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看見很多音箱產品都會宣稱震撼低音、大功率,也有的朋友們總是喜歡帶著耳機開大聲音享受那種猛烈的低音,或許重低音效果確實是很多低音愛好者們追求的感受,但這樣一定就是好麼?低音猛烈帶來的震撼感並不一定是大多數人所需要的,或者是大多數人所不需要的,這顯然是一種聲汙染,對於聽力是有極大傷害的。
聲音有大有小,有強有弱,有的時候需要大聲一些,有的時候需要低聲細語,但更多的時候人們追需要的是平常的聲音。即使是大型的會議,人員眾多,區域擴大,擴音系統是必要的,但也不是說就要求震撼,是需要將聲壓級控制到能聽見和聽清為止。在電影播放時,有些場面是需要震撼的表現,但這也只是片刻和瞬間。長時間在大音量強低音的聆聽環境下人會受不了,不但無法欣賞美妙的聲音細節,也會對耳朵造成巨大的傷害。
拒絕聲暴利! 健康聆聽及聽力保護淺談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可以輕鬆地做到幾千瓦,揚聲器系統的聲壓級也可以做得比較高,我們還可以用線陣列的方法獲得更大的聲壓級。獲取大聲壓級不再是一個難題,更沒有什麼值得廠家炫耀的地方。聽力對於我們是相當重要的,試想如果我們是去了聽力將會變成什麼樣子?但聽力確是損失不在可恢復的。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討論關於聽力的問題,以什麼樣的音量來聆聽音樂,使用什麼樣的設備會對我們的聽力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這些東西對於經常聽音樂的朋友們來說是並不經常注意到的,但這卻十分值得提起我們的關注。
音箱購物陷阱大揭秘 耳機購物陷阱大揭秘
人的耳朵對於60-70分貝的聲音是比較適宜的,80-90分貝就會感覺到很吵鬧,神經細胞將會受到破壞;而音量超過100分貝的話,則足以使耳內部聽力的毛細胞死亡或損傷,造成聽力的損失。所以我們在聆聽的時候需要注意這些問題,不僅僅需要考慮對環境的影響,對節能的影響,也要考慮到對自身健康的影響,可以說對於個人來說最後這一點是最為重要的。
聽力損失的程度和類型
放音設備的聲壓級過高會增加現場周圍的噪聲形成聲音汙染,並且會嚴重影響到人們的聽力,而人們將超出需要、影響聽力的聲壓級稱之為聲暴力。擴聲系統聲壓級過高會造成能源浪貴,也會造成擴聲設備資源浪費。有人講增加3分貝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卻不知道不知道聲壓級增加3分貝,放大器的功率就要增加一倍,甚至有時器材也會增加一倍。這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噪聲性聾氣導聽力曲線
聲壓級的高低是相對的,高有高的好處,但高也有高的缺陷。在電聲發展史上,聲壓級的高低還引起了一種音箱的改進。在錄音和廣播中,是要求嚴格對播送的聲音進行監聽的。但一般的監聽箱,要聽到節目實際的低頻表現,必須將音量提高到較大的水平。
傳輸線式音箱
而這樣的大聲壓對長期從事監聽的工作人員來說,是一個十分沉重的負擔。英國BBC電臺的幾位監聽人員為此研製了一種音箱,在較小的音量時也可真實地反映出聲音的低頻表現,從而解決了這個問題,這就是後來的PMC公司和傳輸線式音箱。可想而知,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比普通人更應該注意這些問題,但事實上很多人卻經常忽略。
現實中很多音樂人,都是靠耳朵來吃飯的,由於不注意保護聽力將會比正常人聽力損失更為嚴重,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失。每一個熱愛音樂的人們應該都希望聽見完美的音樂,而這不僅僅需要我們的回放設備出色,最重要的是我們的耳朵一定要足夠健康。
發燒友們可經常沒事兒就帶著耳機聽
我們能夠看見很多音樂愛好者和發燒友們,尤其是耳機發燒友們經常每天要戴很久耳機來聆聽,這種長時間大音量地暴露在聲音環境中是對於耳朵損害很大的。人耳的構造比較複雜,按照一種直觀簡單的說法,裡面是都是一些小毛絨之類的東西,但這些毛絨的數量是有限的,聲音是空氣的震動帶動這些絨毛搖晃然後人就能聽到東西了。
這些都是頂級的耳機產品,確實擁有相當好的音質
而聆聽的時候正是這些毛絨來回彎曲晃動,但它們卻是不可修復的,損壞了就沒有再生的功能,經常損壞的話,耳朵聽力就會越來月下降。事實上長時間的聽東西,無論是噪音也好,音樂也好,只要是聲音,都應該注意避免。國際上對正常耳朵暴露在不同聲音大小上的極限時間擁有一個比較標準的數值表。
正常耳朵暴露在不同聲壓級時的聽力安全極限時間
可以看出在85dB的情況下,還能呆8小時,90dB就只能呆4小時了,這些數字還是指的外界正常的聲音。另外這個是屬於國際標準,國際標準還認為聽力損失25dB以下都不算聽力損失,那麼對於發燒友而言,這個時間和響度就需要大大的減少。而且用耳機或者耳塞,由於發聲單元離耳朵比較近,受到的刺激會更大,所以自然的,聽歌的時間就更加應該短了。
