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霖身亡之後,他的拜把子兄弟張作相,有無可能成為東北王?

2020-12-23 史不知味

張作霖死了之後,張作相當然有可能成為東北王。

倘若不是張作相「拱手相讓」,張學良實際上並沒有機會接手奉系。

1928年6月3日,張作霖在北伐軍步步緊逼之下,選擇了退出京城,返回奉天而暫避北伐軍鋒芒。

不過,他所乘坐的專列在經過皇姑屯三洞橋的時候遭遇了日本人的埋伏,從而被炸身亡。

張作霖一死,奉系一時之間就陷入了群龍無首的狀態。

這種情況對於奉系而言很不妙,日本人一旦知道張作霖已經身亡的消息,一定會趁機對奉系出手。

關於這一點,一手策劃了皇姑屯事件的河本大作後來在回憶此事之時也毫不掩飾地說了出來。

「只要打倒張作霖一個人,所謂奉天派的諸將,便會四散。」

日本人之所以想要除掉張作霖,原因就在於當時張作霖不肯跟日本人合作,從而惹惱了日本人。

而日本人之所以只能選擇暗殺這種方式,則是因為張作霖有所忌憚。

當時張作霖雖然已經被北伐軍逼得退回奉天,可是他手上的兵力實際上折損並不嚴重。

而且張作霖在東北經營了十數年之久,可謂根基深厚,再加上奉系又打造了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

奉系實力,絕對不容小覷。

日本雖然對東北滲透了很多年,可一旦真和張作霖撕破臉,那麼必然會造成巨大的損失。

這也就造成了日本對奉系有所忌憚,從而在製造了皇姑屯事件之後,仍然不敢輕易對奉系出手。

因為奉系對外宣稱張作霖只是受了一些小傷和驚嚇,而日本又無法從帥府獲取準確無誤的消息。

也正因為日本無法獲知張作霖是生是死而不敢貿然出手,才讓奉系在危急關頭完成了換代之事。

張作霖死了之後,關於誰來接任奉系老大一事,奉系內部其實並沒有達成一致意見。

當時出現了三種聲音,一是支持張學良接任,二是張作相接任,三則是楊宇霆接任。

張學良放在那個時代,能力只能算是一般。

軍事不如郭松齡,政治不如楊宇霆,威望也不如張作相等老一輩奉系將領。

至於駕馭人才的能力,那也是一塌糊塗。

他在接手奉系之前駕馭不了郭松齡,接手了奉系之後又駕馭不了楊宇霆,也駕馭不了老一輩奉系將領。

而張學良之所以有機會接受奉系,也從來不是因為他多有本事,僅僅是因為他是張作霖的兒子而已。

畢竟當時還處於一個舊社會的時代,很多人對於「家族傳承式」的政權還有一定的留戀。

這也讓張學良在張作霖死了之後獲得了不少人的支持。

而支持張作相的人則多是奉系老將,多是那一批曾經和張作霖一起打江山的元老,也就是奉系的元老派。

元老派在奉系擁有極大的權力,倘若他們一力支持張作相的話,張學良根本就不是張作相的對手。

而支持楊宇霆的人則是奉系之中的士官派,實力雖然還不足以撼動元老派,但已經差不了多少。

尤其是楊宇霆一直深受張作霖的重用,起初又獲得了元老派的扶持,實力幾乎是幾何倍數式增長。

這也就是說在張作霖死了之後,雖然以張學良、張作相和楊宇霆呼聲最高,但張學良顯然不如另外二人。

倘若郭松齡在1925年沒有反奉,倚靠郭松齡的輔佐,張學良還有和張作相及楊宇霆一爭之力。

可惜郭松齡反奉失敗了之後,楊宇霆為防張學良出手相救郭松齡,從而先斬後奏地斃了郭松齡。

郭松齡一死,以郭松齡為首的陸大派自然在奉系之中就成了夾縫中的老鼠,張學良也就失去了臂膀。

既然張學良實力不如張作相和楊宇霆二人,為什麼最後卻能夠順利地接手了張作霖留下來的家業呢?

