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叛逆猛於「虎」?用你的逆反心理去看待孩子的青春期

2020-08-28 鳳禾凰生涯規劃

本文總計2800字,預計閱讀費時7分鐘


不必將「逆反」視作老虎,畢竟除了孩子,你現在也有著「逆反」心理。


我們經常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會發現存在這樣的一個誤區:

逆反只會出現在孩子的成長階段。

但是事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


實際上,逆反通常是分為了4個階段:

幼兒期逆反(2-3歲)

兒童期逆反(9-11歲)

青春期逆反(11-15)

成人期逆反(18+)


換言之,逆反是會伴隨我們很長一段時間的心理狀態


1● 幼兒期和兒童期,由於杏仁核還沒有發育完成,所以整體的逆反表現也不會太出格。

多數家長只會覺得孩子有些不聽話,但是不會將其視為逆反;

2● 成人期由於前額皮質已經發育完成了,所以能夠有效抑制自己做出太過出格的舉動。

同樣也很少會被視作逆反。

3● 青春期的孩子,恰好處於杏仁核發育完成,然而前額皮質發育未完的狀態。

追尋刺激,但又缺乏理性,往往就會做出令父母覺得出格的行為。

而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青春叛逆期」


接下來,我們來聊聊,為什麼說,身為父母的你,現在也在「逆反」。




01 我逆反?怎麼可能?


當看見足球流氓也帶著巴寶莉的帽子時,英國人開始不帶這種帽子,以此將自己與足球流氓區分開。

——Clevstrom&Passariello,2006



你說巧不巧,還真有一兩個是你生活中遇見過的人。

為什麼呢?

因為以上10個名字是全國同名最多的前10位。


而且全國前20的名字後面,都帶有「偉、芳、英、敏、強、娜」等等。

你可能會覺得,這有啥,不就是拿個網上都能收到的東西來給我看。


別急,再回答一個問題。

不過在你回答問題之前,有個條件,

沒孩子的朋友需要先假設自己有了一個孩子,麻煩給他起個名字。

現實生活中已經有孩子的朋友,請直接往下看。


準備好了嗎?


3


2


1



為什麼你孩子的名字裡沒有以上6個字呢?

因為你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顯得那麼平庸,你認為自己的孩子應該是獨一無二的。

所以你絞盡腦汁的給孩子取一些用意深刻,而又不顯得那麼平凡的名字。


同理,現在你如果去春熙路,太古裡,錦裡,你會發現許多年輕孩子穿著華麗的漢服。


他們真的是從內心喜歡漢服文化嗎?

至少一部分原因是他們也不喜歡從眾,更喜歡彰顯出自己特立獨行的個性。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懷疑

「這也算逆反?」


是的,逆反這種心理狀態,是一直持續的,只是由於生理或者壓力等因素,彰顯出不同的外顯程度。


程度強烈的,我們就會感受十分明顯,例如青春期的叛逆;

程度不強烈的,我們就容易忽視它,例如給孩子取名字。


那麼其成因究竟是什麼呢?請繼續往下看。




02 逆反的成因到底是?


當在美國時,毫無疑問我是一個猶太人,但我非常懷疑自己是否是一個美國人;

當回到以色列時,我知道我是一個美國人,但我非常懷疑我是否是一個猶太人。

——Leslie Fiedler

《Fiedler on the Roof》,1991



假設你從小是在廣元長大,成人後通過自己的奮鬥,在成都安家。


1.每當你過年過節回到廣元的時候,你會怎麼跟當地人介紹自己呢?


「我叫XX,現在住在成都」;


2.你在成都工作的時候,又會怎麼自我介紹呢?


「我叫XX,廣元人」。


是不是這樣?

別緊張,這類舉動不算逆反,這只是發自於每個人本身的「自我意識」。


在我們的經驗中,覺察到自己的一切而區別於周圍其他的物與其他的人,這就是自我,就是自我意識。

這裡所說自己的一切指我們的軀體,我們的生理與心理活動。


每一個人的逆反,都是基於「自我意識」這一原點。

每當我們來到一個新的環境,總是會不自覺的去觀察周圍人的特點,目的就是為了找出自己不同於他們的區別。

這是為了塑造「自我意識」。


而「逆反」,

只是在這4個固定的階段時,個人對探求「自我意識」的欲望會更加劇烈。


換言之,如果沒有發生逆反,那麼你的「自我意識」可能有點問題;


