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和阿里巴巴:對世界喊出"芝麻開門"

2021-01-10 人民網

原標題:對世界喊出「芝麻開門」(見證改革開放40年(14))

  2018年1月24日,在瑞士達沃斯舉行的第48屆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馬雲在「推動電子商務發展」論壇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徐金泉攝

  2018年8月8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金山大學禮堂,馬雲公益基金會創始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與嘉賓共同擊鼓啟動「馬雲非洲青年創業基金」。 新華社記者 陳 誠攝

  2018年4月26日,在澳大利亞雪梨一處景點售票點,中國遊客使用支付寶購買門票。許康平攝(人民視覺)

  《見證:中國改革開放40年40人》 商務印書館2018年第一版

  馬雲把白襯衣的袖子捲起,以快於常人的步伐進入房間。落座後沒什麼時間客套,我們有整整一小時的時間,而他的行程安排以分鐘計。話雖如此,當天的採訪一推再推,換了兩次時間。

  這位遍身光環的商人直奔主題,談吐乾淨利落,絲毫看不出來過去30天裡,他乘坐私人飛機繞著地球飛了107個小時45分鐘,見了幾個國家的總統、總理,以及更多的企業家。他反應很快,大多數問題未等我話音落地便開始回答——也可能,對這位個子不高、特立獨行的杭州人,世間已無太多秘密,他早被人們用放大鏡分析過無數遍。

  起點

  2017年2月3日下午,澳大利亞紐卡斯爾大學收到建校以來最大一筆捐款,2000萬美元,這筆錢用來設立了「馬雲—莫利獎學金」。中國企業家馬雲出手便驚到了這座位於雪梨北部的港城。

  誰是莫利?即便澳大利亞人,也幾乎未曾聽過這個名字。肯·莫利在中國改革開放後,於1980年來華旅遊,在西湖邊遇到了一個16歲的少年,正故意搭訕外國人以學習英語。從此之後,莫利和兒子戴維,與這個叫馬雲的年輕人成為筆友。保持通信5年後,莫利邀請馬雲前往澳大利亞旅行。

  誰料,僅僅申請籤證,馬雲就失敗了7次,最終在莫利幫助下,如約成行。在澳大利亞紐卡斯爾,馬雲待了29天,從此這個自稱「100%中國製造」的年輕人,真正打開了看世界的窗戶。

  如今回望,馬雲這段橫跨近40年的經歷,堪稱一次個體意義上的「改革開放」。而對整個國家來說,改革開放40年,經過了十分相似的發展過程。從一個生產力發展緩慢、人民面臨溫飽問題、科技教育落後的國家,一躍而至如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舞臺中心國家之一的位置。

  葉落知秋,觀察馬雲,在某種程度上,正是在觀察這個國家多年來發展的速度與激情、進步與貢獻。

  當然,回到1999年,馬雲在杭州集聚起「十八羅漢」創辦阿里巴巴之時,一切還不像如今看上去那麼光鮮。那時的馬雲,已至少經歷過如下這些慘痛事實——大學考了3回;找工作被拒絕過30多次;去肯德基應聘,24個人收下了23個,他是唯一被刷下來的那一個;替人去美國收帳時,被想賴帳的美國商人鎖在一棟別墅裡長達兩天,幸運的是在這次經歷中,他第一次接觸了網際網路;最初創業時,四處貸款無果,赴國外20多次融資被拒……

  所以在起點上,他所擁有的只是夢想這種虛無縹緲的玩意兒。

  成功

  為何叫阿里巴巴?成名之後,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馬雲再次被問到這個問題。他用英語嫻熟地回答說,創業之初,在舊金山一家餐館,他問一個服務員是否知道阿里巴巴,對方回答知道,至於原因,則是「芝麻開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故事中的開門咒語。遂定此名。

  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如同習得開門咒語般,打開了中國電子商務的大門,發現裡面不但遍是財富,甚至還有改變社會的鑰匙。

  2003年7月,阿里巴巴推出淘寶網;2004年,推出網絡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寶;這兩大產品在中國已家喻戶曉。事業蒸蒸日上之際,這個商業帝國又推出了阿里雲和螞蟻金服。