此事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張作相主動放棄了接任奉系老大的機會,轉而去支持張學良。

張作相也說出了原因:「如果老帥安去,我可以接任,但今天老帥殉國,我必推你繼之。」

也正因為有了張作相的支持,張學良才得以打敗了氣勢洶洶的楊宇霆,從而成為了奉系第二任老大。

不過,張學良能力的確一般。

哪怕他已經有了張作相的支持,可是仍然無法駕馭奉系老一輩將領,更無法駕馭楊宇霆。

楊宇霆對張學良一直是咄咄相逼,然而張學良卻屁也不敢放一個,最後用了一招「鴻門宴」才除掉了楊宇霆。

而在除掉了楊宇霆之後,他也並沒有能夠完完全全地控制奉系,老一輩將領仍然沒少給他穿小鞋。

張作霖的拜把子兄弟湯玉麟,其實就並不怎麼買張學良的帳。

湯玉麟坐鎮熱河,張學良丟了東北之後之所以沒有去熱河,就是因為張學良知道老湯不買他的帳。

從最後的結果去看1928年奉系的換代,當時讓張作相或者楊宇霆接手奉系,或許都要比張學良更合適。

只可惜張作相太厚道,或者說傳統「家臣」觀念太重,這才讓他放棄了接任奉系老大的機會。

倘若當時是由奉系接任,不論是1931年或者是1937年,局勢都將為之一變。

雖然最後的結果還是會丟,但至少不會那麼丟得那麼窩囊。

相關焦點

  • 「東北王」張作霖的七個拜子兄弟
    ,首領是大名鼎鼎的「東北王」張作霖。對於他這種白手起家的亂世英雄來說,由於沒有身後的家底和可信任的人,所以拜把子成為他們拉攏人心的一個主要手段,張作霖也不例外,1907年已經接受朝廷招安成為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的張作霖在洮南關帝廟與馬龍潭、吳俊升、孫烈臣、張景惠、馮德麟、湯玉麟、張作相共八人結為生死兄弟,張作霖排行第七。
  • 張作霖的鐵桿兄弟 張作相
    張作霖統治東北期間,張作相曾三次辭卻對其職位的升遷。
  • 「輔帥」張作相
    張作相與張作霖的名字巧合了三分之二,但他是張作霖的結拜兄弟,張學良的輔帥。
  • 張作霖能稱霸東北少不了以下幾個拜把子兄弟,其中一個還是大土匪
    大家可能對張作霖比較熟悉,他是愛國名將張學良的父親,他在東北創下霸業,為我國守護國土做出巨大貢獻。這樣的偉人身後肯定有很多英傑相助,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與張作霖拜過把子的兄弟。馬龍潭二、馮德麟可能大家不太熟悉,但他可是民國時期貨真價實的師長,而且自己帶了很多兵,張作霖勢力武力很強就與他有關,畢竟有個當師長的拜把子哥哥
  • 張作相簡介
    曾與張作霖投清盛京將軍增祺,任巡防隊第一營管帶。1903年被官府正式收編,任新民巡防營哨官。張作相為人忠厚。不少人以為他和張學良的父親張作霖是兄弟倆,其實不然  。張作相是錦州義縣人,張作霖是奉天海城縣人   。他倆只是名字上的巧合,並沒有宗族關係   。但是,由於他倆兩次結拜為盟兄弟,又都是關東要人,所以不了解底細的人都這樣地猜想和誤傳了  。
  • 歷史上張作霖在皇姑屯被炸死後,面對日本人的利誘,他的結拜兄弟...
    1907年,對張作霖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其一,由於計除巨匪杜立三,得到清廷嘉獎,升任奉天巡防營前路統領。其二,結義了八兄弟。這八兄弟分別是:馬龍潭、吳俊升、馮德麟、湯玉麟、張景惠、孫烈臣、張作霖和張作相。這些兄弟和張作霖出生入死,後來成為奉軍的主要幹將,為張作霖雄踞東北立下了大功。1928年6月,張作霖乘坐北京到奉天的專列,在皇姑屯遭遇日本人暗算,被炸成重傷,抵家不久便因傷重去世,那麼他的結義兄弟們,又是何去何從呢?
