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魔咒:本為黃土臺,先葬影視劇後埋大景區,誰想發財幹掉誰

2020-10-18 家國記憶

白鹿原是西安境內最大的黃土臺塬,長30多公裡,寬8公裡,在灞河、滻河之間,漫長歲月裡,這裡是一段被人忽略的黃土臺子。

白鹿原出名是因為陳忠實,這裡是他的老家,他的骨子裡浸潤著土地的每個靈魂符號,對於這深愛的土地,陳忠實有太多的感情想要表達,於是他用自己的一輩子寫了唯一的長篇小說《白鹿原》。

小說共50餘萬字,陳忠實足足寫了6年。1997年,該小說獲得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隨著作品的出名,沉寂的白鹿原也一飛沖天,名揚天下。

商人逐利,白鹿原出名了,各種市場行為接踵而至。一系列圍繞小說《白鹿原》的電視劇、電影輪番登場,一系列圍繞白鹿原的景區大幹快上。

但,可惜的是,這些商業行為均沒有複製小說的輝煌,慘遭失敗,最具諷刺意義的是,就在頭幾天,陝西藍田管理方發出公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被拆除,拆除期限為3月12日至31日。

白鹿原也一度陷魔咒:本為黃土臺,先葬影視劇後埋大景區,誰想發財幹掉誰。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萬物一理,商人的賺錢欲望太強烈,白鹿原容不下快錢,為了把這個魔咒說清楚,我們分別從影視劇和景區兩個方面來分析一下。

首先來看影視劇。

經過立項、拍攝、審查的重重難關下,煎熬了12年後,2012年,導演王全安電影《白鹿原》上映,張豐毅、張雨綺、段奕宏等主演,《白鹿原》最終以近1.7億元成為近年來最賣座文藝片。

但是《白鹿原》上映後,外界普遍認為王全安毀了文學名著,製片方更是反覆宣稱,該影片沒掙錢。

2017年,張嘉譯、劉佩琦、雷佳音、翟天臨等領銜主演的85集電視劇《白鹿原》開播,立項16年,總投資3億元。這部戲的背後有6家投資公司,分別為陝西光中影視、新麗傳媒、上海佳和暉映、西安曲江影視、知金資產和東陽三尚影視。

應該說,最初的電視劇《白鹿原》市場運作是成功的,在拍攝時就已經分別賣給江蘇衛視與安徽衛視,拿到2.4億元,這部劇長達85集,平均價格為141萬一集。但是,這些錢遠沒有達到投資方的預期目的。更讓投資方和購買電視臺失望的是,豆瓣評分9.0卻無法挽救一路走低的收視率。

明明導演努力了,投資方也花了大價錢,為何無論電影還是電視劇《白鹿原》卻不賺錢,一片罵聲呢?問題不是出在形式上,而是內在精氣神的缺乏。

從開拍就明確了賺錢的目標,不如把握原著精神,只為了迎合市場去改編內容,這樣的影視劇,失去了陳忠實筆下的史詩感與命運感。觀眾需要被感染、被觸動,而懂行讀者的不買帳,看熱鬧的不去看文藝片,效果可想而知。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景區。

自打《白鹿原》獲獎後,這片古老的黃土地就再也靜不下來,各種熱錢襲來,民俗村、古鎮、影視城等等投資動輒幾個億的旅遊項目短時間集中冒了出來。

我們先不算各種特色鄉村,在這片長30多公裡,寬8公裡的黃土臺子上,投資億元以上的旅遊景區就有四家:白鹿倉景區規劃用地2100畝,投資35億元;白鹿原生態文化觀光園投資近億元,主打種植、養殖等農業觀光生態遊;白鹿原影視城投資6個億,打造陝西首個以影視體驗、文化旅遊、歡樂休閒為主題的旅遊目的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總佔地1200畝,投資額3.5億元。

投入了就要賺錢,並且要迅速賺錢,這些景區名字不一樣,但同質化非常嚴重,遊客來一次基本就夠了。現實情況也是如此:

2016年5月1日,白鹿原民俗村開業當天就接待遊客12萬人次,很多商鋪兩個小時賣光了一天的商品儲備。白鹿原影視城2017年7月中旬試營業,單日接待量也達到了8萬人次。白鹿倉景區尚未開業已火爆 ,清明小長假迎來遊客50萬人次。

但好景太短了,短到投資方措手不及。處於風頭浪尖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2019年9月開始「提升改造、暫停營業」。2020年3月7日決定,文化村將拆除,拆除期限為3月12日至31日。投資3.5億,開業4年,疫情還沒結束,這就要拆了。