  讓全世界矚目的時刻出現在2014年,阿里巴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經過了漫長的路演後,全球歷史上IPO融資額最高的公司就此誕生。這是改革開放時代才會有的中國故事,阿里只用了15年就達到世界性成功。

  有些出人意料的是,身處人生之巔的馬雲,沒有親自敲響開市鍾,而是把這一殊榮讓給了阿里巴巴8位客戶,他們是淘寶店主、雲客服、淘女郎、農民店主、海歸網商、淘寶資深用戶、快遞員和美國農場主。這不但是世界矚目的成功故事,還是普通人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全世界都能聽得懂。在澳大利亞,在印度,在日本,在全世界幾乎每個繁忙的國際機場,馬雲的頭像都在暢銷書架上,與其他著名成功人士一道,成為人們的榜樣。曾做過英語老師的馬雲,無論中英文演講,都能點燃聽眾,這在中國企業家中極為罕見。

  馬雲,Jack Ma(馬雲的英文名),兩個名字,正在伴隨中國崛起享譽世界。

  革新

  北京東四環外的「盒馬鮮生」店裡,來自全世界的食品在地板和天花板上被分別迅速傳送。地面上,顧客們從碩大的貨架上拿走東西,只需掃兩個碼,包裝袋上的條形碼和手機上的二維碼;天花板上,是顧客們在手機APP上完成的訂單,被裝進精巧的包裝袋,掛到動感十足的傳送帶上前進。

  科幻小說裡的情景正在變為現實——一個2018年的中國人,可以在家裡逛淘寶;可以用支付寶繳納水、電、燃氣、房租、話費;可以為信用卡還款;可以享受幾百到上千項不等的政務服務……所有這些,都能在手機上完成。這一切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無從想像。

  這樣的科技力量,讓中國有了「四大發明」之後新的榮光。來自「一帶一路」國家青年的投票顯示,他們心中,中國的「新四大發明」是高鐵、掃碼支付、共享單車和網購。其中有三項,都與阿里巴巴有關。

  馬雲並未止步。這兩年,逆全球化浪潮興起之際,中國正在扛起全球化的大旗,「一帶一路」倡議正在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支持和響應。作為中國企業家,馬雲感慨,「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是很了不起的創意和設想,對於我們企業來說也是非常好的機會」。

  他乘坐著私人飛機,走過許多國家,「是想去看看我們能做些什麼不同的事情出來,不是要想辦法賣東西給人家,也不是要把當地便宜的勞動力和原材料拿過來,而是去當地創造就業,推動民生發展」。

  一向以遠見聞名的馬雲,為阿里巴巴提出了102年老店的願景。這一願景中最新的內容,是eWPT(電子世界貿易平臺),幫助全球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年輕人更方便地進入全球市場、參與全球經濟,在這個平臺上實現「全球買全球賣」。從博鰲到達沃斯,到他去的每一個國家,馬雲都在力推這一想法。2017年3月,阿里巴巴宣布將與馬來西亞一起,在該國打造中國以外的第一個eWTP「數字中樞」。想法就此落地。

  速度與規模,一直在馬雲的核心訴求中。 「馬可·波羅來中國花了8年時間,回去又花了8年時間。」馬雲衝我搖搖頭,「那個年代的『全球化』可能是幾個皇帝說了算,現在則是6萬家大企業共同決定。我們的職責是解決掉全球化進程中的抱怨和問題。」

  不但要在規模上實現全球範圍內的買賣,還要快,不是比馬可·波羅快,而是實現24小時內抵達中國任何一個角落,72小時內抵達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這也是為什麼馬雲力推成立了「菜鳥網絡」,除了已經將全球智慧物流網絡覆蓋224個國家和地區,並深入到中國2900多個區縣,還在推動著無人機、智能物流等先進技術的實現。

  理想

  阿里巴巴集團內部,每個人都有化名。馬雲給自己取名「風清揚」,這是金庸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華山派的一代宗師,在小說中代表著至高無上的劍術境界。其劍術主張「無招勝有招」,由劍魔「獨孤求敗」所創。

