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成都盲道佔用現象:視障人士反映在盲道上摔過跤、流過血

2020-12-11 澎湃新聞

近日,一段視力障礙男童學走盲道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視頻裡,男童在盲道上蹲下,用手慢慢摸索盲道了解路況,走著走著卻被違停在盲道上的車輛阻擋,男童站在汽車旁無所適從,不知該往哪裡走。

這段視頻將大家的目光聚焦到了盲道這個日常被大家忽視的無障礙設施。那麼成都的盲道是否有被佔用的情況?視障人士出行是否方便?紅星新聞記者進行了實地探訪。

紅星路二段,整齊有序停放的共享單車

實地探訪:

部分路段盲道被單車、攤位佔用

7月22日中午,紅星新聞記者在成都市錦江區紅星路二段看到,盲道上沒有障礙物,雖然人行道上停著數十輛共享單車,但均擺放整齊,停放在劃定的區域中,並未佔用盲道空間。22日下午,記者來到人民北路二段,和紅星路二段一樣,盲道上沒有障礙物,雖然有數十輛共享單車,但均按規定擺放。

雖然部分地方的盲道管理規範,但在其他地方,也出現了一些佔用盲道的現象。

7月22日中午,紅星新聞記者在錦江區慶雲南街看到,一些水果攤位直接擺放在盲道上,佔用盲道空間。記者詢問其中一位攤主是否注意到攤位佔用了盲道,該攤主表示,「平時很少看到有盲人走這過。」

此外,部分街道還存在共享單車佔用盲道的情況。在金牛區花照壁東街,大量共享單車未按規定停放,堆積在人行道和盲道,影響通行。

人民北路二段,有序停放的共享單車

視障人士反映:

在盲道上摔過跤、流過血

「現在在盲道上都不敢甩開步子走,只能拿著盲杖一步一步摸索,就怕前面有車子、障礙物擋到了。」

今年57歲的高友華是一名視障人士,視力殘疾級別為1級。高友華家住營門口附近,工作地點在龍泉的一家盲人按摩店,也因此,他長期往返於成都的西邊和東邊。除此之外,熱愛唱歌的他還多次參與公益組織舉行的活動,在福利院、養老院等場所演唱。於是,他也經常需要去到他不太熟悉的地方,走不熟悉的路。

他告訴記者,走路的時候,有盲道他都儘量走盲道,可是現在盲道上的障礙物太多,有單車,還有佔道經營的商家。「單車特別多。因為看不見,一不小心就踢上去,腳就會被撞青,重心不穩就要摔跤。而且有些車子上有鐵鉤、鐵釘,我衣服被鉤爛過,皮膚也被鉤流血過。」

高友華還提到,部分路口為了避免車輛進入,會安裝低矮的水泥柱子,這個柱子也讓自己吃了不少苦頭。「因為柱子之間間距太短,經常會踢到,腳踢青都是小事,一下子被絆倒,才真的惱火。」

說到這裡,高友華有些無奈。「身體健全的人,自然不覺得這是什麼障礙,小心一點或者繞下路就可以避免的。但對於我們來說,真的每一步都走得艱難。」

金牛區花照壁東街,盲道被無序停放的共享單車佔用

殘疾人公益服務組織:

單車可以共享,盲道不可以

「按照我們了解到的情況,成都市無障礙設施的建設和管理都是比較規範的,但其中還是有不少的問題。」成都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廖國龍告訴記者,去年7月,成都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成立了無障礙環境建設促進會,如今促進會內有包含殘疾人、愛心市民、志願者在內的600餘名無障礙環境建設督導員,大家利用業餘時間去搜集無障礙設施現存的問題,「單車佔用盲道的情況比較突出,我們也把收集到的問題反映給了相關部門。」

對於無障礙設施的建設與管理,廖國龍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廖國龍表示,首先,在無障礙設施的建設上,希望在竣工驗收的時候,能夠邀請殘疾人去體驗參觀,如果發現問題,可以立即提出整改。「因為身體健全的人其實不了解殘疾人的生活,有的盲道拐來拐去,有的盲道非常窄,有的盲道在坡道處就中斷了,這對於盲人來說都是極不便利的。」