在聆聽音樂的時候,想聽清楚細節,基本上耳朵裡的聲音要比噪聲高20dB就可以保證聆聽的音樂蓋過噪聲了。在安靜的家中環境中噪聲僅為40-50dB左右,所以我們聆聽音樂開到60-65分貝左右,就可以聽清楚,這和人們正常說話的聲音並不會擁有太大差距,所以對於聽力的損失不會特別大,使用各種耳機來聆聽並不會擁有太大差別。
家中聆聽環境對於聽力損傷較小
但如果在戶外環境,尤其是一些非常吵鬧的環境中就另當別論了,這些環境的噪聲值最少在75-80dB以上,如果不是隔音的耳機,我們需要將聲音開在95dB以上才能夠聆聽清楚,所以可想而知對於耳朵的損傷是多麼嚴重的事情。但這個時候不同的耳機現出來對聽力的損失就有所不一樣了。
戶外聆聽環境需要的音量更大
一般的平頭耳塞隔音在5-8dB,如果按噪音75dB來算,隔音隔掉5dB,那麼進入耳朵的噪音就是70dB,加上超過的20dB就至少需要90dB才可以聽得清音樂了。而90dB其實已經是一個比較的數值了,大家就應該注意了,在戶外吵鬧的環境中使用平頭耳塞是不太好的。
平頭耳塞
封閉式頭戴耳機
頭戴封閉大耳機隔音在15dB左右,那麼基本上就是要把音量開到80dB左右,會稍微好一點,而且由於耳道不會充血,對聽力保護來說是有一定好處的。至於頭戴式的開放耳機,還是別出門佩戴了,這簡直就是一個頭戴式的音箱,在外界隔音效果很差,同平頭耳塞基本上類似,另外這種耳機收集很多噪音令細節都混雜了,怎麼能夠欣賞高品質音樂?
入耳式耳塞隔音在20dB左右,相對來說更好一些,所以我們聆聽的時候音量是要開在75dB就可以聽清音樂了,這個其實已經是在安全範圍內了。值得注意的是入耳式耳塞的膠套很有講究,不同的塞套隔音效果會不同,選擇合適的尺寸對於隔音是有好處的,另外記憶海綿套會更加具有隔音效果;不過三節套會特別深入耳道令耳朵充血,對耳朵是不太好的。
入耳式耳塞
定製式耳塞隔音通常都可以達到30dB左右,其實按上面的算法開到65dB都可以清楚的聽清音樂了,但是由於公交車地鐵的低頻噪音多,可能會聽著沒感覺,會稍微開大一點,70dB也足夠了。定製式的耳機由於完全貼合耳朵,耳道充血相對會比較小一點,對於聽力保護來說,其實定製式耳塞是最保護聽力的。不過這種「助聽器」的售價昂貴,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
定製耳機
但不管怎麼說,還是最好不要佩戴耳機出街,雖然被很多人們看來是瞎扯,因為便攜耳機就是為了出街聆聽使用的,但考慮到對於聽力的保護這樣是最好的。因為出街的時候提升音量是必要的,也並不一定總是能夠獲得好的效果,出街聆聽高品質音樂本身就相當困難。並且建議聆聽並不要超過一個小時,聽一會兒休息一會是最好的。
運動時最好不要使用耳機
還有一種被人們經常忽略,或者是錯誤認識的行為,就是運動時聆聽耳機,這本身其實就是不科學的,但運動型的耳機卻被很多耳機品牌大肆宣揚,看似很品質化的生活方式事實上是對於消費者的不負責任。跑步血液循環厲害,耳朵被堵塞的話耳道充血會成倍的增加,跑步時帶著耳機會更加增加脹痛感。
關於正常音量這個問題,不可能每個人手中都擁有分貝儀,也不一定有辦法去測試耳機放音的分貝值,並且因為每個人的聆聽設備不同會有所差異,也沒有一個相當嚴格的標準。但有一個判斷的依據,在聆聽音樂時佩戴平頭耳塞別人說話我們能聽見的音量下是差不多的。我們應該記住這個音量大小,偶爾開大音量沒有問題,但千萬別經常這樣,最好停一會兒就休息。
用棉籤掏耳朵比較好
很多經常佩戴耳機的朋友們耳朵內的汙垢會更多,我想大家應該注意到了這一點,很多朋友們比較關心耳朵如何清理,有這個意識是非常好的。值得注意的是過分清理對於耳朵反而是有害處的,因為耳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屎是對耳朵有一定保護作用的。
耳蠟有保護聽力的作用
沒事兒就掏耳朵並不好,一個月用棉籤清理一次即可,並且只要它沒有堵住耳道,沒有必要去醫院清理耳朵。另外耳燭也不建議大家去做,這東西其實沒多大效果而且也是比較危險的。
沒有堵住耳朵不必要去醫院清理
寫在最後:
好了,說了這麼多,大家也應該知道該如何正確聆聽音樂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耳朵了。人的聽力是一個不可逆的下降過程,並且按照中醫的說法,腎開竅於耳,聽力損失之後,不僅僅是聽不清楚東西,腎也會有損失,這就不僅僅是耳朵的原因了。不要大音量長時間聽歌,或者說是暴露在噪聲大的環境中,如果環境噪聲太大,注意帶上隔音耳塞,就是對聽力最好的保護了。
音箱購物陷阱大揭秘 耳機購物陷阱大揭秘
毫無疑問,長時間聽音樂對於聽力的損害是客觀存在的,不過這要符合長時間和大音量兩個點,所以我們建議每聽半小時音樂就適當休息一下,不用大音量來聽音樂,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避免聽力損傷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