  如今的馬雲,雖說遠未到求一敗而不得之境,卻已氣定神閒,甚至對自己驚人的財富值更多的是怨言,而非激動。

  坐在我面前,馬雲語速不減地說:「阿里巴巴確實超過了我當初的想像,今天我已經跨越了對金錢的追求。人生最幸福的是大學剛畢業,每月賺91塊錢工資的時候。現在錢對我來說是一種資源,(思考的是)如何利用這些資源實現更多人的理想而非自己的理想——我自己覺得理想已經差不多了。」馬雲對財富的過度謙虛以及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經濟論壇時宣稱後悔創辦阿里巴巴,讓諸多網友給他起了個綽號「悔創阿里傑克馬」。

  「我去矽谷講課,來中國學習。」在杭州見到Paytm創始人維傑·夏爾馬時,他剛從美國趕來。Paytm,這個印度本土的電子錢包,在短短兩年內躍升為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第一名、第二名分別是來自中國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而這一切,開始於跟螞蟻金服的戰略合作,來自中國的工程師們,將Paytm的支付技術平臺和風控系統重新搭建了一遍,把它變成了「印度版支付寶」。

  而在澳大利亞,走訪完雪梨和墨爾本兩座大城市後,我發現包括國有郵政在內的物流、倉儲以及保健品企業,每年最重大的活動之一便是為「雙11購物節」做準備。這一全世界最大的電商購物節,不但已是中國人的節日,也正在成為全世界的狂歡。在俄羅斯,在美國,在西班牙,在地球難以計數的角落中,中國產品、中國技術乃至最終集大成的中國方案,都被電商這樣一個小切口留下了痕跡。