其次,在無障礙設施的管理上,廖國龍表示,一是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管理,二是希望社會各界能夠關愛盲人這一群體,不佔用盲道,為盲人創造更好的出行環境。「有的人覺得盲道上也沒幾個盲人在走,所以就把共享單車隨便一放。其實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如今成都有數萬名盲人,但是由於盲道上障礙物多,他們出門也不太敢走盲道。盲人不走盲道,有些市民就隨意佔用盲道,這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慶雲南街,盲道被小商販佔用

城管委回應:

持續整治佔用盲道現象

成都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共享單車佔用盲道的問題確實存在。主要原因是有些騎行人員明知有劃線停車區,由於趕時間、圖省事,隨意停放、亂停亂放,不講社會公德造成。由於騎行人的不規範、不文明行為,也給單車維護管理帶來較大麻煩。

該負責人表示,城管工作人員在日常巡邏過程中,若發現共享單車佔用盲道的情況,都會在第一時間將其搬至規定停放區域,「如果發現單車集中佔用盲道的情況,會立刻通知相關共享單車公司進行轉運。」另外,對於遊商小販佔用盲道經營等其他佔用盲道的行為,他們也會視佔道情況進行勸導或實施處罰。

另外,為進一步規範單車停放秩序,青桔、哈囉、摩拜三家共享單車運營企業積極推進電子圍欄技術落地,在成華區雙園巷(列五中學門口)、錦江綠道濱河路新華橋至東風大橋、金牛區棗子巷等區域實施了電子圍欄禁停區試點。騎行人首次在禁停區內停車,會收到警告提醒,兩次及以上在禁停區內停車,將收取2元-5元/次的調度費,甚至影響後續的用車。

接下來,成都市城管委還將繼續加強監督檢查,指導區(市)縣城管部門,督促共享單車企業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針對問題立即開展整改,包括重點整治突出問題點位單車停放秩序,及時處理投訴問題,對照停放標準,強化停車秩序,確保整治效果,杜絕問題反彈;各單車企業嚴格落實單車停放秩序運維人員實名管理制度,強化線下單車停放維護管理,特別是單車停放密集路段和擁堵點要進行重點維護管理,定人、定崗、定責,最大限度減少單車「潮汐式」擁堵發生。

