寶對日本買手聯盟進行了報導,高曉松微博轉發評論:「我們都在一起!」

 

高曉松微博截圖

 

百感交集之下,辛迪發了一條朋友圈:「其實只是想為家鄉人民做點事情……希望能一切快點好起來。」

 

02

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我說是送中國的,店員把口罩全部給我了!」

 

這次募捐行動中,辛迪一次次聽在日本的買手說起,日本藥店的店員一聽說口罩是寄到中國武漢的,不但馬上取消了限購,還把店裡有的存貨全部拿了出來,幫著一起裝箱、打包。

 

 日本店員聽說是寄往武漢的口罩,幫著一起裝箱、打包

日本民間也自發組織捐贈,箱子上,除了「武漢加油」,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是:「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這讓辛迪感慨萬千,當年她身在日本,即使「風月同天」,還是常常想念武漢的山川和親人,「不管人在什麼地方,家還是唯一的歸宿。」

 

從武漢大學畢業後,辛迪做了一個決定,陪丈夫去日本,她想出國鍛鍊一下自己。

 

一出去,就嘗到人間辛苦,兩人租了一個小房子,打起地鋪,因為語言不通,她一開始只能做一些「比較卑微的工作」,最多時候一天打四份工:流水線食品打包、餐廳、廚房、工廠。就這樣,她慢慢把日語練了起來。2007年,她成為日本一知名商場第一個被聘請的中文導購員。

  

辛迪在日本的工作照

 

2011年,辛迪懷孕了,她決定辭去工作,在家開通淘寶店,轉型做買手。

 

離職的時候,日本同事寫給她幾十張卡片,滿滿的祝福:

  

「辛苦了,經常看到你充滿活力在身邊。希望能生一個國際寶寶,什麼語言都會說。」

 

「你辭職了,感覺身邊寂寞很多。孩子生出來後,再到我們這裡來玩。」

 

辛迪的女兒在日本出生時的照片

 

2017年5月,憑藉6年的買手經驗和品牌積累,辛迪在日本東京成立了「日本買手聯盟」,為買手和品牌搭建平臺,業務覆蓋美妝、日化、服裝、母嬰、珠寶、保健品等,被全球購授予「全球購買手商業聯合會合作夥伴」。

  

成立日本買手聯盟,是為買手和品牌搭建平臺

  

現在,辛迪常年往返杭州、日本兩地,在武漢陪父母和女兒的時間,一年加起來「也就二十幾天」。只有夜深人靜時,她才會袒露一些疲憊:「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如果不是迫於生活,誰願意錯過孩子的成長?如果可以過得安逸,誰會選擇顛沛流離?」

 

春節前夕,即使當時武漢已經拉響疫情警報,她還是毅然決定回家,「不管怎麼樣,過年一定要跟家人在一起。」

 

03

媽媽天天到處找口罩

 

質疑的聲音,從募捐開始,就未間斷。

 

「怎麼確保這些口罩到交到了醫護人員手上?」「捐款全部用來買口罩了?」……

 

每天,辛迪都要在網上回答、解釋網友們的「十萬個為什麼」。她把捐款流水單、採購訂單、籤收單整理好,第一時間公布,讓大家看到募捐的進度。得到淘寶官方的報導和高曉松力挺後,質疑的聲音開始減少,更多人知道了辛迪和日本買手聯盟在做的事並加入進來。

 

部分物資清單

 

辛迪對接的醫院,也從武漢輻射到湖北和全國,目前捐贈過的醫院有武漢協和醫院、榮軍醫院、武漢中西醫結合醫院、武漢亞心總院、荊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勞動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滿春街社會衛生服務中心、湖南益陽市南縣人民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浠水縣中醫院、雲夢縣隔蒲譚鎮中心衛生院、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院、英山縣金家鋪鎮衛生院,她會根據每個地方的情況,按需分配。

 

相比外界的質疑,讓辛迪更頭大的,是怎麼跟女兒解釋清楚這件事。

 

辛迪的女兒今年9歲,常年在武漢讀寄宿學校,周末回家一次,有時候趕上辛迪出差,母女倆一個月都難得見到一次。辛迪這次組織募捐,女兒的第一反應是:「你們還捐錢啊?」

 