  就像這樣,來自中國的經驗,正在推向全世界。

  也許,馬雲真正求的敗,一直都寫在阿里巴巴集團的官網醒目位置上,「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或許,只要這世界上還有難做的生意,這個獨特的思想者、實踐者便不會止步。而中國的改革開放,即便已然舉世矚目,那股生生不息的勁頭又何嘗不是如此。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芝麻開門,芝麻開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芝麻,開門! 芝麻開門!」 相信很多讀過《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故事的朋友都會記得這個耳熟能詳的咒語。今天重溫了這個故事,卻發現和小時候的記憶有很大的差別。小時候印象最深刻的除了"芝麻開門!"這個咒語就是阿里巴巴和他發現的寶藏。
  • 淺談馬雲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
    這本書不僅在阿拉伯世界廣受歡迎,在全世界都受到人民群眾的追捧,甚至後來很多聞名世界的文學家也深受其影響,比如《十日談》的作者薄伽丘、《坎特伯雷故事集》的作者拉伯雷、《格林童話》的作者格林兄弟、童話大師安徒生等。即使在今天來看,這本書讀起來依然那麼有趣、迷人,時間像淘洗沙石的河流,衝掉了很多不合時宜的東西,而《天方夜譚》卻如金子般被保留了下來。
  • 馬雲揭秘阿里巴巴/天貓/淘寶/支付寶等名字背後的含義
    導語:阿里巴巴,天貓,淘寶,支付寶,螞蟻金服……這些名字都是怎麼來的?背後有什麼深刻的含義?
  • 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資本開門,一本萬利!
    阿里巴巴和螞蟻金服,雖然與阿拉伯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不具有可比性,但是他們對財富的渴求,追求一本萬利的心態和模式,還是差不多的:後者是芝麻開門,前者是資本開門。馬雲,螞蟻集團的實際控制人、阿里巴巴創始人,是位在各種論壇、活動中金句頻出的大老闆,比如金句:「不是企業不行了,是你的企業不行了「。除了在中國國內,英文教師出身的他,也經常現身面向國際的公開場合,口操流利英語,信步舞臺,侃侃而談,跟特斯拉聯合創始人馬斯克辯論AI,在晚宴扮巨星跳Moonwalk。
  • 芝麻開門:中國遊戲市場最著名的「偽正版」品牌沉浮錄
    這家一度成為中國最大的家用軟體發行商的公司,把「芝麻開門」這個軟體品牌帶上了中央電視臺,也曾經因為「阿里巴巴」的商標和馬雲的阿里打了很多年官司,但最後卻因為一起稅務案件,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芝麻開門」和正普科技背後的故事。 芝麻開門是正版嗎? 2003年元旦過後,中央電視臺的廣告中出現了一條少見的軟體品牌廣告,廣告詞是:「芝麻開門,10元正版軟體」。
  • 阿里巴巴、淘寶、螞蟻金服、蛋殼公寓名字的啟示
    阿里巴巴、淘寶、螞蟻金服、蛋殼公寓名字的啟示近日官方約談螞蟻,和前一段時間的蛋殼爆雷,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撇開人們對阿里系的爭議,分析阿里系的這些出眾的名字,倒是有一番意思。阿里系的原始產品,都是馬雲一手創辦的,最初的是淘寶。
  • 馬雲:從英語老師到阿里巴巴
    望湖賓館是當時網上能看到的唯一的中國賓館,時逢世界婦女代表大會,許多世界婦女代表到杭州後,專程過去看看望湖賓館。錢江律師事務上線之後,留得是家裡電話,半夜三更老是有人打電話給他。中國黃頁上線後,馬雲帶何一兵到北京拜會當時的網際網路偶像張樹新。張樹新很忙,她花了半小時見馬雲。
  •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名字竟然是這樣來的
    嗶哥至今仍記得,那句打開寶藏大門的口令「芝麻開門」。只要喊出這四個字,便會擁有無盡的財富,可羨慕死小時候的嗶哥了。而阿里巴巴集團的名字,正來自於故事主人公「阿里巴巴」。(當然,阿里巴巴,芝麻開門)馬雲又回去找爸媽朋友詢問一番,發現阿里巴巴的故事被全世界所熟知,不論國籍地區。於是立馬將「阿里巴巴」確定為公司名字,並拿出1W美元從加拿大人手裡買回阿里巴巴的域名。
  • 阿里巴巴馬雲創業故事
    但是馬雲以他不屈不撓的精神,克服了種種困難,把營業額從0做到了幾百萬。當然,後來中國黃頁被杭州電信收購了。但是我以為,中國黃頁在馬雲手裡,依然是成功的。創辦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網際網路史上的一次奇蹟,這次奇蹟是由馬雲和他的團隊創造的。但是阿里巴巴創業開始,錢也不多,50萬,是18個人東拼西湊湊起來的。50萬,是他們全部的家底。
  • 江蘇衛視新節目《芝麻開門》 開啟選手心願之門
    江蘇衛視全新公益遊戲闖關節目《芝麻開門》將於1月21日(下周一)晚22點首播,該檔節目雖然是引進索尼影視打造的全新節目《Raid the Cage》的版權,而這檔節目是全球範圍內最新鮮的節目模式,江蘇衛視的播出更是全球範圍同步首發
  • 開往加密世界最高處丨Gate.io 正式啟用中文名「芝麻開門」
    Gate.io芝麻開門芝麻開門,源自阿拉伯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裡的《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它是阿里巴巴開啟寶藏之門的咒語,是全球家喻戶曉的傳奇故事。Gate.io啟用「芝麻開門」作為中文名,意在與用戶一同開啟加密貨幣的大門,共鑑區塊鏈時代的美好未來。 芝麻開門,是 Gate.io 的裡程碑,也是加密世界的榮耀時刻,它充分展示了Gate.io立足交易、拓展全生態鏈的願景和決心。