蜜獾的眼睛是凹透鏡的形式 ,它眼中的事物比實際體型小4-5倍 ,這就是它為什麼敢和大型猛獸搏鬥的理由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提出質疑:

「誒,隔壁的小明成績好又聽話,他就不逆反。」

這裡就需要再次強調一點,


逆反=更強烈的「自我意識。


處於逆反期的人,對自我意識的探求會更加劇烈。

而處於青春期叛逆期的孩子,會更不自覺的去尋找自己和群體之間突出特徵,

如果尋找不到,那麼他可能就會嘗試自己創造特徵。


比如:


大家都是黑頭髮,我偏要染個黃的;

大家都穿校服,我偏不穿;

大家都認真學習,我偏不學;

........


「成績好」也屬於區別於群體的特徵。


所以小明不是沒有逆反,而是他的逆反需求已經被滿足了。


Tips:

別以為孩子成績好就萬事大吉,屢屢有孩子升入大學後還沒有脫離叛逆期,由於難以在同樣成績的學子中脫穎而出,導致心態頹廢厭學的例子也很多。


同樣,「成績差」也屬於區別於群體的特徵。


Tips:

成績暫時不好的學生通過心理方面的糾正,觸底反彈的例子也有很多哦(我們的案例裡就有)


反而是成績中遊的孩子,更容易出現逆反現象。


Tips:

滿足孩子對於「自我意識」的探求可以減緩青春叛逆的現象。請多多發掘孩子身上的獨有特徵,並且不斷傳達給他,因為他可能意識不到這一點。


總的來說,叛逆期的外在表現,就有點像是上一期講過:


內在基因+外部環境激發=表現


「自我意識」就類似於逆反的基因,我們接下來聊聊逆反的「外部環境」。




03 逆反的「外部環境」


個體都十分珍視自己的自由和自我效能感。企圖限制個體的自由通常會引起「事與願違」的反從眾行為。


我們先來聊聊,「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自我效能感是個老生常談了,我相信大部分家長都知道這個詞。

如果有不清楚的,你可以類比「自信」一詞。


打個比方就是:一口氣吃不成個胖子


你覺得有可能嗎 你覺得不可能的話自然也不會認真減肥 那麼實際效果肯定會更糟糕

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能提升自我效能感 不斷增強的自我效能會促使你堅持減肥並取得良好的結果


如果想讓孩子提升成績,就需要制定一系列能夠收穫微小成功感的方案,讓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不斷提高,也有助於緩解逆反心態。


Tips:

例如每次考試提高5分就誇獎孩子;

提高20就吃頓好的;

總分數不變,就去找出有提高的科目。

......


接著來說下自由


自由這個詞扯大就會很寬泛,我們這裡只說孩子青春叛逆期所需要的的自由,其實就是「自我掌控權」


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會強烈追求自己人生的掌控權,對於外界的一切主觀要求或者命令,他們會從內心產生牴觸情緒。


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最好不要帶有命令的話語。


Tips:

考試的時候,選擇題總是比問答題好答。

在溝通的時候,儘量給孩子拋出選擇題,而不是問答題,給與他一個選擇的權利。


作為大人,我們往往希望將自己過往吃的虧,分享給孩子,讓他提早避免。

但是往往孩子們會否決,並且從各個角度提出質疑。


對於權威的質疑,也是這個年齡段孩子叛逆的原因之一。


抵抗權威聽上去有種天然的英雄氣質,而這種氣質正好是杏仁核所喜歡的。


「好好學習,考個好大學才能有個好出路」 「誰說的,你看現在的直播、電競、xxxxxx.....」▲


當然,這裡所指的權威,是指帶有一定約束自由的權威。


不給孩子理由,直接將結論強硬地塞給孩子,是不可取的。


Tips:

和孩子溝通的時候,不要否定他每一個質疑依據,應當剖析他的各項依據的優劣,是靠「理」而非「勢」。

總之,是個考驗耐心的過程。




04 總結


1.逆反不止出現在孩子身上,是人都會有。

只是由於生理因素,不同階段的強烈程度不同。

不要把逆反妖魔化了。


2.逆反=強烈的「自我意識」,

青春逆反期時對自我意識的追求達到了巔峰。

幫助孩子意識到自我的獨特,

能夠有效緩解逆反現象。


3.讓孩子感受到「無掌控權」,

是大多叛逆期的導火索,

給予他選擇的權利;

