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是創業邦推出的乾貨類欄目,以分享優秀書籍、電影、商業史、管理理論、精彩演講為主題,幫你找到海量信息裡最具價值的思想與內容。本文為蘇世民系列下篇,上篇請戳→《什麼樣的人才能做到最頂尖的Deal Maker?(上)——《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丨充電》
文丨Mary
編輯丨歐鋒、及軼嶸
1985年,38歲的蘇世民和他59歲的合伙人彼得·彼得森用40萬美元創辦了黑石,2019年第三季度,黑石管理資金超過5500億美元。
蘇世民的秘籍到底有哪些?
也許,對於那些想在金融行業大展身手的年輕人、新基金的創辦者來說,只有讀懂蘇世民,才可能成為中國偉大的Deal Maker。
在《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一書中,他詳盡地講述了他的一生。
蘇世民認為自己最重要的特質,是能用創造性的方式滿足雙方的需求。他的謀生手段就是達成交易。
也如他所述,在金融行業,一定要心懷敬畏,金融機構破產只要一天,一筆糟糕的交易,一筆不良投資,就可能萬劫不復。
蘇世民是猶太人,這個民族在商業上的才幹是舉世聞名的。
蘇世民在美國費城出生和長大,小時候在家裡的亞麻布窗簾店裡工作,小小年紀的他就力勸父親把窗簾店擴大到全國,或者至少是在費城多開幾家,因為當時正值美國戰後嬰兒潮時代,到處是建設工地,對窗簾的需求一定很大。但他父親是個保守的人,對現狀很滿意,沒有擴張的欲望。
不過,與父親的保守和安於現狀不同的是,蘇世民的媽媽是個很有勇氣和遠見的人。她買了帆船,帶著孩子們自駕出海;也理智的把家搬到郊區富人集聚的地方,避免孩子受周圍不良少年的影響,並讓他們能接受很好的教育。
擅長短跑和田徑運動的蘇世民,是高中校隊成員。為了在高中能引起注意,他想方設法請來當時最火的樂隊到學校演出,一時出盡風頭。
作為體育特長生,申請大學的時候,他被一心想去的哈佛拒絕了,努力無果之下,只能去耶魯。但在耶魯求學的第一年,他並不能適應環境,因為周圍的人都太強了,很多同學出自私立學校,並且很多課程人家早就學習過。
幸運的是,蘇世民遇到一個很好的老師,願意從寫作課開始幫助他,他看到了他的潛力,並系統地幫他配置他所需要的東西。
此後,蘇世民在學校裡不只適應了學習,也成為社群組織的風雲人物。
他不僅把知名女校的芭蕾舞團帶到了男生佔大多數的耶魯,還為這些女校和耶魯的學生爭取到免費看知名芭蕾舞團彩排的機會,讓雙方都能受益。
在耶魯的某次暑假,他去船上打工,隨船四處週遊,也曾在國外酩酊大醉,被偷得一乾二淨,讓船員們抬回船上。
在學校,他還成功策劃了反對禁止宿舍留宿女性的調查,3天後這一270年歷史的規定被廢除,他也上了校報頭版,從而在學生中聲名鵲起。
敢想敢幹,能夠把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變成可能。這成了他的標誌性風格。並且這種行事風格,在日後蘇世民的人生歷程中,不斷多次出現。
在耶魯的「文化和行為」專業畢業後,他先去了華爾街的小型投行帝傑證券,但投行生涯很快被越戰打斷。
那時正值越南戰爭期間,他加入了美國陸軍的儲備隊,並體驗了艱苦的訓練。在那裡他也沒有閒著。因為夥食很差,他越級報告給了中尉。兩天後連裡的軍官都被撤職,因為他們一直在偷賣士兵們的食物。這讓他堅定了自己對等級制度的懷疑,也堅定了他在發現問題時,大膽挑戰權威的信心。
在軍隊服役結束後,他入學哈佛商學院。他一心想進法學院,因為那裡是政治家的搖籃。在哈佛的日子,他曾挑戰教授,因為剛剛組建不久的哈佛商學院,教授們都很年輕,所幸教授們比較包容。
畢業後他加入了雷曼兄弟,並成為雷曼兄弟併購部的老大。在那裡完成了很多看起來絕無可能的交易。最牛的交易,是他36歲的時候,把自己所在的雷曼兄弟,成功的出售了給了美國運通投資公司旗下的希爾森公司,也因此被綁定,不能馬上離開。
1985年,38歲的蘇世民和59歲的雷曼兄弟原CEO彼得·彼得森(Peter Petersen)共同創辦了黑石。
黑石的名字來自兩位創始人,Schwarzman(施瓦茨曼)在德語中的意思是黑色,Petropoulos(彼得森)在希臘語中的意思是石頭,兩位創始人和名字合起來,英譯就是「黑石」。他們把自己的基金定義為做併購基金,並且是做善意收購。