  • 東北王張作霖他的部隊又是如何一步步擴大的呢?
    大家好我是老李今天為大家分享的是張作霖傳奇一生。張作霖生在東北一貧窮家庭但是他最後卻成為我國有名軍人而且還掌握著九個省的統治權。他是如何從貧窮人家慢慢變成九省的統治者呢?可是張作霖當土匪還能讓老百姓自願出資請他們當保險隊,可見張作霖平常不為人所知的老百姓是看在眼裡的。起初,張作霖的保安隊規模很小,所以那時候張作霖經常受到其他隊伍的壓制,但後來在張作相、湯玉麟等人加入後,他們的保安隊就成了「綠林軍」。當張作霖日益雄心勃勃時,他便不願當保鏢隊隊長,後來在清政府整頓地方治安時,他便選擇投靠了當時的新安知府曾韞,此後張作霖就開始了自己軍旅生涯。
  • 張作霖結拜兄弟生死之交的湯玉麟,抗戰中卻成了著名的長腿將軍
    湯玉麟(1871年7月—1949年2月),字閣臣,綽號二虎(一說「大虎」,在張學良和王化一的相關回憶史料中均稱其綽號為「湯大虎」,奉系軍閥張作霖有七個結拜兄弟,其中張作霖排行老七,湯玉麟排行老二,那麼張作霖的喊他二哥),奉天(今遼寧)義縣人。湯玉麟為中國國民黨熱河省黨務指導委員會主委、東北政務委員會委員、熱河省主席。
  • 張作霖的八位結拜兄弟你一定不知道都是誰?其中還有買豆腐的?
    九一八發生之後,日本在東北成立了什麼中國滿洲自治會,邀請馬龍潭做會長,知道想讓他做漢奸,直接撞向床,差一點你就死了,日本人也不在找他了,後病逝四平市。老二吳俊升,在1912年滿蒙獨立事件中,就是吳俊升帶人前去打擊所謂的滿蒙獨立,說白了無疑就是日本扶持的傀儡政府,但是作為東北的掌權者之一,更何況是一山不容二虎,怎麼能有這樣的勢力威脅到自己。
  • 張作霖死後被日本人「曝屍」6年,張學良為何不讓他入土為安?
    面對日本人的咄咄緊逼,張作霖選擇從北京退回東北。這個消息被日本人掌握,於是日本人選擇,在京奉線上的皇姑屯暗殺張作霖,一聲巨響,日本人的陰謀得逞了,把張作霖炸成重傷,奄奄一息,送回東北不久後就去世了,一代梟雄張作霖,就這樣被日本人暗害身亡。
  • 東北王張作霖遇襲後,六個女兒的命運如何?實情令人唏噓感慨
    子淵之前給大家講過不少有關「東北王」張作霖的故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相比於張作霖的兒子們而言,張作霖女兒們的經歷卻很少有人知曉。張作霖長女張冠英(原名張首芳),是少帥張學良的大姐,其母為張作霖原配夫人趙春桂。在母親死後,張冠英承擔起了照顧弟弟們的重任,父親張作霖發跡後,將其嫁與黑龍江督軍鮑貴卿之子鮑英麟。張作霖於「皇姑屯事件」中遇難後,見風使舵的鮑英麟向張冠英提出離婚另娶,受傳統思想影響,張冠英並沒有同意他的離婚請求。但最終鮑英麟還是另娶新人,接受不了此事的張首芳為此鬱鬱寡歡一生。
  • 張作相為何一生備受尊敬,連建國後也不例外,這是什麼原因呢?
    不得不說,張作相在民國不說最為出眾,但是他的生活肯定是最為愜意的。老帥在時,他是在東北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奉軍中事無巨細都是基本上都是由張作相打理,自己由為人忠厚,待人和善,所以奉軍中對於這位「輔帥」都是尊敬無比。
  • 東北王張作霖當年到底有多強,日本人見了都要讓三分?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英雄人物都比較感興趣,而在近代史上也一個很牛的人物,雖然他的出身也不高貴,也沒有什麼強硬的後臺,但是他就是白手起家了,做上了赫赫有名的東北王,能有如此成就絕不是運氣或者勇氣所能成事的,可見東北王張作霖有著其他人所沒有的特質,從而站到了別人達不到的高度!