「平時都在老人身邊,比較寵,孩子就會有一些自私,以自我為中心,不理解為什麼要把自己的錢捐給別人。」但辛迪內心更多的是自責,因為缺少陪伴,她決定耐下心來,慢慢跟女兒解釋,後來她發現跟孩子講道理是講不明白的,「不如用行為來告訴她。」

 

整個春節,辛迪每天都在和買手、醫院對接工作,埋頭整理表格和單據,這些女兒都看在眼裡。辛迪還會把外界對她的採訪報導,截圖發給女兒看。有一天,女兒突然微信轉來300塊錢,留言道:「這是我捐的錢。」辛迪對女兒說:「媽媽會記得你的愛心。」

 

辛迪和女兒

 

辛迪的微信頭像,加了一句「武漢加油」,女兒則把頭像改成了「我愛口罩」。辛迪問她是什麼意思,女兒說:「媽媽天天到處找口罩,天天買口罩。」語氣裡,帶著一份驕傲。有一天,她跑過來問:「媽媽,你能不能給我發一個證書呀?我不發朋友圈,就紀念一下。」

 

「父母其實就像一面鏡子,你怎麼做人,孩子也怎麼做,你要先做出一個榜樣。」辛迪說,因為疫情,這個春節她隔離在家,但也因此多出了許多陪伴女兒的時間,這也許是最大的欣慰。

 

原計劃三月份在杭州舉辦的日本買手聯盟展會,因為疫情,辛迪也暫時取消了,她還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才能離開武漢回到杭州,但她相信,「一切只是時間問題」。外地的朋友們,經常發來私信:「等你出來,我們一起吃飯。」

 

作為武漢人,辛迪在朋友圈轉發過一張「武漢加油」圖。那張圖的像素,已經隨著轉發次數而變得模糊。但上面的文字,依舊清晰可辯:

 