即便他們之前非常成功,盛名響徹華爾街和華盛頓官場,但兩人用40萬美元起家,從零開始創業也是萬事開頭難。
第一年,他們靠老本行生存,幫助大公司做併購諮詢,並專門為人所不能,解決有困難的交易。1986年秋天,他們決定募集第一個基金的時候,也是歷盡艱辛。
在這本書中,蘇世民寫到,最慘的一次是1987年春被MIT校友基金會的人放了鴿子。他們在大雨中打計程車的時候,被淋成了落湯雞,當時彼得已經61歲了。還有一次,被沒有交易誠意的達美航空的投資基金叫到亞特蘭大,因為擔心遲到,他們在清晨的街道上狂跑,大汗淋漓,最後卻被告知,達美航空投資基金並不想投資,只是想見見他們,因為他們是華爾街金融界有名的人。
幸運的是,他們拜訪的第18位投資人——保誠基金的副董事長卻在吃了3/4的三明治後,成為第一個承諾投資1億美金的人,雖然他們此前並不熟悉。隨後,在日本,他們成功利用了野村證券和日興證券的競爭,得到了日興證券投資1億美金的承諾。那時的日本,經濟實力雄厚,正在全世界買買買。
此後,蘇世民和彼得森成功募集到8億美元,並幸運的沒有再等募集到10億關閉基金,而是於1987年10月15日籤署所有協議。四天後,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開始。而他們收到了所有的募集款,並成功避開了此後的股市大跌。
20年後,2007年6月,蘇世民領導黑石集團也成功地在金融危機開始前完成了自己的IPO。當時募集了70億美元(其中IPO募集40億美元),是谷歌上市十年內第二大的IPO。把一個有限合伙人企業變成一個上市公司,其中利益的處理非常複雜。所幸他們是幹這一行的。在此之前,只有KKR在荷蘭募集了54億美金。
有趣的是,與20年前日興證券的神助攻一樣,這一次,黑石的IPO是中國提供了30億美元。
2007年9月,伴隨著雷曼兄弟的破產,美國的次貸危機開始了。
或許因為蘇世民一向熟諳政治,2007年黑石僱傭了梁錦松,並正式進入中國市場。
梁在中國工商銀行的董事會上遇到中國政府前官員,後者說他們準備建立中國的主權財富基金,他們喜歡黑石的投資風格,並希望投資黑石。
後來,中投公司對黑石投資了30億美元,而且是略低於10%的無投票權股票,至少要持有4年,才能在此後的三年內每年出售1/3的股份。
令蘇世民驚訝的是,對中國的投資和條款,他只花了幾天的時間就收到了回復,他說,「這筆交易需要得到中國核心權力機構的批准,令我驚訝的是我們只花了幾天時間就收到了回復。」而在美國這需要數月或者更長時間。
這是中國政府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首筆國外股權投資。「中國新成立的國有投資公司還沒有開始運營,這筆投資就已經到位了。」
但2008開始的金融危機,卻很快讓他陷入尷尬境地。
到2008年最後一個季度,黑石的投資組合減值了20%。這讓中國很難受。由於這是中國在美國最大的一筆投資,也受到了最大的關注度。
蘇世民在擔任清華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的期間,與朱鎔基有了三次精彩對話。
因為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每年都舉行一年一度的顧問委員會會議。2008年參會期間,他第一次見到了朱鎔基。他這樣形容朱鎔基,「身材高大,臉部稜角分明,以精力旺盛、直爽果斷著稱」。
他在書中援引美國前財政部長、哈佛大學校長薩默斯的話說,估計朱鎔基的智商有200,並形容朱鎔基意志堅定,敢想敢幹,為了實現目標,敢於打破政治結構和官僚規則。即便已經卸任總理五年,也依然具有「一位卓越政治家的權威感」。
當時朱鎔基把樓繼偉叫過來,因為樓繼偉是中國投資黑石的負責人。他讓樓繼偉來見見蘇世民,「這傢伙把你的錢都賠了。」總理幽默而直率。
估計當時讓蘇世民很緊張、很尷尬。他一定慶幸自己聽從了公共董事迪克·詹雷特以及董事哈佛商學院院長傑伊·萊特的建議,沒有在2008年秋季,公司出現虧損的情況下停止分紅,而是出於對中國和股東的負責任的態度,按期支付了5000萬美元的股息。
後來,蘇世民意識到,這次支付的股息,是黑石開出的最物有所值的支票。確實是明智之舉,否則他將無顏面見朱鎔基,也無法後來和中國產生更多的合作了。