不是旅遊不行了,這是人禍啊。文化產業是一種周期長、收效慢的產業,文化轉化為商業業態,需要精心打磨。白鹿原的大小景區,城內造型大同小異,街巷構成千篇一律,除了影視劇中的雷同造型,全部景點基本為小吃街,關鍵這小吃全國都一樣,羊肉串、狗不理子、涼皮、肉夾饃等等,還特別貴。

白鹿原是有靈氣的,它神秘而厚重,陳忠實的成功源於他深愛這片土地,用一輩子來寫作,商業行為的失敗源於急功近利,無論影視劇還是景區,沾染了太多銅臭,是不為這片土地認可的。

相關焦點

  • 白鹿倉景區首批戰略合作單位在西安白鹿原舉行籤約
    品各地美食、觀大型演藝、賞絲路風情……大型綜合性旅遊景區白鹿倉項目建成後,這些體驗都將在白鹿原上「觸手可及」。4月28日,西安市重點工程白鹿原·白鹿倉景區隆重舉行了白鹿倉景區首批戰略合作單位籤約揭牌儀式,標誌著白鹿倉必將成為國內外遊客體驗陝西文化、品嘗中華美食、觀賞頂尖演出、旅遊休閒娛樂的嚮往之地。
  • 2020「庚子魔咒」 誰來領受?
    2020的這個「庚子魔咒」,誰來領受?應該必須是被認證了的就職總統?
  • 投資3.5億元存活僅4年,白鹿原民宿文化村被拆
    「白鹿原」作為國內家喻戶曉的大IP,緣何重資投入卻輕易「夭折」?文化大IP又該如何長久運營?借「白鹿原」IP紅極一時長篇小說《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自1993年問世後,先後被改編成話劇、秦腔、電影、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其IP熱度一直不減。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夭折,3.5億投資打了水漂?人造景區應吸取啥教訓?
    近日,「陝西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區暫時關閉,投資3.5億開業僅3年」的消息引發關注。西安市藍田縣官方網站《關於暫時關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溫馨提示》,顯示確有此事。業內人士表示,該景點開業後曾火爆一時,但隨後不久遊客稀少、商鋪招租,箇中緣由值得深思。
  • 抖音指誰誰發財高清原圖 財神爺i want you圖片分享
    魔性表情包根本停不下來,繼之前的小黃鴨,最近抖音上出現了財神爺指誰誰發財的好玩圖片,下面來看看小編為大家帶來這張圖的分享,了解一下這些有趣的內容吧。  指誰誰發財圖片  原圖  以上就是指誰誰發財圖片高清圖的全部內容了。
  • 是誰「幹掉了」摩託車?
    車友們談起到底是誰「幹掉了」摩託車,都會不約而同地想到禁限摩,起初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在海南出差期間,讓我覺得在禁限摩之後還有一個更厲害的「殺手
  • 是誰說,黃土高原寸草不生?萬萬沒想到,居然還隱藏著一片大草原
    說起甘肅,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大漠戈壁、荒無人煙、黃土高原,寸草不生。總以為是「金戈鐵馬,長河落日」,實際卻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總以為是「風沙漫天,大漠駝鈴」,實際卻是「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所謂河東河西中的河指的就是黃河,黃河流經省會蘭州,將甘肅省劃分為東西兩塊,由此就產生了河東河西的叫法。就以蘭州為中心,蘭州以上便是河西走廊的戈壁沙灘;蘭州以下便是黃土高原的貧瘠土地。然而,在大多數人眼中,甘肅缺水。其實,也是分地區。比如:定西、白銀的某些地方是比較缺水。
  • 序跋丨陳忠實《白鹿原》序言
    記得老師給我了前所未有的大篇幅的評語,得分為5﹢……我這一生的全部有幸和不幸,就是從閱讀《三裡灣》和這篇小說的寫作開始的。時光已經流逝了整整40年。40年前寫作那篇小說時的我,根本不會想到也無法料知今天的我的這一番模樣。
  • 迎財神接財氣,誰先打開誰發財!
    迎財神接財氣,誰先打開誰發財! 這是我送來的發財祝福 祝願大家發發發 財神生日,接財神 五路財神齊來到
  • 是誰幹掉了孩子的免疫力?