  • 「東北王」張作霖有多狠?命令:「全體士兵放假,上街殺日本人」
    張作霖便是那個時期的著名人物。張作霖出生於東北的一個貧苦家庭,但英雄不問出處,出處也決定不了成就,他是名震一時的「東北王」,堪稱梟雄! 掌握著東北的張作霖可說是毀譽參半,一方面為了增強自己的實力更好的掌控東北以便進軍中原,張作霖曾和日本有過合作,這不能不說是引狼入室;另一方面張作霖又相當的抵制日本入駐東北,這同樣不能不說是捍衛了我國的領土。作為一方豪傑,一員大將,張作霖本身就不可能是那種軟軟綿綿的小綿羊的性子,說是殺伐果斷都不為過。
  • 蔣介石八大拜把子兄弟都有誰?
    舊時中國,「拜把子」現象相當普遍,要想在江湖上立足,沒有幾個拜把子弟兄怎麼混?近代政壇當中,蔣介石就很喜歡來這一手。蔣介石一生當中,曾先後結交了幾十位「盟兄弟」,其數量之多,為近現代「大人物」中所鮮見。
  • 張作霖把盛京將軍的三姨太擄回家,三日後,張作霖搖身一變
    張作霖把盛京將軍的三姨太擄回家,三日後,張作霖搖身一變! 東北王張作霖早年算是個獸醫,一手給馬治病的功夫甚是了得,而馬匹作為當時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綠林好漢的標配,因此張作霖在土匪圈裡名聲鵲起,耳濡目染之下,他最後也成為了土匪。不過,張作霖當土匪只是權宜之計,他的理想抱負,絕不是攔路打劫。
  • 張作霖靠什麼發跡?最大的功勞,竟是他當獸醫的那段經歷
    提起張作霖,大家都知道他是響噹噹的東北王、民國陸海軍大元帥。那麼,你知道他是靠什麼發跡的嗎?張作霖出身貧寒,早早就出去打工,養家餬口。有一次,鄰村地主家的馬生病了,來找張作霖。張作霖恨透了這個地主,早年就是在他家裡打長工,後來,他的一位堂哥也在他家裡打長工,生了重病跟他借錢,可這個地主一文錢都沒借,眼睜睜地看著堂哥不治而亡。這一次地主來醫馬,張作霖終於等來了報仇的機會,一共三匹馬,本來沒什麼大礙,但最後都被張作霖給醫死了。
  • 張作霖出身不高,為何偏偏他最後成了,威名天下的東北王
    張作霖當土匪時,曾把奉天將軍增祺的三姨太擄到山上,好好的伺候了幾天,等三姨太回去後,張作霖搖身一變有了個官家身份。張作霖的出身不高,但是偏偏就是他最後成為了威名天下的東北王,這一切的原因,實際上都是源於他會做事,善於見縫插針,最終成為了這樣的一代梟雄。小時候,張作霖的父親張有財是個賭徒,他經常去賭錢,每一次都會欠一屁股債,有一次,債主上門追債,張作霖的母親哪有錢啊,張作霖一看,自己想了個法子。
  • 馮德霖當大哥的時候,張作霖只是打雜的,他如何扳倒大哥成東北王
    歷史多麼無情而又有情,不遺忘每一個對歷史的貢獻,也不寬容每一個對歷史的障礙。那時,張作霖只是一個推車店裡的雜工。他非常讚賞和欽佩。每次馮德林來,他都會提供最好的服務,一來二去,兩人就熟悉了他。之後,馮德林加入軍營,參加了甲午戰爭。結果清政府戰敗,他只好逃回老家。當時東北非常混亂,到處都是土匪。鄉紳請馮德林保護他們的安全。這樣,他的民兵力量也不斷擴大。在日俄戰爭中,他選擇站在日本人一邊。
  • 為何堂堂東北王張作霖,會怕她一個小女子?
    張作霖並不怕張首芳,他只是覺得愧疚罷了。正所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即便是強如老帥張作霖,也有屬於他自己的軟肋。 張作霖作為北洋軍閥大佬,一代東北王,在東北那可是說一不二的人物,更不要說在張家了,有誰敢忤逆他老人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