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變冷,很多孩子每天上學都帶著保溫杯。
小小保溫杯,卻關係著孩子的大健康,如若挑選不當,保溫杯也會給孩子帶來巨大安全隱患。
家長們一定要注意了!
央視新聞曾曝光「奪命保溫杯」。
北京消費者協會在市場上隨機購買50種保溫杯進行檢測抽查。結果令人大吃一驚,其中近4成,19種保溫杯因重金屬超標而不合格。
這些不合格的「毒保溫杯」中有很多指數都沒有達到安全標準,如果長期使用這類保溫杯保溫出的熱水,可能會讓孩子發育遲緩,影響鐵、鋅、鈣代謝,出現缺鋅、缺鈣,血紅蛋白合成障礙免疫力低下,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智力水平下降或體格生長遲緩等症狀,更甚者可能有致癌的風險。
為了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家長購買保溫杯時,不能僅僅看重孩子喜歡的外形,更重要的是要看保溫杯內部材質。
那麼應該如何挑選合格的保溫杯呢?
1、保溫杯內膽是否標註有「304」或「316」不鏽鋼標誌字樣。
也可以看看 「13-0」、「18-0」、「18-8」、「18-10」這幾種代號,前面數字表示鉻含量,後面數字代表鎳含量。
304不鏽鋼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腐蝕性能,錳含量低於2%,廣泛應用於食品醫療等行業,是國家公認的食品級不鏽鋼。
316不鏽鋼的品質要大於304的不鏽鋼,316不鏽鋼比304多了金屬鉬,可以增加耐腐性。
2、從正規途徑夠購買品牌保溫杯
給孩子挑選保溫杯不能圖便宜,也不能光看造型好看不好看。
千萬不能隨便給孩子用一些「三無產品」,這對孩子的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
不要購買有刺激性氣味,價格過低的不鏽鋼製品。
合格的保溫杯用料都是食品級,所以異味一般比較小。如果家長們在選購時聞到了比較刺鼻的氣味,就要仔細查看各方面標識了。
另外,保溫杯最好只裝白開水。每次使用後及時清洗並晾乾。
容器內長時間存放液體容易滋生細菌,產生水垢,甚至生鏽。
有些家長和孩子,喜歡在保溫杯裡裝一些各種各樣的飲品,但是這樣做其實是非常危險的。
茶、果汁、碳酸飲料等酸鹼性液體會與金屬元素產生化學反應,加快金屬元素的釋出。
據新聞報導,福州一名女孩泡了紅棗在保溫杯裡忘了喝,十幾天後擰開瓶蓋時發生「爆炸」,杯蓋彈起導致女孩右眼球破裂。
女孩說當時她想擰開保溫杯,但杯蓋很緊,她用力擰了好幾下,然後杯蓋突然砸向她的眼睛......
女孩到醫院的時候,右眼已經完全看不見了。
好好的保溫杯怎麼會「爆炸「呢?
相關人員說:」果汁、紅棗、胖大海等存放時間過長,可能產生氣體使杯中氣壓增大,會造成「噴湧」。」
網友的經歷:
小小保溫杯,關係到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家長們一定要謹慎,給孩子選擇健康的保溫杯!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