同時,避免自己成為「權威」;

提高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以上3點很重要。

相關焦點

  • 青春期等於叛逆?家長的行為態度,決定孩子青春期的溫度
    要說身為父母,最擔心的一定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教育。處在這個時間段的孩子敏感、脆弱,只要父母說得出一句令自己不滿的事情,立馬就能跳起來。以至於在很多家長的眼中,青春期就等於叛逆。其實,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的青春期時都會如臨大敵,但其實,青春期並不等於叛逆。
  • 如何應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
    孩子到了青春期,表現得「很不聽話」,是不是青春期叛逆開始了?爸爸媽媽該怎麼辦? 通常我們覺得青春期孩子叛逆,大多是父母自己的原因,是父母沒有適應孩子的快速成長,沒有學會如何對待青春期的孩子,所以,不是孩子叛逆,是父母成長太慢。 2、面對青春期孩子,不需要如臨大敵 爸爸媽媽常常把孩子到了青春期這件事,看得非常嚴重,有的甚至孩子才十來歲,就擔心孩子過兩年不好管了。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叛逆期孩子家長必看
    家長知道了「心理斷乳」期孩子的這些特點,對待他們就更應避免簡單粗暴,也不能用「哄騙」的方法來對待他們。上了初中的孩子,顯著的特點是變:生理上在變,孩子開始發育了;心理上也在變,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甚至還可能與家長對著幹。你要東,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東。
  • 青春期叛逆的孩子有哪些表現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時期。在這段時期裡,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都會迅速發育直到完全成熟。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間,孩子們會特別想要獨立,而且不想任何人去阻止他們,更重要的是青春期中的孩子都是學生,他們也會因為受不了學習中的各種壓力而做出許多過分的行為,所以,這就是叛逆。
  • 青春期的孩子,父母要注意與孩子的交流,這樣孩子才會少叛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每個父母應該最不想面對的應該就是處於青春期階段的孩子,畢竟在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叛逆,不聽父母的話,還會和父母發生言語上的衝突,以至於讓很多父母都很頭疼於不知道如何與處於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 青春期心理學│逆反心理:獨立意識增強,出現叛逆現象
    每個人都有愛的能力,亦有感受愛的能力,小森明白父母是愛自己的,但是小森渴望擺脫父母的監護,希望父母將自己當成年人看待。看得出來小森進入青春期後有很強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在人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可能產生,但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後出現的逆反心理是最嚴重的,俗語稱&34;。出現的叛逆與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的身體、心理發生的變化有關。孩子進入中學後,感受到身體發生變化,獨立意識逐漸增強,慢慢有了較強的處理事情的能力和行為能力,感受到自己長大了,認為自己不再是小孩,渴望父母對自己獨立的認可,想要獨立活動的願望越來越強烈。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13-18歲孩子家長值得一看
    孩子進入初中後,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而現實是一方面他們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逆反期。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不厭其煩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
  • 孩子青春期叛逆,父母應該怎麼管?
    孩子青春期叛逆是成長過程中經歷的一個很正常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旺盛,但又隱隱有過於偏激的傾向,父母的引導非常重要。勤藤教育準備了面對青春期叛逆,父母幫助引導孩子的方法,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一、放手但有邊界孩子青春期時自我意識是很旺盛的,父母過於緊張嚴肅,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會越強。因此,勤藤教育建議父母在孩子這一階段時需要適當的放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在很多事情上可以給他們選擇權,讓他們自己決定安排自己的學習生活。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13-18歲孩子家長定要看
    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給孩子,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想去生活,結果造成孩子的對抗情緒。專家建議,對於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父母更應看到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現的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動力。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異和思辨的特點,是孩子智慧的火花,創造的源泉,家長應留心注意,因勢利導,促其成材。心理斷乳期是孩子從幼稚走向成熟的轉折時期。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13-18歲孩子家長定要看!