2009年秋,蘇世民回到清華,又被朱鎔基問了同樣的問題,「蘇世民,黑石的股票,現在怎樣了?還能跌多低?」蘇世民沒有寫出第一次和這次見面時自己的回覆。
直到2010年,第三次被問的時候,他才找到了回答的節奏,「總理先生,公司運轉得很好,您不用擔心股票。」他解釋稱,自己像農民一樣,種下種子等待收穫,但這需要時間。
由於黑石一直按時支付股息,同時股價也慢慢回升,朱鎔基的態度越來越和善,中方把越來越多的資金交給他們。後來,朱鎔基對他說:「蘇世民,很高興見到你,莊稼長得不錯。」
2012年,黑石完成第六支基金的募集,其中有151億美元的承諾投資。這證明他們終於渡過了危險期,再不用擔心無法向朱鎔基交代了。
後來,蘇世民在清華建立了蘇世民書院,目的是鼓勵來自世界各地的最優秀和最聰明的人在清華大學一起學習,為期一年,能夠像羅德獎學金在劍橋一樣。
「當這些學生成為影響各自國家的領軍人物時,他們能夠理解彼此的文化和信仰。」他自己投資了1億美元,同時募集了5.8億美元,是清華同類學院中最高的。
這些資金中還包含孫正義的2500萬美元,用於每年資助4名日本學生了,連續15年。他們兩人也因此成為好朋友。
捐贈者也包括橋水基金的創始人——《原則》的作者達利歐,他一直不相信蘇世民會成功,說先捐1000萬美元,等他們項目開始運行時再捐贈1500萬美元,但沒想到蘇世民真做成了。後來,達利歐第三次還捐了1500萬美元(總計估計4000萬美元),蘇世民書院的禮堂也用達利歐的名字命名為達利歐禮堂。
蘇世民和當年創業時一樣百折不撓,發了2000封郵件,收信人包括中國國內房地產商人、大型企業集團以及科技公司。
蘇世民書院的設計師是耶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鮑勃.斯科特,他身在美國,居然設計出了中國風的建築。在建設過程中,蘇世民還一磚一瓦的親自監工,並多次到現場督戰。在挑選學生時,他也親力親為。
2013年,項目正式啟動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辦,儀式上,他收到了歐巴馬總統和習近平主席的兩封賀信。可謂是一時風光無限。
2016年蘇世民書院正式啟用,首批學生入學。
蘇世民還在書中介紹自己一直積極參與的各種捐贈和慈善活動。他一直認為教育是通往更加美好生活的階梯。
除了蘇世民學院外,因為太太是天主教徒,他資助了貧民窟的天主教學校,幫助失學的孩子;他支持了美國田徑基金會,為世界錦標賽和奧運會訓練最有潛力的運動員;他還向紐約公共圖書館捐贈了1億美元。
此外,因為早年在預備隊的經歷,蘇世民還帶領黑石集團為海軍海豹突擊隊基金會募集了930萬美元,用來幫助那些在執行任務中喪生的海豹突擊隊隊員的家屬。也號召旗下的公司,招聘退伍軍人。
他向母校耶魯大學捐款,用來修繕學生大食堂,他把食堂變成了施瓦茨曼中心。除了用餐外,這個中心還可以作為學生社交活動、表演藝術和文化活動的場地,預計2020年開業。
2018年,他幫助麻省理工建立麻省理工學院史蒂芬·A·施瓦茨曼計算學院,這個學院將致力於人工智慧和計算的研究。這是麻省理工1951年以來第一次建立新學院,預算是11億美元,其中蘇世民承諾錨點出資。這筆捐贈是他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是清華蘇世民書院的三倍以上(清華蘇世民書院的捐贈是1億美元)。
他向牛津大學捐贈了1.5億英鎊,建造施瓦茨曼人文中心。這個中心將擁有最先進的學術和展覽設施,並配備一個全新的表演藝術中心,以及廣播中心和遊客設施。蘇世民希望打造出一種環境和氛圍,把目前牛津大學所有人文學科聯合起來,鼓勵跨學科研究,面向未來,重新定義人文課程。這筆捐贈也是牛津大學自文藝復興以來收到的最大單筆捐贈。
蘇世民通過這些捐贈,不僅和各國政府、大學、科研機構都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且自己也樹立起了良好的口碑,在這些世界上科學智能與人文素養最深厚和最聰明的大腦中,注入了黑石和施瓦茨曼的形象。
作為一個金融家,他深諳政治和商業的密不可分。他自己也是瘋狂的政治「迷弟」:高中的時候,就競選過學生會主席;因為沒能進哈佛法學院而曾耿耿於懷。
他擔任甘迺迪表演藝術中心的主席,從而和美國政要關係更加緊密,他因此而結識了甘迺迪總統的女兒。這個職位也讓他經常去華盛頓,並能和很多政要交往,比如再次遇到比他大一屆的校友小布希和小布希的爸爸。此外,他還結識了各種藝術家,如芭芭拉·史翠珊這些人。
