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27歲時寫的一首駢文,灑脫而又充滿哲理,不愧是詩仙所作

2020-12-16 品詩詞

談到中國詩人,人們腦海中便會想起唐代三位最偉大的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今天,我們只談詩仙李白。

李白的一生自信而豪放,喜歡遊山玩水,鍾情寫詩作賦,按照現在流行的話來講:李白的一生就是詩和遠方的一生,他的故事和詩歌真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李白是四川江油人,在他27歲那年,開啟了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漫遊之旅,在這期間,他結識了很多朋友,也蹉跎了很多歲月。

我們知道,李白在湖北安陸待了很多年,這是他一生中非常平靜的一段歲月,在此期間,他或在山間讀書、或邀請朋友談詩作賦,真是愜意至極。

在一個春夜,李白與堂弟們宴飲達旦,感慨之餘,寫下了這首《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李白寫的駢文並不多,這首駢文寫得瀟灑自然,精彩絕倫,可謂是駢文中的佳作。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我們知道,李白一生信奉道教,無形中也養成了他豪放灑脫的性格。在他眼中,天為蓋,地為席,天地包容了一切,而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就像是匆匆過客,從呱呱落地到人生暮年,不過是轉瞬之間的事情。人生有喜有悲,有聚有散,到頭來,得到了歡樂有多少,哀傷又有多少呢?

古人秉燭夜遊,良有以也。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會桃花之芳園,序天倫之樂事。

北宋大文豪蘇軾曾在《海棠》中寫道:「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他為了不錯過海棠花盛開的機會,點燃高高的蠟燭,欣賞海棠花之美。

由此看來,古人在夜間點燃蠟燭遊玩賞春還是有道理的,現代人無論如何也不會再有這樣的雅興。

李白是一個極其熱愛山水自然之人,所以他在文中寫道,生機勃勃的春天召喚著他,大自然將人世間最美好的事物賦予他。景物雖美,而人世間的情感卻更重要,與親朋好友相聚在春夜的花園中,聊聊天,敘敘舊是李白最開心的事情。

群季俊秀,皆為惠連;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李白是怎樣評價他的堂弟呢?他稱讚弟弟們一個個都是青年才俊,頗有南朝詩人謝惠連的文採,而他自己評價卻頗為低調,說自己寫的詩歌,遠不如他崇拜之人謝靈運。

幽賞未已,高談轉清。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李白和他的堂弟們在宴席中時而高談闊論,時而清言小語。花園中擺放著各種嬌豔名貴的花,月光在酒杯中快速地流轉,良辰美景,如果不吟詩作賦,豈不是辜負了這大好韶光?