    因此,父母常常把自己的生活經驗灌輸給孩子,企圖讓孩子按父母的設想去生活,結果造成孩子的對抗情緒。 專家建議,對於孩子逆反心理的消極面,父母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循循善誘,進行教育。 父母更應看到逆反心理積極的一面,如因逆反心理出現的好奇心,是一種渴求認知事物的欲望,是求知的動力。
  • 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13-18歲孩子家長定要看!
    孩子進入初中後,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而現實是一方面他們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逆反期。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不厭其煩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
  • 男孩青春期太叛逆怎麼辦?教你制服叛逆男孩,不打不罵
    他通過閱讀書籍,為進入青春期做了一些準備。男孩在最初進入青春期的時候,家長可以學習董亮的媽媽,給孩子準備有關的書籍,讓孩子提前了解這些內容或者和男孩討論一下這方面的事情,讓他有個準備,從而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暴躁和叛逆的心理。 方法二:不要總是嘮叨孩子 聞名中外教育專家林格的課題組曾對1000名中學生做過一次市場調查問卷。
  • 父母一定要明白,青春期的敏感、叛逆,其實是孩子發出的求救信號
    不僅不希望跟父母溝通,而且特別叛逆。無論父母說好話還是孬話,孩子都聽不進去。很多時候,父母往往說的一句無關緊要的事,就能讓青春期的孩子炸毛,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用現在流行的網絡用語來說,就是「你在教我做事嗎」敏感、叛逆
  • 河南專業青春期孩子叛逆教育學校電話
    河南專業青春期孩子叛逆教育學校電話,學校以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科學的教育教學方法和誨人不倦的大愛精神,來幫助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有厭學、早戀、叛逆、自卑自戀、揮霍無度、厭學逃課、離家出走、人格異常、打架鬥毆、暴力傾向、親情冷漠等不良行為習慣和不健康心理的青少年,進行行為矯正、心理輔導、思想教育和文化補習,在學校多年的成功教育模式下
  • 一生E本分享|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13-18歲孩子家長一定要看
    孩子進入初中後,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而現實是一方面他們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逆反期。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不厭其煩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
  • 三個絕殺,教你收服叛逆青春期的孩子
    所以說,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在青春期出現逆反心理嗎?或許下面三點可以解釋這個現象。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往往心理都還不夠成熟,他們也渴望能得到父母的關愛和理解,所以很多時候總是試探性去親近父母。然而,每當孩子鼓起勇氣和父母說心裡話的時候,父母總會先進行一番說教,並擺出一副&34;的架子,然後把自己的思想灌輸給孩子。所以,最後的結果往往是:只有孩子贊同家長的觀點,家長才會聽取孩子的想法。否則,家長就會一直說下去,直到孩子被迫接受。
  • 青春期的孩子叛逆甚至辱罵父母怎麼辦?
    有家長向河南幸福之家教育的家家老師反映說:「自己家的孩子叛逆甚至還說髒話,一回家就進入自己的房間不出來,自己特別無奈,應該怎麼辦呢?」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獨立意識越來越強,開始認為自己已經不是小孩子了。一方面孩子想擺脫父母,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孩子又必須依賴家庭,因此逐漸進入叛逆期。如果這個時候父母不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還把他們當作小孩來看待,不停地嘮叨、批評、指責,孩子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青春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是自我控制能力還很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
  • 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叛逆?
    在正常的心理發展中,青春期的孩子一定會經歷某些形式的「叛逆」,如果父母可以恰當地對待這些「叛逆」,孩子就會從「叛逆」中發展出獨立、自信的個性。很多青春期不被允許「叛逆」或者被父母鎮壓了「叛逆」的孩子,通常會比較沒自信,在決策上非常依賴於父母的判斷(比如高考報什麼志願完全沒有自己的想法),在成年後難以做出決定青春期的界定是十二三歲至十八九歲。
  • 如何應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
    但是,實際卻不是這樣,這個作者因為自己本身就經歷過叛逆的青春期,所以認識很多這樣的孩子。關於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疏遠的問題,作者舉了一個例子:這就好比孩子們去坐過山車,當他坐進過山車的時候,會有人給一個壓杆,那個是保障安全的壓杆。他發現,孩子會去反覆推那個拉杆,他們把拉杆往上推,你以為他是不想要拉杆嗎?
  • 百樹雲課堂-青春期叛逆有很多類,而這一類最可怕,一定要看
    如果這時家長還把他們當小孩來看待,不厭其煩地叮嚀,他就會厭煩,從而產生反抗心理,萌發對立的情緒。如果父母在同伴和異性面前管教他們,他們的「逆反心理」會更強烈。逆反期的孩子,儘管自我意識發展了,但自我控制能力還差,常會無意識地違反紀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