(原題為:《盲道能不能幫「盲」? 探訪成都盲道佔用現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請給盲道讓個道什麼意思?盲道是什麼有哪些作用為何要給盲道讓個道
    記者在北京街頭看到,一些盲道成為有些人的停車點,盲道被佔現象嚴重,隨意佔用盲道給視力障礙殘疾人出行帶來不便。我國在2012年就施行《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對無障礙環境建設進行了明確規定。無障礙環境的創建,是為了保障所有行動不便人士的出行權利,包括殘障群體、老人、攜帶嬰兒車人士、孕婦、兒童、病人、攜帶重物者等等,是惠及所有人的舉措。
  • 上海有些無障礙設施太「尷尬」:無障礙電梯根本不到地鐵站內、盲道...
    盲道被佔用現象頻現 視障群體的出行,很大程度上依賴鋪設在步行道上的各類盲道。在遊人如織的南京東路步行街,記者發現這裡布置了較為完備的雙向盲道,但在經過十字路口時,本是禁止機動車通行的立樁在盲道一側豎起,客觀上給盲人通行增添了障礙。
  • 小寨東北角自行車存車處長期佔用盲道,雁塔城管已核實整改
    2020年12月12日,華商論壇網友「孤獨的心」發帖反映,稱西安市小寨十字東北角人行天橋下有一個自行車電動車存車處長期佔用盲道,停放的自行車和電動車幾乎把盲道全部佔用無法通行,而且這個現象已經存在幾年了。
  • 紅網調查丨如何讓盲道不盲,城市精緻管理的一門「必修課」
    一條連續拐彎的斷頭路,可能讓他們的心裡,蒙上害怕出行的陰霾…… 盲道是盲人出行權的載體,雖說相對整個社會來說,他們是特殊人群,處於弱勢地位,但他們的出行安全卻丈量著社會文明。 隨著時代的發展,視障群體的就業途徑正在拓寬,加上智能設備的普及和導盲犬的應用,使得他們的日常出行更加便利。
  • 機動車佔用盲道停放 看看交警部門怎麼說
    「我家住益民巷附近,為了解決巷子內停車難問題,交警部門在道路西側規劃了專用的停車位,但是有些車輛卻將車直接停在人行道上,更有甚者直接將車橫跨在盲道上。」近期,甘肅武威一名網友在《地方領導留言板》留言,反映機動車亂停放問題。
  • 盲道真有必要鋪滿全國嗎?
    集中整治盲道,會對視殘者造成欺騙,若真信任後果嚴重長期以來,媒體質疑盲道,全部集中在「佔用盲道」這一問題上。這直接帶來一個後果:地方政府會傾向於用運動式集中整治的辦法,來清理被佔用的盲道。日本一處地鐵漏雨後,緊急處理措施偏執地避開了盲道,這一細節足以說明日本的盲道不可能被佔用不少媒體報導過北京的北五環輔路上,盲道被私家車佔用的現象。
  • 中國的盲道上為什麼看不見盲人?
    山西太原恆山路十里舖路段盲道,百米的距離就有 35 處 Z 字轉彎。我喜歡通過走路增加一點運動量,平時上班也會選擇先走一站地再坐車。但人行道上一溜黃色的凸起豎紋地磚,走上去非常不舒服、硌腳。不過想到它們是盲道,可以方便盲人出行,這麼點不舒服我還是能接受的。但唯一的問題是,我從來沒有在盲道上看見過盲人。
  • 盲童學走盲道的視頻把我看哭了,不只有感動,更有難過和憤怒
    看到孩子蹲下身子,小小的手在盲道上小心翼翼地打探、摸索著,常爸心裡特別酸。遊戲裡,玩家需要扮演一名視障人士,拄著盲杖,從家裡出發沿著盲道穿過不同障礙前往海邊公園。我也試著下載並玩了玩。好不容易出門後,要沿著盲道過馬路,還是要一點點挪,根本就沒辦法走快,只能走一步用盲杖探一步前方的路。因為盲道上可能會有水井蓋、電線桿,還有施工地。
  • 盲童學走盲道的視頻把我看哭了,不只有感動,更有難過和憤怒!
    看到孩子蹲下身子,小小的手在盲道上小心翼翼地打探遊戲裡,玩家需要扮演一名視障人士,拄著盲杖,從家裡出發沿著盲道穿過不同障礙前往海邊公園。我也試著下載並玩了玩。好不容易出門後,要沿著盲道過馬路,還是要一點點挪,根本就沒辦法走快,只能走一步用盲杖探一步前方的路。因為盲道上可能會有水井蓋、電線桿,還有施工地。
  • 郭元鵬:盲道「十八彎」,讓盲人走還是讓大家看?
    原標題:郭元鵬:盲道「十八彎」,讓盲人走還是讓大家看?  廈門虎園路,是一條老路,設置了盲道。5月13日,記者探訪這一路段,準備模擬盲人行走盲道,但很快便發現走不下去。從一段原本就「斷頭」的盲道起步,才走出幾米,記者就遇到了一棵樹。
  • 非機動車停放點 至少距盲道10釐米
    人行道路沿石距離盲道大於1.6米的,非機動車停放點應設在靠馬路一側;小於1.6米的則設在人行道內側;非機動車停車點寬度為1.8米至2米,距離盲道應有10釐米……非機動車停放點具體該怎麼劃分,標準是什麼?
