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法學歷史悠久,根基深厚,而清華法學院在1999年復建後發展十分迅猛,尤其注重國際化教育的開展,兩者各有特色。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清北法學的水平都達到了A等,實力相當。
1. 學院方面
清華大學法學院於1999年復建,目前有全職教師57人。北京大學法學院成立於1999年6月26日,其前身為北京大學法律學系,現有全職教師78人,規模比清華大。兩校法學院都開展法律診所教育模式,學生擁有大量法律實踐和社會服務的機會;國際化辦學水平高。
清華大學法學院的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水平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注重國際化辦學和精英教育。教師90%都有海外教育背景,多數專業課程採用中英文雙語講授、小班上課,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且學院為每名本科生精選個人導師,幫助學生成長。學院和世界諸多頂尖法學院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一半以上的本科生在學期間有機會通過交流項目到國外學習一學期到一年。2015年起,學院先後與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UBC)大學法學院、澳大利亞雪梨大學法學院和美國杜克大學法學院開展本科+博士聯合培養項目,入選項目的學生可以通過6年或者5年的學習,獲得清華大學法學本科和以上三所大學之一的法律博士(JD)學位。
近年來,北京大學法學院也越來越重視國際化辦學,將培養能夠良好適應法治全球化發展需要的全球化法律人才作為首要目標,聘請美國、歐洲著名法學教授專門創設「全球化法律人才培養」項目。該項目下學生按要求修滿國際法律精品課程、海外短期研習課程、法律實務機構見習課程,表現優異者可優先獲得海外短期研習課程與法律實務機構見習機會。法學院與全球110餘所著名法律院校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互派交換生,並建立起了多樣化師生交流機制。學生在校期間出國交流覆蓋率達40%,略低於清華。
2.專業方面
清北法學的本科教育都是按通才的理念培養,注重基礎教育,淡化專業細分。
專業設置及確認方式。清華大學法學院本科設有法學專業,其中包含國際班方向,通過高考統招完成專業確認。北京大學法學院本科設有法學一個專業,不區分發展方向,也是通過高考統招確認專業(實驗班等項目除外)。
法學專業。清華大學法學專業培養目標的定位是可以投身國家治理或從事國際法律事務的高端法律人才。要求學生系統掌握法學知識,具備法律實務基礎技能,能在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中從事法律實務工作及法學教學與研究工作。同時學生需具備人文、科學素養,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能夠用跨學科、跨領域的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法律問題。法學(國際班)專業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參與國際法律事務的高層次、高素質、創新型、國際化的法律人才。本專業學生除具備堅實中國法律功底的同時,還應熟悉外國法律和國際法,並具備在國際層面運用法律知識和技能參與國際競爭、維護國家權益的綜合能力。
北京大學法學專業致力培養「厚基礎、寬口徑」的應用型複合型法律人才,全面培養學生的學術研究和實踐應用能力。除基礎的法學教育外,法學院始終堅持「北大是常為新的」,高度重視在本科教學中加快知識更新,形成了強調創新的課程體系。法學院設立「Global & Comparative Law」系列課程,學生亦可參與國際法律的學習實踐。
3.新高考選科
清北法學相關專業(類)2020年在浙江省招生不提科目要求,具體如下:
清華大學法學院
北京大學法學院
04. 畢業去向
*以下數據來源於清華大學2020年本科招生報考指南和北京大學2020年招生簡章暨報考指南
2019年,清華法學院有本科畢業生73人,北大法學院有本科畢業生149人,北大法學院畢業生規模是清華的兩倍多。從圖中可以看出,兩校法學院本科畢業生就業的比例都很高,清華有44%,北大佔比39%。在繼續深造方面,清華法學院本科畢業生到境外深造的比例是北大的兩倍還要多,北大則更傾向於在國內讀研。
由上文我們可以看出,清北法學本科畢業生就業的比例很高,有規劃在本科畢業後便參加工作的同學可以考慮兩校的法學專業。清北法學各有特色,清華法學國際聲譽高,如果對國際法律事務感興趣,打算出國深造,清華可以為您提供更豐富的資源;北大法學在國內根深葉茂,更加適合打算在國內發展的同學。
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生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