「關閉一座城,保護一國人。武漢,是一座可敬之城,我們的城市病了,但我們會治好它。待春花爛漫,櫻花盛開時,希望你們還是喜歡武漢。」

相關焦點

  • 隔離在武漢,她和日本買手募捐28萬元口罩|戰疫日記
    1月23日,武漢封城的消息傳來,辛迪感到窒息,焦慮地在家闖來闖去時,一個想法冒了出來:她可以為物資告急的醫院募捐口罩。作為淘寶全球購「日本買手聯盟」會長,辛迪打算發起在日本的買手朋友,募捐海外的醫療物資,由她來對接物流,支援一線醫護人員。
  • 淘寶全球購的日本買手們:募集23萬物資馳援武漢,我們在一起!
    (天下網商記者 丁潔)這是一場「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故事,這是一個「海外回援武漢頂住」的故事,這也是一個最普通的武漢女生對自己的家鄉無限熱愛的故事。龍慧萍,阿里巴巴日本買手聯盟的會長,說到底——她就是傳說中的「敗家娘們」,買買買就是她的工作,但她也是一位土生土長的武漢人。
  • 拼命鞠躬為武漢募捐的日本女孩 疫情過後想去那裡看櫻花
    拼命鞠躬為武漢募捐的日本女孩 疫情過後想去那裡看櫻花街頭鞠躬為湖北募捐的日本女孩 疫情過後想到武漢看櫻花日本是一個櫻花的國度,但是櫻花的故鄉在中國,湖北武漢也有櫻花,在國內富有盛名近日,一名在街頭拼命鞠躬為湖北、武漢募捐的日本女孩,表示,疫情過後要到武漢看櫻花。(據環球時報客戶端2月9日報導)應該說本次日本的表現很給力,日本一個小城市,為武漢送來了很多口罩,在日本一些街頭,日本也用中文說,武漢加油、日本加油。日本一些民眾也低價出售,甚至免費供給口罩。日本一些政要表示,要傾盡全力支援、援助中國。
  • 寒冬街頭,這個日本女孩不斷鞠躬為武漢募捐……
    在寒冬的日本街頭,出現了下面這幅特別的場景...(圖片來源網絡侵刪,下同)2月8日至9日,「東京燈會滿月祭2020」在東京池袋西口公園舉行。在這裡,一位日本女孩身穿中國旗袍,懷抱著捐款箱,從早到晚不斷向路人鞠躬,號召大家為身陷困境中的武漢捐款。
  • 皖籍旅日僑胞:創作兒歌為武漢加油
    中新社合肥2月16日電 題:皖籍旅日僑胞創作兒歌為武漢加油中新社記者 趙強「大手牽小手,為武漢加加油……」近日,由皖籍旅日僑胞楊海櫻製作的原創兒歌視頻《為武漢,加加油》火了。視頻中,她的一對7歲龍鳳胎兒女唱著歌、揮著旗為中國加油,為武漢加油,目前該視頻點擊量達兩百多萬人次。記者日前專訪了楊海櫻,了解到創作背後的故事。楊海櫻出生於安徽省淮南市,是一名日本華僑,常年旅居日本,2005年在合肥創辦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她從家鄉淮南招募了一批專業人才,負責動漫原創製作、後期編輯等。
  • 皖籍旅日僑胞創作兒歌為武漢加油
    中新社合肥2月16日電 題:皖籍旅日僑胞創作兒歌為武漢加油中新社記者 趙強「大手牽小手,為武漢加加油……」近日,由皖籍旅日僑胞楊海櫻製作的原創兒歌視頻《為武漢,加加油》火了。視頻中,她的一對7歲龍鳳胎兒女唱著歌、揮著旗為中國加油,為武漢加油,目前該視頻點擊量達兩百多萬人次。記者日前專訪了楊海櫻,了解到創作背後的故事。楊海櫻出生於安徽省淮南市,是一名日本華僑,常年旅居日本,2005年在合肥創辦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她從家鄉淮南招募了一批專業人才,負責動漫原創製作、後期編輯等。
  • 電影頻道遙寄《兩地書》 郭帆致信日本旗袍募捐女孩
    由CCTV-6電影頻道和武漢廣播電視臺聯合出品、《今日影評》欄目製作的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特別節目《兩地書》,於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在電影頻道暖心播出,並將在次日晚20:30在武漢廣播電視臺播出。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役中,武漢這座城市做出了太多犧牲與奉獻。隔離病毒,但絕不隔離愛。對於所有身處疫區、攜手奮戰於抗疫一線的英雄,肩負強烈社會責任感的中國電影人滿懷感恩。
  • 他為四川擔當口罩海外「買手」
    從大年初二起,受四川省政府部門委託,他和他的團隊就開始了一場特殊的全球大搜索——在世界各國擔當口罩「買手」,儘可能多的購進需要的、價格合理的口罩。相關領導和部門已經預見大量需求口罩,所以早早動手,四面出擊。
  • 我們在一起,隔離病毒不隔離愛!青島幼兒女教師用漫畫為武漢加油
    我們在一起,隔離病毒不隔離愛!青島幼兒女教師用漫畫為武漢加油 我們在一起 明天會好的
  • 身穿中國旗袍鞠躬為疫情募捐的「最美日本女孩」:疫情過後想去武漢...
