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夕照故事」,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在民國,奉軍「雨帥」帶著奉軍縱橫睥睨,將整個長江以北收入囊中,整合北洋,成為了北洋政府最後一代領導人,與蔣介石的國民政府隔江而立。但是最終被日本暗殺在皇姑屯,就在奉軍群龍無首之際,輔帥張作相力排眾議,將張學良扶持到了父親的位置上,而自己則是漸漸的淡出奉軍的視野,由自己的兒子逐漸的成長起來,輔佐張學良。
不得不說,張作相在民國不說最為出眾,但是他的生活肯定是最為愜意的。老帥在時,他是在東北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奉軍中事無巨細都是基本上都是由張作相打理,自己由為人忠厚,待人和善,所以奉軍中對於這位「輔帥」都是尊敬無比。
而在老帥去世後,張作相將唾手可得的位置拱手相讓,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在想,張作相肯定就回像謀朝篡位的司馬懿一般,將這個「張家天下」換個「張」字。但是張作相沒有,他力排眾議,將不到而立之年的張學良扶持到張作霖生前的地位上,而自己甘居幕後,手把手的輔佐張學良。在張學良有了獨立抉擇的能力之時,張作相就瀟灑隱居,不問政事,留給了張學良這位「新帝」足夠的時間穩固地位。
在九一八事變後,在家奔喪的老帥知道這個消息,給自己的兒子下了命令,無論如何要守住錦州(當時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佔領的東北全境,而山海關和錦州是遏制日本人進攻中原的重要關口)。此時的張作相在奉軍中威望已經大不如前了,就只能囑咐自己的兒子殺敵報國。最終張廷樞的隊伍也被打散,他就讓張廷樞加入紅軍,繼續抗日,就是這樣一個舉動,贏得了所有的人尊重,以至於建國後,隱居天津的張作相經常有領導人來拜訪、探視。
其實張作霖剛開始信任的人不是張作相,而是「贊帥」孫烈臣,但是孫烈臣由於身體力衰,不堪重負,早年就不幸離世。而孫烈臣在去世前,牽著張作霖的手說:「輔忱可以替代我,放心的將我的事務交給他」。就這樣,才有張作相一躍成為吉林督軍的事情。
事實證明孫烈臣的眼光還是毒辣,張作相無論是在軍事謀劃,還是民生政事,都拿捏很是到位,這也就是後來張作相能夠成為奉軍二把手的原因。其實張作相最得信任的,還是他的自知之明。在第一次直奉大戰之時,張作相入關第一梯隊直接被打散,張景惠的第三梯隊不戰而降,只有張學良、郭松齡的第二梯隊最後與直軍奮戰,最終阻擋住了直軍出關。
戰後張作相到帥府拜訪張作霖,張作霖看到張作相就是一茶盞,劈頭痛罵,張作相也是不惱不怒,將手中的辭呈交給了張作霖。張作霖也納悶了,都是爭著搶著做官,這輔忱怎麼這樣?張作相子啊辭呈裡面寫到自己作戰失敗的緣由,又闡述了張學良部隊的優秀之處,闡述了新式練兵之法的重要性,並力推張學良整頓奉軍軍務。這讓張作霖看到老淚縱橫,對於張作相觀感又好了很多。
而在郭松齡所部發生叛亂後,戰後張景惠、湯玉麟等人主張處死所有旅以上軍官,這讓這數萬軍隊都感到不寒而慄。最後還是在張作相在帥府會議上哭鬧,才讓這批將領逃出一劫,這批將領後來都是張學良的心腹,能不念這張作相的好?
總的來說,輔帥張作相的一生,就是靠著自己過人的人品、威信,贏得了身邊所有人的尊敬,無論是北洋政府、國民政府還是後來的新中國,沒有一人說這個老頭的不是,這也是的他這一生最為真實的寫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