  • 「芝麻開門」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都知道「芝麻開門」吧,這是阿拉伯故事《一千零一夜》中《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中的魔法咒語。這句咒語可以打開四十大盜的藏寶山洞。芝麻關門可以用來關掉藏寶山洞的洞口。Juan Gomez@nosoylasonia/unsplash「芝麻開門」的英語就是open sesame,英語釋義是「something that makes it very easy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thing」,形容(達到…的)法寶,通行手段,開門咒語。
  • 探訪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再現馬雲的商業帝國
    接待人員先帶我們去了9號館,9號館可以說就是阿里的展館樓,裡面承載了阿里公司從創始到現在21年的發展歷史和目前的業務規模、業務結構,以及他們倡導的企業文化,非常值得一看。整個9號館不乏一些高科技元素,一進大廳,一面巨大的顯示屏頗能吸引眼球。在這個顯示屏上展示的全部是阿里公司的各種實時業務數據,每分每秒都在進行著的網絡交易數據、物流數據等等,十分新奇和震撼。
  • 阿里巴巴IPO之後 馬雲將躍居財富排行榜之首
    傳說中,快樂的青年阿里巴巴,在山洞前喊了一聲「芝麻,開門吧」,財富之門輕鬆打開。現實中,通往成功的路上崎嶇坎坷,充滿波折,成功之門只會向真正努力過的人打開。但馬雲自己非常篤定。到底是什麼在支撐著他篤定地「說夢」?是之後無數次強調的價值觀。在1999年第一次的內部講話時,馬雲就激情飛揚地輸送價值觀:「我們的精神,我們的意識,我們的創新觀念以及我們的拼勁,才能與他們鬥。否則,我們和他們有什麼區別?」之後,無論阿里巴巴發展到哪一個階段,他都會反覆提及他定位的價值觀:使命、理念、夢想、堅持、責任和誠信。
  • 傳奇人物:馬雲和他的阿里巴巴帝國
    只有當蔡崇欣到達時,公司才能標準化和運作。在阿里巴巴成立初期,面臨的問題是資金問題。當時,他去了搜狐的雷軍和張朝陽。當時,他們都認為馬雲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拒絕了他。阿里巴巴融資37次,均以失敗告終。後來,Ma Yun會見了戈德曼,戈德曼證券的合作夥伴,通過引進CAI崇信。Ma Yun告訴林夏汝關於創業的想法。
  • 鄧肯·克拉克:我眼中的馬雲與阿里巴巴
    中文簡體版是從今年4月出版的英文版翻譯而來,為了方便英語世界讀者閱讀,書中有大量知識介紹和背景分析,例如介紹對馬雲影響很大的金庸、中國人為何喜歡武俠小說、中國的政治和經濟背景等。遺憾的是,鄧肯未能坐下來跟馬雲進行單獨的直接採訪,而主要從馬雲身邊人——阿里巴巴現在和曾經的員工,以及競爭對手的採訪入手,力求編織關於馬雲和阿里巴巴的夢想與現實。
  • 馬雲與他的阿里巴巴 阿里的後馬雲時代仍充滿挑戰
    馬雲將要從他創辦的阿里巴巴退下來,有評論認為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在1995年,馬雲到美國首次接觸網際網路,他認定網際網路能夠改變世界,回國後便從事相關創業。1999年創立了一個服務出入口的中小企業的電子商貿平臺,他想到阿里巴巴這個角色,既有智慧,又願意幫人,加上不同的語言,發音基本一致,公司便採用了這個名字。數年後,馬雲著手將電子商貿帶進零售層面的淘寶網,並令美國的eBay敗走,離開中國市場,直到今日集團平臺銷貨值,超越美國兩大零售商沃爾瑪和亞馬遜總和。
  • 阿里巴巴IPO之後 馬雲將以200多億美元躍居財富排行榜之首
    浙江在線09月19日訊(今日早報記者 高逸平)傳說中,快樂的青年阿里巴巴,在山洞前喊了一聲「芝麻,開門吧」,財富之門輕鬆打開。  現實中,通往成功的路上崎嶇坎坷,充滿波折,成功之門只會向真正努力過的人打開。
  • 馬雲大手筆創新買手機的方式,或和你的芝麻信用分有關,看看夠嗎
    馬雲大手筆創新買手機的方式,或和你的芝麻信用分有關,看看夠嗎一個神一般的存在的男人,馬雲大大一直在不斷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大到七老八十的老年人們,小到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可能都知道馬雲是個成功的人物,而馬雲之所以變得如此舉世聞名,可能就是因為馬雲的科技一直在讓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化
  • 阿里巴巴設澳新總部 馬雲用行動力挺全球化
    中新網杭州2月4日電(王逸飛 汪恩民 通訊員 新谷)北京時間2月4日,阿里巴巴集團澳大利亞紐西蘭總部揭幕典禮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舉行。典禮上,浙商總會會長、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表示,要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理念帶到大洋洲。他也指出,世界需要全球化和貿易,應該用商業和信任連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