    孩子經常生病,免疫力低下,是誰幹掉了孩子的免疫力?最新《中國兒童免疫力認知大調查》發布,調查顯示,家長對於孩子免疫力的問題知之甚少,甚至高達63%的家長未曾了解兒童的過敏症狀與免疫力有關。可見,孩子免疫力與健康的問題亟待解決。
  • 「三年級魔咒」的解藥,誰會想到是在3歲
    你應該聽說過這個詞,它有個讓人更焦慮的別稱——三年級魔咒。意思是,一二年級的孩子成績都差不多,人人都98分100分地考著,但一到三年級,跟中了魔咒一般,措手不及就分化了,有的孩子遊刃有餘,有的孩子越努力越辛酸。
  • 裝臺電視劇墩墩是誰演的 墩墩扮演者郭文崗個人資料作品
    據悉,《裝臺》中墩墩的扮演者是郭文崗,郭文崗畢業於西安外事學院影視藝術學院,其代表作品不多,有《裝臺》、《滿倉進城》,以及話劇《白鹿原》、《雷雨》、《家》、《紅色的天空》等。  墩墩一直是一個「實在人」,他拼命工作只為回家娶媳婦。
  • 衛星地圖看白鹿原,東北部邊緣像被「啃」掉了,這是為什麼?
    從前,除了覺得白鹿原有些高外,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特別,直到有一天,打開衛星地圖,突然發現了「新景觀」——白鹿原像一個芒果一樣隆起在西安城區的東南部。而它的東北部邊緣,也就是灞河岸邊,白鹿原在這裡突然斷掉了,成了「斷茬」。
  • 關於《沉睡魔咒2》,觀影前你會想了解的5件事!
    《沉睡魔咒2》電影是安吉麗娜·朱莉短暫離開大銀幕4年後,2019年再度主演自己喜愛的「黑魔女」瑪琳菲森一角。《沉睡魔咒2》劇情再次設計讓瑪琳菲森黑化?《沉睡魔咒2》故事基本上已脫離了《睡美人》及格林童話《玫瑰公主》的主要內容,因為我們耳熟能詳的故事,都已在首集《沉睡魔咒》進行了改編。唯一在《沉睡魔咒2》比較接近格林童話《玫瑰公主》的版本地方,應該只有借用王子母后是反派的設定,其他的劇情內容,都是重新編寫,並且為瑪琳菲森一角加入了更多女巫的源起。
  • 景區「宰客」不眨眼,一碗清水面賣50元,如今無人問津成「鬼城」
    因為"宰客"現象嚴重,一些景區不被遊客歡迎,已經淪為一座"鬼城"。 比如曾經火爆一時的東北雪鄉,很多影視劇的拍攝以及節目的錄製,都是在東北雪鄉取景錄製。 有資本花費了3.5億的巨資投入,對白鹿原這個文化IP進行打造。200多平方公裡的白鹿原上,催生出了很多以白鹿原為主題的度假景區。
  • 酷評|B站跨年晚會為什麼火,誰的青春不澎湃
    這臺晚會從形式上看並沒有太多創新,交響樂團的加入抬升了整臺晚會的品質,但這個招數也不新鮮了;大段的歌曲串燒,每臺晚會都在用,它在構思和銜接上也沒有太多巧妙之處;一些動漫秀跟也跟各種舞臺看到的沒有太大區別。
  • 陝西「埋母案」被告妻子:宣判後丈夫問我「媽誰養活、誰伺候」
    九派新聞記者 趙翔陝西「埋母案「被告人馬某寬的妻子李莉(化名)在得知丈夫獲刑12年後,覺得自己沒了辦法,現在家裡就只剩下了她和孩子。事發後,她曾尋找丈夫和婆婆,沒有找到,本以為「娘倆都沒了」,就報了警。後來,馬某寬對李莉說,埋母后本想自己去尋死,但是琢磨的時間太長沒死成。
  • 《白鹿原》百靈的孩子是和誰生的 《白鹿原》百靈結局及劇情介紹
    白嘉軒向族中的幾位長者提出辭去族長的職位,他認為這段時間的事情,都是因為他率先在白鹿原上種罌粟引起的,他還帶頭打架。他提議讓鹿泰恆擔任族長。同時決定自己修繕祠堂。另外一件事,白嘉軒猶豫半晌,不好說出口,鹿泰恆一眼看穿他想要將白鹿原上的罌粟都清光。可惜被其他的長者阻止。大家好不容易過上好日子,實在是捨不得。
  • 《裝臺》三兄弟:張嘉譯、姬他、孫浩的情誼你不知
    誰沒個親戚!」張嘉譯自從2009年主演《蝸居》爆紅後,人生就像開了掛,佳作一部接一部。《懸崖》《借槍》《浮沉》《營盤鎮警事》等熱門大劇的推出,讓這個土生土長的西安男人,躋身一線男星行列。作為關中漢子,張嘉譯善良、仗義、豪爽、重情,身上集中了中國傳統男人的美德。除了演技,這也是張嘉譯事業走得長遠的重要原因。
  • 臆造旅遊小鎮之風不可取,拿錢打水漂,誰來擔責?
    學藝不精效東施,竹籃打水責誰擔?這些年,隨著全國鄉村旅遊產業的興起,不少平時不被人關注的資源好一點的地方,都被人開發出來作為旅遊景區來打造。陝西從南到北,有著不同的地域文化,有著豐富的旅遊資源,因此好多地方都以開發旅遊產業為依託,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為目的,旅遊開發搞得是紅紅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