    在主辦方特別設置的「支援武漢」展區,一名日本女孩身穿中國旗袍,懷抱捐款箱從早到晚拼命向路人深深鞠躬,號召日本民眾為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捐款。此舉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熱烈討論,網友稱這名女孩為「最美日本女孩」。9日,該女孩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採訪時說:「中國是一個溫暖的國家,疫情過後想去武漢看櫻花。」
  • 汪小菲實力護妻,透露大S已在日本採購一萬個口罩支援武漢
    武漢疫情牽動著全國人的心,圈內的明星們都紛紛通過捐款方式裡來提供援助。近日,有報導稱臺灣方面限制了對大陸口罩的出口,這也引發各方的熱議。作為臺灣女婿汪小菲也在27日表示了自己的態度。
  • 加油,武漢!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口罩文化」
    #二次元#小編身在武漢,這幾天體驗到武漢翻天覆地的變化。自20號晚上央視電視臺放出鍾教授的視頻後,這幾天我周邊的人戴口罩的人真的是越來越多(小編去年就開始出門戴口罩),這是值得表揚的。雖然口罩跟動漫沒有太大關聯,但作為一名武漢動漫小編,我認為有必要跟大家普及一下關於口罩的一些知識。今天藉由日本動漫中的口罩文化,和大家一起聊聊「口罩」。說起日本動漫中,戴口罩的角色還真不少,例如:《火影忍者》中的卡卡西、《東京吃貨》中的金木研、《櫻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等等。通常動漫中戴口罩的人群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戴口罩型,另外一種是臨時型。
  • 加拿大中國學子:希望能和時間賽跑,為家鄉做些什麼
    加拿大中國學子:願早日回家「希望疫情早些過去,能看到空蕩的武漢街道變得人擠人,我很想念那個待了十幾年的地方。」正在加拿大留學的易文博的家鄉是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他取消了回國的機票。1月24日,由加拿大湖北同鄉會、武漢大學加拿大校友會等共同發起的「加油武漢-加拿大聯盟」正式成立。聯盟成立的第一天,易文博接受了好友也是志願活動組織人之一常旭東的邀請投入到志願物資的收集統計工作中。「我的父親和叔叔都在公安部門工作,目前在武漢疾控中心參與抗疫。」
  • 我在現場|在東京羽田機場,包機回國的同胞隔著口罩親吻登機牌
    ◇2月20日,「鑽石公主」號郵輪的中國乘客(左)在日本東京羽田機場託運行李。我沒能和巴士公司的負責人見面,她在微信上跟我說:「我去不了機場了,你給我錄段像吧,當作紀念。」從19日下午就一直忙碌,想必他們也累壞了吧。◇日本東京地標建築東京塔點亮「中國紅」,為中國抗擊疫情加油。
  • 境外華人導遊自發為武漢捐贈口罩,領隊當人肉快遞
    雖然旅遊行業的領隊從未受過什麼重視,但這時泰國、韓國、杜拜、土耳其、吉隆坡、日本、澳洲、歐洲,我們的領隊同事們在全世界幫武漢買口罩,運口罩!尋人啟事 1吉隆坡回長沙的領隊 2泰國回國的領隊 3東歐回國的領隊 這個是領隊圈自發組織的,為武漢的前線人員支援物質 一方有難 八方相助有80箱泰國導遊捐贈武漢醫院的口罩 需要從泰國帶回來中國 可以幫忙帶回的領隊請聯繫 也請各位同行轉發 圈裡的各位領隊 看到了 能帶多少都行求大家別賺國難錢了
  • 記得那個穿旗袍鞠躬募捐的日本女孩嗎?她來中國駐日使館捐款了
    她是誰? 她做了什麼? 為什麼說她是「最美日本女孩」? 時間撥回到元宵節,在寒風凜冽的東京街頭,有一名日本女孩身穿旗袍,手捧箱子為武漢募捐。路人捐款一千日元,她便回贈一罐蜂蜜,再加上九十度鞠躬表示感謝。
  • 安徽籍旅日華僑心繫祖國 編兒歌捐物資為武漢加油
    【同期】MTV  【解說】「大手牽小手,為武漢加加油……」近日,由安徽籍旅日僑胞楊海櫻製作的原創兒歌視頻《為武漢,加加油》火了,視頻中,她的一對7歲龍鳳胎兒女唱著歌、揮著旗為中國加油,為武漢加油,目前該視頻點擊量達兩百多萬人次。
  • 疫情期間,公益組織除了「籌口罩」,還可以做什麼?
    1月29日,一公斤盒子CEO陳丹在得知資助人有心想捐助支持武漢抗疫後,便聯繫了正在支援武漢的公益人郝南,想一起為武漢居家隔離的患者提供線上的醫療支持。隨後,陳丹和幾位銀杏夥伴一起發起了「武漢銀杏在行動」。
  • 廣大僑胞為抗擊疫情愛心大接力
    1月24日,加拿大湖北同鄉會、加拿大湖北商會,以及多所武漢高校加拿大校友會等團體共同發起「加油武漢——加拿大聯盟」,為湖北和武漢籌集急需的醫療物質和資金。截至1月31日,共計收到捐款近60萬元人民幣,此外還捐贈口罩200多萬個、消毒液1萬多瓶。  多!
  • 日本友好城市給武漢捐3萬個口罩 箱上用中文寫加油
    (原標題:日本友好城市給武漢捐3萬個口罩 箱子上用中文寫加油) 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