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日的倒計時
2020年3月19日
距今還有80天
因為疫情的影響
對於疫情陰影籠罩下的高三學生來說
那是他們必須全力以赴的另一場挑戰
各地學校均未正式開學
高三學子們大多還在家中複習備考
有人說這屆考生
"生於非典,考於新冠"
真的太難了!!
疫情仍未結束
大部分我們需要完成的學習還是得在家進行
在家上課前,學生和家長都是王者;
在家上課後,統統都得繳械投降。
但很明顯,在"在家上課"這道難關前
先被逼瘋的多半是家長。
家長們,你們還好嗎?
受疫情影響,多數學校都把課程搬到了線上
因為流量過載,#學習通崩了#都上了熱搜
各種軟體都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圈了
這個月19號也將迎來高考倒計時80天了
希望高三考生們加油!
不管再難考試依舊
家長們都希望孩子考個好成績
在高考前成功逆襲
高考前80天成功逆襲的案例不在少數,但是必須要付出實際的努力和心血,做好血拼的逆襲時間和計劃安排,相信下一個逆襲的就是你!
1、高三考生血拼作息時間表【學校作息】
5:30 起床洗漱、整理內務
5:35 晨跑
5:40 趕到集合地點(跑操。實際上規定5:45之前不準到位)
5:45 趕到集合地點(跑操)跑完操大概是5:55
6:00~6:30 早讀
6:30 學生吃早飯
7:00 回到教室,吃飯時間也沒變,但是6:49之前回到教室。大多數人是6:45
7:00~7:35 早預備
7:45~8:25 第一節課(7:43預備)
8:35~9:15 第二節課(8:33預備)
9:25~10:05 第三節課(9:23預備)
10:05~10:30 課間操
10:30~11:10 第四節課(10:28預備)
11:20~12:00 第五節課(11:18預備)
12:00 學生吃午飯(高三學生一般是12:25以後去吃飯。學到12:35的也很常見。)
12:40 進入宿舍樓,即使是12:35去吃飯,12:40也是要進入宿舍樓的
12:43 進入宿舍
12:45 進入午休狀態
12:45~13:45 午休
13:58 進入教室(應該是13:54之前)
14:05~14:45 第六節課(14:03預備)
14:55~15:35 第七節課(14:53預備)
15:35~15:40 眼保健操
15:55~16:35 第八節課(15:53預備)
16:45~17:25 第九節課(16:43預備)
17:35~18:15 第十節課(17:33預備)
18:15 學生吃晚飯
18:32 回到教室
18:50~19:10 看電視新聞(錄播)
19:15~20:00 晚一(19:13預備)
20:10~20:55 晚二(20:08預備)
21:05~21:50 晚三(21:03預備)
21:50 回宿舍
22:00 教室熄燈
22:08 進入宿舍
22:10 晚休
2、高考前100天逆襲真實案例
資質普通,成績又吊車尾,這樣的孩子在眾人眼中已經被劃撥為"差生"一類。但就是這樣一個孩子,提前接到了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部的預錄通知書!他,就是來自南昌十三中高三(1)班的王軒旭,他的完美轉身為普通學生"逆襲"高考提供了一個最為勵志的模板。
從班級墊底到年級前十
別的孩子還在緊張的準備高考,王軒旭已經給自己安排了美聯英語的口語課程,"我的口語一直不好。"說話慢吞吞的王軒旭笑得很直率。他是大足人,從在老家大足讀書開始,成績就非常普通,高中進入十三中也純粹是"低空飛過"。進入十三中後就讀於十四班,當時進校的成績是班上的倒數第一名。
這還只是王軒旭的第一次"吊車尾"。高二文理分班,他進入一班學習,新班級高手如雲,於是王軒旭又悲催地成了倒數第一名。"他高一高二,語文外語都差。外語成績進校時就70-80分,還不到90分的及格線,到了高三時就達到127.5分了。"兩個班主任王田麗和李祖明回憶,王軒旭三年的學習生涯裡就出現了兩次"墊底",他都一一實現逆轉,"高二期間只用了半學期時間,他就進入年級排名前十名。"
父母曾對他不抱信心
生物是王軒旭最喜歡的學科,對生物著迷的程度讓他隨時把生物學知識用到生活中來。一次和同學去吃飯,眼見同學往碗裡加味精,他就開始滔滔不絕地分析味精成分,這一點曾讓老師和同學都大呼受不了。因為他的這份喜愛,班主任王田麗推薦他去了參加生物奧賽班。到了高三,父母擔心他因為參加奧賽班分散了精力而要求他放棄,有點信心不足的王軒旭在班主任的鼓勵下還是堅持了下來,最後取得了相當優異的成績。
事實上,父母對王軒旭的成績並不十分看好,從勉強入校到吊車尾,爸爸媽媽曾經最大的期望就是孩子能上個本科線,要是能考上南大那可真是阿彌陀佛了。誰知兒子給了他們一個更大的驚喜,得到北大的錄取書讓父母樂得合不攏嘴。
自我評價資質普通
奧數"天才"李爽與王軒旭是同班同學,一樣是保送北大,兩個孩子不免被老師和同學拿來比較。"在我看來,兩個孩子還是有很大區別。李爽確實是屬於資質高、特別聰明,從小就優秀的孩子,說是天才不足為過。王軒旭呢,資質沒有李爽那麼高,甚至說班上還有不少孩子的資質都比他好,但是他堅持、穩重、紮實讓他超越了大多數。"王田麗分析。
王軒旭對自己的評價與老師如出一轍,但他自己顯得更謙虛:"我一直都覺得自己不夠。"他說,在學習上端正態度是首要的,在高一時自己就完全沒有什麼學習計劃和目標。後期開始專注於課堂,堅持自己的生物奧賽愛好,"其實說起來我的秘訣就是專注、堅持和心態。"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做到,但是心裡的障礙阻止了我們去做。如果你能拋棄一切雜念,那麼成功就離你很近了。請相信時間花在哪裡,成就就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