  • 佔盲道出店經營垃圾裸露 新城區鹹寧中路這些問題待整治
    機動車佔盲道、餐飲店出店經營、建築垃圾裸露、花壇裡扔垃圾……7月4日,華商報「小8跑街」欄目記者在西安市新城區鹹寧中路探訪時發現,該路段的綠化、道路、設施等存在諸多問題。  >>佔道  餐飲店出店經營  機動車侵佔盲道  鹹寧中路為一條東西路,沿線分布著多個大型住宅小區、學校、單位等,人和車流量均較大。
  • 中國傳媒大學:「光明影院」築「文化盲道」
    據統計,全國有1700多萬視障人士,相當於每100人中就有1人視障。我國視障群體的文盲率高達43%,而在普通中國百姓中,文盲率僅為4.08%。為構築一條彰顯人文關懷、傳播文化成果的「文化盲道」,中國傳媒大學聯合北京歌華有線、東方嘉影,共同推出「光明影院」項目,旨在為視障人群講解優秀影片,並通過全國覆蓋的公益推廣,讓視障人群共享電影這一文化成果,傳播新時代的新思想、新氣象,為國家公益事業與文化建設貢獻力量。
  • 盲人女孩考研心理學遭拒,高校稱為她負責,視障人士的未來在哪?
    徹底失去了視力的吳瀟從普通小學轉入了西安盲啞學校,並在那裡上完了初中。堅信只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的吳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青島盲人高中學校,她希望能和其他身體健康的孩子一樣,考上心儀的大學。2017年3月,吳瀟離開了青島盲人高中學校,回到了家鄉備戰高考。
  • 盲人女孩考研心理學遭拒,高校稱為她負責,視障人士未來在何處?
    徹底失去了視力的吳瀟從普通小學轉入了西安盲啞學校,並在那裡上完了初中。堅信只有學習才能改變命運的吳瀟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青島盲人高中學校,她希望能和其他身體健康的孩子一樣,考上心儀的大學。2017年3月,吳瀟離開了青島盲人高中學校,回到了家鄉備戰高考。
  • 人民來論:「盲道十八彎」?這不是便民是添堵!
    如果走幾步就要跟樹幹撞個滿懷,幾十米路就要拐上幾十個彎,這樣的盲道建得簡直「盲目」。細數這些需要「跋山涉水」的無障礙道路,盲的是規劃建設的思路,盲的是換位思考的心路。以這種粗糙乃至無釐頭的方式建設基礎設施、提供公共服務,質量和效果想必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鋪設一條合格的盲道,不是簡單地在路上擺幾塊磚就完事。
  • 快評丨150米盲道「十八彎」,工程監督需要「九連環」
    沒有對盲道設計、盲道規劃、盲道建設、盲道驗收的「九連環」式的層層嚴格把關,就沒有城市生活環境的「友善和諧」。150米盲道被改成了「十八彎」。據報導,8月26日,內蒙古赤峰市民在一處路段上,發現一段約150米的盲道為避開新移植的樹木,被鋪設成直角多彎,市民感嘆這樣的設計只會給盲人增添麻煩。當地殘聯呼籲,施工方應多考慮盲人的實際需求。截自梨視頻。
  • 赤峰十八彎盲道已改成直線,住建局:把綠化位置改了,在逐步進行
    網友評論:延伸閱讀:紅星快評丨150米盲道「十八彎」,工程監督需要「九連環」據報導,8月26日,內蒙古赤峰市民在一處路段上,發現一段約150米的盲道為避開新移植的樹木,被鋪設成直角多彎,市民感嘆這樣的設計只會給盲人增添麻煩
  • 訊飛輸入法用AI鋪「盲道」相助無礙 成首款無障礙輸入法
    本網12月08日訊 中國視障人士超過1730多萬,意味著每80多人中就有一個視障者。85%的視障人士都在用智慧型手機,「信息無障礙」成為他們線上交流的重要依靠。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訊飛輸入法聯合中國盲人協會,用「無障礙輸入」為網際網路修盲道,呼籲更多社會力量關注殘障人士的生活便利,為視障人士消除信息障礙。​
  • 盲人走的盲道是什麼的樣子
    專門供盲人行走的盲道,設立在我們馬路人行道的中間,他們是怎樣幫助盲人的呢?寬廣的馬路人行道的中間,有兩排黃色的地磚排列的一條直線,這就是專門供盲人行走時幫助他們的盲道。如果你認真的觀察一下,你就會發現,他們由都是黃色但是兩個樣子的地磚鋪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