李白的一生,有兩大愛好,一是酒,二是詩,於是他提議,不如現在趁著這美好月色比賽做詩,如果誰詠不出詩,就喝酒懲罰,以他的寫詩才華,恐怕在比賽中是沒機會喝酒了。

文中提到的金谷,指的是晉代石崇花費重金修建的金谷園,他常常在這裡宴請賓朋好友,興致來時,賦詩比賽,如若不能,罰酒三杯。

讀一首詩詞,便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和人生態度,李白寫的這首駢文便是如此。

相關焦點

  • 李白晚年的一首詩,就算在人生低谷,依然大氣磅礴,不愧是詩仙
    在他57歲那年,因為之前加入永王陣營,他被流放,從潯陽出發去夜郎。這時候的他青春不再,輕狂也不在,原先的那些張揚肆意都消失了,因為等待他的將是長久的煎熬。當他路過嶽陽巴陵縣白馬驛時,他遇到了御史臺裴侍御,他陰陽木立白菜花,設宴招待還將其奉若上賓,最後還送上了一件繡衣。他的雪中送炭讓李白感動,於是李白寫下了一首詩。
  • 李白才高八鬥,被譽為「詩仙」,卻有一首詠馬詩,輸給年輕後輩
    很多人都知道李白被稱為「詩仙」,而他的詩也是令人津津樂道,豪放灑脫。李白不得不算得上是曠世奇才,幾千年就只出現了他這麼一個,他的骨子裡有一種傲氣,但是就算是這樣優秀的李白,在作詩上面他也輸過,而且輸得特別慘,他輸給的就是詩鬼李賀。
  • 詩仙李白也曾寫過打油詩!中國古代趣味詩——打油詩趣談
    詩仙李白也曾寫過打油詩!中國古代趣味詩——打油詩趣談文/愛寧打油詩是一種富於趣味性的俚俗詩體,相傳因中國唐代作者張打油先生而得名。打油詩不太講究格律,也不注重對偶和平仄,但一定會是押韻的。通常由五字句或七字句構成。
  • 李白和杜甫,為何被稱為「詩仙」和「詩聖」,區別是什麼
    強大的國家實力、良好的社會環境及深厚的文化沉澱,為唐詩的繁榮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豐富的營養,湧現出了眾多偉大、傑出的詩人,把我國詩歌藝術的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李白和杜甫,就是裡面傑出的代表。一、浪漫主義的偉大代表,詩仙李白。最能反映盛唐精神風貌、代表盛唐詩歌高度藝術成就的,是偉大詩人李白。李白是一位性格豪邁、感情奔放、不受拘束而又嚮往建功立業的詩人。
  • 一首懶散的唐詩,詩仙李白立冬之夜的絕句,句句暖心而又句句醉心
    詩仙李白在這一夜圍坐在火爐旁,寫下了一首六言絕句。立冬作者:李白(唐代)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說起詩仙李白,我們知道他寫詩慣用的誇張手法,比如「白髮三千丈」,或者「飛流直下三千尺」等,其實李白之所以成為詩仙,更重要的是因為他的表達手法的絕妙和恰如其分的分寸感。
  • 李白的絕筆詩,沒了灑脫豪情,寫盡平生失落,這樣的詩仙讓人心疼
    說起李白,單從文學的角度來講,給他多少溢美之辭都不為過。李白和其他詩人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李白的飄逸和灑脫在盛唐是無人能及的,疏狂時可以讓「貴妃倒酒,力士脫靴」,得志時可以「仰天大笑出門去,吾輩豈是蓬蒿人」,失意時也不忘瀟灑可以「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 蘇軾最有名氣的一首詩,小學生都會背,最後14個字飽含了人生哲理
    盛唐時期,李白的唐詩後人無人能及,他那豪放如流水般的灑脫一般人是跟不上他的節奏的,也正是李白這種縹緲不定而又不是誇張的作風讓後人奉為詩仙李白!而蘇軾大大是有骨氣的,他要做只做第一,於是在前人的基礎之上,另闢新徑,專心工詞,終於在宋詞領域裡闖出了一片天,被後人稱為蘇仙。成功地與李白並駕馳騁於「仙」界。說起來蘇軾的詩並不多,但確實所作的詩皆被後人傳頌。
  • 此人有李白的狂放,蘇軾的灑脫,寫一首蔑視權貴的詞,千古流傳
    他早年的一首《鷓鴣天》詞,可以說是他前半生的寫照,據《宋史文苑傳》記載,他"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靖康年間,欽宗召他至京師,欲授以學官,他固辭道:"麋鹿之性,自樂閒曠,爵祿非所願也。"終究拂衣還山。在返回洛陽後,他寫下了一首膾炙人口的《鷓鴣天》詞,迅速流傳開來,一時風行汴洛。
  • 《古朗月行》李白,真不愧是「詩仙」,能把月亮比作玉盤
    《古朗月行》李白,真不愧是「詩仙」,能把月亮比作玉盤,相信大家應該都讀過這首詩吧,《古朗月行》整片的意思就是自己小的時候根本不認識月亮,而是把它當做了一個玉盤,之後又懷疑它是瑤臺的一個仙境,飛到了夜空青雲直上而且月亮上面還住了一個「仙人」兩個腳垂著在玩耍嗎?
  • 李白這首詩從字面上理解會覺得很孤獨,其實更多的是一種享受!
