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露絲博物館是由建築師威爾金森艾爾(Wilkinson Eyre)和普林格爾布蘭登(Pringle Brandon)共同設計建造的一座歷史博物館,位於英國樸次茅斯舊船塢區。這裡是保存和和展示16世紀英國亨利八世時代的領航艦——「瑪麗露絲號」的博物館,與瑞典的瓦薩博物館、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三大沉船博物館。
博物館從外面看上去像一隻擱淺的巨鯨,裡面是頗具傳奇的戰艦瑪麗露絲「Mary Rose」號,她是英王亨利八世最愛的一艘船,卻在他眼前沉沒,埋在淤泥中二百多年,1982年被小心打撈上來,如今仍要在玻璃房中抽溼修復。
Mary的名字源自亨利八世最愛的妹妹,Rose象徵著都鐸王朝的玫瑰標誌,博物館的標誌是七個航海旗,分別在旗語中意味Discover(發現),代表重獲的Mary Rose號是一次意外的發現。
在與法國軍隊的一次海戰中,瑪麗露絲號打頭陣出戰,一側的炮彈放空後,她調頭預備以另一側的炮彈再次攻擊,而在調頭的過程中,船身的重量傾於一側,失去平衡的她就這樣瞬間被海水吞沒。英國人對船有股與生俱來的狂熱,他們細數歷史上輝煌的戰艦就像回顧已故的愛人,帶著驕傲和惋惜。因此他們建造了這座博物館來紀念這艘光榮的戰艦。
該博物館於1984年對遊客開放,館內的展覽向人們展示了「瑪麗露絲號」的發現、打撈過程和保護現狀,此外,還展示一些船上的遺留文物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研究價值。
在2009年9月,「瑪麗露絲號」大廳對外關閉,後於2013年初以全新的面貌展示給人們。該博物館曾與廣東海上絲綢之路博物館因古沉船結媒,共同為打造世界一流的古沉船類博物館共同商討,互通有無,積極開拓博物館的未來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