在2008年前後的金融危機中,蘇世民自認為成功地為美國財政部長提供了很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他打電話給時任財政部長的漢克·保爾森,漢克曾經是高盛的董事長兼執行長,兩人一直交好,蘇世民認為漢克是一位善於傾聽的人,銷售能力出色,邏輯縝密、聰明堅定,最重要的是他具有極高的道德標準,值得信賴。
他向漢克建議,讓市場參與者失去做空金融股的能力,讓信用違約掉期不可執行。此外,要有機會為市場提供海量資金,也就是讓美國政府入市。
後來,他知道漢克已經讓美國證券交易所暫停賣空,但其他的建議,財政部需要國會批准。小布希總統隨後宣布財政部已經要求國會劃撥7000億美元來遏制危機,也就是不良資產的救助計劃。
在後面的一項法案中,他發現了問題,又主動打電話給漢克,告訴他因為不良證券無法估值,所以其實是無法交易的。所以必須用這7000億美元購買銀行的股權或者認購證的優先股,才能解決次貸危機。
之後,他收到漢克秘書打來的感謝電話,因為當時大部分人打電話給漢克,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蘇世民做的是對整個系統有益的事情,他的建議被稱讚為是最好的建議。
蘇世民在政企關係上掌握了很好的尺度,也與政府建立了良好的信任關係。因為站在政府的角度,幫助他們,未來才可能收穫更多。
當年,小JP摩根也是幫助美國政府發債,以及在美國沒有央行的年代,面對金融危機,發揮最後貸款人的作用,拯救了銀行,遏制了危機,幫助了美國。這或許是JP摩根能穿越周期和歷史,一直得以生存的秘籍。
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上臺,蘇世民還幫忙組織了商業圈子的智囊團,但是因為川普經常口無遮攔,讓這些顧問捲入很多公關危機,大家壓力很大,後來就解散了。很多外國政要聯繫他,希望了解川普政府。
他也參與了美國、墨西哥以及加拿大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他充分發揮了Deal maker的作用。他勸川普達成協議,這樣做有利於川普在中期選舉來臨時,展示他履行競選承諾的有力證據。美國在2018年6月率先與墨西哥達成協議。
隨後蘇世民敦促加拿大把核心要求的接受和不接受條款變成書面大綱,由他轉述給川普,隨後他再將川普的反饋告訴給加拿大總理。
最後,美加兩國在2018年10月1日星期一,宣布了經修訂的《北美貿易協定》,這份協定也被稱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
正如蘇世民說,他的謀生手段就是達成交易。
他更認為「能夠幫助美國,我感到非常自豪,時至今日,我心依然。」
(Stephen A. Schwarzman)
蘇世民,全球私募巨頭黑石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執行長,耶魯大學學士,哈佛大學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他與彼得·彼得森以40萬美元創建黑石集團,並將其發展為華爾街真正的私募之王。他被媒體稱為「華爾街的新國王」「私募界的巴菲特」「美國房東」。
他還是坐擁億萬財富的慈善家,2020年1月2日,《福布斯》發布2019年美國慈善捐贈榜,蘇世民以1.88億美元的捐款排名第6。他以個人名義捐贈1億美元,用於支持清華大學建設蘇世民書院和創辦全球學者項目,該項目是中國大學迄今為止從境外獲得的最大單項慈善捐款。
順風時賺錢,逆風時學習!投資自己,保持成長!創業邦資深原創團隊出品,更多CEO「充電」書單,掃碼立即獲得!
本文為創業邦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創業邦將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如需轉載或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cyzo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