    李白是公認的「詩仙」,不僅詩寫得好,人也有情趣,不僅才華高,同時也非常的有才情,個性也是很突出,嗜酒如命,而且據說他的劍術還非常的高明,在當時眾多的劍客中,可以排到第二名,另外他也是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也正是他的這種灑脫,以及他對於人生深刻的解讀,使得他的詩作裡,自有一番哲理,讀他的詩作
  • 蓋世詩仙李白的一首《別匡山》,豪情萬丈,早已無心戀清境
    這些人之中,想必詩仙李白的「俠客夢」是最為濃烈且執著的。如果此生能被上蒼賦予善於描畫的天賦的話,我定然會為詩仙描摹一個這樣的形象:身著錦緞白衫、手執寶劍,凝神而視,氣概非凡。後人的印象中李白是一位弱不禁風的寒酸文人,手無縛雞之力,整日只是與酒為伴,盡做些與詩為友、以書度日的不切實際的事情。如果你真的這樣想李白,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李白充滿哲理的一首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作為唐朝最為重要的詩人之一,這一千多年來,人們對於他的喜愛,已經是超過了他的作品本身,作為唐朝最有才華,也最具才情的一位詩人,他的一生那就是傳奇,放蕩不羈,給人的印象,他好像一輩子都是在行走,一會是在黃山,一會是在廬山,一會又到了長江邊上。
  • 李白半夜睡不著寫下此詩,短短幾句美得令人心醉,卻讓專家犯了難
    中國是一個浪漫的國度,這一點一個李白足矣證明。千年來,狂傲、灑脫、誇張、豪情、飄逸等詞都被用來形容李白的詩作,但是在所有重要文獻中,對李白的最強註解仍然是: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僅用「浪漫」二字就能形容這個上下五千年唯一的詩仙太白,漢字的精煉程度可見一斑。
  • 李白很「天才」的一首詩,寫詩時還不到24歲,水平卻令人折服
    這我們倒是不清楚,關於李白小時候在蜀中的事跡,並沒有流傳下來很多,我們所掌握的資料,大多是出於李白自己的作品,他在離開蜀地之後四處幹謁、漫遊、交友,免不了寫下許多幹謁與酬贈的作品,裡邊就經常提到自己的少年時期。
  • 教師節詩詞:李白寫老師,不愧是詩仙,就連老師都被他寫成了神仙
    最神奇,最有仙氣的描寫老師的句子,出在「詩仙」李白之手,李白不愧是「謫仙人」,他的詩中總是充滿天馬行空的想像,充滿了超越人世萬物的神奇。在他的筆下就連受人敬仰的老師也充滿了仙氣!李白《尋雍尊師隱居》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 武漢黃鶴樓上一首詩,竟讓詩仙李白擱筆!
    戰國時期憂國憂民的士大夫屈原遊漢北賦《天問》,東漢末年的名士臥龍、鳳雛曾盤踞於此……九省通衢的武漢是個充滿英氣、靈氣和仙氣的寶地。尤以黃鶴樓為最,令人神往。「龜蛇兩山相夾,江上舟楫如織,黃鶴樓天造地設於斯」,位於武昌西邊黃鶴磯上的黃鶴樓,始建於吳國孫權黃武二年——因傳說有仙人駕黃鶴憩於此處而得名,有說仙人黃子安,有說是三國蜀相費禕。
  • 詩仙李白年輕時寫的一首詩,狂放不羈,56字寫盡他的自信與傲慢
    #讀唐詩,必讀李杜,詩仙李白、詩聖杜甫便是唐詩的兩座大山。杜甫作為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被稱為詩史,是對現實生活的生動記錄,而李白則是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人物,他的詩上天入地,他的想像力汪洋恣肆,如大江大河,奔湧不息,令人讀來心潮澎湃。李白的性格極度張揚,和他寫的詩一樣,在當時讀李白的詩就像飲了一杯烈酒,火辣辣地刺激著人的神經。
  • 最能表現詩仙李白「仙氣」的3首詩,讀來令人神往!
    唐朝詩人輩出,湧現出詩仙、詩聖、詩佛、詩豪、詩鬼等詩中靈傑。眾所周知,詩仙就是大詩人李白,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詩聖杜甫並立為唐朝兩座不可超越的巔峰。李白之所以被稱為「詩仙」,在於其詩歌善於寫高、寫渺,頗具「仙氣」,藝術精湛,且不乏思想的深刻性。以下3首李白的詩歌,可謂充滿「仙氣」,最能代表「詩仙」的風格。
  • 李白的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他眾多作品很有畫面感的一首!
    李白一位灑脫,有才華,有思想,有感情的一位詩人,這一千多年來人,人們對於李白的喜愛,可以說是從來未曾減弱過,他的很多詩作,那都是成為了我們必讀的作品,每次讀他的詩作,總是能夠從他的作品,感受到唐詩不一樣的美,以及唐詩不一樣的高度和厚度。
  • 一首不合規則的七律,竟然好到詩仙李白不敢題詩
    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的黃鶴樓聞名遐邇,從古至今無數文人墨客均在此題詩留字,詩仙李白也曾登臨黃鶴樓卻未題詩,這是為什麼呢?傳說他因為看到一首當時無名詩人的詩寫的太好而放棄題詩,這是一首什麼詩呢?這首詩有什麼好呢?